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機械制造領域,特別涉及一種過濾器閥體的裝配生產線。
背景技術:
過濾器是輸送介質管道上不可缺少的一種裝置,通常安裝在減壓閥、泄壓閥、定水位閥,方工過濾器其它設備的進口端設備。過濾器通常由閥體、不銹鋼濾網、排污部分、傳動裝置及電氣控制部分組成。待處理的水經過過濾器濾網的濾筒后,其雜質被阻擋,當需要清洗時,只要將可拆卸的濾筒取出,處理后重新裝入即可,因此,使用維護極為方便。
現有的加工過程中,都是將各個部件生產好,通過人工裝配成完整的過濾器,人工裝配存在一個很大問題,閥體是要搬到工作臺再進行裝配,因為閥體自身過重,搬運時太累,且效率低下,而如果在地面進行裝配,需要人蹲下進行操作,且裝配完一個需要還需要走動到另外一個位置對別的閥體進行裝配,仍然存在效率低下的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過濾器閥體的裝配生產線,通過自動上料機構將半成品過濾器移動到回轉型傳送機構上,隨后再進行人工裝配,提高生產效率。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提供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過濾器閥體的裝配生產線,包括回轉型傳送機構和自動上料機構,所述回轉型傳送機構包括底部呈回型分布的由多個支撐件組成的支撐結構以及設置在支撐結構上的回型傳送帶,所述回型傳送帶包括回型的臺架以及設置在臺架頂部的多個鏈板,所述臺架內設有驅動鏈板移動的傳動鏈系統,所述自動上料機構包括架設在回型傳送帶上的架體,所述架體上設有可以在立體空間內移動的機械爪。
進一步的,所述多個鏈板上間隔設置有多個置物板。
進一步的,所述置物板上設有圓型的凸起部。
進一步的,所述回轉型傳送機構設有并列設置的一號工位、二號工位和三號工位,一號工位、二號工位和三號工位均對應回轉型傳送機構靜止狀態下的一個置物板。
進一步的,所述回轉型傳送機構還設有與一號工位、二號工位和三號工位配合的三個串聯的開關。
進一步的,所述回轉型傳送機構的旁側設有與一號工位、二號工位和三號工位配合的兩個輔料架。
進一步的,還設有識別檢測系統。
進一步的,還設有自動下料機構。
有益效果:本發明的一種過濾器閥體的裝配生產線,通過自動上料機構將位于地面的半成品過濾器移送到回型傳送帶,且將回型傳送帶的工作空間分割成三個工位,工作人員分別站在三個工位前方工作,通過回型傳送帶的移動實現連續化生產,提高工作效率,加大生產量。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圖1的局部放大圖,
圖3為本發明自動上料機構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發明機械爪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5為本發明回轉型傳送機構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6為本發明圖5的局部放大圖1,
圖7為本發明圖5的局部放大圖2,
圖8為本發明過濾器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附圖標記說明:回轉型傳送機構1,支撐結構11,回型傳送帶12,臺架121,鏈板122,置物板13,開關14,輔料架15,凸起部131,一號工位1a,二號工位1b,三號工位1c,校位工位1d,自動上料機構2,架體21,第三滑塊22,升降電機23,升降臺24,第一絲桿2a,第二絲桿2b,機械爪3,安裝板31,垂直桿32,支桿33,活動桿34,升降桿35,傳動桿36,氣缸37,閥體41,除雜管42,過濾網43,閥蓋44,墊圈45,螺栓46,感應器組件51,第一面板511,第二面板512,感應燈513,轉動電機52,齒輪521,套管53。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說明書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的具體實施例做進一步詳細描述:
參照圖1至圖8的一種過濾器閥體的裝配生產線,包括回轉型傳送機構1和自動上料機構2,所述回轉型傳送機構1包括底部呈回型分布的由多個支撐件組成的支撐結構11以及設置在支撐結構11上的回型傳送帶12,所述自動上料機構2包括架體21和設置在架體21上的可以在立體空間內移動的機械爪3,所述架體21包括四個支架以及設置在四個支架頂部的頂板,四個支架的底部與地面固定連接用于固定住架體21,所述架體21的一個支架設置回轉型傳送機構1內的一個拐角內,所述頂板的一部分覆蓋在回轉型傳送機構1的一部上方。
所述頂板底部的左右兩端固定有水平且彼此平行設置第一絲桿2a和第二絲桿2b,所述第一絲桿2a和第二絲桿2b上分別設有第一滑塊和第二滑塊,所述第一滑塊和第二滑塊之間安裝有平行設置的第三絲桿和第四絲桿,所述第三絲桿和第四絲桿上設有第三滑塊22,所述第三滑塊22的底部設有升降電機23,所述升降電機23的傳動軸上設有鋼絲繩,所述機械爪3吊裝在鋼絲繩上。所述第一絲桿2a、第二絲桿2b、第三絲桿、第四絲桿的一端均設有驅動電機。第一絲桿2a和第二絲桿2b負責驅動第三滑塊22在水平平面內做縱向的運動,第三絲桿和第四絲桿則負責驅動第三滑塊22在水平平面內做橫向的運動,而升降電機23的正轉與反轉帶動其傳動軸上的鋼絲繩纏繞與松開,進而帶動機械爪3的上下移動。
工作時,將半成品過濾器整齊碼放在托板上,并用叉車或其它的運輸工具將托板運送到架體21底部,機械爪3下降將過濾器的頂部抓住后升起,并移動到回型傳送帶12上。
所述回型傳送帶12包括回型的臺架121以及設置在臺架121頂部的多個鏈板122,所述臺架121內設有驅動鏈板122移動的傳動鏈系統。所述多個鏈板122上間隔設置有多個置物板13。所述置物板13用于放置過濾器。
所述置物板13上設有圓型的凸起部131。凸起部131與過濾器的底部開口相匹配。防止回型傳送帶12在運動過程中致使其上部放置的過濾器傾倒。
所述回轉型傳送機構1設有并列設置的一號工位1a、二號工位1b和三號工位1c,一號工位1a、二號工位1b和三號工位1c均對應回轉型傳送機構1靜止狀態下的一個置物板13,所述臺架121上設有與一號工位1a、二號工位1b和三號工位1c配合的三個串聯的開關14,所述三個開關14與傳動鏈系統電性連接。所述一號工位1a、二號工位1b和三號工位1c用于人工操作裝配。例如裝配一種Y型過濾器,Y型過濾器包括閥體41和過濾網43,所述閥體41包括設置在閥體41兩端的進水管和出水管以及設置在閥體41側部呈一定角度斜置的除雜管42,所述除雜管42設有帶正方形法蘭的過濾網43插入端,所述過濾網43由過濾網43插入端插入到除雜管42內;所述過濾網43插入端通過螺栓46安裝有正方形的閥蓋46;所述閥蓋46與正方形法蘭之間設有墊圈45。在裝配過程中,首先將半成品過濾器通過機械爪3從托板上移動到置物板13上,并隨著傳動鏈系統的運作,置物板13移動到一號工位1a后傳動鏈系統停止,將過濾網43安裝到除雜管42內,安裝完畢后,傳動鏈系統運作,置物板13移動到二號工位1b后傳動鏈系統停止,將墊圈45和閥蓋46安裝到除雜管42上,安裝完畢后,傳動鏈系統運作,置物板13移動到三號工位1c后傳動鏈系統停止,將螺栓46安裝上。三個串聯的開關14用于控制傳動鏈系統的運作和停止,當一號工位1a、二號工位1b和三號工位1c同時工作時,當其中一個工位的工人完成安裝操作后并按下開關14,并不能啟動傳動鏈系統,當一號工位1a、二號工位1b和三號工位1c的工人均完成安裝操作后并按下開關14,傳動鏈系統才會運作僅為置物板13切換工位。
所述回轉型傳送機構1的旁側設有與一號工位1a、二號工位1b和三號工位1c配合的兩個輔料架15。輔料架15用于擱置墊圈45、閥蓋44、過濾網43和螺栓46。
本發明還包括識別檢測系統,所述識別檢測系統安裝在第三滑塊22上。所述識別檢測系統可以為圖像識別系統,在第三滑塊22上安裝識別攝像頭。因多個半成品過濾器是整齊碼放在托板上,因此需要識別攝像頭識別出單獨的一個半成品過濾器,并操縱機械爪3移動到識別出的一個半成品過濾器上。
所述升降電機23的傳動軸的中部設有隔斷層,所述隔斷層將升降電機23的傳動軸分隔成兩個纏繞部,所述升降電機23設有兩個,所述鋼絲繩設有四根,所述四根鋼絲繩分別纏繞在兩個升降電機23的四個纏繞部上,所述機械爪3吊裝在四根鋼絲繩上。四根鋼絲繩有利于機械爪3在吊裝過程中的穩定性和緊固性。
所述架體21的底部設有升降臺24。升降臺24用于放置托板,用叉車或其它的運輸工具將托板運送到架體21上,托板上可以整齊碼放一層半成品過濾器或者多層半成品過濾器,升降臺24用于降低機械爪3和回轉型傳送機構1的高度差,使機械爪3在抓取半成品過濾器的移動到回轉型傳送機構1的運動過程中,不需要升高太高的高度,減小因鋼絲繩的吊裝造成的晃動幅度。
所述機械爪3包括安裝板31和設置在安裝板31底部的垂直桿32,圍繞所述垂直桿32的外壁均勻分布有多個支桿33,每個支桿33的底部均鉸接有活動桿34,所述垂直桿32內設有升降桿35,所述升降桿35與每個活動桿34之間均設有傳動桿36。升降桿35的上下移動通過傳動桿36的聯動進而帶動活動桿34繞其和支桿33的鉸接點旋轉,進而實現機械爪3的開合。
所述安裝板31的頂部設有四個連接部,所述四個連接部分別與四根鋼絲繩相配合。
所述安裝板31的頂部設有氣缸37,所述氣缸37的輸出端穿過安裝板31與升降桿35固定連接。
本發明還包括自動校位系統,所述自動校位系統包括安轉在回轉型傳送機構1上的感應器組件51和安裝在機械爪3的轉動組件,所述感應器組件51包括第一面板511、第二面板512和感應燈513,所述第一面板511豎直焊接在臺架121的外壁上,所述第二面板512焊接在第一面板511的頂部并與第一面板511呈一定夾角,所述感應燈513安裝在第二面板512上。正位狀態下,半成品過濾器的除雜管42的端面與第二面板512平行。所述轉動組件包括外管和轉動電機52,所述外管套接在垂直桿32的外部,轉動電機52安裝在安裝板31的頂部,轉動電機52的輸出端穿過安裝板31與外管傳動連接,所述多個支桿33均固定安裝在外管上。
所述一號工位1a的旁側設有校位工位1d,所述校位工位1d用于機械爪3自動將半成品過濾器的除雜管42的端面面向人工操作的方向,方便安裝,所述感應器組件51安裝在校位工位1d,工作時,所述機械爪3抓起半成品過濾器,并移動到置物板13上方一定位置后懸停,后由轉動電機52驅動外管旋轉,進而帶動外管的支桿33旋轉,進而使機械爪3抓起的半成品過濾器旋轉,旋轉過程中,當感應燈513觸發,說明除雜管42已面向人工操作的方向,進而感應燈513發出信號機械爪3停止旋轉并將半成品過濾器放下。
所述感應燈513為紅外感應燈。正位狀態下,感應燈513與除雜管42端面的上部邊緣正對。
所述感應燈513設有三個。正位狀態下,感應燈513分別與除雜管42端面的上部、左部和右部邊緣正對。
所述外管的頂部設有外齒部,所述轉動電機52的輸出端設有與外齒部配合的齒輪521。
所述升降桿35的底部套接有套管53,所述套管53與升降桿35轉動配合,所述傳動桿36的一端鉸接在套管53上,另一端鉸接在活動桿34上。當轉動電機52轉動時帶動支桿33旋轉,進而帶動傳動桿36的移動,傳動桿36進而帶動套管53繞自身軸心旋轉,而升降桿35則固定不旋轉,防止傳動桿36旋轉帶動升降桿35旋轉進而破壞升降桿35與氣缸37的連接。
本發明還可以設置一個自動下料機構,自動下料機構的結構可以與自動上料機構2相似,通過機械爪3將安裝完畢的成品過濾器移動到地面,地面上通用設有托板,成品過濾器在托板上整齊碼放,通過叉車或者其它運輸工具將托板運走,進行整箱包裝對外出售。
以上所述,僅是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非對本發明的技術范圍作出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據本發明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細微修改、等同變化與修飾,均仍屬于本發明的技術方案的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