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導軌防護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數控車床,具體地說是數控車床上的導軌防護裝置。
背景技術:
在機械制造設備的設計過程中,有些輔助裝置設計會直接影響設備的使用效果,因此在大多數的數控車床上導軌防護保護裝置已被廣泛應用。傳統的數控車床上,加工較長工件時需同時配置中心架和尾架。中心架與尾架之間需設計導軌防護裝置,該導軌防護裝置需隨著工件加工過程中要求中心架或尾架的移動而拉伸或壓縮。傳統的中心架與尾架之間的導軌防護一般選擇不帶導軌防護保護裝置,移動時需操作者用眼睛觀察并判斷導軌防護是否拉伸或壓縮到極限位置,對操作者有一定的要求,稍有疏忽會出現導軌防護拉脫或擠壞現象。在頻繁移動中心架或尾架的工件切削場合中,這種不帶保護裝置的機床導軌防護顯得不合適,給操作者帶來很大的不便。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種結構簡單、裝拆方便、運行自如,并且具有良好的實際使用功效的導軌防護裝置。為實現上述實用新型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導軌防護裝置,包括固定在中心架壓板側面的連接塊、固定在尾架壓板側面的擋塊、設置在兩者之間的限位螺桿以及限位裝置,所述連接塊固定在中心架壓板上,擋塊固定在尾架壓板上,限位裝置設置在限位螺桿上。所述限位螺桿有兩根,分別是與連接塊相接的前限位螺桿以及前端與前限位螺桿活動相接的后限位螺桿。所述前限位螺桿的直徑大于后限位螺桿的直徑,且前限位螺桿與后限位螺桿通過螺紋連接。所述擋塊為鉸耳式擋塊。所述限位裝置包括設置在后限位螺桿末端的墊圈以及螺母。為加固限位裝置,所述螺母有兩個。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導軌防護保護裝置,其顯著優點是該裝置結構簡單、裝拆方便,經濟實用,實際使用效果好,對機械制造設備的功能完善有不可缺少的功效,在同時配置中心架和尾架的數控車床上使用中具有無可比擬的優勢,大大提高了數控車床的市場競爭力。
圖I為本實用新型壓縮至最小狀態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拉伸至最大狀態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進一步闡明本實用新型,本實施例在以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為前提下進行實施,應理解這些實施例僅用于說明本實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的范圍。如圖I和圖2所示,一種導軌防護裝置,包括連接塊I、擋塊2、限位螺桿3、限位裝置4,限位螺桿3分為前限位螺桿5和后限位螺桿6,限位裝置4包括墊圈7和兩個螺母8.連接塊I通過螺釘安裝在中心架9壓板的側面,其右端設有螺紋與前限位螺桿5的前端相連接。前限位螺桿5和后限位螺桿6之間通過螺紋相連接。擋塊2通過螺釘固定在尾架10壓板的側面,擋塊2設計為鉸耳式,可利用擋塊2的左側面限制導軌防護壓縮的最小值,用其右側面限制導軌防護的拉伸的最大值。前限位螺桿5、后限位螺桿6的直徑需不同,且前限位螺桿5的直徑大于后限位螺 桿6的直徑,通過其直徑差值軸向限制導軌防護的壓縮最小值,前限位螺桿5的前端與連接塊I相連,后端與后限位螺桿6通過螺紋相連,后限位螺桿6尾部設有臺階和螺紋并固定有墊圈7及兩個螺母8來限制導軌防護的拉伸最大值。后限位螺桿6的尾部固定的兩個螺母6起防松脫保護作用。
權利要求1.一種導軌防護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在中心架壓板側面的連接塊(I)、固定在尾架壓板側面的擋塊(2)、設置在兩者之間的限位螺桿(3)以及限位裝置(4),所述連接塊(I)固定在中心架壓板上,擋塊(2)固定在尾架壓板上,限位裝置(4)設置在限位螺桿(3)上。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一種導軌防護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螺桿(3)有兩根,分別是與連接塊(I)相接的前限位螺桿(5)以及前端與前限位螺桿(5)活動相接的后限位螺桿(6 )。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一種導軌防護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限位螺桿(5)的直徑大于后限位螺桿(6)的直徑,且前限位螺桿(5)與后限位螺桿(6)通過螺紋連接。
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一種導軌防護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擋塊(2)為鉸耳式擋塊。
5.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一種導軌防護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裝置(4)包括設置在后限位螺桿(6)末端的墊圈(7)以及螺母(8)。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一種導軌防護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母(8)有兩個。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導軌防護裝置,該裝置包括固定在中心架壓板側面的連接塊、固定在尾架壓板側面的擋塊、設置在兩者之間的限位螺桿以及限位裝置,所述連接塊固定在中心架壓板上,擋塊固定在尾架壓板上,限位裝置設置在限位螺桿上。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導軌防護保護裝置,其顯著優點是該裝置結構簡單、裝拆方便,經濟實用,實際使用效果好,對機械制造設備的功能完善有不可缺少的功效,在同時配置中心架和尾架的數控車床上使用中具有無可比擬的優勢,大大提高了數控車床的市場競爭力。
文檔編號B23B25/04GK202571325SQ20122012162
公開日2012年12月5日 申請日期2012年3月28日 優先權日2012年3月28日
發明者施琴慧, 高志遠 申請人:南京數控機床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