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板材加工領域,尤其是一種板材對接機。
背景技術:
鋼板是常用的建筑材料,在生產和使用過程中常會需要對其進行拼接?,F有的鋼板拼接方式通常由有經驗的工人進行人工拼接,但是人工拼接效果不好,且對于操作人員的要求較高,且移動板材勞動強度大。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對接省力的板材對接機。
本實用新型公開的板材對接機,包括焊接面板、板材支撐結構、夾持機構和拉緊機構,所述板材支撐結構為兩個且兩個板材支撐結構之間設置有所述焊接面板,兩個板材支撐結構的兩側分別設置有所述夾持機構,位于同側的兩個夾持機構之間設置有所述拉緊機構,所述夾持機構下方設置有與夾持機構相配合的拉緊導軌,所述夾持機構包括底板、壓板、夾持導桿和頂板,所述底板與頂板之間通過導桿相連接,所述壓板位于底板與頂板之間,所述導桿穿套于壓板上,所述壓板與頂板之間通過液壓缸連接。
優選地,所述壓板與底板相對的一面分別設置有防滑紋路。
優選地,所述板材支撐結構為輥道。
優選地,所述的板材對接機包括緊壓機構,所述緊壓機構包括支撐立柱、上橫梁和兩個緊壓板,所述支撐立柱位于焊接面板兩端,所述上橫梁設置于支撐立柱上,所述上橫梁通過緊壓驅動機構與緊壓板相連接,所述緊壓板位于焊接面板正上方,緊壓板底面與焊接面板上表面平行,兩個緊壓板之間預留有焊接通道。
優選地,板材對接機包括有焊接槍頭,所述焊接槍頭與上橫梁滑動連接,且焊接槍頭的運動軌跡與焊接通道一致。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該板材對接機通過夾持機構和拉緊機構完成板材對接拉攏,更加省時省力。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俯視圖;
圖2是緊壓機構的示意圖;
圖3是夾持機構的示意圖。
附圖標記:焊接面板1,輥道2,緊壓板3,支撐立柱31,上橫梁32,緊壓驅動機構33, 夾持機構4,底板41,壓板42,頂板43,夾持導桿44,防滑紋路45,拉緊機構5,焊接通道6,焊接槍頭7。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本實用新型公開的板材對接機,包括焊接面板、板材支撐結構、夾持機構4和拉緊機構5,所述板材支撐結構為兩個且兩個板材支撐結構之間設置有所述焊接面板1,兩個板材支撐結構的兩側分別設置有所述夾持機構4,位于同側的兩個夾持機構4之間設置有所述拉緊機構5,所述夾持機構4下方設置有與夾持機構4相配合的拉緊導軌,所述夾持機構4包括底板41、壓板42、夾持導桿44和頂板43,所述底板41與頂板43之間通過導桿相連接,所述壓板42位于底板41與頂板43之間,所述導桿穿套于壓板42上,所述壓板42與頂板43之間通過液壓缸連接。
使用時,將要拼接的鋼板分別放置于兩邊的板材支撐結構上,通過夾持機構4夾緊鋼板邊緣,通過拉緊機構5將兩個鋼板拉攏并對其,然后即可采用焊機進行焊接。
為保證夾持機構4的夾持效果,作為優選方式,所述壓板42與底板41相對的一面分別設置有防滑紋路45。
為便于兩個鋼板的拉攏移動,作為優選方式,所述板材支撐結構為輥道2。
當兩個鋼板對接時,還需保證焊接過程中穩定不移動,因此作為優選方式,該板材對接機包括緊壓機構,所述緊壓機構包括支撐立柱31、上橫梁32和兩個緊壓板3,所述支撐立柱31位于焊接面板1兩端,所述上橫梁32設置于支撐立柱31上,所述上橫梁32通過緊壓驅動機構33與緊壓板3相連接,所述緊壓板3位于焊接面板1正上方,緊壓板3底面與焊接面板1上表面平行,兩個緊壓板3之間預留有焊接通道6。當兩個鋼板拉攏并對其后,就可通過緊壓機構對兩個鋼板進行固定,從而確保焊接不出問題。
焊接可采用另外布置的焊機,也可在該板材對接機布置焊機,作為一種在該板材對接機布置焊機的優選方式,該板材對接機包括有焊接槍頭7,所述焊接槍頭7與上橫梁32滑動連接,且焊接槍頭7的運動軌跡與焊接通道6一致。焊接過程中,焊接槍頭7沿移動,即可完成焊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