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防墜落保護裝置,特別是一種移動式防墜落保護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市場上大部分己投運的110KV以上500KV以下的輸電線路在登桿作業采用的防墜落保護裝置,都是固定在鐵塔上的,因此每個鐵塔都要固定一個,成本高。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提供一種移動式防墜落保護裝置,方便攜帶,節省了成本,并且提高了登桿作業人員的安全。
為解決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移動式防墜落保護裝置,包括:包括主索繩、第一滑輪,以及移動防墜器和第一安全扣環;所述主索繩布置在目標建筑物的腳釘側,包括主繩,所述主繩的一端為受力端,另一端為自由端,所述受力端固定于目標建筑物,所述自由端在所述建筑物的底部被所述第一滑輪漲緊;所述移動防墜器的一端與所述主索繩連接,另一端通過所述第一安全扣環與所述移動防墜器和作業人員的安全帶掛接;所述保護裝置不包括導軌,所述移動防墜器不是在導軌上滑動。
還包括,扁帶、第二安全扣環和第二滑輪;在目標建筑物轉折點,所述第二滑輪固定在所述目標建筑物的轉折點的支架,所述第二安全 扣環與所述扁帶扣接,所述扁帶與所述目標建筑物緊固連接,所述主繩索的自由端穿過所述第二安全扣環,并沿所述第二滑輪的輪槽延伸,以改變主繩索的方向。
還包括掛鉤安全繩,其一端與作業人員的安全帶連接,另一端與目標建筑物的腳釘交替連接。
所述掛鉤安全繩包括,與掛鉤安全繩兩個自由端連接的第一掛鉤和第二掛鉤,以及固定在掛鉤安全繩中部的第三掛鉤,在所述第一掛鉤與第三掛鉤之間或第一掛鉤與第三掛鉤之間設置有緩沖器。
還包括緩沖帶和第三安全扣環,所述緩沖帶的一端經所述第一安全扣環與移動防墜器連接,另一端經所述第三安全扣環與作業人員的安全帶連接。
所述主索繩的一端固定連接有固定掛鉤,所述固定掛鉤設置有閉鎖裝置。
所述主索繩的主繩直徑規格不小于12.5毫米且不大于16毫米,允差為±0.5毫米靜態破斷力20千牛以上。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可移動式防墜落保護裝置的主索繩受力端固定在目標建筑物上,在主索繩上設置移動防墜器,并通過安全扣環將移動防墜器和作業人員的安全帶掛接在一起,當發生墜落時,移動防墜器啟動制動作用,保證了作業人員的生命安全。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移動式防墜落保護裝置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說明.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所說的目標建筑物可以是鋼管塔或者鐵塔等建筑物,下面以鐵塔為例進行說明。
參考圖1,該圖是本實用新型防墜落裝置的一種實施例的示意圖,包括:主索繩10、第一滑輪20、第一安全扣環30和移動防墜器40。
主索繩10,包括主繩11和掛鉤12,掛鉤12與主繩11的一端緊固連接。主繩長度分20米、30、50米、80米等,采用原纖維滌綸材料制成,繩索檢測按GB/T 8834-1988規定方法測。通用型主繩直徑規格不小于12.5mm且不大于16mm,允差為±0.5mm靜態破斷力20KN以上。安全繩(主繩11)耐高溫性能在204°±0.5不出融熔、焦化現象。安全繩延伸率達到最小破斷力的10%時,安全繩的延伸率不小于1%且不大于10%。
第一滑輪20,滑輪采用鋁材質制作,規格適合用繩索Φ7~Φ13mm,荷載能承受5KN的試驗負荷,試驗后沒有永久性變形,但極限負荷試驗應不小于36KN.且不斷裂或嚴重變形,外觀應有明確性能標識。
第一安全扣環40,安全鉤采用鋁合金制作而成,其破斷強度不小于22KN耐腐蝕性按GB/T 10125-1997規定的試驗方法評定,外觀并能保持原有的性能。
移動防墜器40,包括蓋板、彈簧以及彈簧調節機構、安全扣環,以及鎖住機構(圖中沒有標號);當彈簧調節到一檔位置時,移動防墜器可以在各種環境下自由上下移動,發生突然墜落或者移動會鎖住繩索保護工人安全。具體實現時,作業人員左手持第一安全扣環30, 右手持移動防墜器40,打開移動防墜器的抓繩器蓋板,箭頭向上,將移動防墜器裝在主繩11上,然后將第一安全扣環30與作業人員的安全帶2連接,實現人員在登塔過程的安全防護。具體實現時,該移動防墜器為自鎖器。
具體實現時,主索繩10布置在目標建筑物的腳釘3側,包括主繩11,主繩11的一端為受力端,另一端為自由端,受力端固定于目標建筑物,自由端在建筑物的底部被第一滑輪20漲緊;移動防墜器40的一端與主索繩10連接,另一端通過第一安全扣環30與移動防墜器40和作業人員的安全帶2掛接;該保護裝置不包括導軌,移動防墜器40不是在導軌上滑動。
另外,該保護裝置還可以包括扁帶50,第二安全扣環60和第二滑輪70,;其中,扁帶50采用纖維滌綸材料紡織而成,規格為1200*20mm,其技術指標按GB 6095及GB 6096執行。在目標建筑物轉折點的地方,主索繩需要改變方向,這是可以通過扁帶、安全扣環和第二滑輪來實現;首先將第二滑輪70固定在目標建筑物的轉折點的支架處,第二安全扣環60與扁帶50扣接,扁帶50與鐵塔1緊固連接,扁帶50可以系在鐵塔1的支架上,也可以通過其他方式固定在該鐵塔1的支架上,然后主繩索10的自由端穿過第二安全扣環60,并沿第二滑輪70的輪槽延伸,從而改變了主繩索的方向。
另外,該保護裝置還可以包括掛鉤安全繩80,掛鉤安全繩80采用原纖維滌綸材料制成,包括,與掛鉤安全繩兩個自由端連接的第一掛鉤81和第二掛鉤82,以及固定在掛鉤安全繩中部的第三掛鉤83, 在第一掛鉤81與第三掛鉤83之間或者是第二掛鉤82和第三掛鉤83之間的繩體設置有緩沖器84以及安全繩85.具體實現時,掛鉤安全繩的第三掛鉤與作業人員的安全帶2連接,第一掛鉤和第二掛鉤拿在作業人員的手中,在作業人員在鐵塔1上攀爬布置主索繩10時,交替勾住鐵塔1上的腳釘3。
另外,該保護裝置還可以包括緩沖帶90和第三安全扣環100,緩沖帶90的一端經第一安全扣環30與移動防墜器40連接,另一端經第三安全扣環100與作業人員的安全帶2連接。通過緩沖帶將移動防墜器和作業人員的安全帶2連接在一起,緩沖帶能夠更好的起到緩沖的作用,更好的保證了作業人員的生命安全。
具體實現時,第一個登塔工作人員在通過鐵塔1轉折點時,只要切換移動防墜器40的上下位置,使移動防墜器40順利通過轉折點,只要壓著主繩11上下移動實現全程保護。工作結束下鐵塔1時,將移動防墜器50正確安裝在索繩上,然后依次下塔,下到地面后拆除移動防墜器40,最后一個人員拆除防墜裝置,利用雙掛鉤交替保護下塔。
具體實現時,首先安裝防墜落索繩,第一個攀登者先穿戴好安全帶2,然后交替使用掛鉤安全繩80的掛鉤,攜帶主索繩的一端上鐵塔1,主索繩10一般沿著鐵塔1腳釘3布置,在轉折點使用扁帶50,第二安全扣環60和第二滑車70實現索繩的轉折,人員登上鐵塔1后利用主索繩上的鉤子將索繩固定在鐵塔1橫旦上。然后將下端索繩通過第一滑輪對主繩張緊進行固定。主繩布好后第二個登桿人員將移動防墜 器40正確安裝在已經安裝好的索繩上,其操作方法;左手持掛鉤安全繩的鉤子,右手持移動防墜器,打開移動防墜器的蓋板,箭頭向上,(檢查防抓繩朝向)將移動防墜器裝在索繩上,然后將第一安全扣環30與登桿人員的安全帶2聯接,實現人員在登塔過程的安全防護,通過鐵塔1轉折點,登桿人員只要切換轉角扣環的移動防墜器10上下位置,使移動防墜器10順利通過轉斬點,正常使用時只要沿著主索繩上下移動實現移動全程保護。工作結束下鐵塔1時,將移動防墜器40正確安裝在主索繩10上,然后依次下塔,下到地面后拆除移動防墜器,最后一個人員拆除保護裝置,利用掛鉤安全繩80交替保護下塔。
需要說明的,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技術方案為可以移動式的防墜落保護裝置,具體的,防墜落保護裝置可以放置在一個收納容器中,作業人員在用的時候可以取出使用,這樣節省了成本,方便了使用;另外,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不需要在鐵塔上安裝導軌,即不需要在每個基桿塔或鐵塔上安裝固定是的防墜落保護裝置,節省了成本,同時也保證了作業人員的人身安全。
以上所述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