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沖壓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剪切機后擋料位置控制系統。
背景技術:
剪板機是借于運動的上刀片和固定的下刀片,采用合理的刀片間隙,對各種厚度的金屬板材施加剪切力,使板材按所需要的尺寸斷裂分離。目前,我國大多數工礦企業的板料剪切機后擋料位置的調節多采用人工移動擋料板,用直尺等工具配合,測量移動距離,來實現后擋料位置的定位,這樣如果每個在剪切的時候都要進行測量后才能進行剪切,這種調節與定位方式,不僅費時費工,而且也難以保證剪切尺寸精度,從而大大降低了剪切的效率。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克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剪切機后擋料位置控制系統,大大提高了鋼板橫向剪切的精度,使產品的數量和質量都有所提高,并提高了標準化操作水平,減輕了操作工人的勞動強度,從而可取得較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剪切機后擋料位置控制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單片機、電源、第一開關、第二開關、功率放大器、步進電機、步進電機驅動器、絲杠、后擋料板,所述單片機同時與所述電源、所述第一開關、所述第二開關、所述功率放大器連接,所述功率放大器與所述步進電機驅動器連接,所述步進電機驅動器與所述步進電機連接,所述步進電機與所述絲杠連接,所述絲杠與所述后擋料板連接,且所述后擋料板可沿所述絲杠滑動,所述絲杠一端設有所述第一開關,所述絲杠另一端設有所述第二開關。
還包括鍵盤、指示燈、LCD,所述鍵盤、所述指示燈分別與所述單片機連接, 所述LCD通過顯示驅動器與所述單片機連接。
所述單片機上設有擴展存儲器,所述擴展存儲器為擴展8K的RAM 和8K E2PROM。
所述電源包括單片機用電源、輸出和顯示器高壓背光電源、輸入部分電源。
所述單片機用電源、所述輸出和顯示器高壓背光電源用電源分別為5V電源,所述輸入部分電源為12V電源。
所述第一開關附近設有剪切刀。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第一開關作為位移起始位置的控制點,第二開關用于控制后擋料板的移動距離,同時還起到限位作用,適用于輸入尺寸大于后擋料板的情況,防止后擋料板掉落,并用指示燈進行提示;設計了步進電機和絲杠,提供了后擋料板移動的動力。本系統用單片機作為控制器,步進電機作為執行機構,控制剪切機后擋料板的位置移動,能夠精確定位,進而精確控制板材加工尺寸,大大提高了剪切效率。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框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單片機,2、電源,3、第一開關,4、第二開關,5、功率放大器,6、步進電機,7、步進電機驅動器,8、絲杠,9、后擋料板,10、剪切刀,11、鍵盤,12、指示燈,13、LCD,14、顯示驅動器,15、擴展存儲器。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具體實施方式做出說明。
如圖1、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剪切機后擋料位置控制系統,包括單片機1、電源2、第一開關3、第二開關4、功率放大器5、步進電機6、步進電機驅動器7、絲杠8、后擋料板9,所述單片機1同時與所述電源2、所述第一開關3、所述第二開關4、所述功率放大器5連接,所述功率放大器5與所述步進電機驅動器7連接,所述步進電機驅動器7與所述步進電機6連接,所述步進電機6與所述絲杠8連接,所述絲杠8與所述后擋料板9連接,且所述后擋料板9可沿所述絲杠8滑動,所述絲杠8一端設有所述第一開關3,所述絲杠8另一端設有所述第二開關4。
還包括鍵盤11、指示燈12、LCD13,所述鍵盤11、所述指示燈12分別與所述單片機1連接, 所述LCD13通過顯示驅動器14與所述單片機1連接。
所述單片機1上設有擴展存儲器15,所述擴展存儲器15為擴展8K的RAM 和8K E2PROM。
所述電源2包括單片機用電源、輸出和顯示器高壓背光電源、輸入部分電源。
所述單片機用電源、所述輸出和顯示器高壓背光電源用電源分別為5V電源,所述輸入部分電源為12V電源。
所述第一開關3附近設有剪切刀10。
所述單片機1為8051單片機1。
工作原理:開機后,步進電機6控制后擋料板9向前移動,當后擋料板9至第一開關3處,第一開關3閉合,后擋料板9移至零位,步進電機6停止工作,后擋料板9停止運動,然后輸入板料加工尺寸,步進電機6開始工作,帶動后擋料板9向后移動,移動到所需加工位置,停止,剪切刀10下移,執行剪切操作。若輸入的尺寸大于最大的加工尺寸,當后擋料板9至第二開關4處,第二開關4閉合,步進電機6停止工作,后擋料板9停止運動,第二開關4起到后限位的作用。同時指示燈12亮,起提示作用,另外還可設置蜂鳴器,蜂鳴器也與單片機1連接,出現這種情況時,蜂鳴器報警,可起到更好的提示作用,操作人員可以重新輸入剪切尺寸。
需要說明的是,本實用新型只是對硬件部分及連接關系進行的改進,其中涉及到的軟件及程序均為現有技術熟知的,本申請不作保護。
以上對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例進行了詳細說明,但所述內容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不能被認為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的實施范圍。凡依本實用新型申請范圍所作的均等變化與改進等,均應仍歸屬于本實用新型的專利涵蓋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