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光收發(fā)次模塊和柔性印刷電路板焊接夾具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光收發(fā)次模塊和柔性印刷電路板焊接夾具,解決了BOSA光器件和FPC軟板間連接定位困難的問題。該焊接夾具包括底座、第一限位塊、第一限位滑塊、頂塊和彈簧,通過第一限位塊和第一限位滑塊實現(xiàn)對光器件、信號發(fā)射軟板和信號接收軟板位置的準確定位,使用方便,可靠性高,工序簡單,能自動定位FPC軟板和BOSA光器件的相對位置,安裝上去即可直接焊接無需調整。
【專利說明】一種光收發(fā)次模塊和柔性印刷電路板焊接夾具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通信【技術領域】器件的焊接夾具,特別涉及一種光通信器件軟板的焊接夾具。
【背景技術】
[0002]光纖通信主要是把電信息信號轉換成激光通信信號,其中最重要的元件就是光發(fā)射次模塊(T0SA),光接收次模塊(ROSA),TOSA把電信號轉換成光信號,ROSA把光信號轉換成電信號,中間通過光纖通信。同時還有一種BOSA (單纖雙向收發(fā)次模塊)能夠通過單根光纖接收和發(fā)射光信號。光通信次模塊做成光模塊的時候,通常通過自身四根管腳和模塊PCB板連接在一起,在這種情況下,當電流通過4根管腳的時候,使得其變成4個小型的電感,這對通信信號有很大的影響,尤其在高速通信的模塊上。因此,在6.25G、IOG等光通信模塊上,光通信次模塊和光模塊PCB板連接是通過一個軟板(柔性印刷電路板FPC)連接,這樣能減少電感對通信信號的影響,而且軟板有一定的自由度可以折彎,有利于光收發(fā)次模塊和光模塊外殼的配合。
[0003]FPC軟板具有組裝密度高、體積小、質量輕,因為高密度裝配、部件(包括零部件)間的連線減少,從而增加了可靠性;能增加接線層,然后增加設計彈性;也可以構成電路的阻抗,可形成具有一定的高速傳輸電路,可以設定電路、電磁屏蔽層,還可安裝金屬芯層滿足特殊熱隔熱等功能與需求;安裝方便、可靠性高等優(yōu)點。但是,F(xiàn)PC軟板具有彈性,易于變形,定位困難,使得BOSA光器件和FPC軟板間連接定位困難,因此需要一種焊接夾具將BOSA光器件和FPC軟板相對位置定位,再進行焊接連接。
實用新型內容
[0004]發(fā)明目的:本實用新型提出了一種光收發(fā)次模塊和柔性印刷電路板焊接夾具,能夠自動定位FPC軟板和BOSA光器件的相對位置,提高焊接工藝的準確性和穩(wěn)定性,使FPC軟板和BOSA光器件焊腳準確連接。
[0005]技術方案: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光收發(fā)次模塊和柔性印刷電路板焊接夾具,包括底座、設置于所述底座的上的第一限位塊、第一限位滑塊、頂塊、以及連接第一限位滑塊的延伸部;所述頂塊設有收容延伸部的滑動孔,延伸部插入滑動孔中并在滑動孔中橫向移動;所述第一限位塊和第一限位滑塊之間設有用于定位光器件的容置空間;所述延伸部上套設有為延伸部提供彈力的彈簧;所述第一限位滑塊上設有定位信號發(fā)射軟板的第一定位凹槽和定位信號接收軟板的第二定位凹槽。
[0006]其中,所述底座上設有沉頭橢圓孔,所述第一限位滑塊的滑動方向通過螺栓限定在所述沉頭橢圓孔的方向。
[0007]所述第一限位塊遠離容置空間的一端延伸至底座的另一側,并通過螺栓與所述底座固定連接。
[0008]所述底座在頂塊對應的位置上設置有螺栓,所述頂塊通過所述螺栓與所述底座固定連接。
[0009]所述第一定位凹槽和第二定位凹槽的深度大于信號發(fā)射軟板或信號接收軟板的厚度。
[0010]所述第一限位滑塊頂部的左側邊及第一限位塊右側的后側邊均設有倒角,起讓位作用,便于后期的焊接。
[0011]所述第一限位滑塊向后側延伸出所述底座,延伸的長度與第二定位凹槽的深度相等,這樣可以將焊接位置外移,便于焊接的進行。
[0012]所述延伸部可以連接有把手,方便帶動第二限位滑塊從而固定光器件。
[0013]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優(yōu)點和積極效果:
[0014]1、使用方便,定位準確,可靠性高,工序簡單,耗費工時短,不會損壞柔性電路板;
[0015]2、能夠自動定位FPC軟板和BOSA光器件的相對位置,安裝上去即可直接焊接無需調整;
[0016]3、能夠提高焊接工藝的準確性和穩(wěn)定性,使FPC軟板和BOSA光器件焊腳準確連接。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7]圖1為本實用新型使用狀態(tài)時的示意圖。
[0018]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第一限位滑塊上第一定位凹槽和第二定位凹槽的示意圖。
[0019]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底座的底面不意圖。
[0020]圖4為信號發(fā)射板安裝時的示意圖。
[0021]圖5為信號接收軟板安裝時的示意圖。
[0022]圖6為信號接收軟板、信號發(fā)射軟板同BOSA光器件組裝時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3]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更進一步的說明。
[0024]如圖1所示,一種光收發(fā)次模塊和柔性印刷電路板焊接夾具,包括底座1、第一限位塊2、第一限位滑塊3、頂塊4、以及連接第一限位滑塊3的延伸部,頂塊設有收容延伸部的滑動孔,延伸部插入滑動孔中并在滑動孔中橫向移動;在第一限位塊2和第一限位滑塊3之間設有用于定位光器件的容置空間,根據(jù)光器件的形狀,該容置空間可為定位孔或定位槽。延伸部可以通過其頂端的M3螺紋與第一限位滑塊3的螺孔固定連接,并在其上套設有為延伸部提供彈力的彈簧6。在延伸部可以連接把手5,方便帶動第二限位滑塊的移動。底座I在第一限位滑塊3對應的位置底部設有沉頭橢圓孔,如圖3所示,第一限位滑塊3通過螺栓限定在所述沉頭橢圓孔11的方向。第一限位滑塊3的限定也可以在其兩側設置限位條,控制其在一個方向上移動。第一限位塊2和頂塊4通過螺栓與底座I固定連接,底座I上在第一限位滑塊3與第一限位塊2之間設置有容置空間10。如圖2所示,在第一限位滑塊3上設有第一定位凹槽8 (如圖4所示)和第二定位凹槽9 (如圖5所示),第一定位凹槽8和第二定位凹槽9分別對信號發(fā)射軟板和信號接收軟板的位置進行限位,且第一定位凹槽8和第二定位凹槽9的深度大于信號發(fā)射軟板/信號接收軟板的厚度。第一限位滑塊3頂部的左側邊及第一限位塊2右側的后側邊均設有倒角,起讓位作用,便于焊接。第一限位滑塊3向后側延伸出底座1,延伸的長度與第二定位凹槽的深度相等,這樣可以將焊接位置外移,便于焊接的進行。
[0025]該光收發(fā)次模塊和柔性印刷電路板焊接夾具的組裝過程如下:
[0026](I)將第一限位塊和底座通過兩個螺栓連接固定起來;
[0027](2)通過底部安裝兩個螺栓將頂塊和底座固定;
[0028](3)將把手穿過頂塊的滑動孔,并裝上彈簧,通過自身頂端的M3螺紋和第一限位滑塊的螺孔連接固定;
[0029](4)通過底座底部的沉頭橢圓孔,安裝螺栓,將第一限位滑塊限定只能一個方向移動;
[0030](5)完成安裝,裝夾光器件軟板焊接測試。
[0031]在使用時,首先將FPC信號接收軟板、FPC信號發(fā)射軟板同BOSA光器件的焊接管腳配合起來,如圖6所示,拉動把手帶動第一限位滑塊后退移動,同時壓縮彈簧,把手一直在拉動的同時,將BOSA光器件放進底座上的器件定位孔中,松開把手,彈簧復位推動限位滑塊壓緊BOSA光器件,使得BOSA光器件得到牢靠定位;在第一限位滑塊上的第一定位凹槽和第二定位凹槽的形狀分別用于定位信號發(fā)射軟板和信號接收軟板的位置,從而能夠很好地將軟板定位,使FPC信號接收和發(fā)射軟板裝進第一限位滑塊的定位孔中;在軟板和BOSA光器件底面壓緊的同時,分別焊接接收軟板、發(fā)射軟板和光器件的通信管腳,使得軟板和BOSA光器件連接起來。
[0032]本實用新型能夠自動定位FPC軟板和BOSA光器件的相對位置,安裝上去即可直接焊接無需調整,能夠提高焊接工藝的準確性和穩(wěn)定性,使FPC軟板和BOSA光器件焊腳準確連接。
[0033]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光收發(fā)次模塊和柔性印刷電路板焊接夾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I)、設置于所述底座(I)上的第一限位塊(2)、第一限位滑塊(3)、頂塊(4)、以及連接第一限位滑塊(3)的延伸部;所述頂塊設有收容延伸部的滑動孔,延伸部插入滑動孔中并在滑動孔中橫向移動;所述第一限位塊(2)和第一限位滑塊(3)之間設有用于定位光器件的容置空間(10);所述延伸部上套設有為延伸部提供彈力的彈簧;所述第一限位滑塊(3)上設有定位信號發(fā)射軟板的第一定位凹槽(8)和定位信號接收軟板的第二定位凹槽(9)。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光收發(fā)次模塊和柔性印刷電路板焊接夾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I)上設有沉頭橢圓孔(11),所述第一限位滑塊(3)的滑動方向通過螺栓限定在所述沉頭橢圓孔(11)的方向。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光收發(fā)次模塊和柔性印刷電路板焊接夾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塊(2)遠離容置空間(10)的一端延伸至底座(I)的另一側,并通過螺栓與所述底座(I)固定連接。
4.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光收發(fā)次模塊和柔性印刷電路板焊接夾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I)在頂塊(4)對應的位置上設置有螺栓,所述頂塊(4)通過所述螺栓與所述底座(O固定連接。
5.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光收發(fā)次模塊和柔性印刷電路板焊接夾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凹槽(8)和第二定位凹槽(9)的深度大于信號發(fā)射軟板或信號接收軟板的厚度。
6.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光收發(fā)次模塊和柔性印刷電路板焊接夾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滑塊(3)頂部的左側邊及第一限位塊(2)右側的后側邊均設有倒角。
7.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光收發(fā)次模塊和柔性印刷電路板焊接夾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滑塊(3)向后側延伸出所述底座,延伸的長度與第二定位凹槽(9)的深度相等。
8.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光收發(fā)次模塊和柔性印刷電路板焊接夾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部連接有把手(5)。
【文檔編號】B23K37/04GK203579064SQ201320652869
【公開日】2014年5月7日 申請日期:2013年10月22日 優(yōu)先權日:2013年10月22日
【發(fā)明者】張冠宇, 潘紅順, 唐勇 申請人:江蘇奧雷光電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