麻豆精品无码国产在线播放,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新蒲金,国模无码大尺度一区二区三区,神马免费午夜福利剧场

螺旋槳運輸裝置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1820676閱讀:315來源:國知局
螺旋槳運輸裝置的制作方法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運輸裝置,尤其涉及一種螺旋槳運輸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超大型船舶越來越多,其中固定在尾軸上的螺旋槳作為船舶推動與平衡部件,是船舶中不可或缺的組件。

請參閱圖1,其是螺旋槳與尾軸的安裝示意圖。螺旋槳A1包括槳轂A11和若干個槳葉A12,所述槳葉A11固定在槳轂A12上。尾軸A2是位于船舶最后端的軸系部件,其前端通過聯軸節與推進機組輸出法蘭相連,后端通常制成錐體;所述槳轂A12套設在尾軸的后端,并通過螺母螺栓等固定裝置與尾軸A2固定。

當需要將螺旋槳A1從尾軸A2上拆卸下來時,通常是先拆下所述固定裝置,再通過浮吊和門吊將螺旋槳A1往后拉,使套設在尾軸上的槳轂A12與尾軸A2脫離;而由于受到位置距離的限制,在現場必須焊接多個吊耳、多個滑輪組等工具輔助運輸工具,待螺旋槳A1與尾軸A2完全脫離后,再將這些輔助運輸工具拆除。這種運輸方式需要大量的操作人員和損耗大量的時間,嚴重影響了塢修周期,并且大大制約了年度生產計劃。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點與不足,提供一種可節省時間、確保工期、可節省大量人力物力的螺旋槳運輸裝置。

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一種螺旋槳運輸裝置,包括支撐平臺、支撐組件和滾輪;所述支撐組件固定在所述支撐平臺上,用于與螺旋槳的槳轂固定連接;所述滾輪固定在所述支撐平臺的下方,通過滾動所述滾輪帶動所述支撐平臺運動,進而帶動所述支撐組件移動。

相比于現有技術,本實用新型通過支撐組件固定螺旋槳的槳轂,通過滾輪帶動支撐平臺運動,進而帶動所述支撐組件移動,進而拉動螺旋槳,使其與尾軸脫離,不需要焊接多個吊耳和輪滑組等輔助工具,可縮短了不少于2天的工作周期,節省了時間,確保了工期,并且節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進一步地,所述支撐平臺包括上支撐平臺、下支撐平臺和第一位置調節件;所述上支撐平臺與下支撐平臺通過所述第一位置調節件連接固定。通過所述第一位置調節件調節所述上支撐平臺與下支撐平臺的間距。

進一步地,所述第一位置調節件包括螺栓和螺母;所述螺母套設在所述螺栓上;所述螺栓兩端分別與所述上支撐平臺與下支撐平臺連接,向上移動所述上支撐平臺,以調節所述上支撐平臺與所述下支撐平臺之間的間距,并通過旋轉螺母將所述上支撐平臺和下支撐平臺固定。向上移動上支撐平臺,使固定在支撐組件上的螺旋槳槳轂也往上移動,從而使螺旋槳的槳轂不與尾軸接觸,防止拉動螺旋槳時,螺旋槳的槳轂與尾軸相互磨損。

進一步地,所述支撐組件包括支撐架組、托架組和托塊組;所述支撐架組固定在所述上支撐平臺上,所述托架組和托塊組并排固定在所述支撐架組上,用于托住并固定螺旋槳的槳轂。通過所述支撐架組將所述托架組和托塊組抬高,通過所述托架組和托塊組將所述支撐架組穩固托住和固定。

進一步地,所述支撐架組包括左支撐架和右支撐架;所述右支撐架固定在所述上支撐平臺上;所述左支撐架通過第二位置調節組件固定在所述上支撐平臺上,并與所述右支撐架平行相對設置,通過移動所述左支撐架,以調節所述左支撐架和右支撐架的間距,并通過所述第二位置調節組件固定。調節所述左支撐架和右支撐架的間距,使左支撐架和右支撐架的間距與螺旋槳的槳轂的安裝位置相匹配。

進一步地,所述托架組包括左托架和右托架;所述左托架固定在所述左支撐架的頂端中部;所述右托架固定在所述右支撐架的頂端中部,并與所述左托架對稱設置。通過左右對稱設置的托架將螺旋槳的槳轂固定。

進一步地,所述左托架和右托架均為由第一托板和第二托板構成的“L”型彎折板,所述第一托板均固定在支撐架上,所述第二托板均豎直固定在所述第一托板上;所述第一托板和第二托板的兩側端通過肋板固定。第一托板、第二托板和肋板形成的三角形穩定架構,以承受螺旋槳的重量。

進一步地,所述托塊組包括左托塊和右托塊;所述左托塊與所述左托架固定連接,用于與所述左托架一起托住和固定螺旋槳的槳轂;所述右托塊與所述右托架固定連接,用于與所述右托架一起托住和固定螺旋槳的槳轂。

進一步地,還包括若干個用于抬高托塊組和托架組的支撐塊組;所述支撐塊組固定在所述支撐架組上,所述托塊組和托架組并排固定在所述支撐塊組上。通過所述支撐塊組,抬高使所述托架組和托塊組的高度,使所述托架組和托塊組可托住并固定螺旋槳。

進一步地,所述滾輪上設有定向凹槽,還包括一導軌;所述導軌上設有與定向凹槽相匹配的凸起。通過凹槽和凸起確保螺旋槳可準確不偏移地沿著導軌移動。

相比于現有技術,本實用新型通過支撐組件固定螺旋槳,通過滾動所述滾輪帶動所述支撐平臺運動,進而帶動所述支撐組件移動,從而拉動螺旋槳,使其與尾軸脫離,不需要焊接多個吊耳和輪滑組等輔助工具,可縮短不少于2天的工作周期,節省了時間,確保了工期,并且節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進一步地,通過千斤頂將上支撐平臺頂起,使螺旋槳與尾軸中心線調到基本一致,確保拉動螺旋槳時均不與尾軸接觸,減少了尾軸與螺旋槳的摩擦和損害。通過在滾輪上設置定位凹槽,使滾輪可沿著導軌穩固地移動,使螺旋槳移動更精準、更穩固。

為了更好地理解和實施,下面結合附圖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

附圖說明

圖1是螺旋槳與尾軸的安裝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螺旋槳運輸裝置正視圖;

圖3是圖2所示支撐組的結構示意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螺旋槳運輸裝置的側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請同時參閱圖2至圖4,圖2是本實用新型螺旋槳運輸裝置正視圖;圖3是圖2所示支撐組的結構示意圖;圖4是本實用新型螺旋槳運輸裝置的側視圖。

本實施例的螺旋槳運輸裝置包括支撐平臺1、支撐組件2和滾輪3。所述支撐組件2固定在所述支撐平臺1上,用于與螺旋槳的槳轂A11固定連接。所述滾輪3固定在所述支撐平臺1的下方。通過滾動所述滾輪3帶動所述支撐平臺1運動,進而帶動所述支撐組件2移動,從而拉動螺旋槳,使其與尾軸A2脫離。

所述支撐平臺1包括上支撐平臺11、下支撐平臺12和第一位置調節件13。所述上支撐平臺11與下支撐平臺12通過所述第一位置調節件13連接固定。

所述第一位置調節件13包括螺栓和螺母(圖中未示)。所述螺母套設在所述螺栓上;所述螺栓兩端分別與所述上支撐平臺11與下支撐平臺12連接,向上移動所述上支撐平臺11,以調節所述上支撐平臺11與下支撐平臺12的間距,并通過旋緊所述螺母將所述上支撐平臺11和下支撐平臺12固定。當拆下連接螺旋槳與尾軸的固定裝置時,所述螺旋槳的槳轂A11在重力作用下,其頂部將與尾軸后端相貼合,如若直接拉動螺旋槳,則螺旋槳的槳轂A11與尾軸將會磨損。本實用新型,根據尾軸后端是呈錐形的,通過使用千斤頂使上支撐平臺11向上移動,調節所述上支撐平臺11與下支撐平臺12的間距,進而使固定在支撐組件2上的螺旋槳槳轂A11也往上移動,從而使螺旋槳的槳轂A11不與尾軸A2接觸,才旋緊螺母將上支撐平臺11和下支撐平臺12固定。

本實用新型中,作為進一步優化,向上移動所述上支撐平臺11,使螺旋槳的槳轂A11與尾軸A2中心線調到基本一致,確保拉動螺旋槳的過程中,螺旋槳槳轂A11均不與尾軸A2接觸。

所述支撐組件2包括支撐架組21、托架組22和托塊組23。所述支撐架組21固定在所述上支撐平臺11上,所述托架組22和托塊組23并排固定在所述支撐架組21上,用于托住并固定螺旋槳的槳轂A11。

所述支撐架組21包括左支撐架211、右支撐架212和第二位置調節組件(圖中未示)。所述右支撐架212固定在所述上支撐平臺11上;所述左支撐架211通過第二位置調節組件固定在所述上支撐平臺11上,并與所述右支撐架212平行相對設置,通過移動所述左支撐架211,以調節所述左支撐架211和右支撐架212的間距,使左支撐架211和右支撐架212的間距與螺旋槳的槳轂A11的安裝位置相匹配,再通過所述第二位置調節組件固定。本實用新型中,所述第二位置調節件為螺母螺栓連接位置調節件等常用的固定配件。

所述托架組22包括左托架221和右托架222。所述左托架221固定在所述左支撐架211的頂端中部;所述右托架222固定在所述右支撐架212的頂端中部,并與所述左托架221對稱設置。所述左托架221和右托架222均為由第一托板和第二托板構成的“L”型彎折板;所述第一托板均固定在支撐架上,所述第二托板均豎直固定在所述第一托板上。所述第一托板和第二托板的兩側端通過肋板固定。所述“L”型彎折板朝外設置。

所述托塊組23包括左托塊231和右托塊232。所述左托塊231固定在所述左支撐架211上,并與所述左托架221的第一托板固定連接,用于與所述左托架221的第一托板一起托住和固定螺旋槳的槳轂A11。所述右托塊232固定在所述右支撐架212上,并且與所述右托架222的第一托板固定連接,用于與所述右托架222的第一托板一起托住和固定螺旋槳的槳轂A11。

進一步地,為了使所述托架組22和托塊組23托住并固定螺旋槳,根據具體需求,還包括若干個用于抬高托塊組23和托架組22的支撐塊組24.所述支撐塊組24固定在所述支撐架組21上,所述托塊組23和托架組22并排固定在所述支撐塊組24上。所述支撐塊組24包括固定在所述左支撐架211上的左支撐塊241和固定在所述右支撐架212上的右支撐塊242。

進一步地,為了確保本實用新型的運輸裝置與螺旋槳的槳轂A11穩固連接,所述托架組22和托塊組23還可通過支撐固定板(圖中未示)與螺旋槳固定連接。

為了確保螺旋槳可準確不偏移地從尾軸上移走,作為進一步優化,所述滾輪3上設有定向凹槽,相匹配地,本實用新型還包括一導軌4;所述導軌4上設有與定向凹槽相匹配的凸起。

使用時,根據船舶的尾軸中心線到船底的距離,在所述支撐架組21固定一定數量的支撐塊,再在可調支撐塊上固定托架組22和托塊,使托架組22和托塊達到可以托住和固定螺旋槳的槳轂A11的高度。將組裝好的運輸裝置用鏟車移入螺旋槳的正下方,通過支撐固定板將螺旋槳的槳轂A11與托塊組23和托架組22連接固定。在上支撐平臺11與下支撐平臺12之間放置油壓千斤頂,將上支撐平臺11頂起,進而將螺旋槳的槳轂A11頂起,使螺旋槳的槳轂A11與尾軸中心線調到基本一致,確保拉動螺旋槳時,螺旋槳的槳轂A11均不與尾軸接觸,才旋緊螺母將上支撐平臺11和下支撐平臺12固定。通過滾動所述滾輪3帶動所述支撐平臺1運動,進而帶動所述支撐組件2移動,從而拉動螺旋槳,使其與尾軸A2脫離。

相比于現有技術,本實用新型通過支撐組件固定螺旋槳,通過滾動所述滾輪帶動所述支撐平臺運動,進而帶動所述支撐組件移動,從而拉動螺旋槳,使其與尾軸脫離,不需要焊接多個吊耳和輪滑組等輔助工具,可縮短不少于2天的工作周期,節省了時間,確保了工期,并且節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進一步地,通過千斤頂將上支撐平臺頂起,使螺旋槳與尾軸中心線調到基本一致,確保拉動螺旋槳時均不與尾軸接觸,減少了尾軸與螺旋槳的摩擦和損害。通過在滾輪上設置定位凹槽,使滾輪可沿著導軌穩固地移動,使螺旋槳移動更精準、更穩固。

本實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實施方式,如果對本實用新型的各種改動或變形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圍,倘若這些改動和變形屬于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和等同技術范圍之內,則本實用新型也意圖包含這些改動和變形。

當前第1頁1 2 3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贵州省| 新宁县| 河北省| 宁城县| 潞西市| 县级市| 甘洛县| 洞头县| 永春县| 蒲江县| 扎兰屯市| 睢宁县| 广汉市| 和平区| 南和县| 漳州市| 阜阳市| 辽源市| 江油市| 泰来县| 玉屏| 永善县| 佛冈县| 阿合奇县| 东平县| 高青县| 麻栗坡县| 子洲县| 南通市| 大宁县| 奎屯市| 定结县| 洛南县| 北海市| 桦川县| 筠连县| 庆云县| 微山县| 河北省| 沁阳市| 连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