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鋁加工軋制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冷軋機展平輥裝置。
背景技術:
冷軋機機前展平輥是冷軋機機前給料程序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主要作用是支撐、調整坯料平穩進入軋制區;目前,國內鋁帶冷軋機用的展平輥機架在使用時容易變形,而且穩定性不是很好,在對展平輥進行更換或者維修時,不能方便快捷的拆卸,需耗費大量的時間和人力;另外在冷軋機實際工作中發現,冷軋機上的展平輥內鋰基潤滑脂被沖洗至軋制油,這樣對油品質造成污染,料卷容易出現黃斑,而由于油脂的潤滑,冷軋機在運行中出現展平輥軸承損壞頻率較高。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的不足之處,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拆卸方便、潤滑效果好且不會污染料卷的一種冷軋機展平輥裝置。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冷軋機展平輥裝置,包括底座、展平輥和展平輥安裝機構,底座左側和右側分別固定有一塊固定板,固定板的下邊沿固定連接在底座上,固定板的上邊沿沿前后水平方向設置,每塊固定板的上邊沿均設有上止口;展平輥安裝機構包括左安裝件和右安裝件,左安裝件和右安裝件關于底座的中線左右對稱設置,左安裝件和右安裝件的尺寸和結構均相同,左安裝件與左側的固定板連接,右安裝件與右側的固定板連接;
展平輥包括沿左右水平方向設置的輥筒,輥筒的左端和右端均通過密封轉動機構連接有中心軸;位于右端的密封轉動機構包括擋板和軸承,擋板密封固定在輥筒內,中心軸左端伸入到輥筒的右端部,軸承套設在中心軸上,軸承的內圈與中心軸外壁過盈配合,軸承的外圈與輥筒的內壁過盈配合,中心軸的左端位于擋板的右側;中心軸上穿設有位于軸承右側的螺紋壓蓋,螺紋壓蓋螺紋連接在輥筒內側壁;位于螺紋壓蓋與擋板之間的輥筒內腔形成軸承室;中心軸內開設有注油孔,注油孔的出油口與軸承室連通,注油孔的進油口開設在中心軸的上側外壁,注油孔的進油口上螺紋連接有封堵螺栓;螺紋壓蓋與中心軸之間設有密封橡膠圈;
展平輥安裝在展平輥安裝機構上。
左安裝件包括左安裝座和連接板,左安裝座的底部開設有半圓形的上凹槽,左安裝座的前側和后側均固定設有一個上固定耳;連接板的上邊沿和下邊沿均沿前后水平方向設置,連接板的上側開設有與上凹槽對應的下凹槽,下凹槽為半圓形,上凹槽與下凹槽之間形成圓形的安裝孔,連接板的上邊沿固定設有兩個下固定耳,下固定耳與上固定耳上下一一對應設置,上固定耳與對應的下固定耳之間通過固定螺栓連接;連接板的下邊沿設有與位于左側的上止口對應的下止口,下止口與對應的上止口之間通過連接螺栓連接;
其中位于展平輥右端的中心軸右端部安裝固定在右安裝件的安裝孔上,位于展平輥左端的中心軸左端部安裝固定在左安裝件的安裝孔上。
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展平輥的中心軸轉配在左安裝件和右安裝件的安裝孔內;在進行拆卸時,首先擰下穿設在上止口和下止口之間的連接螺栓,然后操作行車將展平輥吊下,接著擰下穿設在上固定耳和下固定耳之間的固定螺栓,即可取下展平輥;本裝置通過止口連接結構將展平輥連接在底座上,展平輥轉動連接在左安裝件與右安裝件之間,左安裝件和右安裝件均為可拆卸機構,便于拆卸;綜上所述,在對展平輥進行更換或者維修時,可以方便快捷的拆卸,節省了大量的時間和人力;
(2)本裝置與傳統的展平輥潤滑相比較,將固態的鋰基潤滑脂潤滑劑改為液體的潤滑油,防止鋰基潤滑脂污染料卷,通過液體潤滑液的潤滑,提高了設備的運行效率,提高車間產量和產品的質量,防止軋制油品質的劣化;本裝置具體潤滑過程為:首先擰開封堵螺栓,然后通過注油孔可向軸承室內注入液體潤滑油,其中螺紋壓蓋與中心軸之間設有密封橡膠圈,密封橡膠圈用于密封軸承室,防止軸承室內的潤滑液外漏,從而污染料卷,即使軸承損壞,可通過取下螺紋壓蓋,將軸承取出,快速更換新的軸承,更換維修方便。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的左視圖;
圖3是展平輥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術語“中心”、 “長度”、 “上”、“下”、“前”、“后”、“左”、“右”、“豎直”、“水平”、“頂”、“底”、“內”、“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1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實用新型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設備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
如圖1-3所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冷軋機展平輥裝置,包括底座1、展平輥和展平輥安裝機構,底座1左側和右側分別固定有一塊固定板2,固定板2的下邊沿固定連接在底座1上,固定板2的上邊沿沿前后水平方向設置,每塊固定板2的上邊沿均設有上止口3;展平輥安裝機構包括左安裝件和右安裝件,左安裝件和右安裝件關于底座1的中線左右對稱設置,左安裝件和右安裝件的尺寸和結構均相同,左安裝件與左側的固定板2連接,右安裝件與右側的固定板2連接。
展平輥包括沿左右水平方向設置的輥筒21,輥筒21的左端和右端均通過密封轉動機構連接有中心軸22;
位于右端的密封轉動機構包括擋板23和軸承24,擋板23固定在輥筒21內且擋板23與輥筒21密封固定連接,中心軸22左端伸入到輥筒21的右端部,軸承24套設在中心軸22上,軸承24的內圈與中心軸22外壁過盈配合,軸承24的外圈與輥筒21的內壁過盈配合,中心軸22的左端位于擋板23的右側;中心軸22上穿設有位于軸承24右側的螺紋壓蓋25,螺紋壓蓋25螺紋連接在輥筒21內側壁;位于螺紋壓蓋25與擋板23之間的輥筒21內腔形成軸承室29;中心軸22內開設有注油孔26,注油孔26的出油口與軸承室29連通,注油孔26的進油口開設在中心軸22的上側外壁,注油孔26的進油口上螺紋連接有封堵螺栓27。
左側的中心軸22與右側的中心軸22對稱設置,左側的中心軸22也通過密封轉動機構與輥筒21相連接,在此不再詳述。
螺紋壓蓋25與中心軸22之間設有密封橡膠圈28。
左安裝件包括左安裝座4和連接板5,左安裝座4的底部開設有半圓形的上凹槽,左安裝座4的前側和后側均固定設有一個上固定耳10;連接板5的上邊沿和下邊沿均沿前后水平方向設置,連接板5的上側開設有與上凹槽對應的下凹槽,下凹槽為半圓形,上凹槽與下凹槽之間形成圓形的安裝孔8,連接板5的上邊沿固定設有兩個下固定耳9,下固定耳9與上固定耳10上下一一對應設置,上固定耳10與對應的下固定耳9之間通過固定螺栓11連接;連接板5的下邊沿設有與位于左側的上止口3對應的下止口12,下止口12與對應的上止口3之間通過連接螺栓13連接。
其中位于展平輥右端的中心軸22右端部安裝固定在右安裝件的安裝孔8上,位于展平輥左端的中心軸22左端部安裝固定在左安裝件的安裝孔8上。
本裝置的具體使用方法為:展平輥的兩個中心軸22裝配在左安裝件和右安裝件的安裝孔8內;在進行拆卸時,首先擰下穿設在上止口3和下止口12之間的連接螺栓13,然后操作行車將展平輥吊下,接著擰下穿設在上固定耳10和下固定耳9之間的固定螺栓11,即可取下展平輥;
在對展平輥上的軸承潤滑的具體操作為:只需擰開封堵螺栓27,然后通過注油孔26可向軸承室29內注入液體潤滑油。
本實施例并非對本實用新型的形狀、材料、結構等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與修飾,均屬于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