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術涉及夾具,具體為一種料板夾持結構。
背景技術:
1、傳統的化學鎳金生產一般通過兩種方式傳動料板:一、為通過工人手動將板料裝入籃框或用穿線的方式通過掛具送入設備生產,通過人工生產費時費力,過程繁復,容易擦花板面,且生產成本高,生產效率低;二、通過機械手加夾具的傳動方式,若夾具的導向夾持方向不準確,特別為夾持部產生轉動,即夾具容易擦花板面,亦可能無法夾持料板,料板呆滯在傳動機構上,從而影響整條生產線的工作生產。
技術實現思路
1、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料板夾持結構,解決了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2、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料板夾持結構,包括導向部、傳動桿、固定管和套筒,所述固定管頂部設置有外螺紋,所述固定管上還設置有扁銑面,所述導向部上設置有與扁銑面相適配的導向孔,固定管頂部插入導向孔內,且扁銑面與導向孔內壁相抵觸,所述傳動桿插入固定管內,所述套筒套設在固定管圓周外側,所述傳動桿貫穿固定管兩側后與套筒固定連接,傳動桿底部設有對稱排布的固定部,固定管上設置有兩個條形孔,兩個固定部分別穿過兩個條形孔后與套筒頂部固定連接,所述固定管底部活動連接有兩個夾持部,兩個夾持部形成夾持機構,所述套筒底部設置有插銷,所述插銷位于兩個夾持部之間的間隙,兩個夾持部之間的間隙呈自下而上、逐漸變小的錐狀。
3、優選的,還包括彈簧,彈簧套接在固定管圓周外側,彈簧兩端分別與導向部底面以及套筒頂面相抵觸。
4、優選的,所述傳動桿頂部設置有卡位部。
5、優選的,所述夾持部底部的內側為夾持面,該夾持面上設置有波折線狀凸起,所述夾持部底部向兩側延伸。
6、優選的,所述套筒底部設置有與夾持部相適配的避位開槽。
7、優選的,所述導向部上設置有安裝孔位。
8、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9、本實用新型通過設置導向部,導向部上設置有導向孔,固定管上設置有扁銑面,扁銑面與導向孔內壁相抵觸,達到卡位效果,而固定管底部與夾持部連接,防止夾持部產生轉動,提高夾持精度,防止夾具擦花板面或無法夾持料板,且通過設置傳動桿、固定管和套筒,形成夾料結構,完成夾持或放料等動作,提升工作效率。
1.一種料板夾持結構,包括導向部(1)、傳動桿(2)、固定管(3)、套筒(4)和彈簧(5),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管(3)上還設置有扁銑面(32),所述導向部(1)上設置有與扁銑面(32)相適配的導向孔(11),固定管(3)頂部插入導向孔(11)內,且扁銑面(32)與導向孔(11)內壁相抵觸,所述傳動桿(2)插入固定管(3)內,所述套筒(4)套設在固定管(3)圓周外側,所述傳動桿(2)貫穿固定管(3)兩側后與套筒(4)固定連接,所述固定管(3)底部活動連接有兩個夾持部(33),兩個夾持部(33)形成夾持機構,所述套筒(4)底部設置有插銷(41),所述插銷(41)位于兩個夾持部(33)之間的間隙,兩個夾持部(33)之間的間隙呈自下而上、逐漸變小的錐狀,彈簧(5)套接在固定管(3)圓周外側,彈簧(5)兩端分別與導向部(1)底面以及套筒(4)頂面相抵觸。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料板夾持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管(3)頂部設置有外螺紋(31),扁銑面(32)延伸至外螺紋(31)。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料板夾持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傳動桿(2)頂部設置有卡位部(22)。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料板夾持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夾持部(33)底部的內側為夾持面(35),該夾持面(35)上設置有波折線狀凸起,所述夾持部(33)底部向兩側延伸。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料板夾持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4)底部設置有與夾持部(33)相適配的避位開槽(42)。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料板夾持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導向部(1)上設置有安裝孔位(12)。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料板夾持結構,其特征在于:傳動桿(2)底部設有對稱排布的固定部(21),固定管(3)上設置有兩個條形孔(34),兩個固定部(21)分別穿過兩個條形孔(34)后與套筒(4)頂部固定連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