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機械脫水裝置,特別涉及一種纖維素物料機械脫水裝置的設計和制造。
背景技術:
目前國家專利局公開的機械脫水裝置種類繁多,這些機械脫水裝置主要對于海產品、垃圾、污泥和衣物等物料的機械脫水裝置,未見有公開關于纖維素物料的機械脫水裝置。
本發明主要針對香蕉莖桿纖維素物料進行脫水。我國是種植香蕉樹的大國,據統計2014年全國種植香蕉面積達到40.23萬公頃,香蕉樹富含木質纖維素,是作為纖維素乙醇最佳原料。可是過去沒有機械脫水裝置進行加工,每年香蕉果實采收后,大量的香蕉莖桿便成為廢棄物,堆在田間地頭或堆放在路邊,這樣對土壤、環境受到了嚴重的污染,還污染了河流和地下水源。
為了使香蕉莖桿資源得到充分利用,本發明研制了一種纖維素物料機械脫水裝置,對香蕉莖桿進行脫水,脫水后的香蕉莖桿中得到的木質纖維素,可用于制備再生纖維、酒精、精密化工產品等,是一項變廢為寶的工程。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纖維素物料機械脫水裝置,以克服目前沒有纖維素物料的機械脫水裝置,以填補了纖維素物料機械脫水的空白。
為了實現上述的目的,本發明提供的一種纖維素物料機械脫水裝置,包括支架、進料斗、出料槽、托板、左電動機、右電動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架內設有第一上滾筒、第一下滾筒、第二上滾筒、第二下滾筒、第三上滾筒和第三下滾筒,該上下滾筒相互對應;所述的第一上滾筒、第二上滾筒和第三上滾筒分別通過前后上軸承座固定于第一架梁、第二架梁的底面上;所述的第一下滾筒、第二下滾筒和第三下滾筒分別通過前后下軸承座固定于第三架梁、第四架梁的面上;
在第一上滾筒、第二上滾筒外表面上分別設有不規則排列的刀片;在第二上滾筒、第二下滾筒外表面上分別設有曲線凸起條紋;
所述的托板上設有左電動機,所述的左電動機設有左電動機工作輪,所述的左電動機工作輪通過第一條三角皮帶與第三上滾筒所設置的第三上滾筒工作輪相連接;該第三上滾筒工作輪又通過第二條三角皮帶與第二上滾筒所設置的第二上滾筒工作輪相連接;該第二上滾筒工作輪再通過第三條三角皮帶與第一上滾筒所設置的第一上滾筒工作輪相連接;
在托板上還設有右電動機,所述的右電動機設有右電動機工作輪,該右電動機工作輪通過第四條三角皮帶與第一下滾筒所設置的第一下滾筒工作輪相連接;該第一下滾筒工作輪又通過第五條三角皮帶與第二下滾筒所設置的第二下滾筒工作輪相連接;該第二下滾筒工作輪再通過第六條三角皮帶與第三下滾筒所設置的第三下滾筒工作輪相連接;
所述的進料斗的下端設有進料口,該進料口的大小與第一上滾筒、第一下滾筒之間的高度和長度相互對應;該進料口的周圍與第一上滾筒、第一下滾筒的距離為1-2厘米。
所述的支架的左、右兩邊分別設有蓋板,在蓋板上端分別設有蓋板耳。
采用上述措施的本發明具有設計合理,脫水性能好,以填補了纖維素物料機械脫水的空白的優點。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立體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去掉左右兩邊蓋板的立體示意圖。
圖中序號說明:支架1、第一架梁1-1、第二架梁1-2、第三架梁1-3、第四架梁1-4、進料斗2、進料口2-1、出料槽3、托板4、左電動機5、右電動機6、第一上滾筒7、第一下滾筒8、第二上滾筒9、第二下滾筒10、第三上滾筒11、第三下滾筒12、前后上軸承座13、前后下軸承座14、刀片15、曲線凸起條紋16、左右蓋板17、蓋板耳18、螺釘19、三角皮帶20、左電動機工作輪A、第三上滾筒工作輪B、第二上滾筒工作輪C、第一上滾筒工作輪D、右電動機工作輪E、第一下滾筒工作輪F、第二下滾筒工作輪G、第三下滾筒工作輪H。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再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參考圖1、圖2,圖1是本發明的立體示意圖,圖2是本發明去掉左右兩邊蓋板的立體示意圖,從圖1、圖2可看出本發明的具體結構,包括支架1、進料斗2、出料槽3、托板4、左電動機5、右電動機6,具體實施方式:在支架1內設有第一上滾筒7、第一下滾筒8、第二上滾筒9、第二下滾筒10、第三上滾筒11和第三下滾筒12,該上下滾筒相互對應;該第一上滾筒7、第二上滾筒9和第三上滾筒11分別通過前后上軸承座13固定于第一架梁1-1、第二架梁1-2的底面上;該第一下滾筒8、第二下滾筒10和第三下滾筒12分別通過前后下軸承座14固定于第三架梁1-3、第四架梁1-4的面上。
在第一上滾筒7、第二上滾筒9外表面上分別設有不規則排列的刀片15,目的是使纖維素物料得到破碎和脫水。在第二上滾筒9、第二下滾筒10外表面上分別設有曲線凸起條紋16,目的是使纖維素物料快速推進和脫水。
在托板4上設有左電動機5,該左電動機5設有左電動機工作輪A,該左電動機工作輪A通過第一條三角皮帶20與第三上滾筒11所設置的第三上滾筒工作輪B相連接;該第三上滾筒工作輪B又通過第二條三角皮帶20與第二上滾筒9所設置的第二上滾筒工作輪C相連接;該第二上滾筒工作輪C再通過第三條三角皮帶20與第一上滾筒7所設置的第一上滾筒工作輪D相連接。
在托板4上還設有右電動機6,所述的右電動機6設有右電動機工作輪E,該右電動機工作輪E通過第四條三角皮帶20與第一下滾筒8所設置的第一下滾筒工作輪F相連接;該第一下滾筒工作輪F又通過第五條三角皮帶20與第二下滾筒10所設置的第二下滾筒工作輪G相連接;該第二下滾筒工作輪G再通過第六條三角皮帶20與第三下滾筒12所設置的第三下滾筒工作輪H相連接。
該進料斗2的下端設有進料口2-1,該進料口2-1的大小與第一上滾筒7、第一下滾筒8之間的高度和長度相互對應;該進料口2-1的周圍與第一上滾筒7、第一下滾筒8的距離為1-2厘米。
該支架1的左、右兩邊分別設有蓋板17,在蓋板17上端分別設有蓋板耳18。
本發明是這樣實現的:本機械脫水裝置安裝后就可投入使用,在投入用時,將左電動機工作輪A控制順時針旋轉,左電動機工作輪A順時針旋轉后,帶動第三上滾筒工作輪B、第二上滾筒工作輪C和一組上滾筒工作輪D也順時針旋轉。又將右電動機工作輪E控制反時針旋轉,右電動機工作輪E反時針旋轉后,帶動第一下滾筒工作輪F、第二下滾筒工作輪G和第三下滾筒工作輪H反時針旋轉。這時從進料斗2投入香蕉莖桿纖維素物料,在第一上滾筒7順時針旋轉和一組下滾筒8反時針旋轉的作用下,該纖維素物料從進料口2-1進入第一上滾筒7與一組下滾筒8之間,經滾筒上的刀片15的作用下,將纖維素物料進行破碎,同時在第一上滾筒7與一組下滾筒8之間的擠壓下進行脫水。破碎和脫水后的纖維素物料又進入第二上滾筒9與第二下滾筒10之間,在第二上滾筒9與第二下滾筒10的擠壓下進行脫水。然后纖維素物料又進入第三上滾筒11與第三下滾筒12之間,在第三上滾筒11與第三下滾筒12的擠壓下進行脫水。經三次脫水后的纖維素物料從出料槽3流出,將纖維素物料集中后進行深加工。
如果需要對本機械脫水裝置的左右蓋板17打開時,將左右蓋板17上的螺釘19擰出,然后手握著蓋板耳18往上拉動即可。
本發明在支架1的右邊還設有安全防護罩,該安全防護罩在圖中未畫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