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到數字噴墨印花新技術領域,具體的說是一種平板式數字噴墨印花機雙機頭組件獨立傳動系統。
背景技術:
數字噴墨印花技術是隨著計算機技術不斷發展而逐漸形成的一種集機械、計算機機電子信息技術為一體的高新技術產品,最早出現于20世紀90年代中期,這項技術的出現與不斷完善,給紡織印染行業帶來了一個全新的概念,其先進的生產原理及手段,給紡織印染帶來了一個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被譽為21世紀紡織工業革命技術,它將逐步取代傳統的印花方式成為紡織品印花的主要設備。近年來,國內外數字噴墨印花技術取得了長足的發展,其中平板式數字噴墨印花機因其可實現成衣等的個性化打印,技術不斷完善,產品的種類和功能也不斷完善。
對于機頭固定式平板式數字噴墨印花機,客戶端將文檔提交到印花設備的PC主機,PC主機經過圖像轉化以及色彩分析軟件的處理,將圖像信息轉化為相應的噴印控制命令并將控制命令傳遞給噴印控制器控制噴印。打印過程中,首先噴頭組在織物寬度方向上的運動一個導程,運動過程中噴印控制器根據所得到的噴印控制命令控制噴嘴是否噴墨;其次伺服電機控制打印平板在織物長度方向上向前移動一個打印寬度,兩種運動相互協調重復上述過程直至完成打印任務。相比導帶式數字噴墨印花機,對于平板式數字噴墨印花設備,如何提高印花速度或者每一次打印成衣等的數量是當前面臨的主要問題。
針對此,本實用新型給出一種平板式數字噴墨印花機雙機頭組件獨立傳動系統,上、下機頭組件的前后支撐桿通過磁性可斷開或導通的電磁鐵與前后傳動桿,前后傳動桿底部加裝帶有滾輪的連桿,配合支撐架的底部加裝的左右帶有滾輪的連桿,電機帶動三個滾輪實現上下雙機頭組件的單獨控制的來回滑動。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給出一種平板式數字噴墨印花機雙機頭組件獨立傳動系統,上、下機頭組件的前后支撐桿通過磁性可斷開或導通的電磁鐵與前后傳動桿,前后傳動桿底部加裝帶有滾輪的連桿,配合支撐架的底部加裝的左右帶有滾輪的連桿,電機帶動三個滾輪實現上下雙機頭組件的單獨控制的來回滑動。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涉及到一種平板式數字噴墨印花機雙機頭組件獨立傳動系統,包括打印平板和機頭組件,所述打印平板包括上打印平板和下打印平板,所述上打印平板和下打印平板均為長方體形且上下平行放置,所述打印平板由支撐系統支撐,所述支撐系統包括左前支撐架、右前支撐架、左后支撐架、右后支撐架,所述上打印平板的左前角、右前角、左后角、右后角分別由左前支撐架、右前支撐架、左后支撐架、右后支撐架的頂端支撐,所述下打印平板的左前角、右前角、左后角、右后角分別由左前支撐架、右前支撐架、左后支撐架、右后支撐架的中間端支撐,在所述上打印平板和下打印平板的前側 面的前部加裝有前滑道,在所述上打印平板和下打印平板的后側面的后部加裝有后滑道,在前滑道和后滑道上加裝有前傳動桿和后傳動桿,所述前傳動桿和后傳動桿為鐵質材料,所述前傳動桿通過前滑動組件分別嵌入到上打印平板和下打印平板的前滑道內,所述前傳動桿通過前滑動組件沿著上打印平板和下打印平板的前滑道來回滑動,所述后傳動桿通過后滑動組件分別嵌入到上打印平板和下打印平板的后滑道內,所述后傳動桿通過后滑動組件沿著上打印平板和下打印平板的后滑道來回滑動,在所述上打印平板上方加裝有上機頭組件,所述上機頭組件包括上前支撐桿和上后支撐桿,所述上前支撐桿放置在上打印平板的前滑道,所述上前支撐桿可沿著上打印平板的前滑道來回滑動,所述上后支撐桿放置在上打印平板的后滑道,所述上后支撐桿可沿著上打印平板的后滑道來回滑動,在所述上前支撐桿和上后支撐桿的頂部加裝有上橫支撐桿,在所述上橫支撐桿上連接有上打印噴頭組,所述上打印噴頭組由上機頭控制系統帶動沿著上橫支撐桿來回滑動,在所述下打印平板上方加裝有下機頭組件,所述下機頭組件包括下前支撐桿和下后支撐桿,所述下前支撐桿放置在下打印平板的前滑道,所述下前支撐桿可沿著下打印平板的前滑道來回滑動,所述下后支撐桿放置在下打印平板的后滑道,所述下后支撐桿可沿著下打印平板的后滑道來回滑動,在所述下前支撐桿和下后支撐桿的頂部加裝有下橫支撐桿,在所述下橫支撐桿上連接有下打印噴頭組,所述下打印噴頭組由下機頭控制系統帶動沿著下橫支撐桿來回滑動,在所述上前支撐桿、上后支撐桿、下前支撐桿和下后支撐桿的外側加裝有電磁鐵,所述電磁鐵的磁性可斷開或導通,在所述前傳動桿和后傳動桿的底部連接有中間橫連接桿,在所述中間橫連接桿的中間部位加裝有中滾輪,在所述左前支撐架和左后支撐架的底部加裝有左橫連接桿,在所述左橫連接桿的中間部位加裝有左滾輪,在所述右前支撐架和右后支撐架的底部加裝有右橫連接桿,在所述右橫連接桿的中間部位加裝有右滾輪,所述左滾輪、中滾輪和右滾輪在同一水平線上,所述左滾輪、中滾輪和右滾輪通過皮帶由電機帶動。
使用時,電機通過皮帶帶動左滾輪、中滾輪和右滾輪轉動,繼而通過中間橫連接桿帶動前傳動桿通過前滑動組件沿著上打印平板和下打印平板的前滑道來回滑動、帶動后傳動桿通過后滑動組件沿著上打印平板和下打印平板的后滑道來回滑動,當上機頭組件的上前支撐桿、上后支撐桿或者下機頭組件的下前支撐桿、下后支撐桿的電磁鐵導通時,上前支撐桿、上后支撐桿或者下前支撐桿、下后支撐桿與前傳動桿和后傳動桿扣合,前傳動桿和后傳動桿帶動上前支撐桿、上后支撐桿或者下前支撐桿、下后支撐桿沿著前滑道和后滑道來回滑動,繼而帶動上打印噴頭組或者下打印噴頭組來回滑動,當電磁鐵斷開時,上前支撐桿、上后支撐桿或者下前支撐桿、下后支撐桿與前傳動桿和后傳動桿斷開。
本實用新型的上、下機頭組件的前后支撐桿通過磁性可斷開或導通的電磁鐵與前后傳動桿,前后傳動桿底部加裝帶有滾輪的連桿,配合支撐架的底部加裝的左右帶有滾輪的連桿,電機帶動三個滾輪實現上下雙機頭組件的單獨控制的來回滑動。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由圖1所示,一種平板式數字噴墨印花機雙機頭組件獨立傳動系統,包括打印平板和機頭組件,打印平板包括上打印平板6和下打印平板5,上打印平板6和下打印平板5均為長方體形且上下平行放置,打印平板由支撐系統支撐,支撐系統包括左前支撐架1、右前支撐架2、左后支撐架3、右后支撐架4,上打印平板6的左前角、右前角、左后角、右后角分別由左前支撐架1、右前支撐架2、左后支撐架3、右后支撐架4的頂端支撐,下打印平板5的左前角、右前角、左后角、右后角分別由左前支撐架1、右前支撐架2、左后支撐架3、右后支撐架4的中間端支撐,在上打印平板6和下打印平板5的前側面的前部加裝有前滑道7,在上打印平板6和下打印平板5的后側面的后部加裝有后滑道8,在前滑道7和后滑道8上加裝有前傳動桿17和后傳動桿18,前傳動桿17和后傳動桿18為鐵質材料,前傳動桿17通過前滑動組件19分別嵌入到上打印平板6和下打印平板5的前滑道7內,前傳動桿17通過前滑動組件19沿著上打印平板6和下打印平板5的前滑道7來回滑動,后傳動桿18通過后滑動組件20分別嵌入到上打印平板6和下打印平板5的后滑道8內,后傳動桿18通過后滑動組件20沿著上打印平板6和下打印平板5的后滑道8來回滑動,在上打印平板6上方加裝有上機頭組件,上機頭組件包括上前支撐桿27和上后支撐桿28,上前支撐桿27放置在上打印平板6的前滑道,上前支撐桿27可沿著上打印平板6的前滑道來回滑動,上后支撐桿28放置在上打印平板6的后滑道,上后支撐桿28可沿著上打印平板6的后滑道來回滑動,在上前支撐桿27和上后支撐桿28的頂部加裝有上橫支撐桿25,在上橫支撐桿25上連接有上打印噴頭組26,上打印噴頭組26由上機頭控制系統帶動沿著上橫支撐桿25來回滑動,在下打印平板5上方加裝有下機頭組件,下機頭組件包括下前支撐桿23和下后支撐桿24,下前支撐桿23放置在下打印平板5的前滑道,下前支撐桿23可沿著下打印平板5的前滑道來回滑動,下后支撐桿24放置在下打印平板5的后滑道,下后支撐桿24可沿著下打印平板5的后滑道來回滑動,在下前支撐桿23和下后支撐桿24的頂部加裝有下橫支撐桿21,在下橫支撐桿21上連接有下打印噴頭組22,下打印噴頭22組由下機頭控制系統帶動沿著下橫支撐桿21來回滑動,在上前支撐桿27、上后支撐桿28、下前支撐桿23和下后支撐桿24的外側加裝有電磁鐵29,電磁鐵29的磁性可斷開或導通,在前傳動桿17和后傳動桿18的底部連接有中間橫連接桿11,在中間橫連接桿11的中間部位加裝有中滾輪12,在左前支撐架1和左后支撐架3的底部加裝有左橫連接桿9,在左橫連接桿9的中間部位加裝有左滾輪10,在右前支撐架2和右后支撐架4的底部加裝有右橫連接桿13,在右橫連接桿13的中間部位加裝有右滾輪14,左滾輪10、中滾輪12和右滾輪14在同一水平線上,左滾輪10、中滾輪12和右滾輪14通過皮帶16由電機15帶動。
使用時,電機15通過皮帶16帶動左滾輪10、中滾輪12和右滾輪14轉動,繼而通過中間橫連接桿11帶動前傳動桿17通過前滑動組件19沿著上打印平板6和下打印平板5的前滑道7來回滑動、帶動后傳動桿18通過后滑動組件20沿著上打印平板6和下打印平板5的后滑道8來回滑動,當上機頭組件的上前支撐桿27、上后支撐桿28或者下機頭組件的下前支撐桿23、下后支撐桿24的電磁鐵29導通時,上前支 撐桿27、上后支撐桿28或者下前支撐桿23、下后支撐桿24與前傳動桿17和后傳動桿18扣合,前傳動桿17和后傳動桿18帶動上前支撐桿27、上后支撐桿28或者下前支撐桿23、下后支撐桿24沿著前滑道7和后滑道8來回滑動,繼而帶動上打印噴頭組26或者下打印噴頭組22來回滑動,當電磁鐵29斷開時,上前支撐桿27、上后支撐桿28或者下前支撐桿23、下后支撐桿24與前傳動桿17和后傳動桿18斷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