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機械加工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彎管機橫梁。
背景技術:
彎管機大致可以分為數控彎管機,液壓彎管機等等,主要用于電力施工,公鐵路建設,鍋爐、橋梁、船舶、家俱,裝潢等方面的管道鋪設及修造,具有功能多、結構合理、操作簡單等優點,現有技術下的彎管機,后擋料橫梁均不具備手動上下左右任意升降調節功能,導致折彎時不能滿足異型工件需求,以及多步折彎時擋料需要,給實際操作帶來了很多不便,并且在彎管機進料工作臺面上的板材,由于板材材料面積較大,很難方便的進行左右位置移動,且不能夠方便的對板材進行夾緊定位,方便對其進行加工。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彎管機橫梁,可具備上下左右任意調節功能,折彎時可滿足異型工件需求,以及多步折彎時擋料需要,方便實用性高。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是采取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一種彎管機橫梁,包括水平固定橫梁,以及位于其上方的水平導軌橫梁;
所述水平固定橫梁上表面左右兩側分別設有左支柱和右支柱,且兩者并排豎直相對設置,所述左支柱和右支柱相對的內壁上均設有豎直滑軌,所述水平導軌橫梁的左右兩端均設有與所述豎直滑軌相配合的滑軌槽,所述水平固定橫梁上表面中心部位設有氣缸槽,所述氣缸槽內設有氣缸,所述氣缸輸出桿固定設置于所述水平導軌橫梁的底壁上,所述氣缸的兩側對稱設有緩沖彈簧,所述緩沖彈簧的兩端分別鉤掛于所述水平固定橫梁和水平導軌橫梁上;
所述水平固定橫梁下表面左側固定有軸承,所述軸承外表面為齒輪狀,所述水平固定橫梁下表面右側設有以所述軸承為圓心的扇形滑槽;
所述水平固定橫梁下方設有呈正三角形排布的三個底座,其中包括一個左底座與兩個右底座,所述左底座、右底座頂端均固定連接有連接板,所述連接板上固定安裝有支撐座,所述支撐座內開設有豎向通孔,所述豎向通孔上方套有可轉動的調節螺母,有調節絲桿穿過所述的調節螺母以及支撐座的豎向通孔,所述調節螺母與調節絲桿螺紋配合。
進一步的,所述左底座上的調節絲桿頂端插入所述軸承中,所述左底座上還設有電機,所述電機輸出軸上設有外齒輪,所述外齒輪可與所述軸承外表面齒輪狀相嚙合。
進一步的,所述右底座上的調節絲桿頂端設有滑塊,所述滑塊置于所述扇形滑槽之中,可與所述扇形滑槽配合滑動。
進一步的,所述調節絲桿上開有軸向鎖緊槽,所述支撐座側壁開有徑向定位孔,鎖緊螺釘可穿過所述定位孔并卡緊于軸向鎖緊槽內。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和積極效果是:本實用新型可具備上下左右任意調節功能,折彎時可滿足異型工件,多步折彎時擋料需要,方便實用性高。
附圖說明
以下將結合附圖和實施例來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的詳細描述,但是應當知道,這些附圖僅是為解釋目的而設計的,因此不作為本實用新型范圍的限定。此外,除非特別指出,這些附圖僅意在概念性地說明此處描述的結構構造,而不必要依比例進行繪制。
圖1是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圖2是水平固定橫梁下表面軸承與扇形滑槽結構示意圖。
圖中:1.水平固定橫梁、2.水平導軌橫梁、3.左支柱、4.右支柱、5.豎直滑軌、6.滑軌槽、7.氣缸槽、8.氣缸、9.輸出桿、10.緩沖彈簧、11.軸承、12.扇形滑槽、13.左底座、14.右底座、15.連接板、16.支撐座、17.調節螺母、18.調節絲桿、19.電機、20.外齒輪、21.滑塊、22.軸向鎖緊槽、23.鎖緊螺釘。
具體實施方式
首先,需要說明的是,以下將以示例方式來具體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具體結構、特點和優點等,然而所有的描述僅是用來進行說明的,而不應將其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形成任何限制。此外,在本文所提及各實施例中予以描述或隱含的任意單個技術特征,或者被顯示或隱含在各附圖中的任意單個技術特征,仍然可在這些技術特征(或其等同物)之間繼續進行任意組合或刪減,從而獲得可能未在本文中直接提及的本實用新型的更多其他實施例。另外,為了簡化圖面起見,相同或相類似的技術特征在同一附圖中可能僅在一處進行標示。
將理解,當據稱將部件“連接”到另一個部件時,它可以直接連接到另一個部件或可以存在中間部件。相反,當據稱將部件“直接連接”到另一個部件時,則表示不存在中間部件。
圖1是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圖2是水平固定橫梁下表面軸承與扇形滑槽位置示意圖。下面就結合圖1-2來具體說明本實用新型。
如圖1-2所示,一種彎管機橫梁,包括水平固定橫梁1,以及位于其上方的水平導軌橫梁2;所述水平固定橫梁1上表面左右兩側分別設有左支柱3和右支柱4,且兩者并排豎直相對設置,所述左支柱3和右支柱4相對的內壁上均設有豎直滑軌5,所述水平導軌橫梁2的左右兩端均設有與所述豎直滑軌5相配合的滑軌槽6,所述水平固定橫梁1上表面中心部位設有氣缸槽7,所述氣缸槽7內設有氣缸8,所述氣缸8的輸出桿9固定設置于所述水平導軌橫梁2的底壁上,所述氣缸8的兩側對稱設有緩沖彈簧10,所述緩沖彈簧10的兩端分別鉤掛于所述水平固定橫梁1和水平導軌橫梁2上;
所述水平固定橫梁1下表面左側固定有軸承11,所述軸承11外表面為齒輪狀,所述水平固定橫梁1下表面右側設有以所述軸承11為圓心的扇形滑槽12;
所述水平固定橫梁1下方設有呈正三角形排布的三個底座,其中包括一個左底座13與兩個右底座14,所述左底座13、右底座14頂端均固定連接有連接板15,所述連接板15上固定安裝有支撐座16,所述支撐座16內開設有豎向通孔,所述豎向通孔上方套有可轉動的調節螺母17,有調節絲桿18穿過所述的調節螺母17以及支撐座16的豎向通孔,所述調節螺母17與調節絲桿18螺紋配合。
進一步的,所述左底座13上的調節絲桿18頂端插入所述軸承11中,所述左底座上還設有電機19,所述電機19輸出軸上設有外齒輪20,所述外齒輪20可與所述軸承11外表面齒輪狀相嚙合。
進一步的,所述右底座14上的調節絲桿18頂端設有滑塊21,所述滑塊21置于所述扇形滑槽12之中,可與所述扇形滑槽12配合滑動。
進一步的,所述調節絲桿18上開有軸向鎖緊槽22,所述支撐座16側壁開有徑向定位孔,鎖緊螺釘23可穿過所述定位孔并卡緊于軸向鎖緊槽22內。
實際工作中,根據不同的異型工件,多步折彎時擋料的需要,需要將橫梁進行上下左右的調節,首先可調節水平固定橫梁1大致的豎直高度,通過旋轉調節螺母17可調節支撐座16的豎向通孔中調節絲桿18的高度,再通過鎖緊螺釘23穿過定位孔并卡緊于軸向鎖緊槽22內使得調節絲桿18位置得以固定;其次調節水平固定橫梁1水平位置,通過開啟電機19,其輸出軸上設有外齒輪20可帶動軸承11轉動,由于軸承11固定在水平固定橫梁1下表面的左側,水平固定橫梁1可隨軸承11轉動,再加上右底座14上的調節絲桿18頂端的滑塊21可與扇形滑槽12配合滑動,使得水平固定橫梁1可以軸承11為弧心轉動,使得水平固定橫梁1調到最佳位置;最終進行微調,通過氣缸槽7內氣缸8的伸縮,使水平導軌橫梁2兩端的滑軌槽6沿豎直滑軌5上下滑動,使得水平導軌橫梁2調到最佳位置;同時在工作過程中根據不同的異型工件,多步折彎時擋料的需要,可再對水平固定橫梁1和水平導軌橫梁2的位置根據實際情況按照上述方法進行調整。
以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說明,但所述內容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不能被認為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的實施范圍。凡依本實用新型申請范圍所作的均等變化與改進等,均應仍歸屬于本實用新型的專利涵蓋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