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機器人轉運系統及其固定裝置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固定裝置,包括第一連接機構、第二連接機構和長度調節機構;本方案依托國網機器人的本身四個固定點,制作了車身的四個不銹鋼固定卡位扣,可以迅速的固定機器人,使之牢固的固定在運輸車上,避免了使用捆綁帶的繁瑣過程,體現了轉運過程的快、便、牢的功能。本實用新型還公開了一種應用上述固定裝置的機器人轉運系統。
【專利說明】
一種機器人轉運系統及其固定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變電站巡檢機器人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機器人轉運系統及其固定裝置。
【背景技術】
[0002]隨著國家電網公司“建設堅強智能電網”總體發展目標和規劃的提出以及調控一體運行模式的推廣,傳統的變電站人工巡視操作方式已經滿足不了形勢發展的要求。因此,保持變電站操作方式改進和科技水平進步與電力生產的日益增強的安全性要求同步前進是必然之路。
[0003]變電站巡檢機器人系統憑借其靈活的控制運行方式、不受天氣因素影響等優點,逐漸在無人值班或少人值守變電站執行自動巡檢任務,為及時巡檢,預防事故發生,確保設備安全運行發揮了積極作用。它可以根據運維人員在遠方發送的任務或預先設定的任務,自動進行變電站內的全局路徑規劃,通過集成視覺采集、紅外檢測、激光雷達等各種傳感技術,完成變電站設備巡檢的業務功能,另外也可幫助運維人員在特殊情況下進行特殊應急處理。
[0004]但是機器人價格昂貴,數量有限。如何讓機器人實效化運作,使機器人的利用率達到最大,成了首要問題。
[0005]機器人巡檢站所的規劃是通過電力設備運行情況確定的,此外還根據天氣情況、社會要求等要求快速到達特定站所,提高機器人的巡檢及查看效率的機動性。如何將配備有限的機器人快速的轉移、固定、運輸成為一大難題。
[0006]目前,在將機器人裝到車輛上后,使用捆綁帶進行固定,其操作過程繁瑣,及時熟練人員也需要很久,費時費力,且固定效果欠佳,會出現松動。
【實用新型內容】
[0007]有鑒于此,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固定裝置,可以迅速的固定機器人,使之牢固的固定在運輸車,避免了使用捆綁帶的繁瑣過程,體現了轉運過程的快、便、牢的功能。
[0008]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了一種應用上述固定裝置的機器人轉運系統。
[0009]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0010]—種固定裝置,用于將機器人固定在轉運設備上,包括:
[0011 ]用于同所述機器人連接的第一連接機構;
[0012]用于同所述轉運設備連接的第二連接機構;
[0013 ]連接在所述第一連接機構和所述第二連接機構之間的長度調節機構。
[0014]優選的,所述第一連接機構為具有鎖扣結構的掛鉤。
[0015]優選的,所述第二連接機構為吊環螺絲。
[0016]優選的,所述長度調節機構采用螺紋結構,包括連接于所述第一連接機構和/或所述第二連接機構的螺紋連接件。
[0017]優選的,所述長度調節機構為螺旋扣。
[0018]優選的,所述第一連接機構可拆卸連接于所述長度調節機構。
[0019]優選的,所述第二連接機構可拆卸連接于所述長度調節機構。
[0020]—種機器人轉運系統,包括機器人、轉運設備和固定裝置,所述固定裝置為上述的固定裝置。
[0021]優選的,所述固定裝置的數量為多個。
[0022]優選的,所述轉運設備為皮卡,所述固定裝置的第二連接機構連接于所述皮卡的后斗側壁。
[0023]從上述的技術方案可以看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固定裝置,在使用時只用將第一連接機構連接在機器人上,并可以根據需要進行長度調節以實現張緊緊固,從而迅速的固定機器人,使之牢固的固定在轉運設備上,避免了現有技術中使用捆綁帶的繁瑣過程,體現了轉運過程的快、便、牢的功能。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了一種應用上述固定裝置的機器人轉運系統。
【附圖說明】
[0024]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0025]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機器人轉運系統的結構示意圖。
[0026]其中,I為機器人;2為轉運設備;
[0027]31為第一連接機構,32為第二連接機構,33為長度調節機構。
【具體實施方式】
[0028]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固定裝置,可以迅速的固定機器人,使之牢固的固定在運輸車,避免了使用捆綁帶的繁瑣過程,體現了轉運過程的快、便、牢的功能。
[0029]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诒緦嵱眯滦椭械膶嵤├?,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0030]請參閱圖1,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機器人轉運系統的結構示意圖。
[0031]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固定裝置,用于將機器人I固定在轉運設備2上,其核心改進點在于,包括:
[0032]用于同機器人I連接的第一連接機構31;
[0033]用于同轉運設備2連接的第二連接機構32;
[0034]連接在第一連接機構31和第二連接機構32之間的長度調節機構33。
[0035]從上述的技術方案可以看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固定裝置,在使用時只用將第一連接機構31連接在機器人I上,并可以根據需要進行長度調節以實現張緊緊固,從而迅速的固定機器人,使之牢固的固定在轉運設備上,其結構可以參照圖1所示;本方案避免了現有技術中使用捆綁帶的繁瑣過程,體現了轉運過程的快、便、牢的功能。
[0036]為了進一步優化上述的技術方案,第一連接機構31為具有鎖扣結構的掛鉤。該掛鉤能夠和國網機器人的本身的固定點配合,并通過鎖扣結構緊固。作為優選,鎖扣結構能夠驅使上述掛鉤朝向第二連接機構32運動,從而實現張緊,其結構可以參照圖1所示,在使用使將扳手扣下即可;這種鎖扣結構為現有技術,在此不再贅述。
[0037]在本方案提供的具體實施例中,第二連接機構32為吊環螺絲;其螺絲端旋入轉運設備2,吊環端用于同第二連接機構32配合。
[0038]作為優選,長度調節機構33采用螺紋結構,包括連接于第一連接機構31和/或第二連接機構32的螺紋連接件,作為張緊調節的緊固裝置。比如分別連接于兩個連接機構的內螺紋件和外螺紋件配合。采用螺紋結構改變兩個連接機構之間的距離,可以實現精確調節和牢靠的固定。
[0039]在本方案提供的具體實施例中,長度調節機構33為螺旋扣。其結構可以參照圖1所示,兩端螺紋件的端部均具有外螺紋,中間螺紋件的兩端分別具有用于同上述外螺紋件配合的內螺紋,該中間螺紋件的內部具有用于容納上述外螺紋件的中空避讓結構。索具螺旋扣的兩端分別可以進行調節,還可以通過旋轉中間螺紋件同時調節,提高工作效率。
[0040]為了進一步優化上述的技術方案,第一連接機構31可拆卸連接于長度調節機構33;類似的,第二連接機構32可拆卸連接于長度調節機構33。從而可以根據實際情況的需要進行相應的更換,以實現其廣泛實用性。
[0041 ]作為優選,固定裝置的各部分采用不銹鋼材質,以適應室外作業環境。
[0042]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了一種機器人轉運系統,包括機器人1、轉運設備2和固定裝置,其核心改進點在于,固定裝置為上述的固定裝置。
[0043]作為優選,固定裝置的數量為多個。針對現有國網機器人本身具有四個固定點的結構特點,在本實施例中固定裝置的數量為四個,分別設計在轉運設備2上與上述固定點相對的位置。
[0044]在本方案提供的具體實施例中,轉運設備2為皮卡,固定裝置的第二連接機構32連接于皮卡的后斗側壁,其結構可以參照圖1所示。
[0045]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固定裝置,包括第一連接機構、第二連接機構和長度調節機構;本方案依托國網機器人的本身四個固定點,制作了車身的四個不銹鋼固定卡位扣,可以迅速的固定機器人,使之牢固的固定在運輸車上,避免了使用捆綁帶的繁瑣過程,體現了轉運過程的快、便、牢的功能。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了一種應用上述固定裝置的機器人轉運系統。
[0046]本說明書中各個實施例采用遞進的方式描述,每個實施例重點說明的都是與其他實施例的不同之處,各個實施例之間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參見即可。
[0047]對所公開的實施例的上述說明,使本領域專業技術人員能夠實現或使用本實用新型。對這些實施例的多種修改對本領域的專業技術人員來說將是顯而易見的,本文中所定義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圍的情況下,在其它實施例中實現。因此,本實用新型將不會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這些實施例,而是要符合與本文所公開的原理和新穎特點相一致的最寬的范圍。
【主權項】
1.一種固定裝置,用于將機器人(I)固定在轉運設備(2)上,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于同所述機器人(I)連接的第一連接機構(31); 用于同所述轉運設備(2)連接的第二連接機構(32); 連接在所述第一連接機構(31)和所述第二連接機構(32)之間的長度調節機構(33)。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連接機構(31)為具有鎖扣結構的掛鉤。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連接機構(32)為吊環螺絲。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長度調節機構(33)采用螺紋結構,包括連接于所述第一連接機構(31)和/或所述第二連接機構(32)的螺紋連接件。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固定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長度調節機構(33)為螺旋扣。6.根據權利要求1-5任意一項所述的固定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連接機構(31)可拆卸連接于所述長度調節機構(33)。7.根據權利要求1-5任意一項所述的固定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連接機構(32)可拆卸連接于所述長度調節機構(33)。8.—種機器人轉運系統,包括機器人(I)、轉運設備(2)和固定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裝置為如權利要求1-7任意一項所述的固定裝置。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機器人轉運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裝置的數量為多個。10.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機器人轉運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轉運設備(2)為皮卡,所述固定裝置的第二連接機構(32)連接于所述皮卡的后斗側壁。
【文檔編號】B25J19/00GK205497526SQ201620110647
【公開日】2016年8月24日
【申請日】2016年2月3日
【發明人】許宇, 楊從贊, 符子財, 許雅婧, 楊志浩, 鄭克, 鄭昌庭, 李文韜, 楊大中, 陳星 , 張照坤, 吳松
【申請人】國網浙江省電力公司溫州供電公司, 國家電網公司, 國網浙江省電力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