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技術:
車床以加工產品精度高、效率高、性價比高、操作簡單、使用范圍廣、適用批量生產等優勢逐步占領了機械加工行業的領域。為了提高車床生產的連續性采用全自動上下料機尤其重要,目前的車床主要采用人工上下料,少數采用機械人上下料。人工上下料的具體操作方法車床每次加工完,人工手動打開車床門更換加工工件,關閉車床門繼續加工。此種上料方式存在的弊端是由于人為原因導致定位不準,影響加工精度,勞動強度大,成本高,安全系數低。機械人上下料,取代人工上下料,優點是降低操作者勞動強調,安全系數高,缺點是加工成本高,不同規格的工件需要更換不同的夾具。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不僅加工精度高,上下料效率高,而且無需更換夾具,安全系數高,成本低的車床自動上下料裝置。
本發明具體技術方案如下:
本發明主要包括有機架、傳送組件、上料組件以及下料組件,其中傳送組件包括有傳送直線模組、傳送氣缸以及傳送氣動夾爪,傳送直線模組水平設置在機架上,所述傳送直線模組的滑臺上設朝上的傳送氣缸,該傳送氣缸的活塞部設朝上的傳送氣動夾爪;上述傳送直線模組的一側設上料組件,該上料組件包括有上料直線模組一、上料直線模組二、支撐座、擺動氣缸、上料氣動夾爪一以及上料氣動夾爪二,其中上料直線模組一水平設置在機架上,所述上料直線模組一的滑臺上設支撐座,該支撐座的底部與上料直線模組一的滑臺相接,支撐座的一側設與上料直線模組一垂直的上料直線模組二,該上料直線模組二的滑臺與支撐座的一側相接,上料直線模組二的導軌上設擺動氣缸,該擺動氣缸與上料直線模組二的滑臺相對設置,所述擺動氣缸的活塞端設安裝板,該安裝板上設有兩個相對設置的上料氣動夾爪一以及上料氣動夾爪二,該上料氣動夾爪一、上料氣動夾爪二均與上述傳送直線模組垂直設置;上述傳送直線模組的一端部設下料組件,該下料組件包括有下料盒以及下料氣缸,所述下料盒傾斜設置在上述傳送氣缸的一側,下料盒的進料端高于出料端,其下部設有下料氣缸,設置在機架上下料氣缸的活塞朝向傳送氣缸,該下料氣缸的活塞端通過連板與下料盒相接,所述下料盒的進料端具有兩個條形的開口,這兩個開口與傳送氣動夾爪的夾持部相對應。
作為本發明的一個優選方案,所述下料盒的出料端部設有傳送機,傳送機的傳送帶一端與下料盒的出料端相對應。
本發明整體可通過PLC控制,實現各模組及氣缸之間的連續性工作,尤其適合軸類零件進行車床加工,在上料、下料時實現有序化、自動化。
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如下優點:
1、完全實現自動化上下料,取替人工操作,降低工人勞動強度,完全系數高;
2、能夠適應各種規格零件有序的上下料,無需更換夾具,不受現場環境的影響;
3、車床加工無需等待,可以連續加工,加工精度高,大大提高加工效率,降低生產成本;
4、操作簡單,維護和維修方便,成本低廉,使用壽命長。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初始狀態主視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的初始狀態左視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的初始狀態俯視示意圖。
圖4為本發明的上料裝置后視示意圖(初始狀態)。
圖5為本發明的上料裝置工作示意圖(俯視方向)。
圖6為本發明的下料裝置工作示意圖(俯視方向)。
具體實施方式 接下來就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詳細說明
如圖1、圖2、圖3以及圖4所示的車床自動上下料裝置,傳送組件包括有傳送直線模組101、傳送氣缸102以及傳送氣動夾爪103,其中傳送直線模組101水平設置在機架4上,所述傳送直線模組的滑臺上設朝上的傳送氣缸102,該傳送氣缸的活塞部設朝上的傳送氣動夾爪103;上述傳送直線模組的一側設上料組件,該上料組件包括有上料直線模組一201、上料直線模組二202、支撐座203、擺動氣缸204、上料氣動夾爪一205以及上料氣動夾爪二206,其中上料直線模組一201水平設置在機架4上,所述上料直線模組一的滑臺上設支撐座203,該支撐座的底部與上料直線模組一的滑臺相接,支撐座的一側設與上料直線模組一垂直的上料直線模組二202,該上料直線模組二的滑臺202-1與支撐座的一側相接,上料直線模組二的導軌202-2上設擺動氣缸204,該擺動氣缸與上料直線模組二的滑臺相對設置,所述擺動氣缸的活塞端設安裝板207,該安裝板上設有兩個相對設置的上料氣動夾爪一205以及上料氣動夾爪二206,該上料氣動夾爪一、上料氣動夾爪二均與上述傳送直線模組101垂直設置;上述傳送直線模組的一端部設下料組件,該下料組件包括有下料盒301、下料氣缸302以及傳送機303,所述下料盒301傾斜設置在上述傳送氣缸102的一側,下料盒的進料端高于出料端,其下部設有下料氣缸302,設置在機架4上下料氣缸的活塞朝向傳送氣缸102,該下料氣缸的活塞端通過連板304與下料盒相接,所述下料盒的進料端具有兩個條形的開口301-1,這兩個開口與傳送氣動夾爪103的夾持部相對應,所述下料盒的出料端部設有傳送機303,傳送機的傳送帶一端與下料盒的出料端相對應。
上述車床自動上下料裝置的工作過程大致如下:
首先傳送直線模組驅動傳送氣缸到達上料直線模組二附近,使傳送氣動夾爪與上料氣動夾爪一對應,工件首先由傳送氣動夾爪夾持,傳送氣缸驅動傳送氣動夾爪向上運動,上料氣動夾爪一工作,夾持工件,傳送氣動夾爪下落,上料直線模組二工作,由于上料直線模組二的滑臺固定在支撐座上,則實現上料直線模組二的導軌移動,工件跟隨上料直線模組二的導軌移動至車床的上料端(參考圖5),上料直線模組一工作,使工件完成上料;然后上料直線模組二的導軌返回初始位置;
重復上述動作,如圖5所示,上料氣動夾爪一205夾持一支新的工件501進入車床6,車床給出一根加工好的工件502,擺動氣缸204擺動180°,首先上料氣動夾爪二抓取加工好的工件,擺動氣缸再次擺動180°,上料氣動夾爪一將新的工件送入車床上料端,然后加工好的工件由上料直線模組二202的導軌送出。
加工好的工件送出至上料氣動夾爪二的初始位置,擺動氣缸擺動180°,上料氣動夾爪二夾持工件至傳送直線模組的上方,然后傳送直線模組驅動傳送氣缸到達上料氣動夾爪二的對應對應位置,傳送氣缸驅動傳送氣動夾爪向上運動,傳送氣動夾爪夾持住工件,上料氣動夾爪二復位,傳送氣動夾爪下落,然后傳送直線模組驅動傳送氣缸到達初始位置。
如圖6所示,傳送氣動夾爪103夾持工件502達到初始位置后,下料氣缸工作,將下料盒301推出,使下料盒上的開口301-1插入傳送氣動夾爪的夾持部,然后傳送氣動夾爪松開工件,工件由下料盒滾落至傳送機303上,傳送氣缸102復位,完成一次上下料的循環,準備進入下一個上下料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