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高等數學旋轉曲面演示教具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高等數學旋轉曲面演示教具,屬于教學工具領域,解決了目前使用的旋轉曲面演示教具不易使母線保持平面曲線,也不易使母線和軸保持在同一平面,影響演示效果的問題,它包含底座、轉軸、透明板、環形磁鐵、發光二極管和電池;所述轉軸與底座的上表面垂直設置并與其轉動連接,所述透明板固定連接于轉軸的一側,在透明板上留有多個風孔,風孔的直徑小于所述環形磁鐵的直徑的二分之一,所述環形磁鐵有多個,多個環形磁鐵兩兩相對以磁力吸于透明板前后兩面,在透明板同一面的每個環形磁鐵中間均設置有發光二極管,所有發光二極管均通過導線與電池連接并由電池供電,電池設置在轉軸的另一側并與轉軸連接。本實用新型用于演示旋轉曲面。
【專利說明】一種高等數學旋轉曲面演示教具【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屬于教學工具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高等數學旋轉曲面演示教具。
【背景技術】:
[0002]旋轉曲面是以一條平面曲線繞其平面上的一條直線旋轉一周所形成的曲面,目前使用的旋轉曲面演示教具都采用鐵絲等易彎曲的材料做母線,不易使母線保持平面曲線,也不易使母線和軸保持在同一平面,影響演示效果。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解決目前使用的旋轉曲面演示教具不易使母線保持平面曲線,也不易使母線和軸保持在同一平面,影響演示效果的問題,提供了一種高等數學旋轉曲面演示教具,其技術方案如下:
[0004]一種高等數學旋轉曲面演示教具,它包含底座、轉軸、透明板、環形磁鐵、發光二極管和電池;所述轉軸與底座的上表面垂直設置并與其轉動連接,所述透明板固定連接于轉軸的一側,透明板縱向垂直于底座的上表面,透明板橫向垂直于與轉軸相交處的切線,在透明板上留有多個風孔,風孔的直徑小于所述環形磁鐵的直徑的二分之一,所述環形磁鐵有多個,多個環形磁鐵兩兩相對以磁力吸于透明板前后兩面,在透明板同一面的每個環形磁鐵中間均設置有發光二極管,所有發光二極管均通過導線與電池連接并由電池供電,電池設置在轉軸的另一側并與轉軸連接。
[0005]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使母線保持為平面曲線,母線和軸保持在同一平面。。【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6]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07]參照圖1,一種高等數學旋轉曲面演示教具,它包含底座1、轉軸2、透明板3、環形磁鐵4、發光二極管5和電池6 ;所述轉軸2與底座I的上表面垂直設置并與其轉動連接,所述透明板3固定連接于轉軸2的一側,透明板3縱向垂直于底座I的上表面,透明板3橫向垂直于與轉軸2相交處的切線,在透明板3上留有多個風孔3-1,風孔3-1的直徑小于所述環形磁鐵4的直徑的二分之一,所述環形磁鐵4有多個,多個環形磁鐵4兩兩相對以磁力吸于透明板3前后兩面,在透明板3同一面的每個環形磁鐵4中間均設置有發光二極管5,所有發光二極管5均通過導線5-1與電池6連接并由電池6供電,電池6設置在轉軸2的另一側并與轉軸 2連接。
[0008]優選的是,所述透明板3采用厚度小于1.5mm的玻璃。
[0009]優選的是,在轉軸2上靠近底座I的上表面處固定連接一根細繩7,細繩7的長度大于轉軸2的圓周長度的五倍。[0010]實用新型的使用方法及原理:將所有發光二極管5排列成曲線,轉動轉軸2,轉動轉軸2時可以將細繩7纏于轉軸2上再拉細繩7,使轉軸2旋轉,帶動透明板3和排列成曲線的發光二極管5旋轉,V發光二極管5的光影形成以轉軸2為軸的旋轉曲面;風孔3-1可減小透明板3旋轉時的風阻。
【權利要求】
1.ー種高等數學旋轉曲面演示教具,其特征在于它包含底座(1)、轉軸(2)、透明板(3)、環形磁鐵(4)、發光二極管(5)和電池(6);所述轉軸(2)與底座(1)的上表面垂直設置并與其轉動連接,所述透明板(3)固定連接于轉軸(2)的ー側,透明板(3)縱向垂直于底座⑴的上表面,透明板(3)橫向垂直干與轉軸⑵相交處的切線,在透明板(3)上留有多個風孔(3-1),風孔(3-1)的直徑小于所述環形磁鐵(4)的直徑的二分之一,所述環形磁鐵(4)有多個,多個環形磁鐵⑷兩兩相對以磁力吸于透明板(3)前后兩面,在透明板(3)同一面的每個環形磁鐵(4)中間均設置有發光二極管(5),所有發光二極管(5)均通過導線(5-1)與電池(6)連接并由電池(6)供電,電池(6)設置在轉軸(2)的另ー側并與轉軸(2)連接。
2.如權利要求1所述ー種高等數學旋轉曲面演示教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板(3)采用厚度小于1.5mm的玻璃。
3.如權利要求1所述ー種高等數學旋轉曲面演示教具,其特征在于在轉軸(2)上靠近底座(1)的上表面處固定連 接ー根細繩(7),細繩(7)的長度大于轉軸(2)的圓周長度的五倍。
【文檔編號】G09B23/04GK203415137SQ201320563260
【公開日】2014年1月29日 申請日期:2013年9月11日 優先權日:2013年9月11日
【發明者】王巖 申請人:齊齊哈爾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