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沖壓彎曲模具,具體是指用于沖壓彎曲成型鈑金制品的一種設有滑動讓位凸模的沖彎模具。
背景技術:
鈑金制品的沖壓成型通常需要經過若干道沖壓工序,為了便于表述,本文將眾多沖壓工序中的兩個相鄰工序的鈑金半制品,依序分別簡稱為A工件和B工件;沖彎模具是將A工件通過沖壓彎曲成型為B工件的一種沖壓模具;
對于內彎面處設有凸起結構的A工件,參閱圖6和圖7,現有技術的沖彎模具將A工件沖彎成型為B工件后,所述的凸起結構會掛包覆在凸模上難以脫模,為此,現有技術利用鈑金材料的彈性特性對B工件進行機動強制脫模,或由人工借助工具對B工件進行人工撬動脫模,無論機動強制脫模還是人工撬動脫模,都會不同程度地損傷B工件,此外,人工撬動脫模,工作強度大,生產效率低;因此,現有技術存在工作強度大、生產效率低、工件易受損傷的問題與不足。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與不足,本實用新型采用由上模和下模構成的裝置,其中,上模設有上模載板、滑動凸模和復位彈簧,上模載板的下面設有框槽、滑軌和擋塊,滑動凸模的上面設有滑槽,滑動凸模向心側面的下部設有推斜面;擋塊固定位于框槽的槽底中心,滑軌位于擋塊的左右兩側且與框槽的槽底固定連接;兩只滑動凸模經滑槽與滑軌滑動扣合分別位于擋塊的左右兩側;滑動凸模的下面凸出于框槽的下面;復位彈簧位于框槽的槽壁與滑動凸模的離心側面之間;所述向心側面為滑動凸模朝向擋塊的一側面,所述離心側面為與所述向心側面相對的一側面;下模設有下模載板、凹模、楔塊、推料板和推板彈簧,凹模位于下模載板的上面,推料板位于凹模內,推板彈簧位于下模載板與推料板之間,推料板的上面高于凹模的上面;楔塊對應于所述擋塊,楔 塊固定于下模載板的上面的中心,楔塊的上部向上穿過推料板且凸出于凹模的上方,楔塊的上面的左右兩邊設有楔推面;起始狀態,受復位彈簧作用,左右兩只滑動凸模的向心側與分別與所述擋塊的左右兩側接觸;
工作時,A工件置于下模的凹模的上面,上模下壓,先,滑動凸模的下面與楔塊的上面相遇,所述楔推面經推斜面推動滑動凸模沿所述滑軌朝離心方向撐開,之后,隨著上模的繼續下壓,撐開的滑動凸模與凹模共同將A工件壓彎成型為B工件;B工件包覆在滑動凸模的離心側面隨上模向上復位,當所述楔推面與推斜面分離之后,受復位彈簧作用,左右兩只滑動凸模沿所述滑軌朝擋塊的左右兩側收攏,B工件與滑動凸模的離心側面分離脫模;通過楔塊離心撐開滑動凸模使A工件彎折成型為B工件;通過復位彈簧向心收攏滑動凸模使B工件得以自動脫模的技術方案,提供一種設有滑動凸模的沖彎模具,旨在使沖彎模具加工內彎面處設有凸起結構的鈑金工件,達到減輕工作強度、提高生產效率、避免工件受損的目的。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一種設有滑動凸模的沖彎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其中:所述的上模由上模載板、滑動凸模、復位彈簧構成,其中,所述上模載板為矩形板狀的鋼質構件,上模載板的下面設有矩形的凹槽稱為框槽;所述框槽的槽底中心沿前后方向固定設有矩形條狀鋼質的擋塊;所述擋塊的左右兩側與所述框槽的左右兩內側槽壁之間,分別設有向下凸出、橫截面呈T字形的滑軌,所述滑軌與框槽的槽底固定連接;所述滑動凸模為矩形塊狀的鋼質構件,滑動凸模的下部設有用于彎曲A工件的形面,滑動凸模的上面設有對應滑動扣合所述滑軌的滑槽,滑動凸模的向心側面與滑動凸模的下面之間設有45°的斜面稱為推斜面;所述復位彈簧為圓柱螺旋壓縮彈簧;兩只滑動凸模經所述滑槽與滑軌滑動扣合分別位于擋塊的左右兩側,滑動凸模的下面凸出于框槽的下面;復位彈簧位于框槽的槽壁與滑動凸模的離心側面之間;所述向心側面為滑動凸模朝向擋塊的一側面,所述離心側面為與所述向心側面相對的一側面;起始狀態,受復位彈簧作用,左右兩只滑動凸模的向心側與分別與所述擋塊的左右兩側接觸;
所述的下模由下模載板、凹模、楔塊、推料板和推板彈簧構成,其中,所述下模載板為矩形板狀的鋼質構件;所述凹模為槽口朝上、矩形槽狀的鋼質構 件;所述楔塊為矩形塊狀的鋼質構件,楔塊的左右兩個側面與楔塊的上面之間分別設有45°的斜面稱為楔推面;楔塊的左右寬度大于上模的所述擋塊的左右寬度;所述推料板為矩形板狀的鋼質構件;所述推板彈簧為圓柱螺旋壓縮彈簧;凹模位于下模載板的上面,推料板滑動位于凹模的槽內,推板彈簧位于下模載板與推料板之間,推料板的上面高于凹模的上面;楔塊對應于上模的所述擋塊,楔塊固定在下模載板的上面,楔塊的上部向上穿過推料板且凸出于凹模的上方。
上述結構表述的方向面分為上、下、左、右、前、后面,其中,前面為面對本裝置主視圖的面,后面為與所述前面相對的面。
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
工作時,A工件置于下模的凹模的上面,上模下壓,先,滑動凸模的下面與楔塊的上面相遇,所述楔推面經推斜面推動滑動凸模沿所述滑軌朝離心方向撐開,之后,隨著上模的繼續下壓,被楔塊撐開的滑動凸模與凹模共同將A工件壓彎成型為B工件;B工件包覆在滑動凸模的離心側面隨上模向上復位,當所述楔推面與推斜面分離之后,受復位彈簧作用,左右兩只滑動凸模沿所述滑軌朝向擋塊的左右兩側收攏,B工件與滑動凸模的離心側面分離得以脫模;推料板和推板彈簧的作用是推動B工件向上脫離凹模。
本裝置通過楔塊離心撐開滑動凸模使A工件彎折成型為B工件,通過復位彈簧向心收攏滑動凸模使B工件得以自動脫模,使沖彎模具加工內彎面處設有凸起結構的鈑金工件,減輕了工作強度、提高了生產效率、避免了工件受損。
上述,本實用新型采用由上模和下模構成的裝置,其中,上模設有上模載板、滑動凸模和復位彈簧,上模載板的下面設有框槽、滑軌和擋塊,滑動凸模的上面設有滑槽,滑動凸模向心側面的下部設有推斜面;擋塊固定位于框槽的槽底中心,滑軌位于擋塊的左右兩側且與框槽的槽底固定連接;兩只滑動凸模經滑槽與滑軌滑動扣合分別位于擋塊的左右兩側;滑動凸模的下面凸出于框槽的下面;復位彈簧位于框槽的槽壁與滑動凸模的離心側面之間;所述向心側面為滑動凸模朝向擋塊的一側面,所述離心側面為與所述向心側面相對的一側面;下模設有下模載板、凹模、楔塊、推料板和推板彈簧,凹模位于下模載板的上面,推料板位于凹模內,推板彈簧位于下模載板與推料板之間,推料板的上面高于凹模的上面;楔塊對應于所述擋塊,楔塊固定于下模載板的上面的中心, 楔塊的上部向上穿過推料板且凸出于凹模的上方,楔塊的上面的左右兩邊設有楔推面;起始狀態,受復位彈簧作用,左右兩只滑動凸模的向心側與分別與所述擋塊的左右兩側接觸;
工作時,A工件置于下模的凹模的上面,上模下壓,先,滑動凸模的下面與楔塊的上面相遇,所述楔推面經推斜面推動滑動凸模沿所述滑軌朝離心方向撐開,之后,隨著上模的繼續下壓,撐開的滑動凸模與凹模共同將A工件壓彎成型為B工件;B工件包覆在滑動凸模的離心側面隨上模向上復位,當所述楔推面與推斜面分離之后,受復位彈簧作用,左右兩只滑動凸模沿所述滑軌朝擋塊的左右兩側收攏,B工件與滑動凸模的離心側面分離脫模;通過楔塊離心撐開滑動凸模使A工件彎折成型為B工件;通過復位彈簧向心收攏滑動凸模使B工件得以自動脫模的技術方案,克服了現有技術存在工作強度大、生產效率低、工件易受損傷的問題與不足,所提供的一種設有滑動凸模的沖彎模具,使沖彎模具加工內彎面處設有凸起結構的鈑金工件,達到了減輕工作強度、提高生產效率、避免工件受損的目的。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一種設有滑動凸模的沖彎模具的主視剖視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一種設有滑動凸模的沖彎模具,工作在A工件01置于凹模22上面時態的原理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一種設有滑動凸模的沖彎模具,工作在滑動凸模12與楔塊23相遇,楔塊23將滑動凸模12離心撐開時態的原理示意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的一種設有滑動凸模的沖彎模具,工作在被楔塊23撐開的滑動凸模12與凹模22共同將A工件01壓彎成型為B工件02時態的原理示意圖;
圖5是本實用新型的一種設有滑動凸模的沖彎模具,工作在復位彈簧13向心收攏滑動凸模12使B工件02得以自動脫模時態的原理示意圖;
圖6是一種A工件01的示意圖;
圖7是一種B工件02的示意圖。
下面結合附圖中的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但不應理解為 對本實用新型的任何限制。
圖中:上模1、上模載板11、框槽110、滑軌111、擋塊112、滑動凸模12、滑槽121、推斜面122、復位彈簧13、下模2、下模載板21、凹模22、楔塊23、楔推面231、推料板24、推板彈簧25、A工件01、B工件02。
具體實施方式
參閱圖1~圖5,本實用新型的一種設有滑動凸模的沖彎模具,包括上模1和下模2,其中:所述的上模1由上模載板11、滑動凸模12、復位彈簧13構成,其中,所述上模載板11為矩形板狀的鋼質構件,上模載板11的下面設有矩形的凹槽稱為框槽110;所述框槽110的槽底中心沿前后方向固定設有矩形條狀鋼質的擋塊112;所述擋塊112的左右兩側與所述框槽110的左右兩內側槽壁之間,分別設有向下凸出、橫截面呈T字形的滑軌111,所述滑軌111與框槽110的槽底固定連接;所述滑動凸模12為矩形塊狀的鋼質構件,滑動凸模12的下部設有用于彎曲A工件01的形面,滑動凸模12的上面設有對應滑動扣合所述滑軌111的滑槽121,滑動凸模12的向心側面與滑動凸模12的下面之間設有45°的斜面稱為推斜面122;所述復位彈簧13為圓柱螺旋壓縮彈簧;兩只滑動凸模12經所述滑槽121與滑軌111滑動扣合分別位于擋塊112的左右兩側,滑動凸模12的下面凸出于框槽110的下面;復位彈簧13位于框槽110的槽壁與滑動凸模12的離心側面之間;所述向心側面為滑動凸模12朝向擋塊112的一側面,所述離心側面為與所述向心側面相對的一側面;起始狀態,受復位彈簧13作用,左右兩只滑動凸模12的向心側與分別與所述擋塊112的左右兩側接觸;
所述的下模2由下模載板21、凹模22、楔塊23、推料板24和推板彈簧25構成,其中,所述下模載板21為矩形板狀的鋼質構件;所述凹模22為槽口朝上、矩形槽狀的鋼質構件;所述楔塊23為矩形塊狀的鋼質構件,楔塊23的左右兩個側面與楔塊23的上面之間分別設有45°的斜面稱為楔推面231;楔塊23的左右寬度大于上模1的所述擋塊112的左右寬度;所述推料板24為矩形板狀的鋼質構件;所述推板彈簧25為圓柱螺旋壓縮彈簧;凹模22位于下模載板21的上面,推料板24滑動位于凹模22的槽內,推板彈簧25位于下模載板21與推料板24之間,推料板24的上面高于凹模22的上面;楔塊23對應于上模1 的所述擋塊112,楔塊23固定在下模載板21的上面,楔塊23的上部向上穿過推料板24且凸出于凹模22的上方。
上述結構表述的方向面分為上、下、左、右、前、后面,其中,前面為面對本裝置主視圖的面,后面為與所述前面相對的面。
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
工作時,A工件01置于下模2的凹模22的上面,上模1下壓,先,滑動凸模12的下面與楔塊23的上面相遇,所述楔推面231經推斜面122推動滑動凸模12沿所述滑軌111朝離心方向撐開,之后,隨著上模1的繼續下壓,被楔塊23撐開的滑動凸模12與凹模22共同將A工件01壓彎成型為B工件02;B工件02包覆在滑動凸模12的離心側面隨上模1向上復位,當所述楔推面231與推斜面122分離之后,受復位彈簧13作用,左右兩只滑動凸模12沿所述滑軌111朝向擋塊112的左右兩側收攏,B工件02與滑動凸模12的離心側面分離得以脫模;推料板24和推板彈簧25的作用是推動B工件02向上脫離凹模22。
本裝置通過楔塊23離心撐開滑動凸模12使A工件01彎折成型為B工件02,通過復位彈簧13向心收攏滑動凸模12使B工件02得以自動脫模,使沖彎模具加工內彎面處設有凸起結構的鈑金工件,減輕了工作強度、提高了生產效率、避免了工件受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