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精品无码国产在线播放,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新蒲金,国模无码大尺度一区二区三区,神马免费午夜福利剧场

輸送裝置、記錄裝置以及輸送方法

文檔序號:2491645閱讀:166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輸送裝置、記錄裝置以及輸送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以在使軸部件旋轉的同時送出在軸部件上卷疊成卷筒狀的、長條狀的介質的方式而進行輸送的輸送裝置和輸送方法、以及具備該輸送裝置的記錄裝置。
背景技術
一直以來,作為對在軸部件上卷疊成卷筒狀的、長條狀的介質(作為一個示例,為長條狀的薄片)實施記錄的記錄裝置,例如提出了專利文獻1所述的記錄裝置。該記錄裝置所使用的薄片的末端被固定在軸部件上。在記錄裝置中用于向預定的輸送方向輸送薄片的輸送裝置具備送出輥,其被配置在收納有卷疊成卷筒狀的薄片的收納部的、輸送方向上的下游側;驅動電機,其將驅動力施加在該送出輥上。另外,在收納部內設置有檢測傳感器,所述檢測傳感器用于檢測卷疊有薄片的軸部件的移動。而且,在輸送薄片時,送出輥的旋轉通過薄片而被傳遞至軸部件上,從而該軸部件將與送出輥的旋轉聯動而在預定的旋轉方向上進行旋轉。于是,薄片從收納部中被一點一點地送出,其結果為,薄片被輸送到輸送方向上的下游側的記錄區域處。此時,當被卷疊在軸部件上的薄片幾乎沒有時,由于經薄片傳遞基于送出輥的旋轉的驅動力,從而固定有薄片的末端的軸部件將以向薄片的輸送方向側被拖拽的方式而進行移動。當由檢測傳感器檢測出軸部件的這種移動時,則判斷為薄片已用光,而執行使驅動電機的驅動停止的規定處理。但是,以薄片用光為契機而通過拖拽的方式使軸部件進行移動的情況,對于輸送薄片所使用的送出輥等的各種部件和作為送出輥的驅動源的驅動電機而言會成為較大的載荷。當較大的載荷以這種方式被施加在各種部件上時,有可能會使該部件的磨損程度變大,進而使保養的實施頻率或零件的更換頻率升高。另外,專利文獻1中的薄片用光的檢測方法為,能夠在薄片的末端被固定在軸部件上的情況下采用的方法,其無法在薄片的末端未被固定在軸部件上的情況下采用。在先技術文獻專利文獻專利文獻1 日本特開平8-91658號公報

發明內容
本發明是鑒于以上問題點所作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當卷疊在軸部件上的介質的剩余量變得較少時,能夠在不增大施加于輸送介質所需要的各種部件上的載荷的條件下,執行與剩余量充足時的處理不同的規定處理。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的輸送裝置為,通過以卷筒狀而卷疊有長條狀介質的軸部件的旋轉,從而以將該介質向輸送方向上的下游側送出的方式而進行輸送的輸送裝置,并具備送出輥,其被配置在,于所述軸部件上卷疊成卷筒狀的介質的收納部的、所述輸送方向上的下游側,并將介質向所述輸送方向上的下游側送出;驅動單元,其產生用于使所述軸部件和所述送出輥旋轉的驅動力;檢測單元,其對在所述輸送方向上的、所述軸部件與所述送出輥之間的介質的撓曲量進行檢測;控制單元,在向所述輸送方向上的下游側輸送介質時,所述控制單元對所述驅動單元進行控制,以使由所述檢測單元檢測出的介質的撓曲量在預先設定的基準量以上,其中,在所述驅動單元實施驅動以使介質向所述輸送方向上的下游側被輸送的情況下,當由所述檢測單元檢測出的介質的撓曲量未在所述基準量以上時,所述控制單元執行與撓曲量在所述基準量以上時不同的規定處理。并且,在本發明中,設定介質的末端未被固定在軸部件上。根據上述結構,當將長條狀的介質向輸送方向上的下游側輸送時,軸部件和送出輥的旋轉被分別進行調節,從而使輸送方向上的、軸部件與送出輥之間的介質的撓曲量在基準量以上。因此,與在輸送方向上的、軸部件與送出輥之間未使介質撓曲的情況相比,基于送出輥的旋轉的應力不易通過介質而傳遞至軸部件上。其結果為,在輸送介質時,能夠抑制施加于輸送該介質所需的各種部件上的載荷的增大。另外,在驅動單元實施驅動從而將長條狀的介質向輸送方向上的下游側輸送的情況下,當介質的撓曲量未在基準量以上時,則判斷為收納部內的介質的剩余量已變得較少。 其原因在于,由于介質的末端未被固定在軸部件上,因而當收納部內的介質的剩余量較少時該介質的末端將從軸部件上分離,從而即使令軸部件旋轉,也無法再將介質送出。在此種情況下,執行與輸送方向上的、軸部件與送出輥之間的介質的撓曲量在基準量以上時的處理不同的規定處理。因此,當卷疊在軸部件上的介質的剩余量變得較少時,能夠在不增加施加于輸送介質所需的各種部件上的載荷的條件下,執行與剩余量充足時的處理不同的規定處理。在本發明的輸送裝置中,所述驅動單元能夠產生第一驅動力和第二驅動力,其中, 所述第一驅動力使所述送出輥和所述軸部件向第一旋轉方向進行旋轉,從而將介質向所述輸送方向上的下游側輸送,所述第二驅動力使所述送出輥和所述軸部件向所述第一旋轉方向的相反方向、即第二旋轉方向進行旋轉,從而將介質卷繞在所述軸部件上,而且,在將介質卷繞在所述軸部件上時,所述控制單元對所述驅動單元進行控制,以使由所述檢測單元檢測出的介質的撓曲量在所述基準量以下,且在所述驅動單元實施驅動以使介質卷繞在所述軸部件上的情況下,當由所述檢測單元檢測出的介質的撓曲量未在所述基準量以下時, 所述控制單元執行與撓曲量在所述基準量以下時不同的所述規定處理。根據上述結構,在將長條狀的介質卷繞在軸部件上時,軸部件和送出輥向第二旋轉方向的旋轉被分別進行調節,以使輸送方向上的、軸部件與送出輥之間的介質的撓曲量在基準量以下。因此,與在輸送方向上的、軸部件與送出輥之間未使介質撓曲的情況相比, 基于軸部件的旋轉的應力不易通過介質而傳遞至送出輥上。其結果為,在將介質卷繞在軸部件上的情況下,能夠抑制施加于輸送該介質所需的各種部件上的載荷的增大。另外,在驅動單元實施驅動從而將長條狀的介質卷繞在軸部件上的情況下,當介質的撓曲量變為未在基準量以下時,則判斷為收納部內的介質的剩余量已變得較少。其原因在于,由于介質的末端未被固定在軸部件上,因而當收納部內的介質的剩余量變得較少時,該介質的末端將從軸部件上分離,從而即使令軸部件旋轉,也無法再卷繞介質。在此種情況下,執行與在輸送方向上的、軸部件與送出輥之間的介質的撓曲量在基準量以下時的處理不同的規定處理。因此,當卷疊在軸部件上的介質的剩余量變得較少時,能夠在不增加施加于輸送介質所需的各種部件上的載荷的條件下,執行與剩余量充足時的處理不同的規定處理。在本發明的輸送裝置中,所述檢測單元具有被配置在所述收納部內的檢測器,當于所述軸部件上被卷疊成卷筒狀的介質中的、未使用的卷筒狀介質被設置在所述收納部內時,所述檢測器被配置在以所述軸部件為中心的徑向上的、所述卷筒狀介質的外周面的外側。根據上述結構,介質在收納部內的撓曲量通過使用配置在該收納部內的檢測器而被檢測出。在本發明的輸送裝置中,所述驅動單元具有第一電機和第二電機,其中,所述第一電機產生用于使所述軸部件旋轉的驅動力,所述第二電機產生用于使所述送出輥旋轉的驅動力。在由一個電機對軸部件和送出輥的旋轉進行控制時,需要設置用于對從電機向軸部件施加的驅動力的大小進行調節的機構、和對從電機向送出輥施加的驅動力的大小進行調節的機構。因此,有可能會使驅動單元的結構和控制復雜化。對于這一點,在本發明中, 分別設置了軸部件用的第一電機、和送出輥用的第二電機。因此,與由一個電機對軸部件和送出輥的旋轉進行控制的情況相比,能夠使驅動單元的結構和控制簡化。本發明的記錄裝置具備上述輸送裝置;記錄單元,其被配置在所述送出輥的所述輸送方向上的下游側,并將流體附著在介質上。根據上述結構,由于在記錄裝置中具備上述輸送裝置,因此也能夠獲得與上述輸送裝置相同的作用和效果。在本發明的記錄裝置中,所述規定處理包括下述處理中的至少一種處理,S卩,切斷向所述軸部件的動力傳遞的處理;通知所述收納部內的介質的剩余量已變得較少的處理; 督促更換新介質的處理;通知能夠實施記錄處理的記錄量的處理。根據上述結構,在判斷為收納部內的介質的剩余量已變得較少的情況下,會執行下述處理中的至少一種處理,即,切斷向所述軸部件的動力傳遞的處理;通知所述收納部內的介質的剩余量已變得較少的處理;督促更換新介質的處理;通知能夠實施記錄處理的記錄量的處理。本發明的輸送方法為,通過使以卷筒狀而卷疊有長條狀的介質的軸部件旋轉,從而以將該介質向輸送方向上的下游側送出的方式而進行輸送的輸送方法,并且,在以卷筒狀而卷疊于所述軸部件上的介質的收納部的、所述輸送方向上的下游側配置有送出輥,所述送出輥進行旋轉從而將從該收納部側被送出的介質向所述輸送方向上的下游側送出,所述輸送方法具有旋轉控制步驟,使所述軸部件和所述送出輥旋轉,以使所述輸送方向上的所述軸部件與所述送出輥之間的介質的撓曲量在預先設定的基準量以上;規定控制步驟, 在所述軸部件和所述送出輥旋轉從而將介質向所述輸送方向上的下游側輸送的情況下,當所述介質的撓曲量未在所述基準量以上時,執行與撓曲量在所述基準量以上時的處理不同的規定處理。根據上述結構,能夠獲得與上述輸送裝置相同的作用和效果。


圖1為示意性地表示本實施方式中的記錄裝置的側視圖。
圖2為用于對撓曲檢測傳感器的配置形式進行說明的示意圖。
圖3為表示記錄裝置的電氣結構的主要部分的框圖。
圖4為表示控制器的功能結構的主要部分的框圖。
圖5為用于對送出處理程序進行說明的流程圖。
圖6為用于對其它實施方式中的撓曲檢測傳感器進行說明的示:
符號說明
11記錄裝置
12收納部
13輸送裝置
14作為記錄裝置的記錄單元
20軸部件
21構成驅動單元的第一電機
22a送出輥
24構成驅動單元的第二電機
45構成驅動單元的離合器機構部
84構成檢測單元的輸送控制部(控制單元)
SE2、SE2A 構成檢測單元的撓曲檢測傳感器(檢測器)
Rl第一旋轉方向
R2第二旋轉方向
RS作為卷筒狀介質的一個示例的卷筒紙
RSa外周面
SL作為長條狀的介質的一個示例的長條狀的薄片
具體實施例方式以下,根據圖1 圖5對將本發明具體化了的一種實施方式進行說明。如圖1所示,本實施方式中的記錄裝置11為串行型的噴墨式打印機。這種記錄裝置U具有收納部12,其將作為長條狀的介質的一個示例的長條狀的薄片SL以卷疊成卷筒狀的卷筒紙(卷筒狀介質)RS的狀態而進行收納;輸送裝置13,其以從該收納部12內一點一點地送出長條狀的薄片SL的方式而進行輸送。另外,在長條狀的薄片SL的輸送方向 Y(又稱為“副掃描方向”。)上的中途位置處,設置有作為對長條狀的薄片SL實施記錄的、 記錄裝置的一個示例的記錄單元14。輸送裝置13具備輸送單元15,所述輸送單元15從輸送方向Y上的上游側(收納部12側)朝向下游側(記錄單元14側)輸送長條狀的薄片SL。另外,在輸送裝置13上設置有切斷單元16,所述切斷單元16在記錄單元14的輸送方向Y上的下游側(圖1中為左側)的切斷位置Pl處,將長條狀的薄片SL切斷。該切斷單元16將長條狀的薄片SL中已完成記錄的記錄完成部分SC從長條狀的薄片SL上切下。另外,在切斷位置Pl的輸送方向 Y上的下游側設置有排出單元17,所述排出單元17將從長條狀的薄片SL上切下的記錄完成部分SC排出到位于輸送方向Y上的最下游的排出托盤18處。本實施方式中的卷筒紙RS通過將長條狀的薄片SL卷疊在軸部件20上而形成,所述軸部件20在與輸送方向Y正交的掃描方向(在本實施方式中,為與紙面正交的方向,又稱為“主掃描方向”。)上延伸。在本實施方式中,長條狀的薄片SL的末端未被固定在軸部件20上。因此,當被卷疊在軸部件20上的薄片SL的剩余量變得較少時,薄片SL的末端會從軸部件20上分離。另外,當卷筒紙RS被安裝在收納部12內時,如圖2所示,第一電機21通過離合器機構部45而以可傳遞動力的狀態與軸部件20相連接。該離合器機構部45被構成為,根據來自控制裝置60的控制指令,而成為允許從第一電機21向軸部件20的動力傳遞的卡合狀態、或者成為切斷動力傳遞的釋放狀態。并且,作為離合器機構部45的一個示例,可以例舉出電磁式的離合器。而且,當由第一電機21產生的第一驅動力被傳遞至軸部件20上時,軸部件20將向第一旋轉方向Rl進行旋轉,從而卷筒紙RS將作為長條狀的薄片SL而從收納部12向收納部12外部被送出。另一方面,當由第一電機21產生的第二驅動力被傳遞至軸部件20上時,軸部件20將向第一旋轉方向Rl的相反方向、即第二旋轉方向R2進行旋轉,從而長條狀的薄片SL將被卷繞在軸部件20上。并且,在薄片SL的末端從軸部件20上分開的狀態下, 即使令軸部件20進行旋轉,該軸部件20也只會進行空轉。具體而言,即使令軸部件20向第一旋轉方向Rl進行旋轉,薄片SL也不會從收納部12內向外部被送出。另外,即使令軸部件20向第二旋轉方向R2進行旋轉,薄片SL也不會被卷繞在軸部件20上。另外,在收納部12內設置有,作為用于對該收納部12內的薄片SL的撓曲進行檢測的檢測器的一個示例的、接觸式的撓曲檢測傳感器SE2。該撓曲檢測傳感器SE2與軸部件 20之間的第一距離Li,長于被安裝在收納部12內的、未使用的卷筒紙RS的外周面RM與軸部件20之間的第二距離L2。即,撓曲檢測傳感器SE2在以軸部件20為中心的徑向上,被配置在比未使用的卷筒紙RS的外周面RM更遠離軸部件20的位置上。在本實施方式中, 撓曲檢測傳感器SE2被配置在軸部件20的重力方向上的下側。而且,在薄片SL與撓曲檢測傳感器SE2接觸了的情況下,從該撓曲檢測傳感器SE2向控制裝置60輸出與此情況相對應的檢測信號,而在薄片SL未與該撓曲檢測傳感器SE2接觸的情況下,從該撓曲檢測傳感器SE2向控制裝置60輸出與此情況相對應的檢測信號。接下來,對輸送單元15進行說明。如圖1所示,輸送單元15具備送出部22,其用于將長條狀的薄片SL—點一點地向輸送方向Y上的下游側送出;輸送輥對23,其被配置在該送出部22的輸送方向Y上的下游側。送出部22具有送出輥22a,其被配置在長條狀的薄片SL的背面側;從動輥22b,其被配置在長條狀的薄片SL的表面側。S卩,從動輥22b隔著長條狀的薄片SL而與送出輥22a 對置配置。另外,第二電機M以可傳遞動力的狀態而與送出輥2 相連接。而且,當由第二電機M產生的第一驅動力被傳遞至送出輥2 上時,送出輥2 將向第一旋轉方向Rl進行旋轉,并且從動輥22b將追隨送出輥22a的旋轉而進行從動旋轉。其結果為,長條狀的薄片SL將由送出部22向輸送方向Y上的下游側輸送。另一方面, 當由第二電機M產生的第二驅動力被傳遞至送出輥2 上時,送出輥2 將向第二旋轉方向R2進行旋轉,并且從動輥22b將追隨送出輥22a的旋轉而進行從動旋轉。其結果為,長條狀的薄片SL將通過送出部22而被送回到輸送方向Y上的上游側的收納部12內。因此, 在本實施方式中,由第一電機21、第二電機M和離合器機構部45,構成了產生用于使軸部件20和送出輥2 進行旋轉的驅動力的驅動單元。輸送輥對23具有隔著長條狀的薄片SL而對置配置的輸送輥23a和從動輥23b。 作為一個示例,輸送輥23a被配置在長條狀的薄片SL的背面側,且從動輥2 被配置在長條狀的薄片SL的表面側。輸送電機25以可傳遞動力的狀態與輸送輥23a相連接。而且, 當由輸送電機25產生的第一驅動力被傳遞至輸送輥23a上時,輸送輥23a將向第一旋轉方向進行旋轉,并且從動輥2 將追隨輸送輥23a的旋轉而進行從動旋轉。其結果為,長條狀的薄片SL將通過輸送輥對23而向輸送方向Y上的下游側被輸送。另一方面,當由輸送電機25產生的第二驅動力被傳遞至輸送輥23a上時,輸送輥23a將向第一旋轉方向的相反方向、即第二旋轉方向進行旋轉,并且從動輥2 將追隨輸送輥23a的旋轉而進行從動旋轉。 其結果為,長條狀的薄片SL將通過輸送輥對23而被送回輸送方向Y上的上游側。在輸送輥對23的輸送方向Y上的上游側,設置有用于檢測長條狀的薄片SL的輸送方向Y上的下游端(以下,也稱“前端”。)的前端檢測傳感器SE1。來自該前端檢測傳感器SEl的檢測信號被輸出至用于控制記錄裝置11的控制裝置60中。接下來,對切斷單元16進行說明。如圖1所示,切斷單元16具備切斷器30,所述切斷器30用于從長條狀的薄片SL 上切下位于切斷位置Pl的輸送方向上的下游側的部分。在該切斷器30上,以可傳遞動力的狀態而連接有切斷用電機32。而且,當來自切斷用電機32的驅動力被傳遞至切斷器30 上時,該切斷器30將切斷長條狀的薄片SL。接下來,對排出單元17進行說明。如圖1所示,排出單元17具備沿著輸送方向Y配置的多個(在本實施方式中為兩個)排出輥對35、36。各個排出輥對35、36分別具有夾持記錄完成部分SC的驅動輥35a、 36a和從動輥35b、36b。作為一個示例,驅動輥35a、36a被配置在記錄完成部分SC的背面側,并且從動輥35b、36b被配置在記錄完成部分SC的表面側。另外,在位于記錄完成部分 SC的背面側的驅動輥35a、36a上,以可傳遞動力的狀態而連接有排出用電機38。而且,當來自排出用電機38的驅動力被傳遞至驅動輥35a、36a上時,記錄完成部分SC將通過各個排出輥對35、36而向輸送方向Y上的下游側被排出。接下來,對記錄單元14進行說明。如圖1和圖3所示,記錄單元14具備,在與輸送方向Y正交的掃描方向X(圖1中為與紙面正交的方向)上延伸的引導軸40。該引導軸40的長度方向上的兩端被支承在記錄裝置11的未圖示的主體外殼上,并且該引導軸40被配置在長條狀的薄片SL的表面側 (圖1中為上側)。在這種結構引導軸40上,以可沿著該引導軸40的長度方向(即,掃描方向X)往復移動的狀態而連接有滑架41。該滑架41基于由滑架電機43傳遞的驅動力而在掃描方向X上進行移動。另外,滑架41對記錄頭44進行支承。該記錄頭44從未圖示的墨盒被供給作為流體的一個示例的油墨,所述墨盒以可自由拆裝的狀態被安裝在記錄裝置11的未圖示的支架的一部分上。在這種記錄頭44上設置有多個噴嘴(省略圖示)、和與該各個噴嘴對應設置的驅動元件。而且,通過由對應的驅動元件進行驅動,從而使油墨從噴嘴朝向長條狀的薄片SL的表面(圖1中為上表面)噴射。并且,在輸送方向Y上的與記錄頭44相同的位置處、且在長條狀的薄片SL的背面側,設置有支承該薄片SL的未圖示的支承部件。接下來,對記錄裝置11的電氣結構進行說明。如圖3所示,記錄裝置11具備對該記錄裝置11整體進行控制的控制裝置60。該控制裝置60被設定為,能夠通過接口 61而在與主機裝置HC的打印機驅動器PD之間對印刷數據等的各種信息進行接收以及發送。控制裝置60具備控制器67,所述控制器67具有CPU62、ASIC63 ((Application Specific IC(面向特定用途的IC))、R0M64、非易失性存儲器65和RAM66。該控制器67通過總線68而與各種驅動器69、70、71、72、73、74、76電連接。而且,控制器67通過電機驅動器69 74而對電機21、24、25、32、38、43進行控制,并且通過記錄頭用驅動器76而分別對記錄頭44內的各個驅動元件進行控制。另外,控制器67對離合器機構部45的驅動進行控制。R0M64中存儲有各種控制程序和各種數據等。非易失性存儲器65中存儲有以固件程序為代表的各種程序和印刷處理所需要的各種數據等。RAM66中設置有圖像區域66a,在所述圖像區域66a中存儲有從主機裝置HC接收到的印刷數據、該印刷數據的處理中途的數據和處理后的數據。接下來,對本實施方式中的控制器67進行說明。并且,在圖4中,為了便于理解說明書中的說明,省略了各種驅動器69 74、76的圖示。如圖4所示,作為通過硬件和軟件中的至少一方而實現的功能部分,控制器67具備數據處理部80、記錄控制部81、切斷控制部82和作為控制單元的輸送控制部84。數據處理部80將通過接口 61所接收到的印刷數據中除了命令以外的數據,轉換成由灰度值來表示印刷點的位圖數據,并展開該位圖數據。而且,數據處理部80根據所展開的數據生成一個印刷循環的位圖數據,并向記錄控制部81輸出該一個印刷循環的位圖數據。并且,“一個印刷循環”表示的是,伴隨著油墨噴射的記錄頭44(即,滑架41)在掃描方向X上進行的一次移動。另外,數據處理部80對通過接口 61所接收到的印刷數據中所包含的命令進行分析,而獲取記錄模式和記錄處理時的長條狀的薄片SL的單位輸送量。而且,數據處理部80 向記錄控制部81輸出與所獲取的記錄模式相關的信息,并向輸送控制部84輸出與所獲取的單位輸送量相關的信息。并且,作為記錄模式的一個示例,可例舉出重視印刷速度的草稿印刷模式和重視印刷精度的高精細印刷模式。記錄控制部81具有滑架控制部85和記錄頭控制部86。滑架控制部85根據從數據處理部80所輸入的記錄模式,來設定記錄處理時的滑架41的移動速度、移動開始位置和停止位置等的移動控制信息。而且,滑架控制部85根據所設定的移動控制信息,來對滑架電機43的驅動進行控制。記錄頭控制部86根據所輸入的一個印刷循環的位圖數據,而對被搭載在記錄頭 44上的各個驅動元件(省略圖示)的驅動分別進行控制。即,在本實施方式中,記錄控制部 81通過使滑架41在掃描方向X上的移動與記錄頭44的驅動聯動,從而在長條狀的薄片SL 上實施記錄。而且,當一個印刷循環的記錄完成時,記錄控制部81將向輸送控制部84輸出 iftfn 息 ο
在從輸送控制部84輸入了薄片SL的切斷指令時,切斷控制部82對切斷用電機32 的驅動進行控制以切斷長條狀的薄片SL。而且,在對薄片SL的切斷完成時,切斷控制部82 停止切斷用電機32的驅動,并將切斷已完成的信息向輸送控制部84輸出。在輸送控制部84中,輸入有來自數據處理部80的與單位輸送量相關的信息,并且輸入有來自前端檢測傳感器SEl和撓曲檢測傳感器SE2的信號。這種輸送控制部84具有送紙控制部87和排出控制部88。當根據來自前端檢測傳感器SEl的檢測信號而檢測到了長條狀的薄片SL的前端時,送紙控制部87根據該檢測結果,對輸送電機25的驅動、即長條狀的薄片SL的輸送量進行控制。另外,送紙控制部87根據來自撓曲檢測傳感器SE2的檢測信號,對第一電機21和第二電機M的驅動進行控制。并且,關于根據來自撓曲檢測傳感器SE2的檢測信號而實施的對第一電機21和第二電機M的控制方法,將在后文進行敘述。另外,在檢測出收納部12內的薄片SL的剩余量變得較少時,送紙控制部87通過接口 61而將該信息通知主機裝置HC。而且,送紙控制部87將離合器機構部45置于釋放狀態,且在新的卷筒紙RS被安裝在收納部12內之前維持離合器機構部45的釋放狀態。另一方面,在檢測出收納部12內安裝了新的卷筒紙RS時,送紙控制部87將離合器機構部45置于卡合狀態。另外,在實施記錄處理時,如果從記錄控制部81輸入了一個印刷循環的記錄已完成的信息,則送紙控制部87將對輸送電機25的驅動進行控制,從而僅輸送單位輸送量的長條狀的薄片SL。而且,在長條狀的薄片SL的輸送完成時,送紙控制部87將該信息向記錄控制部81輸出。S卩,在本實施方式中,通過使長條狀的薄片SL的輸送與記錄頭44的噴墨交替進行,從而使圖像被記錄在長條狀的薄片SL上。為了排出從長條狀的薄片SL上切下的記錄完成部分SC,排出控制部88對排出用電機38的驅動進行控制。接下來,根據圖5所示的流程圖,對本實施方式的控制器67所執行的各種控制處理程序中的送出處理程序進行說明。該送出處理程序為,用于根據來自撓曲檢測傳感器SE2 的檢測信號而對第一電機21和第二電機M進行驅動的處理程序。另外,在被輸入了輸送指令和回卷指令時,每隔預先設定的預定周期來執行送出處理程序。另外,在送出處理程序中,輸送控制部84對所輸入的指令進行分析,并判斷是否從收納部12內送出薄片SL (即,是否將薄片SL卷繞在軸部件20上)(步驟S10)。當該判斷結果為肯定時,為了從收納部12內送出薄片SL,輸送控制部84使送出輥22a向第一旋轉方向Rl進行旋轉(步驟Sll)。即,輸送控制部84對第二電機M進行控制以產生第一驅動力。接著,輸送控制部84根據來自撓曲檢測傳感器SE2的檢測信號,判斷薄片SL是否正與撓曲檢測傳感器SE2接觸(步驟Si》。即,來自撓曲檢測傳感器SE2的檢測信號在薄片SL與該撓曲檢測傳感器SE2接觸時和不接觸時有所不同。因此,在本實施方式中,當薄片SL中離軸部件20最遠的部分在以軸部件20為中心的徑向上,位于與撓曲檢測傳感器 SE2相同的位置上或者遠離該位置的位置上時,判斷為薄片SL的撓曲量在預先設定的基準量以上。因此,在本實施方式中,由撓曲檢測傳感器SE2和輸送控制部84構成了檢測單元, 所述檢測單元在薄片SL中位于重力方向上的最下端的部分,在重力方向上與撓曲檢測傳感器SE2位于相同的位置上或者該位置的下方時,判斷為薄片SL的撓曲量在預先設定的基準量以上。當步驟S12的判斷結果為肯定時,輸送控制部84判斷為,在輸送方向Y上的、軸部件20與送出輥2 之間的薄片SL的撓曲量在基準量以上,從而使第一電機21停止(步驟 S13)。即,輸送控制部84不使軸部件20進行旋轉。接著,輸送控制部84使計數值CT復位為“0 (零)”(步驟S14),而后,暫且結束送出處理程序。另一方面,當步驟S12的判斷結果為否定時,輸送控制部84判斷為,在輸送方向Y 上的、軸部件20與送出輥2 之間的薄片SL的撓曲量小于基準量,從而驅動第一電機21以使軸部件20向第一旋轉方向Rl進行旋轉(步驟SM)。即,輸送控制部84使第一電機21 中產生第一驅動力。并且,第一驅動力被設定成,即使在送出輥2 于收納部12內的薄片 SL的剩余量幾乎沒有了的狀態下向第一旋轉方向Rl進行旋轉時,從收納部12向外部送出的薄片SL的送出量也多于由送出部22向輸送輥對23側送出的送出量。也就是說,在本實施方式中,在向輸送方向Y上的下游側輸送長條狀的薄片SL的情況下,軸部件20會在薄片SL未與撓曲檢測傳感器SE2接觸的正時開始向第一旋轉方向 Rl進行旋轉,且在與撓曲檢測傳感器SE2接觸的正時停止薄片SL的旋轉。接著,輸送控制部84將計數值CT增加“1”(步驟S16)。由于送出處理程序為每隔固定周期而執行的處理,因此,計數值CT也可以說是從軸部件20通過來自第一電機21 的驅動力(第一驅動力或者第二驅動力)而開始旋轉起的經過時間。而且,輸送控制部84對在步驟S16中所更新的計數值CT是否在預先設定的基準計數值CTth以上進行判斷(步驟S17)。該基準計數值CTth被預先設定為,以固定旋轉速度進行旋轉的軸部件20旋轉兩周所需要的時間、或者長于該時間的時間。當步驟S17的判斷結果為否定(CT < CTth)時,輸送控制部84暫且結束送出處理程序。S卩,在計數值CT小于基準計數值CTth的期間,分別控制軸部件20和送出輥22a的旋轉,以使送出輥22a的輸送方向Y上的上游側的薄片SL的撓曲量在基準量以上。從這一點出發,在本實施方式中, 通過步驟Sll、S12、S13、S14、S15而構成了旋轉控制步驟。另一方面,當步驟S17的判斷結果為肯定(CT彡CTth)時,輸送控制部84判斷為, 被收納在收納部12內的薄片SL的剩余量已變得較少。如上文所述,長條狀的薄片SL的末端未被固定在軸部件20上。因此,當被收納在收納部12內的薄片SL的剩余量變得較少時, 薄片SL的末端將自然地從軸部件20上分離。于是,即使令軸部件20向第一旋轉方向Rl 進行旋轉,也無法從收納部12內向外部送出薄片SL。即,軸部件20將進行空轉。因此,在本實施方式中,在即使令軸部件20旋轉兩圈以上也無法由撓曲檢測傳感器SE2檢測到薄片 SL的情況下,則判斷為由于收納部12內的薄片SL的剩余量已變得較少,因而該薄片SL的末端已從軸部件20上分離。而且,輸送控制部84執行與在判斷為收納部12內的薄片SL的剩余量變得較少之前(即,在輸送方向Y上的、軸部件20與送出輥2 之間的薄片SL的撓曲量在基準量以上時)的處理不同的規定處理。具體而言,輸送控制部84使第一電機21和第二電機M停止 (步驟S18),并將離合器機構部45置于釋放狀態(步驟S19)。也就是說,輸送控制部84切斷從第一電機21向軸部件20的動力傳遞。接著,輸送控制部84執行督促卷筒紙RS的更換的更換通知處理(步驟S20)。因此,在本實施方式中,通過在判斷為收納部12內的薄片 SL的剩余量變得較少之后所執行的步驟S18、S19、S20,從而構成了規定控制步驟。而后,輸送控制部84暫且結束送出處理程序。在以此種方式執行規定處理時,在檢測出卷筒紙RS 的更換之前不執行送出處理程序。另一方面,當步驟SlO的判斷結果為否定時,為了將薄片SL卷繞在軸部件20上, 輸送控制部84使送出輥22a向第二旋轉方向R2進行旋轉(步驟S21)。S卩,輸送控制部84 對第二電機M進行控制以產生第二驅動力。接著,與上述步驟S12的判斷處理同樣地,輸送控制部84根據來自撓曲檢測傳感器SE2的檢測信號,對薄片SL是否正與撓曲檢測傳感器SE2接觸進行判斷(步驟S22)。當該判斷結果為否定時,輸送控制部84判斷為,在輸送方向Y上軸部件20與送出輥2 之間的薄片SL的撓曲量小于基準量,并將其處理轉移至前述的步驟S13。另一方面,當步驟S22的判斷結果為肯定時,輸送控制部84判斷為,在輸送方向Y 上的、軸部件20與送出輥2 之間的薄片SL的撓曲量在基準量以上,從而由第一電機21 實施驅動以使軸部件20向第二旋轉方向R2進行旋轉(步驟S2!3)。即,輸送控制部84使第一電機21產生第二驅動力。而且,輸送控制部84將其處理轉移至前述的步驟S16。當將薄片SL卷繞在軸部件20上時,對軸部件20和送出輥22a的旋轉分別進行控制,從而使輸送方向Y上的、軸部件20與送出輥2 之間的薄片SL的撓曲量在基準量以下。 具體而言,軸部件20在薄片SL與撓曲檢測傳感器SE2接觸的正時,開始向第二旋轉方向R2 進行旋轉,而在變為與撓曲檢測傳感器SE2不接觸的正時,停止軸部件20的旋轉。而且,在收納部12內的薄片SL的剩余量變少從而該薄片SL的末端從軸部件20上分離時,即使令軸部件20向第二旋轉方向R2進行旋轉,也無法使薄片SL卷繞在軸部件20上。S卩,軸部件 20將進行空轉。因此,在本實施方式中,與將薄片SL向輸送方向Y上的下游側輸送時同樣地,在即使令軸部件20向第二旋轉方向R2旋轉兩圈以上但薄片SL仍與撓曲檢測傳感器SE2持續接觸的情況下,判斷為收納部12內的薄片SL的剩余量已變得較少且該薄片SL的末端已從軸部件20上分離。其結果為,執行步驟S18 S20的處理。根據上述實施方式,能夠獲得以下這些效果。(1)當將長條狀的薄片SL向輸送方向Y上的下游側輸送時,分別調節軸部件20和送出輥22a向第一旋轉方向Rl的旋轉,從使輸送方向Y上的、軸部件20與送出輥2 之間的薄片SL的撓曲量在基準量以上。因此,與在輸送方向Y上的、軸部件20和送出輥2 之間未使薄片SL撓曲的情況相比,基于送出輥22a的旋轉的應力不易通過薄片SL而傳遞至軸部件20上。另外,當將長條狀的薄片SL卷繞在軸部件20上時,分別調節軸部件20和送出輥22a向第二旋轉方向R2的旋轉,從而使輸送方向Y上的、軸部件20與送出輥2 之間的薄片SL的撓曲量在基準量以下。因此,與在輸送方向Y上的、軸部件20與送出輥2 之間未使薄片SL撓曲的情況相比,基于軸部件20的旋轉的應力不易通過薄片SL而傳遞至送出輥2 上。其結果為,在輸送薄片SL時,能夠抑制施加于輸送該薄片SL所需的各種部件上的載荷的增大。(2)另外,在由第一電機21和第二電機M實施驅動,從而將長條狀的薄片SL向輸送方向Y上的下游側輸送的情況下,當薄片SL的撓曲量變為了不在基準量以上時,則判斷為收納部12內的薄片SL的剩余量已變得較少。其原因在于,由于薄片SL的末端未被固定在軸部件20上,因而當收納部12內的薄片SL的剩余量變得較少時,該薄片SL的末端將從軸部件20上分離,從而即使令軸部件20旋轉也無法再將薄片SL向外部送出。在此種情況下,執行與在輸送方向Y上的、軸部件20和送出輥2 之間的薄片SL的撓曲量在基準量以上時的處理不同的規定處理。因此,當收納部12內的薄片SL的剩余量變得較少時,能夠在不增大施加于輸送薄片SL所需的各種部件上的載荷的條件下,執行與剩余量充足時的處理不同的規定處理。( 另外,在由第一電機21和第二電機M實施驅動,從而將長條狀的薄片SL卷繞在軸部件20上的情況下,當薄片SL的撓曲量變為不在基準量以下時,則判斷為收納部12 內的薄片SL的剩余量已變得較少。在此種情況下,執行與在輸送方向Y上的、軸部件20和送出輥2 之間的薄片SL的撓曲量在基準量以下時的處理不同的規定處理。因此,當收納部12內的薄片SL的剩余量變得較少時,能夠在不增大施加于輸送薄片SL所需的各種部件上的載荷的條件下,執行與剩余量充足時的處理不同的規定處理。(4)通過使用設置于收納部12內的撓曲檢測傳感器SE2,從而能夠更加容易地檢測薄片SL的撓曲量。(5)例如,當將撓曲檢測傳感器SE2配置在軸部件20的側面(例如,圖2中的左側)時,需要新設置用于使薄片SL向圖2中的左側撓曲的機構。此時,需要使收納部12內的結構復雜化、或使收納部12的形狀復雜化。對于這一點,在本實施方式中,撓曲檢測傳感器SE2在收納部12內被配置在軸部件20的重力方向上的下側。薄片SL由于自重而向重力方向上的下側撓曲。因此,無需特別設置用于使薄片SL向設置有撓曲檢測傳感器SE2的方向撓曲的結構,相應于此能夠使收納部12內的結構簡化。(6)在通過一個電機對軸部件20和送出輥22a的旋轉進行控制時,需要設置用于調節從電機向軸部件20施加的驅動力大小的機構、和用于調節從電機向送出輥2 施加的驅動力大小的機構。因此,有可能會使驅動單元的結構和控制復雜化。對于這一點,在本實施方式中,分別設置有軸部件20用的第一電機21、和送出輥2 用的第二電機M。因此, 與通過一個電機對軸部件20和送出輥2 的旋轉進行控制的情況相比,能夠使驅動單元的結構和控制簡化。(7)在本實施方式中,當判斷為收納部12內的薄片SL的剩余量已變得較少時,切斷從第一電機21向軸部件20的動力傳遞。因此,能夠避免使軸部件20無意義地進行旋轉。 另外,能夠督促被連接在記錄裝置11上的主機裝置HC進行卷筒紙RS的更換。因此,能夠在適當的時機通知使用者進行卷筒紙RS更換的時間。并且,上述實施方式可以以如下方式進行變更。·在實施方式中,在送出處理程序中,也可以在步驟S17的判斷結果成為肯定時, 通知收納部12內的薄片SL的剩余量已變得較少的情況。另外,也可以通知能夠實施記錄的記錄量(例如,當進行對照片等的印刷時,能夠實施印刷的張數)。即,規定處理包括如下處理中的至少一種處理即可,即,切斷向軸部件20的驅動力的傳遞的處理;通知收納部 12內的薄片SL的剩余量已變得較少的處理;督促更換新的卷筒紙RS的處理;通知能夠實施記錄的記錄量的處理。但是優選為,規定處理包括切斷向軸部件20的驅動力的傳遞的處理。 在實施方式中,也可以在收納部12內設置光學式的撓曲檢測傳感器(檢測器)。 如圖6所示,撓曲檢測傳感器SE2A具備發出檢測光的發光部50和接收來自該發光部50的檢測光的受光部51。在將這種撓曲檢測傳感器SE2A配置在軸部件20的重力方向上的下側的情況下,當薄片SL的撓曲量較小時,受光部51能夠接收來自發光部50的檢測光。另一方面,當薄片SL的撓曲量較大時,來自發光部50的檢測光中的至少一部分將被薄片SL遮擋,從而受光部51的受光量將變少。即,也可以根據受光部51的受光量的變化,來檢測薄片SL的撓曲量是否在基準量以上。另外,作為撓曲檢測傳感器,也可以使用磁力式的傳感器。 在實施方式中,也可以在收納部12內使薄片SL向軸部件20的側方撓曲。此時, 撓曲檢測傳感器SE2被配置在軸部件20的側方。 在實施方式中,也可以共用用于使軸部件20和送出輥2 旋轉的電機。此時, 可以在電機與送出輥2 之間的動力傳遞路徑、以及電機與軸部件20之間的動力傳遞路徑上,分別設置用于實施動力的連通以及斷開的離合器機構部,并根據需要來控制各個離合器機構部。 在實施方式中,也可以設置用于檢測軸部件20的旋轉量的傳感器(例如,旋轉編碼器)。而且,在將長條狀的薄片SL向輸送方向Y上的下游側輸送的情況下,當薄片SL與撓曲檢測傳感器SE2不接觸時,也可以根據來自旋轉編碼器的檢測信號來獲取軸部件20的旋轉量。而且,也可以在檢測出軸部件20已旋轉了兩圈以上時,執行規定處理。同樣,在將長條狀的薄片SL卷繞在軸部件20上的情況下,在薄片SL與撓曲檢測傳感器SE2持續接觸時,也可以根據來自旋轉編碼器的檢測信號來獲取軸部件20的旋轉量。而且,也可以在檢測出軸部件20已旋轉了兩圈以上時,執行規定處理。·在實施方式中,當使軸部件20向第一旋轉方向Rl或者第二旋轉方向R2進行旋轉時,只要是使基于該軸部件20的旋轉的薄片SL的送出量多于基于送出輥22a的旋轉的薄片SL的送出量這樣的速度,則可以將軸部件20的旋轉速度設定為任意的速度。例如,可以將軸部件20的旋轉速度設定為,與此時的記錄模式(草稿印刷模式或高精細印刷模式)相對應的速度。一般情況下,草稿印刷模式下的薄片SL的輸送速度高于高精細印刷模式下的薄片SL的輸送速度。因此,草稿印刷模式下的軸部件20的旋轉速度被設定為,高于高精細印刷模式下的軸部件20的旋轉速度。另外,也可以與記錄模式無關地設定軸部件20的旋轉速度。此時,優選將該軸部件20的旋轉速度設定為,進行草稿打印模式時的、基于軸部件20的旋轉的薄片SL的送出量多于基于送出輥22a的旋轉的薄片SL的送出量。·在實施方式中,也可以采用如下方式,S卩,在將長條狀的薄片SL向輸送方向Y上的下游側輸送時,在薄片SL與撓曲檢測傳感器SE2接觸的情況下,對第一電機21的驅動進行控制,以使軸部件20向第一旋轉方向Rl的旋轉速度變慢。另外,也可以采用如下方式, 即,在將長條狀的薄片SL向輸送方向Y上的下游側輸送時,在薄片SL變為不與撓曲檢測傳感器SE2接觸的情況下,對第一電機21的驅動進行控制,以使軸部件20向第一旋轉方向Rl 的旋轉速度變快。同樣,也可以在將長條狀的薄片SL卷繞在軸部件20上時,在薄片SL變為不與撓曲檢測傳感器SE2接觸的情況下,對第一電機21的驅動進行控制,以使軸部件20向第二旋轉方向R2的旋轉速度變慢。另外,也可以在將長條狀的薄片SL卷繞在軸部件20上時,在薄片SL與撓曲檢測傳感器SE2接觸了的情況下,對第一電機21的驅動進行控制,以使軸部件20向第二旋轉方向R2的旋轉速度變快。·在實施方式中,也可以將記錄單元14具體化為,在使滑架41于輸送方向Y上移動的同時從記錄頭44噴射油墨的、所謂的橫向型的記錄單元。另外,也可以將記錄單元14 具體化為,在記錄處理中記錄頭44不移動的、所謂的行式頭型的記錄單元。·在實施方式中,只要介質為能夠由切斷器30等的刃部切斷的介質即可,其也可以為布或樹脂薄膜、樹脂薄片、金屬薄片等的任意介質。·在實施方式中,也可以將記錄裝置11具體化為,噴射或噴出墨水以外的其他的流體的流體噴射裝置。另外,也可以將記錄裝置11具體化為,具備使微量的液滴噴出的液體噴射頭等的各種液體噴射裝置。此時,液滴是指,從上述液體噴射裝置中噴出的液體的狀態,也包括在粒狀、淚滴狀、線狀后拖出尾狀物的液體的狀態。另外,在這里所說的液體只需為能夠由液體噴射裝置噴射的材料即可。例如,物質為液相時的狀態下的材料即可,其不僅包括粘性較高或較低的液狀體、溶膠、凝膠水、其它無機溶劑、有機溶劑、溶液、液狀樹脂、液狀金屬(金屬融液)這樣的流狀體,還有不僅僅限于作為物質的一種狀態的液體,還包括在溶劑中溶解、分散或混合有由顏料或金屬粒子等的固體物構成的功能材料的粒子的液體等。另外,作為液體的代表性的示例,可例舉出如在上述實施方式中進行說明的油墨或液晶等。在這里,油墨是指,包括一般的水溶性油墨、油性油墨以及膠狀油墨、熱熔性油墨等的各種液體組成物的物質。作為液體噴射裝置的具體示例,例如可例舉出如下的液體噴射裝置,即,對用于液晶顯示器、EL(電致發光)顯示器、面發光顯示器、彩色過濾器的制造等的、 以分散或溶解的形式含有電極材料或彩色材料等材料的液體進行噴射的液體噴射裝置。而且,液體噴射裝置也可以為以下的噴射裝置,即,噴射被用于生化元件制造的生物有機物的液體噴射裝置;作為精密移液管而使用,并噴射作為樣本的液體的液體噴射裝置;印染裝置或微型分配器等。而且,可以將本發明應用于這些裝置中的任意一種液體噴射裝置中。另外,流體也可以為調色劑等的粉粒體。并且,在本說明書所述的流體中,不包括僅由氣體構成的流體。另外,本說明書中所述的記錄,并不限定于對紙張等的薄片進行的印刷,其概念還包括,例如在制造電路時, 將由元件或布線用的材料調制成的油墨(或漿料)附著在基板(記錄介質)上,從而通過記錄來形成電路的情況。·在實施方式中,記錄裝置11也可以為,通過點擊打式、激光式等的其它記錄方式在介質上實施記錄的記錄裝置。接下來,在下文中追加從上述實施方式和其它實施方式中掌握的技術思想。(一 ) 一種輸送裝置,其特征在于,在將介質向所述輸送方向上的下游側輸送的情況下,當由所述檢測單元檢測出的介質的撓曲量變為小于所述基準量時,所述控制單元對所述驅動單元進行控制,以使所述軸部件上被施加第一驅動力,且當由所述檢測單元檢測出的介質的撓曲量變為在所述基準量以上時,所述控制單元對所述驅動單元進行控制,以使所述軸部件上不被施加第一驅動力。( 二)一種輸送裝置,其特征在于,在使介質卷繞在所述軸部件上的情況下,當由所述檢測單元檢測出的介質的撓曲量變為在所述基準量以上時,所述控制單元對所述驅動單元進行控制,以使所述軸部件上被施加第二驅動力,且當由所述檢測單元檢測出的介質的撓曲量變為小于所述基準量時,對所述驅動單元進行控制,以使所述軸部件上不被施加第二驅動力。(三)一種輸送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檢測器被配置在所述軸部件的重力方向上的下側。(四)一種輸送裝置,其特征在于,在向所述輸送方向上的下游側輸送介質時,在即使從所述軸部件開始旋轉起的經過時間達到預先設定的基準時間以上,但由所述檢測單元檢測出的介質的撓曲量仍不在所述基準量以上的情況下,所述控制單元執行所述規定處理。(五)一種輸送裝置,其特征在于,在向所述輸送方向上的下游側輸送介質時,在即使所述軸部件的旋轉量在預先設定的規定旋轉量以上,但由所述檢測單元檢測出的介質的撓曲量仍不在所述基準量以上的情況下,所述控制單元執行所述規定處理。(六)一種輸送裝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規定處理之后檢測到了介質的更換的情況下,所述控制單元允許從所述驅動單元向所述送出輥的動力傳遞。
權利要求
1.一種輸送裝置,其特征在于,通過以卷筒狀而卷疊有長條狀的介質的軸部件的旋轉, 從而以將該介質向輸送方向上的下游側送出的方式而進行輸送,所述輸送裝置具備送出輥,其被配置于,在所述軸部件上卷疊成卷筒狀的介質的收納部的、所述輸送方向上的下游側,并將介質向所述輸送方向上的下游側送出;驅動單元,其產生用于使所述軸部件和所述送出輥旋轉的驅動力; 檢測單元,其對在所述輸送方向上的、所述軸部件與所述送出輥之間的介質的撓曲量進行檢測;控制單元,其在介質向所述輸送方向上的下游側輸送時,對所述驅動單元進行控制,以使由所述檢測單元檢測出的介質的撓曲量在預先設定的基準量以上,在所述驅動單元實施驅動從而將介質向所述輸送方向上的下游側輸送的情況下,當由所述檢測單元檢測出的介質的撓曲量未在所述基準量以上時,所述控制單元執行與撓曲量在所述基準量以上時不同的規定處理。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輸送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驅動單元能夠產生第一驅動力和第二驅動力,其中,所述第一驅動力使所述送出輥和所述軸部件向第一旋轉方向進行旋轉,從而將介質向所述輸送方向上的下游側輸送, 所述第二驅動力使所述送出輥和所述軸部件向所述第一旋轉方向的相反方向、即第二旋轉方向進行旋轉,從而將介質卷繞在所述軸部件上, 所述控制單元實施如下控制,即,在將介質卷繞在所述軸部件上的情況下,所述控制單元對所述驅動單元進行控制,以使由所述檢測單元檢測出的介質的撓曲量在所述基準量以下,在所述驅動單元實施驅動以使介質卷繞在所述軸部件上的情況下,當由所述檢測單元檢測出的介質的撓曲量未在所述基準量以下時,所述控制單元執行與撓曲量在所述基準量以下時不同的所述規定處理。
3.如權利要求1或權利要求2所述的輸送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檢測單元具有被配置在所述收納部內的檢測器,在介質被以卷筒狀而卷疊在所述軸部件上而形成的、未使用的卷筒狀介質被設置在所述收納部內時,所述檢測器被配置在,以所述軸部件為中心的徑向上的、所述卷筒狀介質的外周面的外側。
4.如權利要求1至權利要求3中任一項所述的輸送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驅動單元具有第一電機和第二電機,其中,所述第一電機產生用于使所述軸部件旋轉的驅動力,所述第二電機產生用于使所述送出輥旋轉的驅動力。
5.一種記錄裝置,其特征在于,具備如權利要求1至4中任一項所述的輸送裝置;記錄單元,其被配置在所述送出輥的所述輸送方向上的下游側,并將流體附著在介質上。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記錄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規定處理包括下述處理中的至少一種處理,即, 切斷向所述軸部件的動力傳遞的處理;通知所述收納部內的介質的剩余量已變得較少的處理;督促更換新介質的處理;通知能夠實施記錄處理的記錄量的處理。
7. —種輸送方法,其特征在于,通過以卷筒狀而卷疊有長條狀的介質的軸部件的旋轉, 從而以將該介質向輸送方向上的下游側送出的方式而進行輸送,在所述軸部件上卷疊成卷筒狀的介質的收納部的、所述輸送方向上的下游側,配置有送出輥,所述送出輥進行旋轉從而將從該收納部側被送出的介質向所述輸送方向上的下游側送出,所述輸送方法具有旋轉控制步驟,使所述軸部件和所述送出輥進行旋轉,從而使所述輸送方向上的所述軸部件與所述送出輥之間的介質的撓曲量在預先設定的基準量以上;規定控制步驟,在所述軸部件和所述送出輥進行旋轉從而將介質向所述輸送方向上的下游側輸送的情況下,當所述介質的撓曲量未在所述基準量以上時,執行與撓曲量在所述基準量以上時的處理不同的規定處理。
全文摘要
本發明提供一種輸送裝置、記錄裝置以及輸送方法,其在被卷疊于軸部件上的介質的剩余量變得較少時,能夠在不增加施加于輸送介質所需的各種部件上的載荷的條件下,執行與剩余量充足時的處理不同的規定處理。其中,在由第一電機和第二電機實施驅動從而將長條狀的薄片向輸送方向上的下游側輸送的情況下(步驟S11、S15),當輸送方向上的、軸部件與送出輥之間的薄片的撓曲量未在基準量以上時(在步驟S12中為否),輸送控制部執行與薄片的撓曲量在基準量以上時的處理不同的規定處理(步驟S18、S19、S20)。
文檔編號B41J15/04GK102431319SQ201110235919
公開日2012年5月2日 申請日期2011年8月11日 優先權日2010年8月23日
發明者三橋將人, 原田泰晴 申請人:精工愛普生株式會社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增城市| 虎林市| 连江县| 越西县| 兴隆县| 乐清市| 任丘市| 郑州市| 天津市| 高淳县| 博白县| 丰原市| 遂宁市| 五原县| 九龙坡区| 许昌市| 河北区| 巴彦淖尔市| 灵石县| 德保县| 行唐县| 蕲春县| 浪卡子县| 冀州市| 大洼县| 黎川县| 盐池县| 长阳| 辽宁省| 固阳县| 汝州市| 德保县| 云浮市| 孟村| 汉沽区| 司法| 定襄县| 漳浦县| 大埔县| 沙坪坝区| 株洲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