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像素電路及顯示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像素電路及顯示裝置技術領域[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顯示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像素電路及顯示裝置。
背景技術:
[0002]有機發光二極管(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0LED)為電流驅動主動發光型器件,因其具有自發光、快速響應、寬視角和可制作在柔性襯底上等獨特特點,以OLED為基礎的有機發光顯示預計今后幾年將成為顯示領域的主流。[0003]有機發光顯示的每個顯示單元,都是由OLED構成的,有機發光顯示按驅動方式可分為有源有機發光顯示和無源有機發光顯示,其中有源有機發光顯示是指每個OLED都由薄膜晶體管(Thin Film Transistor, TFT)電路來控制流過OLED的電流,OLED和用于驅動 OLED的TFT電路構成像素電路。[0004]一種典型的像素電路如
圖1所示,包括2個TFT晶體管,I個電容和I個0LED,其中開關管T2將數據線上的電壓傳輸到驅動管Tl的柵極,驅動管Tl將這個數據電壓轉化為相應的電流,供給OLED器件,其電流可表示為:[0005]
權利要求1.一種像素電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發光兀件;用于驅動所述發光元件的驅動薄膜晶體管;第一薄膜晶體管,其源極連接參考電壓端,其漏極與所述驅動薄膜晶體管的柵極相連 接,其柵極接收第一控制信號;第二薄膜晶體管,其柵極接收第一掃描信號,其漏極與所述驅動薄膜晶體管的源極相 連接,其源極接收數據電壓信號;第三薄膜晶體管,其柵極接收第二掃描信號,其源極與所述驅動薄膜晶體管的漏極相 連接,其漏極與發光元件相連;第四薄膜晶體管,其源極與所述驅動薄膜晶體管的柵極相連接,其漏極與所述驅動薄 膜晶體管的漏極相連接,其柵極接收第一掃描信號;第五薄膜晶體管,其柵極接收第二掃描信號,其源極與電源電壓相連接,其漏極與所述 驅動薄膜晶體管的源極連接;電容,所述電容的一極板連接至第一節點A,另一極板連接至第二節點B,所述第一節 點A為所述第一薄膜晶體管漏極與所述驅動薄膜晶體管柵極的連接點,所述第二節點B與 參考電壓端相連。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像素電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薄膜晶體管、第二薄膜晶體管、第三薄膜晶體管、第四薄膜晶體管、第五薄膜 晶體管和驅動晶體管均為N型或P型薄膜晶體管。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像素電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發光元件為有機發光二極管。
4.一種顯示裝置,其特征在于,設置有權利要求1-3任一項所述的像素電路。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像素電路及顯示裝置,涉及顯示領域,可有效地補償驅動TFT閾值電壓非均勻性、漂移,以及OLED非均勻性導致的電流差異。所述像素電路包括發光元件;驅動薄膜晶體管;第一薄膜晶體管,漏極與驅動薄膜晶體管的柵極相連;第二薄膜晶體管,漏極與驅動薄膜晶體管的源極相連;第三薄膜晶體管,源極與驅動薄膜晶體管的漏極相連接,漏極與發光元件相連;第四薄膜晶體管,其源極與驅動薄膜晶體管的柵極相連接,漏極與驅動薄膜晶體管的漏極相連接;第五薄膜晶體管,其漏極與驅動薄膜晶體管的源極連接;電容。
文檔編號G09G3/32GK202976780SQ201220717840
公開日2013年6月5日 申請日期2012年12月21日 優先權日2012年12月21日
發明者楊盛際 申請人:北京京東方光電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