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精品无码国产在线播放,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新蒲金,国模无码大尺度一区二区三区,神马免费午夜福利剧场

一種輪罩總成夾具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1607588閱讀:415來源:國知局
一種輪罩總成夾具的制造方法與工藝

本發明屬于汽車零部件加工技術領域,特別是一種輪罩總成夾具。



背景技術:

焊接夾具是保證汽車零部件精度的重要手段,合理的定位壓緊形式是夾具設計的關鍵所在。輪罩總成由于特殊結構復雜,整個工件尺寸較大,且輪罩總成是發艙的關鍵部位,是許多重要零部件的安裝部位,因此輪罩總成的焊接質量要求極高,如何優化輪罩總成的夾具結構,一直以來都是汽車焊接方面的難題之一。

現有技術中,對輪罩總成的定位都采用多個夾具基本單元才能實現完全固定,由于輪罩總成結構復雜,整個工件尺寸較大,正常情況下,至少需要通過四個夾具基本單元才能完成對輪罩總成的定位壓緊,夾具基本單元在基板上緊密排布,夾具整體結構復雜,取放件及焊接操作都比較困難,導致夾具開發成本高,員工操作困難、焊接質量不高等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輪罩總成夾具,解決現有夾具在基板上緊密排布,結構復雜,焊接空間不足的問題,從而降低員工操作難度,提升輪罩總成焊接質量。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輪罩總成夾具,包括:

支座,所述支座連接有滑移單元,所述滑移單元用于引導所述支座朝向或遠離輪罩總成移動;

下部定位單元,所述下部定位單元固定于所述支座上,以對輪罩總成下部進行定位和壓緊;

側面壓緊單元,所述側面壓緊單元固定于所述支座上,以對輪罩總成與縱梁總成的搭接部位進行壓緊;

后部壓緊單元,所述后部壓緊單元固定于所述支座上,以在前圍板與輪罩總成搭接時,對前圍板進行定位和壓緊;

前端定位單元,所述前端定位單元固定于所述支座上,以對輪罩總成的前端進行定位;

主定位單元,所述主定位單元固定于所述支座上,以對輪罩總成的主體定位。

如上所述的輪罩總成夾具,其中,優選的是,所述支座包括支座底板、方鋼管和用于固定所述主定位單元的第一連接板,所述方鋼管的底部固定于所述支座底板上,所述第一連接板固定于所述方鋼管的頂部,所述方鋼管的底部兩側固定有梯形加強板;所述支座上設有用于固定所述下部定位單元的第二連接板、用于固定所述側面壓緊單元的第三連接板、用于固定所述后部壓緊單元的第四連接板和用于固定所述前端定位單元的第五連接板。

如上所述的輪罩總成夾具,其中,優選的是,所述滑移單元包括固定底板、滑軌、滑板、擋塊、前限位塊、后限位塊,所述滑軌設有兩條,對稱固定于所述固定底板上,所述滑板頂部與所述支座固定連接,所述滑板底部設有與所述滑軌配合的滑塊,所述擋塊固定于所述滑板底部,所述前限位塊和所述后限位塊固定于所述固定底板上,和所述擋塊配合以對滑板進行限位。

如上所述的輪罩總成夾具,其中,優選的是,所述滑移單元還包括第一銷座、第二銷座、銷套底座和第一定位銷,所述第一銷座和第二銷座分別固定于所述固定底板上,所述銷套底座設于所述滑板頂部,所述輪罩總成夾具處于夾持狀態時,所述第一定位銷穿設過所述銷套底座和所述第一銷座后固定;所述輪罩總成夾具處于閑置狀態時,所述第一定位銷穿設過所述銷套底座和所述第二銷座后固定。

如上所述的輪罩總成夾具,其中,優選的是,所述下部定位單元包括第一安裝板、第一手動氣缸和第一壓頭,所述第一安裝板固定于所述支座上,所述第一手動氣缸通過第一轉接塊固定于所述第一安裝板的頂部,所述第一手動氣缸的推桿末端固定第二定位銷,所述第一壓頭固定于所述第一安裝板的側部。

如上所述的輪罩總成夾具,其中,優選的是,所述側面壓緊單元包括第二安裝板、第一型板、第二壓頭和第三壓頭,所述第二安裝板與所述支座固定連接,所述第一型板的一側與所述第二安裝板固定,所述第一型板另一側與所述第二壓頭和所述第三壓頭固定。

如上所述的輪罩總成夾具,其中,優選的是,所述后部壓緊單元包括第三安裝板、第二型板、第二轉接塊、第三銷座和與第三銷座配合的第三定位銷,所述第三安裝板與所述支座固定連接,所述第二型板固定于所述第三安裝板上,所述第三銷座通過第二轉接塊固定于所述第二型板的遠離所述第三安裝板的一側。

如上所述的輪罩總成夾具,其中,優選的是,所述前端定位單元包括第四安裝板、第三轉接塊、第四銷座以及與所述第四銷座配合的第四定位銷,所述第四安裝板固定于所述支座上,所述第四銷座通過第三轉接塊固定于所述第四安裝板上。

如上所述的輪罩總成夾具,其中,優選的是,所述主定位單元包括底座、手動夾鉗、壓臂、第一壓緊塊、第二壓緊塊、第三壓緊塊、第二手動氣缸、第一支撐塊、第二支撐塊、第三支撐塊、第四支撐塊、第四轉接塊、l座以及連接塊,所述底座、l座和第一支撐塊固定于所述支座上,所述第二支撐塊固定于所述l座上,所述第三支撐塊通過第四轉接塊固定于所述第二手動氣缸的缸體上,所述第四支撐塊固定于所述底座上,所述第一壓頭、第二壓頭和第三壓頭固定于所述壓臂上,所述手動夾鉗樞接于所述底座上,所述手動夾鉗與所述壓臂連接,以帶動所述壓臂以樞接點為中心轉動,所述第二手動氣缸通過連接塊固定于所述l座上,所述第二手動氣缸的推桿末端固定有第五定位銷。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通過將多個夾具基本單元集成到支座上集合成了一個大的單元,避免過多的夾具基本單元與基板直接連接,解決了基板空間不足的問題,留出的焊接空間大,降低了焊接操作難度。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整體結構的軸測圖;

圖2是本發明整體結構的裝配狀態下的軸測圖;

圖3是支座的正視圖;

圖4是支座的后視圖;

圖5是滑移單元的軸測圖;

圖6是滑移單元的滑板與擋塊結構示意圖;

圖7是下部定位單元的軸測圖;

圖8是下部定位單元的裝配狀態下的軸測圖;

圖9是側面壓緊單元的軸測圖;

圖10是側面壓緊單元的裝配狀態下的軸測圖;

圖11是后部壓緊單元的軸測圖;

圖12是后部壓緊單元的裝配狀態下的軸測圖;

圖13是前端定位單元的軸測圖;

圖14是前端定位單元的裝配狀態下的軸測圖;

圖15是主定位單元的裝配狀態下的軸測圖;

圖16是主定位單元的裝配狀態下的軸測圖。

附圖標記說明:100-支座,101-支座底板,102-方鋼管,103-第一連接板,104-梯形加強板,105-第二連接板,106-第三連接板,107-第四連接板,108-第五連接板,200-滑移單元,201-固定底板,202-滑軌,203-滑板,204-擋塊,205-前限位塊,206-后限位塊,207-第一銷座,208-第二銷座,209-銷套底座,210-第一定位銷,211-滑塊,300-下部定位單元,301-第一安裝板,302-第一手動氣缸,303-第一壓頭,304-第一轉接塊,305-第二定位銷,400-側面壓緊單元,401-第二安裝板,402-第一型板,403-第二壓頭,404-第三壓頭,500-后部壓緊單元,501-第三安裝板,502-第二型板,503-第二轉接塊,504-第三銷座,505-第三定位銷,600-前端定位單元,601-第四安裝板,602-第三轉接塊,603-第四銷座,604-第四定位銷,700-主定位單元,701-底座,702-手動夾鉗,703-壓臂,704-第一壓緊塊,705-第二壓緊塊,706-第三壓緊塊,707-第二手動氣缸,708-第一支撐塊,709-第二支撐塊,710-第三支撐塊,711-第四支撐塊,712-第四轉接塊,713-l座,714-連接塊,715-第五定位銷;

01-輪罩總成,02-縱梁總成,03-前圍板,04-前輪罩加強板,05-前懸邊梁。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通過參考附圖描述的實施例是示例性的,僅用于解釋本發明,而不能解釋為對本發明的限制。

本發明的實施例:如圖1和圖2所示,本發明提供一種輪罩總成夾具,包括:

支座100,所述支座100連接有滑移單元200,所述滑移單元200用于引導所述支座100朝向或遠離輪罩總成01移動,支座100固定于基板上(基板未示出);

下部定位單元300,所述下部定位單元300固定于所述支座100上,以對輪罩總成01下部進行定位和壓緊;

側面壓緊單元400,所述側面壓緊單元400固定于所述支座100上,以對輪罩總成01與縱梁總成02的搭接部位進行壓緊;

后部壓緊單元500,所述后部壓緊單元500固定于所述支座100上,以在前圍板03與輪罩總成01搭接時,對前圍板03進行定位和壓緊;

前端定位單元600,所述前端定位單元600固定于所述支座100上,以對輪罩總成01的前端進行定位;

主定位單元700,所述主定位單元700固定于所述支座100上,以對輪罩總成01的主體定位。

本實施例中的輪轂總成夾具共設有五個夾具基本單元:下部定位單元300、側面壓緊單元400、后部壓緊單元500、前端定位單元600和主定位單元700,這五個夾具基本單元均固定于支座100上,支座100通過底部的滑移單元200可移動的固定于基板上,這樣通過將五個夾具基本單元集成到支座100上集合成了一個大的單元,避免過多的夾具基本單元與基板直接連接,解決了基板空間不足的問題,留出的焊接空間大,降低了焊接操作難度。

如圖3和圖4所示,作為本實施例的優選技術方案,所述支座100包括支座底板101、方鋼管102和用于固定所述主定位單元700的第一連接板103,所述方鋼管102的底部固定于所述支座底板101上,所述第一連接板103固定于所述方鋼管102的頂部,所述第一連接板103用于固定所述主定位單元700,所述方鋼管102的底部兩側固定有梯形加強板104;所述支座底板101、梯形加強板104和方鋼管102通過電焊的形式兩兩連接,所述方鋼管102和所述第一連接板103之間設有肋板,所述方鋼管102、肋板和所述第一連接板103之間通過電焊形式兩兩連接。

所述支座100上設有用于固定所述下部定位單元300的第二連接板105、用于固定所述側面壓緊單元400的第三連接板106、用于固定所述后部壓緊單元500的第四連接板107和用于固定所述前端定位單元600的第五連接板108,第二連接板105和第三連接板106通過電焊形式固定在梯形加強板104的兩側上,所述第四連接板107和第五連接板108通過電焊形式固定在方鋼管102的兩側上。

為了使得支座100能夠穩定、準確的朝向和遠離輪罩總成01移動,如圖5和圖6所示,本實施例將滑移單元200設為滑軌202和滑塊211的配合模式,所述滑移單元200包括固定底板201、滑軌202、滑板203、擋塊204、前限位塊205、后限位塊206,所述固定底板201固定于基板上,所述滑板203頂部與所述支座100的支座底板101固定連接,所述滑軌202設有兩條,對稱固定于所述固定底板201上,所述滑板203底部設有與所述滑軌202配合的滑塊211,滑板203通過滑塊211與滑軌202的配合作用,可滑動的固定于所述固定底板201上。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很容易就能想到,用于驅動滑板203往復的在滑軌202上移動的動力源可以為氣缸、電機、人力驅動等多種方式,在此不做贅述。

為了避免在滑移過程中,滑塊211滑出滑軌202,造成損壞,需要對滑板203的行程進行控制,所述擋塊204固定于所述滑板203底部,所述前限位塊205和所述后限位塊206固定于所述固定底板201上,和所述擋塊204配合以對滑板203進行限位,在滑板203來回滑行的前止點和后止點上,擋塊204的兩側均抵觸于所述前限位塊205或所述后限位塊206上,這樣限制了滑板203的移動,避免了滑板203滑出滑軌202。兩根平行設置的滑軌202通過螺栓固定于固定底板201上,擋塊204通過螺栓固定在滑板203的前端,同時處于兩根滑軌202的中間位置,避免出現干涉。

為了能使得夾具在夾持時候和在閑置時候滑板203不會出現不必要的滑動,所述滑移單元200還包括第一銷座207、第二銷座208、銷套底座209和第一定位銷210,所述第一銷座207和第二銷座208分別固定于所述固定底板201上,且處于所述滑板203的移動路徑上,所述銷套底座209設于所述滑板203頂部,所述輪罩總成夾具處于夾持狀態時,所述銷套底座209恰好位于所述第一銷座207的上方,所述第一定位銷210穿設過所述銷套底座209和所述第一銷座207后固定,這樣滑板203不能滑動,實現對滑板203的固定,為了抵抗沖擊,固定穩定,第一銷座207設有兩個,對稱設于滑軌202的兩側;所述輪罩總成夾具處于閑置時,將銷套底座209移動到所述第二銷座208的上方,所述第一定位銷210穿設過所述銷套底座209和所述第二銷座208后固定,這樣滑板203不能滑動,實現對滑板203的固定,第二銷座208可以只設有一個,從而減少夾具重量,降低成本。

如圖7所示,作為對輪罩總成01下部進行定位和壓緊的夾具基本單元,所述下部定位單元300包括第一安裝板301、第一手動氣缸302和第一壓頭303,所述第一安裝板301通過螺栓固定于所述支座100的第二連接板105上,所述第一手動氣缸302通過第一轉接塊304固定于所述第一安裝板301的頂部,兩兩之間通過螺栓連接且設有可調墊片,可在支撐方向上做調整,所述第一手動氣缸302的推桿末端固定第二定位銷305,所述第一壓頭303通過螺栓固定于所述第一安裝板301的側部。為了保證下部定位單元300的穩定性和耐久性,所述第一安裝板301與所述第二連接板105之間通過電焊加固。

如圖8所示,下部定位單元300的主要作用是是對輪罩下部進行定位和壓緊,定位點為前輪罩加強板04的下部定位孔,在定位過程中,通過第一手動氣缸302帶動第二定位銷305插入前輪罩加強板04的下部定位孔內,壓緊點在前輪罩加強板04下部止口邊,第一壓頭303抵壓于前輪罩加強板04下部止口邊處。

如圖9所示,作為對輪罩總成01與縱梁總成02的搭接部位進行壓緊的夾具基本單元,所述側面壓緊單元400包括第二安裝板401、第一型板402、第二壓頭403和第三壓頭404,所述第二安裝板401與所述支座100的第三連接板106通過螺栓固定連接,為了保證側面壓緊單元400的穩定性和耐久性,所述第二安裝板401和所述第三連接板106之間通過電焊固定,所述第一型板402的一側通過螺栓與所述第二安裝板401固定,所述第一型板402另一側通過螺栓與所述第二壓頭403和所述第三壓頭404固定。

如圖10所示,側面壓緊單元400的主要作用是對輪罩總成01與縱梁總成02的搭接部位進行壓緊,其中第二壓頭403的兩個相鄰臺階面,與第三壓頭404共同構成三個壓緊點,實現輪罩總成01與縱梁總成02合拼的側面壓緊固定。

如圖11所示,作為對前圍板03進行定位和壓緊的夾具基本單元,所述后部壓緊單元500包括第三安裝板501、第二型板502、第二轉接塊503、第三銷座504和與第三銷座504配合的第三定位銷505,所述第三安裝板501與所述支座100的第四連接板107固定連接,并通過電焊加固,所述第二型板502固定于所述第三安裝板501上,所述第三銷座504通過第二轉接塊503固定于所述第二型板502的遠離所述第三安裝板501的一側,兩兩之間設有可調墊片,第三定位銷505為壓緊銷結構,銷軸末端帶有螺紋,銷軸上形成有壓緊面,通過螺紋擰緊與第三銷座504配合,實現對板件壓緊。

如圖12所示,后部壓緊單元500的主要作用是在前圍板03與輪罩總成01搭接時,對前圍板03進行定位和壓緊。其方式如下:前圍板03上件時,先將第三定位銷505取出,再將前圍板03上的定位孔與第三銷座504上的孔位對齊,然后將第三定位銷505插入前圍板03定位孔及第三銷座504中,再將第三定位銷505與第三銷座504配合擰緊,使得第三定位銷505上的壓緊面將前圍板03壓緊,從而實現對前圍板03的定位和壓緊。焊接完成后,先將第三定位銷505擰出第三銷座504,工件可取出。通過第三定位銷505和第三銷座504的配合,可以對前圍板03進行孔定位的同時對其進行壓緊,不需要再設計一組夾具單元對前圍板03進行壓緊。使夾具結構簡單,節約成本。

如圖13所示,作為對輪罩總成01的前端進行定位的夾具基本單元,所述前端定位單元600包括第四安裝板601、第三轉接塊602、第四銷座603以及與所述第四銷座603配合的第四定位銷604,所示第四安裝板601與所述支座100的第五連接板108通過螺栓固定連接,并通過電焊加固,所述第四銷座603通過第三轉接塊602固定于所述第四安裝板601上,兩兩之間設有可調墊片。

如圖14所示,前端定位單元600的主要作用是對輪罩總成01的前段部位進行定位,定位點為前懸邊梁05上部定位孔。輪罩總成01上件時,先將第四定位銷604拔出,再將前懸邊梁05上部定位孔與第四銷座603上的孔位對齊,然后將第四定位銷604插入第四銷座603,實現輪罩總成01前端部分的定位。焊接完成后,先將第四定位銷604拔出第四銷座603,工件可取出。

如圖15所示,作為對輪罩總成01的前端進行定位的夾具基本單元,所述主定位單元700包括底座701、手動夾鉗702、壓臂703、第一壓緊塊704、第二壓緊塊705、第三壓緊塊706、第二手動氣缸707、第一支撐塊708、第二支撐塊709、第三支撐塊710、第四支撐塊711、第四轉接塊712、l座713以及連接塊714,所述底座701、l座713和第一支撐塊708均通過螺栓固定于所述支座100的第一連接板103上,所述l座713為l型體,所述l座713的橫板固定于所述支座100的第一連接板103上,所述第二支撐塊709固定于所述l座713的縱板上,中間設有可調墊片,所述第三支撐塊710通過第四轉接塊712固定于所述第二手動氣缸707的缸體上,兩兩之間設有可調墊片,所述第四支撐塊711通過螺栓固定于所述底座701上,中間有可調墊片。所述第一壓頭303、第二壓頭403和第三壓頭404通過螺栓固定于所述壓臂703上,中間有可調墊片,所述手動夾鉗702樞接于所述底座701上,所述手動夾鉗702與所述壓臂703連接,以帶動所述壓臂703以樞接點為中心轉動,所述第一壓緊塊704、第二壓緊塊705、第三壓緊塊706與所述第一支撐塊708、第二支撐塊709、第三支撐塊710一一配合形成壓緊點,所述第二手動氣缸707通過連接塊714固定于所述l座713上,所述第二手動氣缸707的推桿末端固定有第五定位銷715。

如圖16所示,主定位單元700的作用是對輪罩總成01的主體定位,共有一個定位點、一個支撐點,3個壓緊點,其中,定位點位于輪罩蓋板的主定位孔上,第五定位銷715對應于定位點的位置,支撐點作用在邊梁的支撐板的法蘭邊上,第四支撐塊711對應于支撐點的位置,三個壓緊點均勻分布作用在輪罩蓋板上,所述第一壓緊塊704、第二壓緊塊705、第三壓緊塊706與所述第一支撐塊708、第二支撐塊709、第三支撐塊710一一配合形成三個壓緊點。

輪罩總成01上件時,手動夾鉗702處于打開狀態,第二手動氣缸707處于工作位置(第五定位銷715伸出),再將輪罩蓋板定位孔對準第五定位銷715將輪罩總成01放入,然后將手動夾鉗702夾緊,實現對輪罩總成01的定位。焊接完成后取件時,先將手動夾鉗702打開,第二手動氣缸707帶第五定位銷715退出,工件可取出。

本發明的工作原理為:

輪罩總成01上件時,滑移單元200滑出,下部定位單元300、側面壓緊單元400、后部壓緊單元500、前端定位單元600和主定位單元700均處于打開狀態,第一步,先將主定位單元700中的第五定位銷715伸出,再將輪罩蓋板定位孔對準第五定位銷715將輪罩總成01放入,然后將手動夾鉗702夾緊,實現對輪罩總成01的定位(主銷定位),再將下部定位單元300中的第一手動氣缸302帶第二定位銷305插入(輔銷定位)、前端定位單元600上的第四定位銷604插入(輔銷定位);第二步,將滑移單元200滑入,使得輪罩總成01與縱梁總成02貼合,下部定位單元300和側面壓緊單元400上的第一壓頭303、第二壓頭403和第三壓頭404起到壓緊作用;第三步,將前圍板03上的定位孔與后部壓緊單元500的孔位對齊,通過第三定位銷505插入前圍板03定位孔并擰緊,實現對前圍板03的定位和壓緊。至此,輪罩總成01定位完成。焊接完成后取件時,先將主定位單元700中的手動夾鉗702打開,主銷定位和兩處輔銷定位退出,此時可將焊好的工件向上取出,再將滑移單元200滑出。

本發明通過將多個夾具基本單元集成到支座100上集合成了一個大的單元,避免過多的夾具基本單元與基板直接連接,解決了基板空間不足的問題,留出的焊接空間大,降低了焊接操作難度。

以上依據圖式所示的實施例詳細說明了本發明的構造、特征及作用效果,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但本發明不以圖面所示限定實施范圍,凡是依照本發明的構想所作的改變,或修改為等同變化的等效實施例,仍未超出說明書與圖示所涵蓋的精神時,均應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內。

當前第1頁1 2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门源| 双桥区| 竹北市| 梁山县| 兴安县| 盐山县| 日喀则市| 晋州市| 天水市| 洪江市| 蒲城县| 军事| 衡东县| 衢州市| 嫩江县| 五华县| 资阳市| 平邑县| 黎平县| 张掖市| 丹江口市| 邳州市| 晴隆县| 祥云县| 北安市| 梁平县| 新竹市| 颍上县| 屯留县| 金湖县| 建瓯市| 麟游县| 图们市| 韩城市| 大悟县| 曲阳县| 凯里市| 基隆市| 夹江县| 罗山县| 思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