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紡織機械相關設備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具有清洗裝置的紡織機。
背景技術:
在目前的紡織企業中紡織粗線的機械比較落后,效率比較低下。粗紗由于帶有很多雜質,紡織粗紗的機械在使用過程中經常需要清洗,而現有的機械在清洗時軸不方便拆卸,或者軸與連接的間隙太大,在紡織機械工作時候容易擺動噪音大帶來不便,工作效率低,尤其是在紡織輥軸難清洗,長時間的使用會導致很多紡織紗布上的雜質和灰塵等臟物附著在紡織輥軸上,為此我們提出一種具有清洗裝置的紡織機用于解決上述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具有清洗裝置的紡織機,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具有清洗裝置的紡織機,包括紡織機架,所述紡織機架的左右兩支撐件的內壁均固定安裝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對稱設有四個,且每兩個固定座之間通過轉軸和軸承的相互配合活動安裝有兩組紡織輥軸,兩組所述紡織輥軸的上方均設有安裝在固定座之間的噴水管,且位置較低的紡織輥軸的下方設有固定安裝在紡織機架上的水槽;
所述紡織機架的左右兩支撐件的外側壁均設有支撐板,且左右兩支撐板上分別設有第一水泵和第二水泵,所述第一水泵的下端固定連通設有第一抽水管,且第一抽水管的一端穿過紡織機架與水槽連通,所述第一水泵的右端通過第一排水管與噴水管相連通,所述第二水泵的下端固定連通設有第二抽水管,且第二抽水管的一端穿過紡織機架與水槽連通,所述第二水泵的左端通過第二排水管與噴水管相連通;
所述固定座上固定設有節流閥,所述第一排水管與噴水管的相交處通過節流閥固定卡合,且第二排水管與噴水管的相交處通過節流閥固定卡合。
優選的,所述噴水管上正對紡織輥軸的位置固定安裝有噴嘴,所述噴嘴的下端口徑小于上端口徑,且噴嘴的數量不小于十個。
優選的,所述第一排水管和第二排水管的口徑相同,所述節流閥的閥門口徑小于第一排水管的管口口徑,且節流閥的閥門口徑小于噴水管的管口口徑。
優選的,所述水槽的形狀為半圓柱型結構,且圓柱的直徑大于紡織機架上支撐件的寬度。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結構通過在紡織機架上直接設置噴水管,利用噴水管配合噴嘴,當水泵泵水時,利用排水管的管口口徑大于節流閥的閥門口徑,以及節流閥的閥門口徑大于噴嘴的口徑,能夠很好的給紡織輥軸提供更大的水壓,很好的保證清潔程度,清洗起來省時省力。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噴水管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紡織機架結構側視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固定座結構示意圖。
圖中:1紡織機架、2第一水泵、3第二水泵、4支撐板、5第一抽水管、6第二抽水管、7第一排水管、8第二排水管、9固定座、10紡織輥軸、11噴水管、12水槽、13噴嘴、14節流閥。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請參閱圖1-4,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技術方案:一種具有清洗裝置的紡織機,包括紡織機架1,紡織機架1的左右兩支撐件的內壁均固定安裝有固定座9,固定座9對稱設有四個,且每兩個固定座9之間通過轉軸和軸承的相互配合活動安裝有兩組紡織輥軸10,兩組紡織輥軸10的上方均設有安裝在固定座9之間的噴水管11,且位置較低的紡織輥軸10的下方設有固定安裝在紡織機架1上的水槽12。
紡織機架1的左右兩支撐件的外側壁均設有支撐板4,且左右兩支撐板4上分別設有第一水泵2和第二水泵3,第一水泵2的下端固定連通設有第一抽水管5,且第一抽水管5的一端穿過紡織機架1與水槽12連通,第一水泵2的右端通過第一排水管7與噴水管11相連通,第二水泵3的下端固定連通設有第二抽水管6,且第二抽水管6的一端穿過紡織機架1與水槽12連通,第二水泵3的左端通過第二排水管8與噴水管11相連通,第一排水管7和第二排水管8的口徑相同,節流閥14的閥門口徑小于第一排水管7的管口口徑,且節流閥14的閥門口徑小于噴水管11的管口口徑。
固定座9上固定設有節流閥14,第一排水管7與噴水管11的相交處通過節流閥14固定卡合,且第二排水管8與噴水管11的相交處通過節流閥14固定卡合,噴水管11上正對紡織輥軸10的位置固定安裝有噴嘴13,噴嘴13的下端口徑小于上端口徑,且噴嘴13的數量不小于十個,水槽12的形狀為半圓柱型結構,且圓柱的直徑大于紡織機架1上支撐件的寬度。
本實用新型結構通過在紡織機架1上直接設置噴水管11,利用噴水管11配合噴嘴13,當水泵泵水時,利用排水管的管口口徑大于節流閥14的閥門口徑,以及節流閥14的閥門口徑大于噴嘴13的口徑,能夠很好的給紡織輥軸10提供更大的水壓,很好的保證清潔程度,清洗起來省時省力。
盡管已經示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況下可以對這些實施例進行多種變化、修改、替換和變型,本實用新型的范圍由所附權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