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機械加工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銑床加工夾具,特別涉及一種用于加工楔子曲線槽的立式數控銑床夾具。
背景技術:
目前,楔子平面上的曲線槽加工主要采用立式普通銑床加工,該加工方法需要設計普通銑床夾具進行定位、夾緊及對刀,該夾具需要有靠模裝置,靠模裝置的結構復雜;若曲線槽形狀發生改變,則需重新設計及制造靠模裝置,靈活性差,成本較高,且工人操作勞動強度大,生產效率低,靠模裝置磨損后,加工質量得不到保證,經常出現返工現象。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用于加工楔子曲線槽的立式數控銑床夾具,該夾具不僅可以降低工人操作勞動強度、提高生產效率、降低生產成本、保證曲線槽的加工精度,而且還適用于楔子上不同形狀的曲線槽的銑削加工,適用性強。
為實現上述目的,一種用于加工楔子曲線槽的立式數控銑床夾具,包括定位裝置和夾緊裝置,所述定位裝置包括底座、平行固定于底座兩邊的支撐板、垂直固定于底座中心的導向立板、固定于導向立板兩側的導向板和兩塊垂直固定于底座兩端的止推立板,所述兩塊止推立板垂直固定于導向立板的兩側,止推立板上過盈配合固定有止推銷;所述支撐板上分別放置有工件,所述工件同時與導向板的鉛垂面和止推銷的外端面相接觸;所述夾緊裝置包括法蘭螺母、拱形壓板和雙頭螺柱,所述導向立板的中心設有孔柱;所述雙頭螺柱的一端垂直固定于導向立板的孔柱內;所述拱形壓板的中心設有中心孔,拱形壓板穿過雙頭螺柱的另一端垂直放置在兩個工件之間,所述法蘭螺母擰緊于雙頭螺柱的另一端,法蘭螺母的外徑大于拱形壓板中心孔的內徑。
進一步的,所述導向立板上的孔柱包括下端小孔孔柱和上端大孔孔柱,所述小孔孔柱的公稱直徑與雙頭螺柱的公稱直徑一致,處于大孔孔柱中的雙頭螺柱外套有彈簧。
優選的,所述支撐板通過固定螺釘Ⅰ固定于底座上。
優選的,所述導向板通過固定螺釘Ⅱ固定于導向立板兩側。
優選的,所述止推立板和導向立板均焊接在底座上,所述止推立板焊接在導向立板上。
優選的,所述夾緊裝置為三組,所述導向立板的中心均勻設有三個孔柱。
優選的,所述夾具通過雙頭螺柱固定于三軸立式數控銑床工作臺上。
進一步的,所述底座的兩端設有U形槽;所述雙頭螺柱的一端裝有T形螺母并裝入工作臺的T形槽,另一端穿過底座兩端的U形槽并配設有夾緊螺母,夾緊螺母的外徑大于U形槽的開口寬度。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采用立式數控銑床運行數控程序進行控制加工楔子上的曲線槽,不再需要設計制造專用性極強的靠模裝置,夾具結構簡單,一次裝夾可加工兩個工件,實現了楔子上曲線槽的加工過程自動化,降低了操作勞動強度,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生產成本,保證了楔子上曲線槽的加工精度,適用于楔子上不同形狀的曲線槽的銑削加工,適應性強。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主視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俯視圖;
圖中:1、底座,2、固定螺釘Ⅰ,3、支撐板,4、導向板,5、止推銷,6、固定螺釘Ⅱ,8、止推立板,9、工件,10、導向立板,11、法蘭螺母,12、拱形壓板,13、雙頭螺柱,14、彈簧,15、曲線槽。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如圖1和2所示的一種用于加工楔子曲線槽的立式數控銑床夾具,包括定位裝置和夾緊裝置,所述定位裝置包括底座1、平行固定于底座1兩邊的支撐板3、垂直固定于底座1中心的導向立板10、固定于導向立板10兩側的導向板4和兩塊垂直固定于底座1兩端的止推立板8,所述兩塊止推立板8垂直固定于導向立板10的兩側,止推立板8上過盈配合固定有止推銷5;所述支撐板3上分別放置有工件9,支撐板3限制了工件9的三個自由度,所述工件9同時與導向板4的鉛垂面和止推銷5的外端面相接觸,導向板4和止推銷5分別限制了工件9的兩個和一個自由度,總共限制了工件9的六個自由度,滿足工件9上曲線槽15數控加工的完全定位要求;
所述夾緊裝置包括法蘭螺母11、拱形壓板12和雙頭螺柱13,所述導向立板10的中心設有孔柱;所述雙頭螺柱13的一端垂直固定于導向立板10的孔柱內;所述拱形壓板12的中心設有中心孔,拱形壓板12穿過雙頭螺柱13的另一端垂直放置在兩個工件9之間,所述法蘭螺母11擰緊于雙頭螺柱13的另一端,法蘭螺母11的外徑大于拱形壓板12中心孔的內徑,使用扳手實現法蘭螺母11對兩個工件9的夾緊和松開。
為了更方便和快速的拆卸工件9,所述導向立板10上的孔柱包括下端小孔孔柱和上端大孔孔柱,所述小孔孔柱的公稱直徑與雙頭螺柱13的公稱直徑一致,處于大孔孔柱中的雙頭螺柱13外套有彈簧14。
為了保證裝配精度,所述支撐板3通過固定螺釘Ⅰ2固定于底座1上;所述導向板4通過固定螺釘Ⅱ6固定于導向立板10兩側;所述止推立板8和導向立板10均焊接在底座1上,所述止推立板8焊接在導向立板10上。
實際裝夾過程中,可以根據楔子的長度來設定夾緊裝置的組數,所述夾緊裝置為三組,所述導向立板10的中心均勻設有三個孔柱。
所述夾具通過雙頭螺柱固定于三軸立式數控銑床工作臺上;所述底座1的兩端設有U形槽;所述雙頭螺柱的一端裝有T形螺母并裝入工作臺的T形槽,另一端穿過底座1兩端的U形槽并配設有夾緊螺母,夾緊螺母的外徑大于U形槽的開口寬度。工件9的加工部位曲線槽15、定位裝置及夾緊裝置的平面分布如圖2所示,一次裝夾可完成兩個工件9的曲線槽15自動加工。
加工前,首先將導向立板10和止推立板8均垂直焊接于底座1的兩端上,同時止推立板8垂直焊接于導向立板10的兩側,并將支撐板3通過固定螺釘Ⅰ2平行裝于底座1的兩邊;將導向板4通過固定螺釘Ⅱ6裝于導向立板10的兩側,將止推銷5通過過盈配合裝于止推立板8上,保證裝配精度;再將上述裝好的定位裝置放置于立式數控銑床工作臺上,雙頭螺柱的一端裝上T形螺母并裝入工作臺的T形槽,另一端穿過底座1兩端的U形槽并配設有夾緊螺母將定位裝置預緊固定于工作臺上,以導向板4對定位裝置進行找正后最終將定位裝置牢固地固定在工作臺上;以導向板4、止推銷5的外端面進行X、Y軸中心對刀,以支撐板3的頂面進行Z坐標軸對刀,建立刀具加工運動的基準零點。
然后,將工件9放置于支撐板3上并保證與導向板4的鉛垂面和止推銷5的外端面相接觸,實現工件9的正確定位。將雙頭螺柱13的一端垂直固定于導向立板10的下端小孔孔柱中,再將彈簧14套入雙頭螺柱13中使得彈簧14落入導向立板10的上端大孔孔柱中;將拱形壓板12的中心孔穿過雙頭螺柱13的另一端并旋轉至垂直于工件9的長度方向并放置在工件9上,再將法蘭螺母11套在雙頭螺柱13的另一端,使用扳手右旋擰緊法蘭螺母11壓緊拱形壓板12,從而實現兩個工件9的快速夾緊,進而保證楔子工件不會因加工切削力而松動,進而確保其位置不變,從而保證曲線槽15的加工精度。
最后,加工中心運行曲線槽15數控程序完成楔子上曲線槽15的數控自動加工。加工完畢后,使用扳手左旋法蘭螺母11松開拱形壓板12,同時彈簧14將拱形壓板12彈起,再將拱形壓板12旋轉平行于工件9的長度方向,即可實現兩個工件9的快速卸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