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帶氣焊接的補氣控制組件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一種帶氣焊接的補氣控制組件技術領域[0001]本實用新型屬于燃氣管道內氣體壓力測控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帶氣焊接的補氣控制組件。
背景技術:
[0002]在燃氣行業,帶氣搶修及管道接線停氣降壓帶氣作業是常事。停氣降壓帶氣作業是指將管道內燃氣放散降壓至壓力在300-800Pa時進行施工作業的接線。若管內壓力過高時,焊割、焊接過程中,焊縫處火焰過高,影響作業人員操作,且管內壓力過高焊接時熔池不易形成。若管內壓力過低時,雖有利于焊接作業,但是難以控制管道內確保正壓,外部空氣就有滲入管道內的可能,存在因空氣混入達到爆炸極限的隱患;且管徑越大或開孔越大,越難控制。因此管道內壓力的控制非常重要,并需設專人調節。而專人控制完全憑經驗,其通過定時開啟上游閥門補氣,并通過U型壓力表監控確保正壓。其缺陷就是,補氣需人工定時操作,管道內壓力忽大忽小,壓力不穩定,不利于焊接作業,勞動強度也相對較大。發明內容[0003]本實用新型解決了現有技術中專人控制管內壓力存在的壓力不穩定、作業人員勞動強度大的技術問題。[0004]針對該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帶氣焊接的補氣控制組件,其通過減壓控制閥自動控制補氣壓力,避免了人為操作,使得壓力控制更加平穩,降低了勞動強度提高勞動效率。[0005]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為[0006]一種帶氣焊接的補氣控制組件,所述補氣控制組件包括依次連接的進氣管道I、減壓控制閥4和兩個補氣控制閥6,兩個補氣控制閥6通過一個三通管7與減壓控制閥4連接;所述進氣管道I上設有進氣控制閥2。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進氣控制閥2與減壓控制閥4之間設有上游氣源壓力表3。[0008]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三通管7與減壓控制閥4之間設有補氣壓力表5。[0009]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其中一個補氣控制閥6的另一端與補氣管道8連接。[0010]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另一個補氣控制閥6的另一端與出氣管道9連接。[0011]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另一個補氣控制閥6的另一端與U型壓力計連接。[0012]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帶氣焊接的補氣控制組件,其通過上游氣源連續穩定對作業管道補氣,并通過減壓控制閥自動控制補氣壓力,一方面避免了人為操作,使得壓力控制更加平穩,降低了勞動強度提高勞動效率,另一方面也使焊接操作環境的安全性得到大大提升。
[0013]圖I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帶氣焊接的補氣控制組件的結構示意圖。[0014]其中,I—進氣管道,2—進氣控制閥,3—上游氣源壓力表,4—減壓控制閥,5——補氣壓力表,6——補氣控制閥,7——三通管,8——補氣管道,9——出氣管道。
具體實施方式
[0015]為了使本實用新型所解決的技術問題、技術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
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0016]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帶氣焊接的補氣控制組件,如圖I所示,包括依次連接的進氣管道I、減壓控制閥4和兩個補氣控制閥6。兩個補氣控制閥6通過一個三通管7與減壓控制閥4連接。[0017]所述進氣管道I上設有進氣控制閥2。所述進氣控制閥2與減壓控制閥4之間設有上游氣源壓力表3。所述三通管7與減壓控制閥4之間設有補氣壓力表5。其中一個補氣控制閥6的另一端與補氣管道8連接。另一個補氣控制閥6 —方面可用于作業管道壓力過高時排氣降壓,即與出氣管道9連接,如圖I所示。[0018]另外,當補氣壓力表損壞時,也可在該另一個補氣控制閥6的另一端可連接U型壓力計用于監壓。正常時該補氣控制閥6處于關閉狀態。[0019]本實用新型中,所述進氣管道I、出氣管道9均可 為金屬軟管。[0020]本實用新型提供的補氣控制組件,與現有技術中通過控制放散后降壓達到壓力許可范圍的壓力調節器不同,本實用新型的關鍵點是在焊接過程,通過上游氣源連續穩定對作業管道補氣,確保管道壓力處于正壓(可控在300-800Pa范圍內更為精確的壓力)。[0021]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帶氣焊接的補氣控制組件的補氣過程為上游氣源(即閥門井放散閥)內的氣體經過進氣管道1,并通過進氣控制閥2控制進入減壓控制閥4,通過減壓控制閥4將氣體壓力調節為300-800Pa,并經補氣控制閥6進行補氣,即可保證連續穩定的給下游搶修管道補氣,使得管道處于穩定壓力;同時保證焊接作業的安全工作環境。[0022]綜上,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帶氣焊接的補氣控制組件,其通過上游氣源連續穩定對作業管道補氣,并通過減壓控制閥自動控制補氣壓力,一方面避免了人為操作,使得壓力控制更加平穩,降低了勞動強度提高勞動效率,另一方面也使焊接操作環境的安全性得到大大提升。另外,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帶氣焊接的補氣控制組件,可將接口引至井體外部,便于觀測,無井內作業,人員安全得到保障,且適用快捷方便且可靠。[0023]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1.一種帶氣焊接的補氣控制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補氣控制組件包括依次連接的進氣管道(I)、減壓控制閥(4)和兩個補氣控制閥(6),兩個補氣控制閥(6)通過一個三通管 (7 )與減壓控制閥(4 )連接;所述進氣管道(I)上設有進氣控制閥(2 )。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補氣控制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進氣控制閥(2)與減壓控制閥(4 )之間設有上游氣源壓力表(3 )。
3.根據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補氣控制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三通管(7)與減壓控制閥(4)之間設有補氣壓力表(5)。
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補氣控制組件,其特征在于,其中一個補氣控制閥(6)的另一端與補氣管道(8)連接。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補氣控制組件,其特征在于,另一個補氣控制閥(6)的另一端與出氣管道(9)連接。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補氣控制組件,其特征在于,另一個補氣控制閥(6)的另一端與U型壓力計連接。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帶氣焊接的補氣控制組件,所述補氣控制組件包括依次連接的進氣管道、減壓控制閥和兩個補氣控制閥,兩個補氣控制閥通過一個三通管與減壓控制閥連接;所述進氣管道上設有進氣控制閥。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帶氣焊接的補氣控制組件,其通過上游氣源連續穩定對作業管道補氣,并通過減壓控制閥自動控制補氣壓力,一方面避免了人為操作,使得壓力控制更加平穩,降低了勞動強度提高勞動效率,另一方面也使焊接操作環境的安全性得到大大提升。
文檔編號B23K37/00GK202660244SQ20122022379
公開日2013年1月9日 申請日期2012年5月18日 優先權日2012年5月18日
發明者宋熹 申請人:株洲新奧燃氣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