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鉆夾具,尤其涉及一種加工輪轂的鉆夾具。
背景技術:
輪轂是汽車的重要組成部分,汽車輪胎本身是軟體的,輪胎內廓支撐輪胎的圓桶形結構,就叫輪轂。
現有的輪轂加工一般是立式加工中心上進行鉆孔加工,然而現在的鉆夾具結構復雜,輪轂裝拆不方便,并且鉆夾具的重復定位精度較低。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現在的鉆夾具結構復雜,輪轂裝拆不方便,并且鉆夾具的重復定位精度較低,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加工輪轂的鉆夾具來解決上述問題。
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加工輪轂的鉆夾具,包括安裝底板,所述安裝底板上設有主定位銷、副定位銷和夾緊裝置,所述的主定位銷為與輪轂軸孔的形狀配合的圓柱形,所述副定位銷具有與輪轂的窗孔邊沿配合的側邊;所述的夾緊裝置包括:壓緊塊,所述壓緊塊一側為V形壓緊部,沿V形壓緊部中心線方向,所述壓緊塊上設有連通兩側面的貫穿孔,所述貫穿孔上,遠離V形壓緊部的孔口上設有球頭孔。
頂緊螺栓,所述頂緊螺栓的外圓周上具有頂緊外螺紋,所述頂緊外螺紋一端設有擰緊部,另一端設有頂緊球頭,所述的頂緊球頭與所述球頭孔的內孔壁相配合,所述頂緊螺栓上設有第一螺紋孔,所述第一螺紋孔長度方向沿軸向設置,所述第一螺紋孔一端和頂緊球頭的外表面連通。
立柱,所述立柱和安裝底板固定連接,所述立柱上設有貫穿的第二螺紋孔;所述頂緊螺栓穿過所述第二螺紋孔,頂緊外螺紋和第二螺紋孔配合,所述夾緊機構還包括固定螺釘,所述的固定螺釘的螺紋端由近V形壓緊部側穿過所述貫穿孔并和第一螺紋孔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擰緊部的橫截面形狀為四邊形。
進一步地:所述V形壓緊部具有二個對稱的壓邊,所述壓邊沿所述輪轂的外圓周切向對稱設置。
進一步地:所述壓邊上設有條紋狀凹槽。
進一步地:所述壓邊呈120°角相交。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一種加工輪轂的鉆夾具,通過主定位銷和副定位銷的定位實現輪轂在鉆夾具上精確的定位,再通過輪轂外周的夾緊固定住輪轂再進行加工,輪轂重復定位精度高,裝拆方便。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發明一種加工輪轂的鉆夾具最優實施例的結構的主視圖;
圖2是本發明一種加工輪轂的鉆夾具最優實施例的結構的俯視圖。
圖中1、主定位銷,2、副定位銷,3、安裝底板,4、輪轂,5、窗孔,6、立柱,7、頂緊螺栓,8、壓緊塊,9、擰緊部,10、頂緊外螺紋,11、頂緊球頭,12、球頭孔,13、貫穿孔,14、第一螺紋孔,15、第二螺紋孔,16、固定螺釘,17、壓邊。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詳細描述本發明的實施例,所述實施例的示例在附圖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終相同或類似的標號表示相同或類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類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過參考附圖描述的實施例是示例性的,僅用于解釋本發明,而不能理解為對本發明的限制。相反,本發明的實施例包括落入所附加權利要求書的精神和內涵范圍內的所有變化、修改和等同物。
在本發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術語“中心”、“縱向”、“橫向”、“長度”、“寬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豎直”、“水平”、“頂”、“底”“內”、“外”、“軸向”、“徑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發明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發明的限制。
此外,術語“第一”、“第二”等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在本發明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確的規定和限定,術語“相連”、“連接”應做廣義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一體地連接;可以是機械連接,也可以是電連接;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發明中的具體含義。此外,在本發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說明,“多個”的含義是兩個或兩個以上。
流程圖中或在此以其他方式描述的任何過程或方法描述可以被理解為,表示包括一個或更多個用于實現特定邏輯功能或過程的步驟的可執行指令的代碼的模塊、片段或部分,并且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式的范圍包括另外的實現,其中可以不按所示出或討論的順序,包括根據所涉及的功能按基本同時的方式或按相反的順序,來執行功能,這應被本發明的實施例所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所理解。
如圖1所示,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加工輪轂4的鉆夾具,包括安裝底板3,所述安裝底板3上設有主定位銷1、副定位銷2和夾緊裝置,所述的主定位銷1為與輪轂4軸孔的形狀配合的圓柱形,如圖2所示,所述副定位銷2具有與輪轂4的窗孔5邊沿配合的側邊;所述的夾緊裝置包括:
壓緊塊8,所述壓緊塊8一側為V形壓緊部,沿V形壓緊部中心線方向,所述壓緊塊8上設有連通兩側面的貫穿孔13,所述貫穿孔13上,遠離V形壓緊部的孔口上設有球頭孔12。
頂緊螺栓7,所述頂緊螺栓7的外圓周上具有頂緊外螺紋10,所述頂緊外螺紋10一端設有擰緊部9,另一端設有頂緊球頭11,所述的頂緊球頭11與所述球頭孔12的內孔壁相配合,所述頂緊螺栓7上設有第一螺紋孔14,所述第一螺紋孔14長度方向沿軸向設置,所述第一螺紋孔14一端和頂緊球頭11的外表面連通。
立柱6,所述立柱6和安裝底板3固定連接,所述立柱6上設有貫穿的第二螺紋孔15;所述頂緊螺栓7穿過所述第二螺紋孔15,頂緊外螺紋10和第二螺紋孔15配合,所述夾緊機構還包括固定螺釘16,所述的固定螺釘16的螺紋端由近V形壓緊部側穿過所述貫穿孔13并和第一螺紋孔14連接。
所述擰緊部9的橫截面形狀為四邊形,可以適用于現有大部分操作工具。
輪轂4準備進行鉆加工時,將輪轂4的軸孔套設在主定位銷1上,輪轂4的窗孔5邊沿和副定位銷2的側邊,所述立柱6固定設置在安裝底板3上,通過旋擰擰緊部9,頂緊螺栓7可以沿軸向移動,頂緊球頭11和貫穿孔13的球頭孔12的球形面配合,頂緊螺栓7可以頂著壓緊塊8沿軸向移動,壓緊塊8可以不受頂緊螺栓7轉動的影響,保持與輪轂4持續貼合的狀態,固定螺釘16將壓緊塊8和頂緊螺栓7連接在一起,防止頂緊螺栓7向后移動時壓緊塊8由頂緊螺栓7上脫落開,通過頂緊螺栓7作用將壓緊塊8壓緊在輪轂4上實現輪轂4的夾緊。
所述壓緊塊8具有V形壓緊部,V形壓緊部可以保證壓緊塊8很好地與輪轂4貼合和壓緊。所述V形壓緊部具有二個對稱的壓邊17,所述壓邊17沿所述輪轂4的外圓周切向對稱設置。沿輪轂4外圓周切向設置的壓邊17可以保證壓緊塊8能夠很好地貼合輪轂4,保證壓緊的可靠。
所述壓邊17上設有條紋狀凹槽,凹槽增加了壓緊接觸部位之間的摩擦力,使輪轂4不容易打滑。所述壓邊17呈120°角相交,120°角的壓邊17可以獲得最優的壓緊效果。
在本說明書的描述中,參考術語“一個實施例”、“一些實施例”、“示例”、“具體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結合該實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體特征、結構、材料或者特點包含于本發明的至少一個實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說明書中,對所述術語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實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體特征、結構、材料或者特點可以在任何的一個或多個實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適的方式結合。
以上述依據本發明的理想實施例為啟示,通過上述的說明內容,相關工作人員完全可以在不偏離本項發明技術思想的范圍內,進行多樣的變更以及修改。本項發明的技術性范圍并不局限于說明書上的內容,必須要根據權利要求范圍來確定其技術性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