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汽車生產技術領域,具體的說,是涉及一種車架縱梁的焊接裝置。
背景技術:
車架是汽車的基體,是將汽車的主要總成和各零部件連接成汽車整體的金屬構件,車架由左右縱梁搭接焊接而成,縱梁則由兩側一系列零件,人工手持大型焊鉗焊接而成。
目前焊接方式為:左右縱梁由左右縱梁焊接拼臺裝置鎖緊固定,由工作人員手持焊鉗焊接縱梁側面焊點,由于車架縱梁分為左側和右側,單側焊接時需要2名工作人員進行焊接,雙側需要4名工作人員,雙班制生產,即需要8名工作人員進行焊接。需求工作人員數量多,生產成本較大且人工焊接焊點位置無法保證,焊接質量差。
因此,如何提供一種車架縱梁的焊接裝置,實現(xiàn)機械化焊接,降低操作者的勞動強度,是本領域技術人員目前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有鑒于此,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車架縱梁的焊接裝置,實現(xiàn)機械化焊接,降低操作者的勞動強度。
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車架縱梁的焊接裝置,其包括:
對車架縱梁鎖定的夾具;
安裝焊鉗的移動裝置,所述移動裝置能夠使所述焊鉗相對所述夾具移動;
驅動所述焊鉗移動的驅動裝置。
優(yōu)選地,上述的焊接裝置中,所述移動裝置包括用于固定所述焊鉗的焊鉗安裝座和第一導軌,所述焊鉗安裝座安裝在所述第一導軌上,并沿所述第一導軌移動。
優(yōu)選地,上述的焊接裝置中,所述第一導軌和所述焊鉗安裝座通過第一齒輪齒條結構配合連接。
優(yōu)選地,上述的焊接裝置中,還包括桁架,所述移動裝置可移動的安裝在所述桁架上。
優(yōu)選地,上述的焊接裝置中,所述桁架上具有第二導軌,所述移動裝置通過安裝基座安裝在所述第二導軌上,并沿所述第二導軌移動,所述第一導軌的延伸方向和所述第二導軌的延伸方向相交。
優(yōu)選地,上述的焊接裝置中,所述第一導軌垂直于所述車架縱梁的延伸方向,所述第二導軌平行于所述車架縱梁的延伸方向。
優(yōu)選地,上述的焊接裝置中,所述第二導軌和所述安裝基座通過第二齒輪齒條結構配合連接。
優(yōu)選地,上述的焊接裝置中,所述驅動裝置包括驅動所述焊鉗安裝座在所述第一導軌上移動的第一伺服電機和驅動所述安裝基座在所述第二導軌上移動的第二伺服電機,所述第一伺服電機和所述第二伺服電機均與PLC信號連接。
優(yōu)選地,上述的焊接裝置中,所述移動裝置為兩組,并均可移動的安裝在所述桁架上。
優(yōu)選地,上述的焊接裝置中,所述夾具包括:
夾具底座;
安裝在所述夾具底座上的支撐座,所述支撐座為兩個,兩個支撐座的高度差為所述車架縱梁的兩段水平段的豎直距離;
兩個支撐座上均設置有用于夾緊對應所述水平段的夾緊器;
對所述縱梁進行定位的定位件;
與所述夾具底座相連的驅動氣缸。
經由上述的技術方案可知,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車架縱梁的焊接裝置,包括夾具、移動裝置和驅動裝置,其中,夾具對車架縱梁進行夾緊固定,而移動裝置安裝有焊鉗,并能夠使焊鉗相對于夾具移動,驅動裝置為焊鉗的移動提供動力基礎。使用時,將車架縱梁夾緊在夾具上,并啟動驅動裝置改變焊鉗的位置,從而對車架縱梁的不同地方進行焊接,完成對縱梁的焊接生產,使用該焊接裝置可在焊接過程中完全取代操作工人,因此,降低了操作者的勞動強度,減小了操作者的數量,降低了生產用工成本,此外,機械化焊接可保證焊接質量的一致性。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xiàn)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xiàn)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提供的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車架縱梁的焊接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車架縱梁的焊接裝置的夾具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的核心是提供一種車架縱梁的焊接裝置,實現(xiàn)機械化焊接,降低操作者的勞動強度。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如圖1和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車架縱梁的焊接裝置,包括夾具、移動裝置和驅動裝置,其中,夾具對車架縱梁6進行夾緊固定,而移動裝置安裝有焊鉗3,并能夠使焊鉗3相對于夾具移動,驅動裝置為焊鉗3的移動提供動力基礎。使用時,將車架縱梁6夾緊在夾具上,并啟動驅動裝置改變焊鉗3的位置,從而對車架縱梁6的不同地方進行焊接,完成對縱梁6的焊接生產,使用該焊接裝置可在焊接過程中完全取代操作工人,因此,降低了操作者的勞動強度,減小了操作者的數量,降低了生產用工成本,此外,機械化焊接可保證焊接質量的一致性。
具體的實施例中,該移動裝置包括焊鉗安裝座21和第一導軌22,其中,焊鉗3固定在焊鉗安裝座21上,而焊鉗安裝座21安裝在第一導軌22上,并能夠沿第一導軌22移動,以改變焊鉗3的位置。在實際中,可將第一導軌22設置為垂直于車架縱梁6的延伸方向。通過焊鉗安裝座21在第一導軌22上的移動而改變焊接位置的變化。
在實際中可將第一導軌22和焊鉗安裝座21通過第一齒輪齒條結構配合連接,具體的,在第一導軌22上設置齒條,而在焊鉗安裝座21上設置齒輪,通過齒輪和齒條的配合,改變焊鉗安裝座21在第一導軌22上的位置。此處只是提供了一種具體的連接方式,在實際中也可將第一導軌22和焊鉗安裝座21通過滾珠絲杠的連接方式進行焊鉗安裝座21直線位置的改變。對于焊鉗安裝座21直線位置改變的方式可通過多種結構實現(xiàn),此處并不僅限于上述結構,只要能滿足上述要求均在保護范圍內。
進一步的實施例中,該焊接裝置還包括桁架1,其中移動裝置可移動的安裝在桁架1上,此處的桁架1作為整個移動裝置和驅動裝置的安裝基礎,對于其具體的結構可根據不同的需要進行設定,此處不做具體限定。
優(yōu)選的實施例中,該桁架1上具有第二導軌42,移動裝置通過安裝基座41安裝在第二導軌42上,并且沿第二導軌42移動,第一導軌22的延伸方向和第二導軌42的延伸方向相交。通過兩個方向的移動,可實現(xiàn)對焊鉗3兩個方向的移動,焊接車架縱梁6的不同位置,提高該焊接裝置的焊接范圍。
本實用新型中公開了一種具體的布置方式,具體的,第一導軌22垂直于車架縱梁6的延伸方向,第二導軌42平行于車架縱梁6的延伸方向,其中,車架的延伸方向為如圖2中車架的長度方向。通過上述設置焊鉗3的焊鉗安裝座21在第一導軌22上移動時焊接縱梁6豎直方向的零件,而當移動裝置的安裝基座41在第二導軌42上移動時焊接縱梁6水平方向的零件,通過位置的改變可實現(xiàn)對縱梁6各個部分的焊接。
在實際中可將第二導軌42和移動裝置的安裝基座41通過第二齒輪齒條結構配合連接,具體的,在第二導軌42上設置齒條,而在移動裝置的安裝基座41上設置齒輪,通過齒輪和齒條的配合,改變移動裝置的安裝基座41在第二導軌42上的位置。此處只是提供了一種具體的連接方式,在實際中也可將第二導軌42和移動裝置的安裝基座41通過滾珠絲杠的連接方式進行移動裝置直線位置的改變。對于移動裝置的安裝基座41直線位置改變的方式可通過多種結構實現(xiàn),此處并不僅限于上述結構,只要能滿足上述要求均在保護范圍內。
在一具體實施例中將上述公開的驅動裝置分為驅動焊鉗安裝座21在第一導軌22上移動的第一伺服電機和驅動安裝基座41在第二導軌42上移動的第二伺服電機,并且第一伺服電機和第二伺服電機均與PLC信號連接。通過PLC控制第一伺服電機和第二伺服電機可根據設定確定焊鉗的位置,實現(xiàn)自動化控制。
具體的工作過程:
上一工序工作人員將車架縱梁6放入夾具內進行定位、夾緊,第一伺服電機和第二伺服電機驅動焊鉗3改變位置,進行上下、左右移動,通過PLC控制焊鉗3位置,并對縱梁6一側進行焊接,一側焊接完成后,焊鉗安裝座21由第一伺服電機驅動上升,再通過夾具的氣缸將縱梁6另一側移動至焊鉗3開口下,然后,焊鉗3下降,通過PLC控制焊鉗3位置,并進行焊接,焊接完成后,焊鉗3再次上升,夾具的氣缸將縱梁6拉回原點位置,再由下工序工作人員將縱梁6取出,即完成一個循環(huán)縱梁焊接。因此,本自動化焊接設備,能夠直接取代工作人員進行焊接生產,降低了生產用工成本,提升了焊點質量。
為了提高焊接的效率,在一具體實施例中將移動裝置設置為兩組,并均可移動的安裝在桁架1上,通過兩個移動裝置上的焊鉗3同時對車架縱梁6進行焊接,可提高焊接的效率,縮短焊接周期,提高生產效率。
此外,本實用新型還公開了一種夾具的結構,包括夾具底座51、支撐座52和夾緊器53以及驅動氣缸。其中,夾具底座51作為整個夾具的安裝基礎,支撐座52安裝在夾具底座51上,并且支撐座52為兩個;車架縱梁6為一個具有一段彎曲段的板,與彎曲段的兩端連接的均為水平段,由于彎曲段的存在,使得兩段水平段在縱梁6正常放置時豎直方向具有高度差,因此,為了提高對縱梁6夾持的穩(wěn)定性,支撐座52為兩個,并且這兩個支撐座52的高度差為車架縱梁6的兩段水平段的豎直距離,以保證兩個支撐座52上的夾緊器53能夠同時與對應的水平段夾緊。為了改變夾具的位置,還設置了與夾具底座51連接的驅動氣缸,通過驅動氣缸的作用改變夾具與桁架1的距離。此外,該夾具還具有定位件54,以對縱梁在夾具上的位置進行定位,保證焊接位置的準確。為了便于理解,可將驅動氣缸的移動方向設定為X軸,第一導軌的方向為Z軸,第二導軌的方向為Y軸,通過分析可知,該裝置可實現(xiàn)對縱梁的任意方向的焊接。
本說明書中各個實施例采用遞進的方式描述,每個實施例重點說明的都是與其他實施例的不同之處,各個實施例之間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參見即可。
對所公開的實施例的上述說明,使本領域專業(yè)技術人員能夠實現(xiàn)或使用本實用新型。對這些實施例的多種修改對本領域的專業(yè)技術人員來說將是顯而易見的,本文中所定義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圍的情況下,在其它實施例中實現(xiàn)。因此,本實用新型將不會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這些實施例,而是要符合與本文所公開的原理和新穎特點相一致的最寬的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