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汽輪發電機定子線圈水盒成型壓模。
背景技術:
:
目前,汽輪發電機定子線圈水盒采用鑄造方式生產,質量較差,合格率較低,造成成本較高,即使合格,線圈水盒內、外表面質量也不盡如人意,壁厚不均勻,尺寸偏差大。隨著客戶對線圈水盒質量要求的提高,傳統的鑄造加工方式已經落伍,壓模成型的加工方式可以提高線圈水盒的質量,提升加工效率,降低制造成本。將薄壁紫銅圓管,中間放入芯子,芯子形狀為兩端大小不等的矩形,通過壓模成型,將薄壁紫銅圓管壓成兩端大小不等的矩形銅管,然后,再用楔塊和撐型胎,將矩形銅管撐型合格,工具小巧、操作非常方便。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公開一種結構簡單、成本低、使用方便的汽輪發電機定子線圈水盒成型壓模,由上模(1)、 下模(2)、芯子(3)、墊塊(4)、大頭撐型胎(5)、大頭中間楔塊(6)、大頭邊楔塊(7)、小頭撐型胎(8)、小頭中間楔塊(9)、小頭邊楔塊(10)組成;所述上模(1)放在下模(2)上,形成模腔,芯子(3)放在模腔中間,墊塊(4)墊在大頭撐型胎(5)的上部,一個大頭中間楔塊(6)和兩個大頭邊楔塊(7)組合成一體后放入大頭撐型胎(5)中間,一個小頭中間楔塊(9)和兩個小頭邊楔塊(10)組合成一體后放入小頭撐型胎(8)中間。
所述的上模(1)為組合結構,由第一螺栓(11)、壓板(12)和壓塊(13)組成,壓塊(13)底面與線圈水盒外形相同,用第一螺栓(11)與壓板(12)把合固定成一體。
所述的大頭撐型胎(5)為組合結構,由圓柱銷(14)、型胎(15)、蓋板(16)、第二螺栓(17)組成。型胎(15)和蓋板(16)用第二螺栓(17)把合固定成一體,用圓柱銷(14)定位,型胎(15)與蓋板(16)形成的腔與線圈水盒外形相同。
技術效果:
本實用新型以薄壁紫銅圓管外圓作為壓型基準,將薄壁紫銅圓管中間放入芯子,芯子形狀為兩端大小不等的矩形,通過壓模成型,將薄壁紫銅圓管壓成兩端大小不等的矩形銅管,然 后,再用楔塊和撐型胎,將矩形銅管撐型合格。相比過去的鑄造成型質量好,效率高、成本低。本實用新型適用于將薄壁紫銅圓管壓型成方銅管工件的制作,無復雜部件,操作簡便,易于制造,成本低。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大頭撐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小頭撐型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上模的結構示意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大頭撐型胎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壓模由上模1、下模2和芯子3組成。將薄壁紫銅圓管放在下模2上,將芯子3插入薄壁紫銅圓管中,芯子3為大小頭不等的矩形,上模1通過油壓機壓薄壁紫銅圓管,將薄壁紫銅圓管壓成大小頭不等的矩形方銅管,將芯子3從大頭方向抽出,矩形方銅管大小頭四周形成圓角。
如圖2所示,將矩形方銅管放入大頭撐型胎5上,大頭向上,將2件墊塊4墊在大頭撐型胎5的上部兩邊,墊塊4用于限位,限制油壓機行程,防止將薄壁紫銅圓管壓壞,將1個大 頭中間楔塊6和2個大頭邊楔塊7組合成一體后放入方銅管的大頭端,用油壓機撐型,將方銅管大頭四周圓角撐型成直角。
如圖3所示,將方銅管旋轉180°,放入小頭撐型胎8上,將1個小頭中間楔塊9和2個小頭邊楔塊10組合成一體后放入方銅管的小頭端,用油壓機撐型,將方銅管小頭四周圓角撐型成直角,至此將薄壁紫銅圓管經3個工序制成汽輪發電機定子線圈水盒。
如圖4所示,上模1為組合結構,由第一螺栓11、壓板12和壓塊13組成。壓塊13底面與線圈水盒外形相同,壓板12用于限位,用第一螺栓11將壓板12與壓塊13把合成一體,壓塊13有定位導向功能。
如圖5所示,大頭撐型胎5為組合結構,由圓柱銷14、型胎15、蓋板16、第二螺栓17組成。型胎15和蓋板16用第二螺栓17把合成一體,用圓柱銷14定位,防止型胎15和蓋板16撐型時有相對位移。型胎15與蓋板16形成的腔為大小頭不等的矩形內腔,與線圈水盒外形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