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于汽車差速器殼體車加工的裝置,屬于機械加工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汽車差速器殼是用于差速器向兩邊半軸傳遞動力的主構件。殼體的中間部位為空心,并空心面壁開設有對稱的通孔,殼體兩端伸出的外圓部位設有裝配用的軸承位,殼體軸承位的加工尺寸控制是汽車差速器殼體質量的關鍵指標。目前,軸承位加工采用普通車床,用貫通于殼體內孔長度裝夾的長芯軸裝夾加工(見圖2)。由于殼體外形兩端大小不一,并且寬度尺寸大,整體旋轉平衡性差,故車加工中長芯軸易出現跳動,造成軸承位跳動量偏差,并橢圓度大,廢品率高,直接影響了產品的加工質量。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現有技術之不足,提供一種平衡性較好且適用范圍較大的用于汽車差速器殼體車加工的裝置。
其技術方案是:一種用于汽車差速器殼體車加工的裝置,包括車床和安裝于車床卡盤內的芯軸以及杠桿,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裝于車床卡盤內的芯軸為短芯軸,該短芯軸穿過汽車差速器殼體一端軸承位內孔,并在汽車差速器殼體中間部位的空心通孔面壁對應的外圓面上開設有用于杠桿對汽車差速器殼體進行穿插定位的通孔槽。
所述的杠桿為一直平板。
使用時,將汽車差速器殼體套裝在車床卡盤內的短芯軸上;再將杠桿穿過該短芯軸上開設的通孔槽,使其兩端端頭分別抵壓并平挑于汽車差速器殼體中間部位的空心通孔面壁上;最后,將車床尾架的活動頂尖頂緊汽車差速器殼體,即可對汽車差速器殼體的軸承位進行加工。
其有益的效果是:由于將芯軸改短,并在芯軸上穿插了用于平挑汽車差速器殼體中間部位的傳力平衡作用的杠桿,消除了芯軸上的汽車差速器殼體加工不平衡所造成的跳動,提高了對汽車差速器殼體軸承位尺寸精度的控制,使跳動偏差控制在0.02mm以內,橢圓度在0.01以內,產品一次合格率達到了99%以上。
附圖說明
為了易于說明,本發明由下述的附圖及具體實施作以詳細描述。
圖1是本發明的平面結構示意圖;
圖2是原有的長芯軸結構形狀示意圖;
圖3是圖1的C-C剖面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3所示,一種用于汽車差速器殼體車加工的裝置,包括普通車床和安裝于車床卡盤內的芯軸以及杠桿,所述安裝于車床卡盤內的芯軸為短芯軸1,該短芯軸穿過汽車差速器殼體3一端軸承位內孔,并在汽車差速器殼體中間部位的空心通孔面壁對應的外圓面上開設有用于杠桿2對汽車差速器殼體進行穿插定位的通孔槽。
所述的杠桿2為一直平板。
使用時,將汽車差速器殼體3套裝在車床卡盤內的短芯軸1上;再將杠桿2穿過該短芯軸上開設的通孔槽,使其兩端端頭分別抵壓并平挑于汽車差速器殼體中間部位的空心通孔面壁上;最后,將車床尾架(圖中未示)的活動頂尖頂緊汽車差速器殼體,即可對汽車差速器殼體的軸承位進行加工:啟動普通車床電機,汽車差速器殼體隨短芯軸旋轉并對汽車差速器殼體的軸承位進行車加工。車加工旋轉產生的不平衡力通過杠桿2兩端頭平挑并分解傳遞到整個汽車差速器殼體上,從而起到了汽車差速器殼體整體平衡旋轉的作用且杠桿2在車加工旋轉離心力作用下,也不會脫離于短芯軸1所開設的通孔槽。加工完畢,抽出杠桿,松開尾架活動頂尖,人工拆下汽車差速器殼體,并安裝待加工的汽車差速器殼體,繼續下一個加工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