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機床零部件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機床的翻轉機構。
背景技術:
現有機床工序間的翻轉機構結構復雜,占用空間大且成本高,安裝復雜,對于不同的產品適用范圍小。
技術實現要素:
為解決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結構合理、成本低、安裝簡單的翻轉機構。
本實用新型采取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翻轉機構,包括第一固定塊和第二固定塊,所述的機構還包括彎板,彎板的中間板與第一固定塊的側面固定連接,彎板斜向向上延伸高出第一固定塊,彎板斜向向下延伸超出第一固定塊;第一固定塊和第二固定塊的高度和長度相等,第一固定塊的底面和第二固定塊的底面連接形成料道,兩底面間形成一空腔,當產品經過料道進入空腔后,由于彎板的撞擊,產品轉向實現翻轉。
作為對上述方案的進一步完善和補充,本實用新型還包括以下附加技術特征:
所述的彎板各段圓弧過渡,使產品轉向時沖擊力小。
所述的第一固定塊兩端各形成一腰形長槽,第一、二固定塊間能進行調節,適用范圍大。
本實用新型翻轉機構結構合理、安裝簡單、降低了生產成本,能適應于不同規格的產品。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進行詳細描述。
如圖1所示,本實施例翻轉機構包括第一固定塊2、第二固定塊3、彎板1,彎板1的中間板與第一固定塊2的側面固定連接,彎板1斜向向上延伸高出第一固定塊2,可以防止產品飛出料道外,彎板1斜向向下延伸超出第一固定塊2,可以對產品進行導向,且彎板1各段圓弧過渡。第一固定塊2和第二固定塊3的高度和長度相等,第一固定塊2的底面和第二固定塊3的底面連接形成過料料道,且第一固定塊2兩端各形成一腰形長槽202,兩底面間形成一空腔201,當產品經過料道進入空腔201后,由于彎板1的撞擊,產品轉向實現翻轉。
以上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并不限定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對于本領域技術人員根據本實用新型的設計思路做出的變形及改進,都應當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