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沖壓模具領域,尤其涉及的是一種級進模間隔切斷裝置。
背景技術:
級進模,也叫連續模,指由多個工位組成、各工位完成不同的加工、各工位順序關聯,在沖床的一次行程中完成一系列的不同的沖壓加工,模具每沖壓完成一次,料帶定距移動一次,至產品完成。
雖然級進模的生產效率高,然而,目前國內冷沖壓行業的級進模生產出來的產品都是單個的產品,在其后續的二次加工過程中也都是單個加工。針對較小又復雜的零件在二次加工時,既不方便定位,良率也低,不利于生產,從而導致生產效率低,報廢率高,增加了產品的制造成本。
因此,現有技術還有待于改進和發展。
技術實現要素:
鑒于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級進模間隔切斷裝置,旨在解決現有技術中的級進模加工出來的產品均為單個產品導致的后續加工過程中的定位裝夾不便的情況。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級進模間隔切斷裝置,包括模座、設置于模座上的氣缸以及用于控制氣缸伸縮的控制系統,所述模座包括上模座以及與上模座相對應的下模座,所述上模座設有沖頭,所述下模座的相應位置設有與所述沖頭對應的刀口;所述氣缸與所述沖頭連接,用于帶動所述沖頭上下運動;所述控制系統包括:
用于控制氣缸伸縮電磁閥;
用于接收感應信號并根據接收到的信號控制電磁閥的通斷的PLC控制器;
繼電器,設于PLC控制器的供電電路上且與電磁閥連接,繼電器在接收斷電信號后斷開,使電磁閥斷電停止工作;
用于統計電磁閥的通電時間的計時器;
用于統計沖頭運動次數的計數器;
所述PLC控制器與計時器、計數器、電磁閥以及氣缸均連接。
所述的級進模間隔切斷裝置,其中,所述氣缸包括有缸體以及活塞桿,所述缸體通過一連接件與上模座連接,所述活塞桿與一斜推件連接,所述斜推件具有第一斜面;所述沖頭具有第二斜面,所述第二斜面與第一斜面相配合,將氣缸的水平運動轉變成沖頭的上下運動。
所述的級進模間隔切斷裝置,其中,所述上模座與沖頭之間設有固定柱,所述沖頭設有固定孔,所述斜推件設有過孔,所述固定柱穿過所述過孔后與固定孔連接固定。
所述的級進模間隔切斷裝置,其中,所述固定柱外套設有一彈簧,所述固定柱的一端設有卡頭,所述彈簧的兩端分別抵于卡頭與斜推件的上表面之間。
所述的級進模間隔切斷裝置,其中,所述固定柱上設有一墊片,所述墊片設于卡頭與彈簧之間。
所述的級進模間隔切斷裝置,其中,所述固定柱為螺釘,所述固定孔為與所述螺釘配合的螺紋孔。
所述的級進模間隔切斷裝置,其中,所述控制系統還包括漏電開關,所述漏電開關設于PLC控制器與外部電源之間,用于保護電源電路的正常運行和避免短路危險事件的發生。
所述的級進模間隔切斷裝置,其中,所述控制系統還包括觸摸屏,用于接收PLC控制器的反饋信息,將整個系統運行可視化,同時作為PLC控制器的人為輸入控制部件。
所述的級進模間隔切斷裝置,其中,進一步包括安全報警裝置,所述安全報警裝置設于上模座上方,所述安全報警裝置與PLC控制器電連接。
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級進模間隔切斷裝置,由于采用了在級進模上增加一氣缸,且通過增加計時器與計數器,將沖頭的運動變為間歇性運動,使得沖壓出來的零件不再是單個零件,而是通過料帶連接在一起的多個,方便在后續加工過程中的定位,大大提高生產效率,節約人工成本,有效解決了現有技術僅能加工單個零件導致的加工效率低、報廢率高的問題。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中一種級進模間隔切斷裝置的立體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中一種級進模間隔切斷裝置的分解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中一種級進模間隔切斷裝置的正視圖;
圖4是圖3的右視圖;
圖5是圖3的俯視圖;
圖6是本實用新型的控制系統的結構框圖;
圖7是本實用新型中的PLC控制器的接線示意圖;
圖8是本實用新型中的PLC控制器的電氣原理圖。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級進模間隔切斷裝置,為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確,以下參照附圖并舉實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前后、左右、上下等方位以級進模間隔切斷裝置正常使用狀態為參照,使用時,垂直于地面的方向為上下方向;在垂直于上下方向的水平面內,與正對使用者時處于左手邊的方向為左,處于右手邊的方向為右;以水平面內垂直于左右的方向為前后方向,在前后方向上,指向使用者的方向為前,背離使用者的方向為后。
請參照圖1、圖2與圖6所示,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級進模間隔切斷裝置,包括模座(圖中未示出)、設置于模座上的氣缸10以及用于控制氣缸10伸縮的控制系統20。在本實用新型中,以級進模間隔切斷裝置運用于沖床上為例作進一步說明,應當說明的是,本實用新型的級進模間隔切斷裝置并不局限于此,在本實用新型的其它較佳實施例中,還可以運用到汽車行業,打印機行業,數碼行業,家用電器等行業的零件冷沖壓。
如圖3、圖4及圖5所示,所述模座包括上模座以及與上模座相對應的下模座,所述上模座設有沖頭31,所述下模座的相應位置設有與所述沖頭31對應的刀口32,通過沖頭31與刀口32的配合實現沖壓。所述氣缸10與所述沖頭31連接,用于帶動所述沖頭31上下運動;所述控制系統20包括:電磁閥21,用于控制氣缸10伸縮;PLC控制器22,用于接收感應信號并根據接收到的信號控制電磁閥21的通斷;繼電器25,設于PLC控制器22的供電電路上且與電磁閥21連接,繼電器25在接收斷電信號后斷開,從而使電磁閥21因斷電而停止工作;計時器26,用于計算電磁閥21的通電時間,當電磁閥21通電時間達到第一預設值時,斷開繼電器25;計數器27,用于計算沖頭31運動次數。所述PLC控制器22與計時器26、計數器27、電磁閥21以及氣缸10均連接。
其中,本實用新型通過在級進模上增加一氣缸10,且通過增加計時器26與計數器27,將沖頭31的運動變為間歇性運動,使得沖壓出來的零件不再是單個零件,而是通過料帶40連接在一起的多個,方便在后續加工過程中的定位,大大提高生產效率,節約人工成本,解決了現有技術的僅能加工單個零件導致的加工效率低、報廢率高的問題。
具體而言,在本實施例中,所述計時器26用于計算(即統計)所述沖頭下壓的壓合時間。當所述沖頭下壓的壓合時間達到第一預設值(例如將第一預設值設為1s)時,斷開繼電器25,從而使得沖壓出來的零件保持與料帶40連接而不會與料帶40完全分離。
所述計數器27具有輸入模塊和統計模塊,通過輸入模塊可輸入第二預設值(例如將第二預設值設定為5次),所述統計模塊用于統計沖頭31運動的次數,當統計模塊統計的次數等于第二預設值時,發出信號給PLC控制器22,從而能夠準確控制產品的規格。
優選的,如圖1、圖2所示,所述氣缸10包括有缸體11以及活塞桿12,所述缸體11通過一連接件13與上模座連接,所述活塞桿12與一斜推件50連接,所述斜推件50具有第一斜面51;所述沖頭31具有第二斜面33,所述第二斜面33與第一斜面51相配合,從而將氣缸10的水平運動轉變成沖頭31的上下運動。當氣缸10的活塞桿12伸出時,帶動斜推件50向左移動,使得沖頭31往上運動,此時沖頭31復位,為下一次的沖壓做準備;當氣缸10的活塞桿12縮回時,帶動斜推件50向右移動,使得沖頭31向下運動,以便下降到與需要沖壓的零件的高度一致,即進行沖孔。
優選的,所述第一斜面51與第二斜面33均為楔形。
優選的,所述上模座與沖頭31之間設有固定柱34,所述沖頭31設有固定孔311,所述斜推件50設有過孔52,所述固定柱34穿過所述過孔52后與固定孔311連接固定。所述固定柱34還具有定位導向的作用,避免在沖壓的過程中導致運行不平穩的情況發生。所述固定柱34外套設有一彈簧35,所述固定柱34的一端設有卡頭(圖中未示出),所述彈簧35的兩端分別抵于卡頭與斜推件50的上表面之間。當氣缸10的活塞桿12伸出時,所述彈簧35處于壓縮狀態,當氣缸10的活塞桿12縮回時,所述彈簧35恢復原先狀態。
優選的,所述過孔52為長條形。所述過孔52的長度方向與所述氣缸10的活塞桿12的伸縮方向相同。所述過孔52的長度應大于所述氣缸10的活塞桿12的行程,避免損壞氣缸10。
優選的,所述固定柱34上設有一墊片36,所述墊片36設于卡頭與彈簧35之間。所述固定柱34為螺釘,所述固定孔311為與所述螺釘配合的螺紋孔。應當說明的是,本實用新型的固定柱34的設置方式并不局限于此,在本實用新型的其它較佳實施例中,所述固定柱34還可以為銷釘、螺栓等。
如圖7、圖8所示,圖7是本實用新型中的PLC控制器的接線示意圖;圖8是本實用新型中的PLC控制器的電氣原理圖。所述控制系統20還包括漏電開關以及24 V開關電源,所述漏電開關設于PLC控制器22與外部電源之間,用于保護電源電路的正常運行和避免短路危險事件的發生。所述24V開關電源用于將220V交流電轉化為24V直流穩定的電源,所述24V開關電源的L線端、N線端均與PLC控制器22連接,所述PLC控制器22還具有220V接線端以及0V接線端。所述PLC控制器22的COM接線端與X001接線端均與沖床連接。所述PLC控制器22的M1、M2、M3接線端分別與PLC控制器22的COM1接線端形成第一回路、第二回路以及第三回路,所述M1接線端連接有一計數器27,所述M2接線端連接有一計時器26。所述第一回路上設置有用于控制計數器27工作與否的第一開關SB1,所述第二回路上設置有用于控制計時器26工作與否的第二開關SB2,所述第三回路上設置有復位開關SB3。所述第一開關SB1、第二開關SB2及復位開關SB3可以為按鈕開關。所述PLC控制器的Y001輸出端通過一繼電器25與電磁閥21連接。
優選的,所述控制系統20還包括觸摸屏(圖中未示出),用于接收PLC控制器22的反饋信息,將整個系統運行可視化,同時作為PLC控制器的人為輸入控制部件。
進一步的,所述級進模間隔切斷裝置包括安全報警裝置(圖中未示出),所述安全報警裝置設于上模座上方,所述安全報警裝置與PLC控制器電連接,通過設置安全報警裝置,當出現意外情況時,能夠及時發現并處理,避免意外事故的發生。
應當理解的是,本實用新型的應用不限于上述的舉例,對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可以根據上述說明加以改進或變換,所有這些改進和變換都應屬于本實用新型所附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