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熱鍛模具加工領域,具體地指一種長壽命軸承圈熱鍛凹模。
背景技術:
隨著國民經濟和工業化的發展,熱鍛模具加工軸承圈的廠家已經越來越多。近幾年,生產各種規格的新產品廠家也不斷面世,已經使得熱鍛模具的市場供應需求不斷的加大。
目前,熱鍛模具的使用壽命一直是影響該類產品的關鍵因素,之前的凹模受其結構局限,其使用壽命一直都無法達到一個理想的要求,使用戶的生產成本無法得到有效的控制,也給熱鍛模具的使用帶來了諸多不便。導致熱鍛模具無法長時間使用的關鍵原因在于:
由于熱鍛模具通常的使用過程是將坯料加熱到結晶溫度以上,然后通過凸模施加在凹模上的作用力將凸模和凹模之間的坯料擠壓成所需要的形狀,上述過程反復循環進行;在這個循環過程中,熱鍛模具將受到反復地機械載荷及熱載荷的作用,從而會使模具產生如:開裂、磨損、變形、氧化、熱疲勞和機械疲勞等失效現象,其中最容易發生失效的位置是承受載荷較大的凹模型腔接觸面和潤滑、散熱不理想的區域。而熱鍛模具的短壽命直接造成需要不斷換模,且每次裝模后也無法生產出更多的產品,導致熱鍛模具加工軸承圈的廠家的生產成本急劇增加。因此,只有有效的減緩模具熱疲勞紋的發生,才能保證實現鍛件生產廠家對模具使用成本的控制。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要克服現有熱鍛模具尤其是凹模在使用過程中存在的容易熱疲勞的缺陷,提供一種能夠抗熱疲勞、抗變形開裂 的,能有效提高熱鍛模具使用壽命、保障軸承圈熱鍛生產順利進行的長壽命軸承圈熱鍛凹模。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所設計的長壽命軸承圈熱鍛凹模,包括嵌置在凹模套內的凹模本體,所述凹模本體呈柱狀結構,所述凹模本體軸心位置具有中空軸承圈型腔,所述中空軸承圈型腔呈階梯狀凹面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模本體外壁對稱設置有四個扁平通風部,所述扁平通風部平面處開設有與中空軸承圈型腔貫通的通氣孔,從而在凹模套內與凹模本體的扁平通風部之間形成四個散熱排氣通道。
優選地,所述通氣孔呈斜向下方布置。這樣,可以便于在壓模過程中的高溫氣體向下排出,減少凹模本體的熱疲勞。
優選地,所述通氣孔中心線與水平面之間的夾角為α=20~40°。這樣,可以便于中空軸承圈型腔內的熱氣排出。
優選地,每個所述扁平通風部平面處均開設有兩個通氣孔,所述兩個通氣孔沿水平方向平行布置;進一步地,所述通氣孔的截面直徑為0.3~0.6mm;這樣,可以保證中空軸承圈型腔內的熱氣迅速排出。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于,采用上述散熱結構的長壽命軸承圈熱鍛凹模,其壽命達到了15000模次左右,有效地提高了凹模的壽命,并且降低了熱鍛沖壓產品中次品的占比,所設計的長壽命軸承圈熱鍛凹模具有良好的散熱效果、熱疲勞性和抗熱龜裂性,還有良好的抗氧化性和熱穩定性;上述結構改造成本低,改進效果顯著。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長壽命軸承圈熱鍛凹模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長壽命軸承圈熱鍛凹模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圖2的A—A剖視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
圖1~3中所示的長壽命軸承圈熱鍛凹模,包括嵌置在凹模套內的 凹模本體1,凹模本體1呈柱狀結構,凹模本體1軸心位置具有中空軸承圈型腔2,中空軸承圈型腔2呈階梯狀凹面結構,凹模本體1外壁對稱設置有四個扁平通風部3,扁平通風部3平面處開設有與中空軸承圈型腔2貫通的通氣孔4。通氣孔4呈斜向下方布置。每個扁平通風部3平面處均開設有兩個通氣孔4,兩個通氣孔4沿水平方向平行布置。通氣孔4中心線與水平面之間的夾角為α=20~40°。通氣孔4的截面直徑為0.3~0.6mm。
所設計的軸承圈熱鍛凹模平均壽命15000模次左右,其具有較好的散熱性能以及較好的熱疲勞性和抗熱龜裂性,還有良好的抗氧化性和熱穩定性,有效地提高了凹模的壽命,并且降低了次品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