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塑料制品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塑料水杯凹模吸塑裝置。
背景技術:
塑料水杯是用來裝飲料和茶的一次性容器,其具有密度小、質量輕、易于加工等諸多特點。現有技術中,塑料水杯多是通過注塑進行生產,此方式人工勞動強度大,生產效率低,不適合企業的大批量生產操作。
技術實現要素:
基于背景技術存在的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出了一種塑料水杯凹模吸塑裝置,以解決上述技術問題。
本實用新型提出的一種塑料水杯凹模吸塑裝置,包括:送料機構、加熱機構、成型機構、切割機構、收集機構;送料機構包括送料輥以及驅動連接送料輥的第一驅動裝置,塑料片材纏繞在送料輥上;加熱機構位于送料機構出料側,其可對塑料片材進行軟化處理;成型機構位于加熱機構出料側,成型機構包括上成型組件和下成型組件,上成型組件包括第二驅動裝置和夾板,夾板由第二驅動裝置驅動上下運動,下成型組件位于上成型組件下方,其包括第三驅動裝置、模座、抽氣泵和吹氣泵,模座由第三驅動裝置驅動上下運動,模座沿其長度方向設有多個型腔、與所述型腔連通的氣流通道,所述氣流通道通過管道分別與抽氣泵和吹氣泵連通,模座內還設有多個螺旋狀的冷卻通道、與冷卻通道連通的水流通道,所述冷卻通道位于所述型腔外周,所述水流通道與外部的水冷裝置K連通,并構成循環回路;切割機構位于成型機構出料側,其包括切割組件和支撐組件,切割組件包括第四驅動裝置和切割刀,切割刀由第四驅動裝置驅動上下運動,支撐組件包括第五驅動裝置、支撐平臺和至少兩個支撐板,支撐平臺由第五驅動裝置驅動上下運動,支撐板通過支架設置在支撐平臺上,并位于所述切割刀外側;收集機構位于切割組件與支撐組件之間,其可接收由塑料片材落下的塑料水杯。
優選地,所述收集機構包括傳送帶。
優選地,所述傳送帶上設有防止水杯掉落的限位件。
優選地,支撐板對稱分布在支撐平臺上。
優選地,切割刀與型腔數量相同。
優選地,還包括導向機構,導向機構包括多個導向輥。
本實用新型提出的一種塑料水杯凹模吸塑裝置,塑料片材由送料機構輸出,其受加熱機構作用被軟化,當其運動至成型機構下方時,塑料片材運動停止,第二驅動裝置驅動帶動夾板下行,并使之與塑料片材相抵,第三驅動裝置驅動帶動模座上行,并使之與塑料片材相抵,抽氣泵進行抽氣,塑料片材軟化的部分向下運動至模座的型腔內,運動過程中,水冷裝置實時對型腔內壁進行冷卻,使得塑料片材在與型腔內壁接觸過程中被冷卻成型,成型后,吹氣泵吹氣,第二驅動裝置驅動夾板復位,第三驅動裝置驅動模座復位,成型后的塑料片材與型腔內壁分離,塑料片材繼續運動,當其位于切割機構下方時,塑料片材運動停止,第五驅動裝置驅動承載座上行,并使之與塑料片材相抵,第四驅動裝置驅動切割刀下行,以將成型的塑料水杯由塑料片材上切割下來,切割完畢,切割刀和承載座復位,塑料片材繼續運動,以進行下一輪的成型處理,而切割下來的塑料水杯下落至收集機構,以進行后續的工序。本實用新型提出的塑料水杯凹模吸塑裝置,勞動強度低,自動化程度高,生產效率高,能夠實現塑料水杯的大批量生產。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提出的一種塑料水杯凹模吸塑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中下成型組件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和圖2所示,圖1為本實用新型提出的一種塑料水杯凹模吸塑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1中下成型組件的結構示意圖。
參照圖1,本實用新型提出的一種塑料水杯凹模吸塑裝置,包括:送料機構1、加熱機構2、成型機構3、切割機構4、收集機構5;送料機構1包括送料輥以及驅動連接送料輥的第一驅動裝置,塑料片材纏繞在送料輥上;加熱機構2位于送料機構1出料側,其可對塑料片材進行軟化處理;成型機構3位于加熱機構1出料側,成型機構3包括上成型組件和下成型組件,上成型組件包括第二驅動裝置31和夾板32,夾板32由第二驅動裝置31驅動上下運動,下成型組件位于上成型組件下方,其包括第三驅動裝置33、模座34、抽氣泵35和吹氣泵36,模座34由第三驅動裝置33驅動上下運動,模座34沿其長度方向設有多個型腔、與所述型腔連通的氣流通道,所述氣流通道通過管道分別與抽氣泵35和吹氣泵36連通,模座34內還設有多個螺旋狀的冷卻通道、與冷卻通道連通的水流通道,所述冷卻通道位于所述型腔外周,所述水流通道與外部的水冷裝置K連通,并構成循環回路;切割機構4位于成型機構3出料側,其包括切割組件和支撐組件,切割組件包括第四驅動裝置41和切割刀42,切割刀42由第四驅動裝置41驅動上下運動,支撐組件包括第五驅動裝置43、支撐平臺44和至少兩個支撐板45,支撐平臺44由第五驅動裝置43驅動上下運動,支撐板45通過支架設置在支撐平臺44上,并位于所述切割刀42外側;收集機構5位于切割組件與支撐組件之間,其可接收由塑料片材落下的塑料水杯。
本方案原理如下:塑料片材由送料機構1輸出,其受加熱機構2作用被軟化,當其運動至成型機構3下方時,塑料片材運動停止,第二驅動裝置31驅動帶動夾板32下行,并使之與塑料片材相抵,第三驅動裝置33驅動帶動模座34上行,并使之與塑料片材相抵,抽氣泵35進行抽氣,塑料片材軟化的部分向下運動至模座34的型腔內,運動過程中,水冷裝置k實時對型腔內壁進行冷卻,使得塑料片材在與型腔內壁接觸過程中被冷卻成型,成型后,吹氣泵36吹氣,第二驅動裝置31驅動夾板復位,第三驅動裝置33驅動模座34復位,成型后的塑料片材與型腔內壁分離,塑料片材繼續運動,當其位于切割機構4下方時,塑料片材運動停止,第五驅動裝置43驅動承載座45上行,并使之與塑料片材相抵,第四驅動裝置41驅動切割刀42下行,以將成型的塑料水杯由塑料片材上切割下來,切割完畢,切割刀42和承載座45復位,塑料片材繼續運動,以進行下一輪的成型處理,而切割下來的塑料水杯下落至收集機構5,以進行后續的工序。
上述方案中的所述收集機構5包括傳送帶,有助于將塑料水杯輸送至后續工序上,而所述傳送帶上設有防止水杯掉落的限位件,能夠有效防止塑料水杯由傳送帶上滑落。
支撐板45對稱分布在支撐平臺44上,對塑料片材的支撐更加平穩,從而有助于穩定對塑料片材的切割效果。
切割刀42與型腔數量相同,使得成型與切割能夠同步進行,從而有助于穩定塑料水杯的生產。
塑料片材由送料機構1輸出后,需要在加熱機構2內進行軟化處理,為實現對塑料片材的導向,本方案還包括導向機構6,導向機構6包括導向輥。
本實用新型提出的塑料水杯凹模吸塑裝置,勞動強度低,自動化程度高,生產效率高,能夠實現塑料水杯的大批量生產。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較佳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揭露的技術范圍內,根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及其實用新型構思加以等同替換或改變,都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