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管道加工裝置技術領域,是一種管道開孔切割及對接焊縫焊接工作站。
背景技術:
目前,管道開孔切割及對接焊縫焊接工作站的管件安裝,普遍采用人工手動測量來調節管件水平度、垂直度、及管件和變位機的同心度,在切割和焊接過程中手工調節焊槍高度,來適應長管件在旋轉過程中產生的擾動和跳動。人工手動測量來調節管件水平度、垂直度和同心度,存在如下問題:一方面,效率低,調整時間長,導致焊接切割準備工作時間遠大于切割焊接加工時間;另一方面,在焊接過程中,通過人工目測跟蹤調整槍嘴和工件的位置,容易出現滯后和誤差,穩定性差;再一方面,長管件在旋轉過程中產生的擾動和跳動影響切割、焊接質量,成型效果不可控。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管道開孔切割及對接焊縫焊接工作站,克服了上述現有技術之不足,其能有效解決現有管道加工裝置存在的費時費力、施工效率較低、穩定性差、成型效果不可控的問題。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通過以下措施來實現的:一種管道開孔切割及對接焊縫焊接工作站,包括工作臺、可移動操作機、用于夾持管道的變位機、用于支撐管道的支撐架、位移傳感器、控制器、顯示器,變位機固定安裝在工作臺的右部,支撐架固定安裝在工作臺的左部,可移動操作機固定安裝在變位機與支撐架之間的工作臺上,可移動操作機包括機頭、橫臂、立柱、底座、驅動橫臂前后滑動的第一驅動機構、驅動橫臂上下滑動的第二驅動機構、驅動橫臂左右運動的第三驅動機構,機頭安裝在橫臂的前端,橫臂前后滑動地安裝在滑架上,滑架上下滑動地安裝在立柱上,立柱滑動地安裝在底座上,底座固定安裝在工作臺上;第一驅動機構包括第一電機和第一傳動機構,第一電機的動力輸出端與第一傳動機構的動力輸入端連接,第二驅動機構包括第二電機和第二傳動機構,第二電機的動力輸出端與第二傳動機構的動力輸入端連接,第三驅動機構包括第三電機和第三傳動機構,第三電機的動力輸出端與第三傳動機構的動力輸入端連接;位移傳感器固定安裝在機頭上,位移傳感器的信號輸出端與控制器的信號輸入端電連接,控制器的第一指令輸出端與第一電機的輸入端連接,控制器的第二指令輸出端與第二電機的輸入端連接,控制器的第三指令輸出端與第三電機的輸入端連接,控制器的第四指令輸出端與顯示器的輸入端連接。
下面是對上述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進一步優化或/和改進:
上述第一傳動機構為齒輪齒條機構,第二傳動機構為齒輪齒條機構,第三傳動機構為齒輪齒條機構。
上述位移傳感器為激光位移傳感器。
上述支撐架的上端面上安裝有V型襯墊,V型襯墊上設有與管道外壁滾動接觸的滾珠。
上述變位機包括水平安裝座、豎直支架、夾持器、驅動夾持器上下滑動的第四驅動機構,水平安裝座固定安裝在工作臺上,豎直支架固定安裝在水平安裝座上,水平安裝座上設有滑軌,夾持器安裝在滑軌上,第四驅動機構包括液壓泵、電磁換向閥和液壓油缸,液壓泵通過電磁換向閥與液壓油缸連接,液壓油缸的上端與夾持器的下部連接,液壓油缸的下端與水平安裝座連接,控制器的第五指令輸出端與電磁換向閥的控制端連接。
本實用新型結構合理而緊湊,使用方便,其通過控制器發送指令,機頭攜帶位移傳感器與管道變換不同的相對位置,位移傳感器將測量到的數據傳入控制器進行計算,得出管道各項參數,并在顯示器上進行顯示。根據顯示器上顯示的參數,可以手動或自動調節管道的位置,具體包括調整管道的水平度、調整管道的同心度、調整管道與可移動操作機的平行度;在切割、焊接過程中,實時同步測量,矯正機頭與管道的相對位置,消除長管道在旋轉過程中的擾動和跳動對切割焊接質量、成型效果的影響,具有安全、省力、簡便、高效的特點。
附圖說明
附圖1為本實用新型最佳實施例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附圖2為附圖1中變位機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附圖3為附圖1中可移動操作機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附圖4為附圖1中支撐架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附圖5為本實用新型最佳實施例的電路原理圖。
附圖中的編碼分別為:1為工作臺,2為可移動操作機,3為變位機,4為支撐架,5為機頭,6為橫臂,7為立柱,8為底座,9為第一電機,10為第一傳動機構,11為第二傳動機構,12為第三傳動機構,13為V型襯墊,14為滾珠,15為水平安裝座,16為豎直支架,17為夾持器,18為液壓油缸,19為位移傳感器,20為控制器,21為顯示器,22為第二電機,23為第三電機,24為電磁換向閥,25為管道,26為滑架。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不受下述實施例的限制,可根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與實際情況來確定具體的實施方式。
在本實用新型中,為了便于描述,各部件的相對位置關系的描述均是根據說明書附圖1的布圖方式來進行描述的,如:前、后、上、下、左、右等的位置關系是依據說明書附圖的布圖方向來確定的。
下面結合實施例及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描述:
如附圖1、2、3、4、5所示,該管道開孔切割及對接焊縫焊接工作站包括工作臺1、可移動操作機2、用于夾持管道25的變位機3、用于支撐管道25的支撐架4、位移傳感器19、控制器20、顯示器21,變位機3固定安裝在工作臺1的右部,支撐架4固定安裝在工作臺1的左部,可移動操作機2固定安裝在變位機3與支撐架4之間的工作臺1上,可移動操作機2包括機頭5、橫臂6、立柱7、底座8、驅動橫臂6前后滑動的第一驅動機構、驅動橫臂6上下滑動的第二驅動機構、驅動橫臂6左右運動的第三驅動機構,機頭5安裝在橫臂6的前端,橫臂6前后滑動地安裝在滑架26上,滑架26上下滑動地安裝在立柱7上,立柱7滑動地安裝在底座8上,底座8固定安裝在工作臺1上;第一驅動機構包括第一電機9和第一傳動機構10,第一電機9的動力輸出端與第一傳動機構10的動力輸入端連接,第二驅動機構包括第二電機22和第二傳動機構11,第二電機22的動力輸出端與第二傳動機構11的動力輸入端連接,第三驅動機構包括第三電機23和第三傳動機構12,第三電機23的動力輸出端與第三傳動機構12的動力輸入端連接;位移傳感器19固定安裝在機頭5上,位移傳感器19的信號輸出端與控制器20的信號輸入端電連接,控制器20的第一指令輸出端與第一電機9的輸入端連接,控制器20的第二指令輸出端與第二電機22的輸入端連接,控制器20的第三指令輸出端與第三電機23的輸入端連接,控制器20的第四指令輸出端與顯示器21的輸入端連接。在作業前,將管道25的右端夾持在變位機3上,管道25的左端放置在支撐架4上,通過控制器20發送指令,機頭5攜帶位移傳感器19與管道25變換不同的相對位置,位移傳感器19將測量到的數據傳入控制器20進行計算,得出管道25各項參數,并在顯示器21上進行顯示。根據顯示器21上顯示的參數,可以手動或自動調節管道25的位置,具體包括調整管道25的水平度、調整管道25的同心度、調整管道25與可移動操作機2的平行度。在切割、焊接過程中,實時同步測量,矯正機頭5與管道25的相對位置,消除長管道25在旋轉過程中的擾動和跳動對切割焊接質量、成型效果的影響。具體地,在作業前測量管道25的管徑時,首先將機頭5上的焊槍調整至垂直朝下,控制器20控制第一電機9轉動,第一電機9通過第一傳動機構10帶動機頭5前后滑動,第一電機9帶動可移動操作機2的橫臂6沿前后方向來回運動1至2個周期,在運動中,機頭5上安裝的位移傳感器19進行實時測量,即可通過掃描回來的數據計算出管道25的管徑;測量管道25的水平度時,首先將機頭5上的焊槍調整至垂直朝下,焊槍所在位置為管道25的管徑法線方向上,控制器20控制第三電機23轉動,第三電機23通過第三傳動機構12帶動機頭5左右運動,第三電機23帶動可移動操作機2的橫臂6左右運動(水平運動),采集至少三個點的位置數據,進行計算,獲取管道25的水平度;焊接過程中控制的主要是焊槍高度的隨動,安裝在機頭5上的位移傳感器19實時采集數據,并將數據傳送至控制器20,控制器20計算后發送控制指令給第二電機22,第二電機22轉動,第二電機22通過第二傳動機構11帶動可移動操作機2的橫臂6上下運動,進行焊槍高度的實時隨動。
可根據實際需要,對上述管道開孔切割及對接焊縫焊接工作站作進一步優化或/和改進:
如附圖1、2、3、4所示,上述第一傳動機構10為齒輪齒條機構,第二傳動機構11為齒輪齒條機構,第三傳動機構12為齒輪齒條機構。齒輪齒條機構具備傳動精確、結構穩定可靠的優點。
如附圖1、2、3、4、5所示,上述位移傳感器19為激光位移傳感器。本實用新型采用的位移傳感器19為公知公用的激光位移傳感器,用激光位移傳感器檢測管道25的水平度、同心度、平行度也均為公知公用的技術手段。
如附圖1、2、3、4所示,上述支撐架4的上端面上安裝有V型襯墊13,V型襯墊13上設有與管道25外壁滾動接觸的滾珠14。V型襯墊13上對稱地設置有至少兩個滾珠14,使得滾珠14與管道25外壁滾動接觸,減小摩擦力,同時V型襯墊13能夠更好地對管道25外壁進行支撐。
如附圖1、2、3、4、5所示,上述變位機3包括水平安裝座15、豎直支架16、夾持器17、驅動夾持器17上下滑動的第四驅動機構,水平安裝座15固定安裝在工作臺1上,豎直支架16固定安裝在水平安裝座15上,水平安裝座15上設有滑軌,夾持器17安裝在滑軌上,第四驅動機構包括液壓泵、電磁換向閥24和液壓油缸18,液壓泵通過電磁換向閥24與液壓油缸18連接,液壓油缸18的上端與夾持器17的下部連接,液壓油缸18的下端與水平安裝座15連接,控制器20的第五指令輸出端與電磁換向閥24的控制端連接。這樣,當位移傳感器19檢測到管道25的水平度、同心度或平行度需要調整時,控制器20發送指令給電磁換向閥24,電磁換向閥24開啟,液壓泵將壓力油通過電磁換向閥24泵送至液壓油缸18內,液壓油缸18帶動夾持器17沿豎直支架16上下移動,從而調整管道25的水平度、同心度或平行度。
本實用新型最佳實施例的使用過程:
在測量前,測量管道25的管徑時,將機頭5上的焊槍調整至垂直朝下,控制器20控制第一電機9轉動,第一電機9通過第一傳動機構10帶動機頭5前后滑動,第一電機9帶動可移動操作機2的橫臂6沿前后方向來回運動1至2個周期,在運動中,機頭5上安裝的位移傳感器19進行實時測量,即可通過掃描回來的數據計算出管道25的管徑。
測量管道25的水平度時,將機頭5上的焊槍調整至垂直朝下,焊槍所在位置為管道25的管徑法線方向上,控制器20控制第三電機23轉動,第三電機23通過第三傳動機構12帶動機頭5左右運動,第三電機23帶動可移動操作機2的橫臂6左右運動(水平運動),采集至少三個點的位置數據,進行計算,獲取管道25的水平度。
位移傳感器19將測量到的數據傳入控制器20進行計算,得出管道25各項參數,并在顯示器21上進行顯示。根據顯示器21上顯示的參數,人工判斷是否具備進行下道工序的條件,如果測量的參數在可施工范圍內,點擊控制器20上的用戶界面,進行下道工序的工作;如果不具備進行下道工序的條件,則手動或者電動調節管道25安裝的位置,可以手動或自動調節管道25的安裝位置,具體包括調整管道25的水平度、調整管道25的同心度、調整管道25與可移動操作機2的平行度測量。電動調節時,控制器20發送指令給電磁換向閥24,電磁換向閥24開啟,液壓泵將壓力油通過電磁換向閥24泵送至液壓油缸18內,液壓油缸18帶動夾持器17沿豎直支架16上下移動,從而調整管道25的水平度、同心度或平行度。
在切割、焊接過程中,實時同步測量,矯正機頭5與管道25的相對位置,消除長管道25在旋轉過程中的擾動和跳動對切割焊接質量、成型效果的影響。焊接過程中控制的主要是焊槍高度的隨動,安裝在機頭5上的位移傳感器19實時采集數據,并將數據傳送至控制器20,控制器20計算后發送控制指令給第二電機22,第二電機22轉動,第二電機22通過第二傳動機構11帶動可移動操作機2的橫臂6上下運動,進行焊槍高度的實時隨動。
以上技術特征構成了本實用新型的最佳實施例,其具有較強的適應性和最佳實施效果,可根據實際需要增減非必要的技術特征,來滿足不同情況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