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機器人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帶可轉動接頭的機器人。
背景技術:
隨著機械工業的發展和工業自動化的普及應用,機械手的使用已經越來越廣泛,涉及到各行各業。機器人的應用越廣泛,機器人的空間動作要求越復雜,特別是在高速、大范圍的應用場合,對機器人的能量傳輸要求很高,不但要求傳輸可靠,且對能量傳輸的介質空間有一定要求。現有的工業機器人能量的傳輸主要依靠各種線纜實現的,所述線纜的一端和能量源固定連接,線纜的另一端常和機器人的機械臂固定連接,而機械臂動作較為復雜,要實現各種移動和轉動動作,甚至是實現高速頻繁的移動和轉動。隨時間推移,由于線纜的兩端和設備之間是固定連接的,線纜穿設于波紋管內,機械手動作時,線纜會隨著波紋管的變形而變形,容易導致線纜因為頻繁出現變形而損壞,進而影響整臺機器人設備的正常運轉,大大降低了工作效率。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能夠保護線纜不容易因為變形損而壞的帶可轉動接頭的機器人。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以下技術方案:
提供一種帶可轉動接頭的機器人,包括固定座、機械手以及供線纜穿設的轉動接頭,所述機械手與所述固定座樞接;所述轉動接頭包括可轉動連接的上接頭和下接頭,所述下接頭與所述機械手連接。
其中,所述上接頭設置有第一圓環凸起,所述下接頭設置有與所述第一圓環凸起相配合的第一圓環凹槽。
其中,該機器人還包括連接接頭,所述連接接頭包括可轉動連接的定接頭和動接頭,所述定接頭與固定座連接。
其中,所述動接頭設置有第二圓環凸起,所述定接頭設置有與所述第二圓環凸起相配合的第二圓環凹槽。
其中,所述轉動接頭和所述連接接頭均為空心圓柱狀的接頭。
其中,所述上接頭和所述下接頭之間、以及所述定接頭與所述動接頭之間均為同軸設置。
其中,所述上接頭與所述動接頭之間通過波紋管連接。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帶可轉動接頭的機器人,包括固定座、機械手以及供線纜穿設的轉動接頭,機械手與固定座樞接;轉動接頭包括可轉動連接的上接頭和下接頭,轉動接頭的下接頭與機械手連接。實際中,電纜穿設于轉動接頭,機械手相對固定座轉動,實現各種復雜的動作以滿足生產需求,而由于設置在機械手的轉動接頭,其上接頭和下接頭之間能夠隨著機械手轉動而轉動,因此能夠保護線纜不會因為頻繁出現變形而損壞,避免因電纜的破壞而影響整臺機器人設備的正常運轉,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帶可轉動接頭的機器人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帶可轉動接頭的機器人的轉動接頭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帶可轉動接頭的機器人的連接接頭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標記:
固定座1;
機械手2;
轉動接頭3、上接頭31、第一圓環凸起311、下接頭32、第一圓環凹槽321;
連接接頭4、定接頭41、第二圓環凸起411、動接頭42、第二圓環凹槽421;
波紋管5。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具體實施例及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說明。
本實施例的一種帶可轉動接頭的機器人,如圖1至圖3所示,包括固定座1、機械手2以及轉動接頭3,固定座1固定在工作臺上,機械手2與固定座1樞接;轉動接頭3包括可轉動連接的上接頭31和下接頭32,下接頭32與機械手2固定連接;該機器人還包括連接接頭4,連接接頭4包括可轉動連接的定接頭41和動接頭42,定接頭41與固定座1固定連接;且上接頭31的轉向與機械手2的轉向相同,動接頭42的轉向和機械手2的轉向相同。電纜分別穿過轉動接頭3和連接接頭4,,工作時,機械手2繞轉動軸高速地做往復運動,實現各種復雜的動作以滿足生產需求,而由于設置在機械手2的轉動接頭3,其上接頭31和下接頭32之間能夠隨著機械手2轉動而轉動,因此能夠保護線纜不因頻繁變形而損壞,避免因電纜的破壞而影響整臺機器人設備的正常運轉,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具體的,上接頭31設置有第一圓環凸起311,下接頭32設置有與第一圓環凸起311相對應的第一圓環凹槽321。動接頭42設置有第二圓環凸起411,定接頭41設置有與第二圓環凸起411相配合的第二圓環凹槽421。當然,也可以調整把圓環凸起設在下接頭32,把圓環凹槽設在上接頭31,只要能實現上接頭31和下接頭32之間能夠相對轉動即可;連接接頭4的定接頭41和動接頭42也同理。
具體的,轉動接頭3和連接接頭4均為圓環狀的接頭,上接頭31和下接頭32之間、以及定接頭41與動接頭42之間均為同軸設置。
具體的,轉動接頭3的上接頭31與連接接頭4的動接頭42之間通過波紋管5連接,線纜穿設于波紋管5,波紋管5能夠起到很好保護電纜的作用。
最后應當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非對本實用新型保護范圍的限制,盡管參照較佳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了詳細地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可以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換,而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實質和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