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屬于發光設備,具體涉及一種基于側部過盈加固的發光模組。
背景技術:
1、發光模組是一種廣泛應用于?led?燈具等電子設備中的關鍵組件。然而,隨著模組功率的提高,散熱問題日益顯著。目前,一般使用鑄造散熱器來提高發光模組的散熱性能。但是,由于鑄造散熱器的翅片存在拔模角度,這使得鑄造散熱器的翅片長度較小,翅片間距較大,無法有效增加散熱面積,限制了散熱效果的提升。
2、相比于常用于發光模組的鑄造散熱器,型材制備的散熱器不存在拔模角度,故可以使得散熱器具有長度更大,間距更小的散熱翅片,從而有效提高散熱性能。然而,型材散熱器?由于加工的原因,不能制造出環形凹槽結構,導致難以保證散熱器與透鏡之間的密封效果。
3、申請號為“2023210129418”的一種基于包圍式透鏡蓋的發光模組中提出了一種模組密封結構,其在透鏡上設置有插接結構,以插入型材散熱器上的插槽內過盈配合實現透鏡與散熱器的組裝固定,透鏡的周側設有向下的翻邊,透鏡蓋于散熱器上時,翻邊包裹散熱器的周側并配合散熱器的側壁形成有密封槽的結構,于密封槽內打入密封膠即可形成密封。但是上述模組的結構緊靠透鏡上插接結構與散熱實現連接,連接強度仍相對較低。
技術實現思路
1、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基于側部過盈加固的發光模組。
2、本發明提供的一種基于側部過盈加固的發光模組,包括透鏡蓋、散熱器,以及位于透鏡蓋與散熱器之間的發光板。所述透鏡蓋的底面設有邊緣緊固結構。所述的邊緣緊固結構包括一組或多組卡接凸條。每組卡接凸條均包括分別設置在透鏡蓋底面一組對邊上的兩條卡接凸條。所述的散熱器處于兩條卡接凸條之間,并形成過盈配合。
3、作為優選,所述的卡接凸條底部靠近透鏡蓋中間位置的一側設有用于引導散熱器插入兩條卡接凸條之間的導向結構。
4、作為優選,所述的導向結構為斜面倒角結構。
5、作為優選,所述的卡接凸條上設有沿著自身長度方向依次間隔設置的多個斷口。
6、作為優選,所述透鏡蓋的底面邊緣處設有向下翻折并環繞一周的翻邊結構。所述的翻邊結構的內側面與卡接凸條、散熱器的側壁之間形成環繞一周的第一密封槽。第一密封槽中填充有密封膠。
7、作為優選,所述的翻邊結構的內側面設有一個或多個向內背離透鏡蓋中間位置方向凹陷的容膠空間。
8、作為優選,所述透鏡蓋的底面還設有一個或多個插接結構;所述的散熱器設有與插接結構對應的插槽。所述的插接結構插入對應的插槽中,形成過盈配合。
9、作為優選,沿著垂直插槽長度方向延伸的卡接凸條上設有與插接結構對齊的缺口結構。所述的第一密封槽與插槽通過缺口結構連通。第一密封槽中的密封膠通過缺口結構進入插槽。
10、作為優選,所述的邊緣緊固結構僅包括設置在透鏡蓋底面長度邊上的一組卡接凸條;兩條卡接凸條位于翻邊結構的內側。各插接結構均位于兩條卡接凸條之間。
11、作為優選,多個插接結構依次間隔排列。每個插接結構均包括一個或沿著對應插槽延伸方向依次間隔排列的多個緊固件。
12、作為優選,所述插接結構的一個或兩個側面上設有凹槽;所述插槽的側壁上設有與凹槽相匹配的凸起;
13、作為優選,所述插接結構僅其中一個側面上設有凹槽;所述插接結構不設凹槽的側面底部設有第一倒角結構;所述插槽不設凸起的側壁底部設有第二倒角結構。第一倒角結構與第二倒角結構的形狀相互匹配;
14、作為優選,所述的透鏡蓋的底面設有環繞一周的第二密封槽。所述的卡接凸條位于第二密封槽的外側。所述的第二密封槽中填充有密封膠。
15、本發明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16、本發明在透鏡蓋上成對設置卡接凸條,并將散熱器的兩個相對側面的頂部卡入至兩條卡接凸條之間,通過兩條卡接凸條的彈性彎曲變形實現過盈配合,提高了透鏡蓋與散熱器在邊緣處連接穩固性,加強了透鏡蓋與散熱器之間的整體連接強度,有效降低了透鏡蓋從散熱器上脫出的可能性。
17、本發明在卡接凸條的底部設置導向結構;導向結構在散熱器插入兩條卡接凸條之間時提高導向作用,使得散熱器能夠順利插入到兩條卡接凸條之間。
18、本發明在卡接凸條上間隔設置有多個斷口,便于卡接凸條發生形變使得散熱器可以順暢地插入兩條卡接凸條之間并實現過盈配合。同時,本發明在透鏡蓋周側設有翻邊結構,翻邊結構與散熱器的側壁之間形成第一密封槽。第一密封槽內打入第一密封膠實現密封,由于緊固件上間隔設置有多個斷口,使得第一密封膠由斷口流入與散熱器接觸,增強第一密封膠對透鏡蓋與散熱器的粘結效果,在實現密封功能的同時,也起到了強化連接的作用。
19、本發明在卡接凸條設置與插接結構對齊的缺口結構,使得被卡接凸條隔開的第一密封槽與插槽通過缺口結構連通,使得第一密封膠流入插槽內進行密封,并對插接結構與插槽進行粘結。
20、本發明在翻邊結構上設置外凸結構,該外凸結構使得翻邊結構的內側面上形成額外的容膠空間;向第一密封槽注入密封膠時可以從容膠空間處打膠,多余的密封膠可于容膠空間處堆積。
21、本發明在透鏡蓋的底面設置有環狀的第二密封槽,第二密封槽內可打入第二密封膠。第二密封槽配合第一密封槽形成雙層密封,密封效果更好,且第二密封膠也對透鏡與散熱器有粘合作用。同時,第二密封膠的流動性要低于第一密封膠,流動性低的密封膠的粘合力強,通過第二密封膠粘合透鏡與散熱器,強化兩者之間的連接。
22、本發明在插接結構的側面上設有凹槽,在插槽的側壁上設有與凹槽相匹配的凸起;通過凸起與凹槽的嵌套配合,使得透鏡蓋與散熱器的連接更加穩固。
1.一種基于側部過盈加固的發光模組,包括透鏡蓋(1)、散熱器(2),以及位于透鏡蓋(1)與散熱器(2)之間的發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透鏡蓋(1)的底面設有邊緣緊固結構(3);所述的邊緣緊固結構(3)包括一組或多組卡接凸條(31);每組卡接凸條(31)均包括分別設置在透鏡蓋(1)底面一組對邊上的兩條卡接凸條(31);所述的散熱器(2)處于兩條卡接凸條(31)之間,并形成過盈配合。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基于側部過盈加固的發光模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卡接凸條(31)底部靠近透鏡蓋(1)中間位置的一側設有用于引導散熱器(2)插入兩條卡接凸條(31)之間的導向結構(34)。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基于側部過盈加固的發光模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卡接凸條(31)上設有沿著自身長度方向依次間隔設置的多個斷口(32)。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基于側部過盈加固的發光模組,其特征在于:所述透鏡蓋(1)的底面邊緣處設有向下翻折并環繞一周的翻邊結構(11);所述的翻邊結構(11)的內側面與卡接凸條(31)、散熱器(2)的側壁之間形成環繞一周的第一密封槽(5);第一密封槽(5)中填充有密封膠。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基于側部過盈加固的發光模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翻邊結構(11)的內側面設有一個或多個向內背離透鏡蓋(1)中間位置方向凹陷的容膠空間。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基于側部過盈加固的發光模組,其特征在于:所述透鏡蓋(1)的底面還設有一個或多個插接結構(4);所述的散熱器(2)設有與插接結構(4)對應的插槽(21);所述的插接結構(4)插入對應的插槽(21)中,形成過盈配合。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一種基于側部過盈加固的發光模組,其特征在于:沿著垂直插槽(21)長度方向延伸的卡接凸條(31)上設有與插接結構(4)對齊的缺口結構(33);所述的第一密封槽(5)與插槽(21)通過缺口結構(33)連通;第一密封槽(5)中的密封膠通過缺口結構(33)進入插槽(21)。
8.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一種基于側部過盈加固的發光模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邊緣緊固結構(3)僅包括設置在透鏡蓋(1)底面長度邊上的一組卡接凸條(31);兩條卡接凸條(31)位于翻邊結構(11)的內側;各插接結構(4)均位于兩條卡接凸條(31)之間。
9.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一種基于側部過盈加固的發光模組,其特征在于:多個插接結構(4)依次間隔排列;每個插接結構(4)均包括一個或沿著對應插槽(21)延伸方向依次間隔排列的多個緊固件。
10.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一種基于側部過盈加固的發光模組,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結構(4)的一個或兩個側面上設有凹槽(41);所述插槽(21)的側壁上設有與凹槽(41)相匹配的凸起(22)。
11.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一種基于側部過盈加固的發光模組,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結構(4)僅其中一個側面上設有凹槽(41);所述插接結構(4)不設凹槽(41)的側面底部設有第一倒角結構(42);所述插槽(21)不設凸起(22)的側壁底部設有第二倒角結構(23);第一倒角結構(42)與第二倒角結構(23)的形狀相互匹配。
1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基于側部過盈加固的發光模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透鏡蓋(1)的底面設有環繞一周的第二密封槽(12);所述的卡接凸條(31)位于第二密封槽(12)的外側;所述的第二密封槽(12)中填充有密封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