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術涉及汽車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門把手、車門及車輛。
背景技術:
1、現汽車作為交通必不可少的工具,近年來隱藏式的門把手具有減少車輛風阻、減少灰塵、美觀等諸多優點,所以被越來越多地配置在車輛上,但是其存在著在寒冷的環境時產生結冰現象,隨著結冰層越厚,導致無法破冰彈出,大大地影響了駕乘人員正常出行,此問題成為了隱藏門把手不可忽視的問題;另外寒冰的氣溫下,駕乘人員接觸門把手感到冰冷,體驗感差。
技術實現思路
1、有鑒于此,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克服現有技術中的不足,提供一種門把手、車門及車輛。
2、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門把手,應用于車輛,包括:
3、基座,限定出安裝槽;
4、把手,與所述基座活動連接,所述把手蓋合于所述安裝槽的槽口;
5、通風管道,設置在所述把手和所述基座之間,所述通風管道上開設有多個相間隔的通風孔,所述通風管道與所述車輛的熱流體產生裝置連接,所述熱流體產生裝置與所述車輛的控制器連接。
6、進一步地,所述通風管道沿所述槽口的邊緣環繞設置在所述安裝槽中。
7、進一步地,所述通風管設置在所述安裝槽的槽底與所述安裝槽的側壁之間的連接處;
8、或所述通風管設置在所述安裝槽的側壁。
9、進一步地,多個所述通風孔沿所述通風管道的軸線方向排列,所述通風孔的開口朝向所述安裝槽的槽口。
10、進一步地,所述安裝槽的側壁設有連接件,以通過所述連接件將所述通風管道與所述基座連接。
11、進一步地,所述連接件為卡槽,所述通風管道部分卡設于所述卡槽;
12、或所述連接件為多個連接筋,所述連接筋抵接于所述通風管道,多個所述連接筋沿所述通風管道的軸線與所述通風孔錯位設置。
13、進一步地,兩相鄰的所述連接筋之間限定出導流通道,所述導流通道靠近所述通風管道的一端至少與一個所述通風孔連通,所述導流通道的遠離所述通風管道的一端鄰接于所述安裝槽的槽口的邊緣。
14、進一步地,所述把手與所述基座之間設有第一溫度傳感器,所述第一溫度傳感器與所述控制器連接。
15、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提供一種車門,包括車門本體和所述的門把手;
16、所述車門本體限定出安裝孔,所述門把手設置在所述車門本體的內側,所述把手朝向所述安裝孔的一側與所述車門本體的外側齊平。
17、進一步地,一種車輛,包括所述的門把手或所述的車門;
18、用于檢測所述車輛的外部溫度的第二溫度傳感器,所述第二溫度傳感器均與所述控制器連接,所述控制器能夠與移動終端無線連接。
19、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具有如下優點:通過將通風管道設置在把手和基座之間,并通風管道上開設有多個相間隔的通風孔,通風管道與車輛的熱流體產生裝置連接,以通過流體生成裝置調節進入到通風管道中的流體的溫度;當車輛的熱流體產生裝置在工作的過程中產生熱流體,該熱流體流經通風管道,并通過通風管道上的通風孔進入到安裝槽中,從而在安裝槽中形成熱流體循環,通過進入到安裝槽的熱流體將安裝槽中的空氣加熱,不僅能夠使安裝槽中的溫度升高,而且還能夠保證安裝槽中各個區域溫度變化的均勻性,從而能夠將凝結在把手周圍的結冰融化,有效避免在加熱的過程中出現局部受熱不均勻的情況,從而保證把手能夠正常使用,提升用戶的使用體驗感。
20、為使本實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優點能更明顯和易懂,下文特舉較佳實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圖,做詳細說明如下。
1.一種門把手,應用于車輛,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門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風管道沿所述槽口的邊緣環繞設置在所述安裝槽中。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門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風管設置在所述安裝槽的槽底與所述安裝槽的側壁之間的連接處;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門把手,其特征在于,多個所述通風孔沿所述通風管道的軸線方向排列,所述通風孔的開口朝向所述安裝槽的槽口。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門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裝槽的側壁設有連接件,以通過所述連接件將所述通風管道與所述基座連接。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門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件為卡槽,所述通風管道部分卡設于所述卡槽;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門把手,其特征在于,兩相鄰的所述連接筋之間限定出導流通道,所述導流通道靠近所述通風管道的一端至少與一個所述通風孔連通,所述導流通道的遠離所述通風管道的一端鄰接于所述安裝槽的槽口的邊緣。
8.根據權利要求1至7中任一項所述的門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與所述基座之間設有第一溫度傳感器,所述第一溫度傳感器與所述控制器連接。
9.一種車門,其特征在于,包括車門本體和權利要求1至8中任一項所述的門把手;
10.一種車輛,其特征在于,包括:權利要求1至8中任一項所述的門把手或權利要求9所述的車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