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沖壓生產線,尤其是涉及一種沖壓機械手夾具端的旋轉結構。
背景技術:
目前沖壓生產線基于半自動化甚至為人工生產。然而要實現全自動化,對于產品的輸送及定位有較高的要求,故亟需沖壓機械手的使用,以實現對沖壓線產品的輸送及定位,而如何實現沖壓機械手夾具端的旋轉是本案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沖壓機械手夾具端的旋轉結構,其可實現沖壓機械手夾具端的旋轉作業。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提供了一種沖壓機械手夾具端的旋轉結構,其包括安裝于伸縮臂的旋轉結構本體,旋轉結構本體包括:中心定位軸、第一軸承、同步帶輪、第二軸承、安裝于伸縮臂的軸承固定座;
第二軸承安裝于軸承固定座;
同步帶輪安裝于第二軸承內孔處,同步帶輪的下部連接于夾具安裝旋轉板,同步帶輪通過同步帶輪接于驅動機構;
第一軸承安裝于同步帶輪內;
中心定位軸安裝于第一軸承內孔中。
進一步,第一、第二軸承為深溝球軸承。
進一步,驅動機構為驅動馬達。
進一步,中心定位軸內設走線/氣管孔。
進一步,旋轉結構本體通過伸縮臂的兩面同時進行固定。
進一步,中心定位軸設置有對第一軸承進行限位的臺階狀安裝位。
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該旋轉結構具有各結構簡單,易裝配,緊湊,穩定的特點。
附圖說明
圖1為一種沖壓機械手夾具端的旋轉結構剖視圖;
圖2為一種沖壓機械手夾具端的旋轉結構裝配完成的使用狀體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實現的技術手段、創作特征、達成目的與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進一步闡述本實用新型。
如圖1所示,一種沖壓機械手夾具端的旋轉結構,其包括安裝于伸縮臂1的旋轉結構本體8,旋轉結構本體8包括:作為整個旋轉結構本體中心定位件的中心定位軸3、第一軸承4、同步帶輪5、第二軸承6、安裝于伸縮臂1的軸承固定座7。
下面對各結構的位置結構關系進行詳細描述。
沖壓機械手夾具端的旋轉結構的中心定位軸3中間為走線/氣管孔,與中間走線不會產生摩擦,該中心定位軸具有環形的耳部,整個中心定位軸通過耳部而固定安裝于伸縮臂1,該伸縮臂作為整個旋轉結構本體的固定基礎。
通過內圈套設于中心定位軸3的軸部的第一軸承4,安裝于第一軸承4內孔中的中心定位軸設置有臺階狀安裝位。該臺階狀安裝位保持第一軸承不朝向中心定位軸的上部發生位移,同時為第一軸承的工作穩定性提供可靠的保障。
同步帶輪的內壁靠近同步帶輪上沿處設置有第一軸承安裝內凹臺階結構,第一軸承4安裝于同步帶輪5內的第一軸承安裝內凹臺階結構,第一軸承的上表面與同步帶輪的上表面齊平。
同步帶輪的外壁靠近同步帶輪下沿處設置有第二軸承安裝內凹臺階結構,同步帶輪5通過第二軸承安裝內凹臺階結構而安裝于第二軸承6內孔處,同步帶輪的下部連接于夾具安裝旋轉板2,該夾具安裝旋轉板2是沖壓機械手夾具夾取裝置的安裝板,同步帶輪通過同步帶輪接于驅動機構,例如驅動馬達,第二軸承6安裝于軸承固定座7,該軸承固定座安裝軸承并固定于伸縮臂梁。
參見圖2,旋轉結構本體由伸縮臂的兩面同時固定連接,穩定性好,同步帶輪與驅動馬達通過同步帶連接,馬達工作時帶動同步帶工作,同步帶輪開始旋轉,從而帶動旋轉結構本體而旋轉,旋轉結構本體的工作由深溝球軸承配合工作,互相作用,使夾具安裝旋轉板旋轉,進而實現旋轉工作的狀態。
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可以理解,上述各實施方式是實現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例,而在實際應用中,可以在形式上和細節上對其作各種改變,而不偏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