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精品无码国产在线播放,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新蒲金,国模无码大尺度一区二区三区,神马免费午夜福利剧场

一種換刀裝置及具有該換刀裝置的機床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2418987閱讀:223來源:國知局
一種換刀裝置及具有該換刀裝置的機床的制作方法

本實用新型涉及玻璃生產設備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換刀裝置及具有該換刀裝置的機床。



背景技術:

橫切工序是液晶玻璃基板半成品加工的一個重要工序,基板在通過橫切機切割完成半成品的截斷要求。在生產過程中,由于需要適時的對橫切刀進行加壓和更換新刀等操作,如果不能及時進行調刀壓和更換新刀則會出現割刀在進行玻璃劃線時,玻璃板面容易受力不均勻,形成切割不良,后續進行掰斷時,容易出現破片,粉塵較大等情況,導致生產質量不達標。因此,創造出一種及時換刀的換刀裝置是目前業界亟待解決的需要課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新型結構的換刀裝置及具有該換刀裝置的機床,實現及時換刀,提高了效率。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及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

一方面,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換刀裝置,該換刀裝置包括:

第一可移動刀座,所述第一可移動刀座上設置至少一新刀位和一空刀位,所述新刀位上設有新刀;

第一驅動裝置,所述第一驅動裝置與所述第一可移動刀座連接,用于驅動所述新刀位和所述空刀位更換位置;

第二驅動裝置,所述第二驅動裝置與第一驅動裝置連接,所述第二驅動裝置的驅動端與所述新刀位或所述空刀位對應,用于驅動所述新刀位上的新刀沿著第一方向移動;

第二可移動刀座,所述第二可移動刀座上設置待換刀刀位,所述待換刀刀位上設有待換刀;

第三驅動裝置,所述第三驅動裝置與所述第二可移動刀座連接,所述第三驅動裝置的驅動端與所述待換刀刀位對應,用于驅動所述待換刀刀位上的待換刀沿著與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移動。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及解決其技術問題還可采用以下技術措施進一步實現。

如前所述的換刀裝置,其中,還包括:

控制裝置,所述控制裝置分別與所述第一驅動裝置、所述第二驅動裝置和所述第三驅動裝置電連接;

操作顯示裝置,所述操作顯示裝置與所述控制裝置電連接,用于供用戶輸入操作信息,并將所述操作信息發送給所述控制裝置以控制所述第一驅動裝置和/或第二驅動裝和/或第三驅動裝置動作。

如前所述的換刀裝置,其中,還包括:

第一感應器,所述第一感應器設置在所述第二可移動刀座上,且所述第一感應器與所述控制裝置電連接,用于檢測所述待換刀承受的壓力信息;

所述控制裝置用于接收所述第一感應器檢測的壓力信息并根據所述壓力信息控制所述第一驅動裝置和/或第二驅動裝置和/或第三驅動裝置動作。

如前所述的換刀裝置,其中,還包括:

第四驅動裝置,所述第四驅動裝置與所述控制裝置和所述第二可移動刀座電連接,用于驅動所述第二可移動刀座移動;

第二感應器,所述第二感應器設置在所述第四驅動裝置上,且所述第二感應器與所述控制裝置電連接,用于檢測所述第二可移動刀座的推力信息;

所述控制裝置用于接收所述第二感應器檢測的推力信息并根據所述推力信息控制所述第一驅動裝置和/或第二驅動裝置和/或第三驅動裝置和/或第四驅動裝置動作。

如前所述的換刀裝置,其中,還包括:

報警裝置,所述報警裝置與所述第一感應器和第二感應器電連接,用于根據所述壓力信息和/或所述推力信息發出報警信號。

如前所述的換刀裝置,其中,還包括:

固定銷子,所述固定銷子設置在所述待換刀刀位上,用于鎖固放置在所述待換刀刀位上的待換刀;

第五驅動裝置,所述第五驅動裝置與所述控制裝置電連接;所述第五驅動裝置的驅動端與所述固定銷子連接,用于驅動所述固定銷子鎖固或解鎖所述待換刀。

如前所述的換刀裝置,其中,所述第一驅動裝置、所述第二驅動裝置、所述第三驅動裝置、所述第四驅動裝置和所述第五驅動裝置均為氣缸。

如前所述的換刀裝置,其中,所述第一可移動刀座和所述第二可移動刀座均采用鋼合金材質制成。

如前所述的換刀裝置,其中,所述至少一新刀位和一空刀位對稱設置在所述第一可移動刀座上。

如前所述的換刀裝置,其中,所述第一驅動裝置與所述第一可移動刀座的幾何中心連接,所述第一驅動裝置用于驅動所述新刀位和所述空刀位繞所述第一驅動裝置旋轉。

另一方面,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具有換刀裝置的機床,該機床包括:上述所述的換刀裝置。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及解決其技術問題還可采用以下技術措施進一步實現。

如前所述的機床,其中,所述機床還包括:

床體,所述床體的相對兩側上均設有固定立柱,兩個所述固定立柱上裝可滑動履帶;所述床體上設有傳送帶,所述傳送帶與所述可滑動履帶相交設置;

所述第一可移動刀座設置在所述可滑動履帶上,所述第二可移動刀座設置在所述傳送帶上。

又一方面,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換刀方法,應用于上述所述的換刀裝置,所述方法包括:

步驟1,第一可移動刀座與第二可移動刀座相向移動至第一預定位置;所述第一預定位置為第一可移動刀座的新刀位或空刀位與第二可移動刀座的待換刀刀位對應的位置。

步驟2,第一驅動裝置驅動第一可移動刀座的新刀位和空刀位繞所述第一驅動裝置旋轉至第二預定位置;所述第二預定位置為第一可移動刀座的空刀位與第二可移動刀座的待換刀刀位對應的位置。

步驟3,第三驅動裝置驅動第二可移動刀座待換刀刀位上的待換刀沿著第一方向插入所述空刀位內。

步驟4,所述第一驅動裝置驅動第一可移動刀座的新刀位和空刀位繞所述第一驅動裝置旋轉至第三預定位置;所述第三預定位置為第一可移動刀座的新刀位與第二可移動刀座的待換刀刀位對應的位置。

步驟5,第二驅動裝置驅動第一可移動刀座新刀位上的新刀沿著與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插入所述待換刀刀位內。

步驟6,所述第一可移動刀座與所述第二可移動刀座復位。

如前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第三驅動裝置驅動第二可移動刀座待換刀刀位上的待換刀沿著第一方向插入所述空刀位內,之前還包括:

第五驅動裝置解鎖所述第二可移動刀座待換刀刀位上的待換刀。

如前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第二驅動裝置驅動第一可移動刀座新刀位上的新刀沿著與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插入所述待換刀刀位內,之后還包括:

所述第五驅動裝置鎖固所述第一可移動刀座待換刀刀位上的新刀。

借由上述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結構至少具有下列優點: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技術方案通過設置第一可移動刀座和第二可移動刀座,使得當第一可移動刀座與第二可移動刀座相向移動時,第一可移動刀座上的空刀位與第二可移動刀座上的待換刀位對應;通過在第一可移動刀座上設置用于驅動新刀位和空刀位旋轉的第一驅動裝置,及設置驅動端與空刀位或新刀位對應的第二驅動裝置,第二可移動刀座上設有驅動端與待換刀位對應的第三驅動裝置,使得當空刀位與待換刀位對應時,待換刀位上的待換刀在第三驅動裝置的驅動下進入空刀位上,第一驅動裝置驅動放有待換刀的空刀位與新刀位旋轉,新刀位與待換刀位對應,第二驅動裝置驅動新刀位上的新刀進入待換刀位上,從而當需要換刀時能夠實現及時自動換刀,方便快捷,提高了工作效率。

上述說明僅是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概述,為了能夠更清楚了解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手段,并可依照說明書的內容予以實施,以下以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并配合附圖詳細說明如后。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換刀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換刀裝置的結構的剖視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換刀裝置的結構的俯視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具有該換刀裝置的機床的結構示意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換刀方法的流程圖;

圖中,1第一可移動刀座、2第二可移動刀座、3第一驅動裝置、4第二驅動裝置、5第三驅動裝置、6控制裝置、7操作顯示裝置、8第一感應器、9第四驅動裝置、10第二感應器、11報警裝置、12固定銷子、13第五驅動裝置、21新刀位、22空刀位、100換刀裝置、110床體、111固定立柱、120可滑動履帶、130傳送帶。

具體實施方式

為更進一步闡述本實用新型為達成預定實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術手段及功效,以下結合附圖及較佳實施例,對依據本實用新型提出的技術方案的具體實施方式、結構、特征及其功效,詳細說明如后。在下述說明中,不同的“一實施例”或“實施例”指的不一定是同一實施例。此外,一或多個實施例中的特定特征、結構、或特點可由任何合適形式組合。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換刀裝置的結構示意圖。結合圖1、圖2和圖3所示,本實施例的換刀裝置100包括:第一可移動刀座1、第一驅動裝置3、第二驅動裝置4、第二可移動刀座2和第三驅動裝置5。第一可移動刀座1上對稱設置至少一新刀位21和一空刀位22,新刀位上設有新刀。其中,第一可移動刀座1和第二可移動刀座2的可以移動的具體實現可以采用現有技術中能夠實現移動的結構,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不做具體限定。第一驅動裝置3與第一可移動刀座1的幾何中心連接,用于驅動新刀位和空刀位繞第一驅動裝置3旋轉。第二驅動裝置4與第一驅動裝置3固定連接,第二驅動裝置4的驅動端與新刀位或空刀位對應,用于驅動新刀位上的新刀沿著第一方向(如圖1中的a方向)移動。第二可移動刀座2上設置待換刀刀位,待換刀刀位上設有待換刀。第三驅動裝置5與第二可移動刀座2連接,第三驅動裝置5的驅動端與待換刀刀位對應,用于驅動待換刀刀位上的待換刀沿著與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如圖1中的b方向)移動。其中,第一可移動刀座1與第二可移動刀座2相向移動,第一可移動刀座1上的空刀位與第二可移動刀座2的待換刀刀位對應。在實際應用中,換刀誤差范圍小于等于0.5mm,有效達到精確換刀和避免人為失誤的目的

具體實施時,第一驅動裝置3、第二驅動裝置4、第三驅動裝置5、第四驅動裝置9和第五驅動裝置13均可以為氣缸。第一可移動刀座1和第二可移動刀座2均可采用鋼合金材質制成,可有效避免因碰觸產生位移造成換刀誤差,影響正常生產。

具體工作過程為,步驟1,第一可移動刀座1與第二可移動刀座2相向移動,第一可移動刀座1上的空刀位與第二可移動刀座2上的待換刀位對應。步驟2,當第一可移動刀座1上的空刀位與第二可移動刀座2上的待換刀位對應時,待換刀位上的待換刀在第三驅動裝置5的驅動下沿著第二方向(如圖1中的b方向)進入空刀位上。步驟3,第一驅動裝置3驅動放有待換刀的空刀位與新刀位旋轉,以調換空刀位與新刀位的位置,使新刀位與待換刀位對應。步驟4,當新刀位與待換刀位對應時,第二驅動裝置4驅動新刀位上的新刀沿著第一方向(如圖1中的a方向)進入待換刀位上,從而實現了及時自動換刀,方便快捷,工作效率較高。

進一步的,結合圖1和圖3所示,為了實現人工控制換刀時刻,上述實用新型實施例中所述的換刀裝置100還包括:控制裝置6和操作顯示裝置7。控制裝置6分別與第一驅動裝置3、第二驅動裝置4和第三驅動裝置5電連接。操作顯示裝置7與控制裝置6電連接,用于供用戶輸入操作信息,并將操作信息發送給控制裝置6以控制第一驅動裝置3和/或第二驅動裝和/或第三驅動裝置5動作。在實際應用中,操作人員可以通過操作顯示裝置7手動設定刀輪切割壓力值、刀壓調節值、換刀指示信息、新刀位與空刀位調換等參數,控制裝置6根據上述參數控制第一驅動裝置3、第二驅動裝置4、第三驅動裝置5做相應的動作,以進行換刀動作。

進一步的,結合圖1和圖3所示,為了根據待換刀自身的切割磨損程度實現自動控制換刀時刻,上述實用新型實施例中所述的換刀裝置100還包括:第一感應器8。第一感應器8設置在第二可移動刀座2上,且第一感應器8與控制裝置6電連接,用于檢測待換刀承受的壓力信息。控制裝置6用于接收第一感應器8檢測的壓力信息并根據壓力信息控制第一驅動裝置3和/或第二驅動裝置4和/或第三驅動裝置5動作。在實際應用中,當待換刀進行切割玻璃時,第一感應器8檢測待換刀承受的壓力值,若檢測的待換刀承受的壓力值超過了額定壓力值,則控制裝置6根據第一感應器8檢測的壓力信息控制第一驅動裝置3、第二驅動裝置4、第三驅動裝置5做相應的動作,以進行換刀動作。本實用新型實施例通過第一感應器8對刀輪刀壓信息的檢測,保證待換刀劃線裂紋達到斷裂點,從而實現對待換刀的充分利用。

進一步的,結合圖1和圖3所示,為了根據待換刀自身的切割磨損程度精確判定換刀時刻,上述實用新型實施例中所述的換刀裝置100還包括:第四驅動裝置9和第二感應器10。第四驅動裝置9與控制裝置6和第二可移動刀座2電連接,用于驅動第二可移動刀座2移動。第二感應器10設置在第四驅動裝置9上,且第二感應器10分別與第四驅動裝置9和控制裝置6電連接,用于檢測第二可移動刀座2的推力信息。控制裝置6用于接收第二感應器10檢測的推力信息并根據推力信息控制第一驅動裝置3和/或第二驅動裝置4和/或第三驅動裝置5動作。在實際應用中,設定新刀的刀壓設定值。當刀輪受到磨損時,在維持刀壓設定值不變的情況下自動調節第二可移動刀座2的推力大小。若推力大于預定推力值,則控制裝置6根據第二感應器10檢測的推力信息控制第一驅動裝置3、第二驅動裝置4、第三驅動裝置5、第四驅動裝置9做相應的動作,以進行換刀動作。本實用新型實施例通過第二感應器10對第二可移動刀座2的推力信息檢測,保證切割裂紋能夠達到斷裂點,使機器人能夠順利掰板,從而實現對待換刀的充分利用。

具體工作過程為,上述步驟1具體為第四驅動裝置9驅動第二可移動刀座2向第一可移動刀座1移動,使第二可移動刀座2的待換刀位與第一可移動刀座1上的空刀位對應。步驟2,當第一可移動刀座1上的空刀位與第二可移動刀座2上的待換刀位對應時,待換刀位上的待換刀在第三驅動裝置5的驅動下沿著第二方向(如圖1中的b方向)進入空刀位上。步驟3,第一驅動裝置3驅動放有待換刀的空刀位與新刀位旋轉,以調換空刀位與新刀位的位置,使新刀位與待換刀位對應。步驟4,當新刀位與待換刀位對應時,第二驅動裝置4驅動新刀位上的新刀沿著第一方向(如圖1中的a方向)進入待換刀位上,從而實現了及時自動換刀,方便快捷,工作效率較高。

進一步的,為了及時提醒操作人員需要換刀,上述實用新型實施例中所述的換刀裝置100還包括:報警裝置11。報警裝置11與第一感應器8和第二感應器10電連接,用于根據壓力信息和/或推力信息發出報警信號。

進一步的,結合圖1和圖3所示,為了穩固在待換刀位上的新刀或待換刀,上述實用新型實施例中所述的換刀裝置100還包括:固定銷子12和第五驅動裝置13。固定銷子12設置在待換刀刀位上,用于鎖固放置在待換刀刀位上的待換刀。第五驅動裝置13與控制裝置6電連接。第五驅動裝置13的驅動端與固定銷子12連接,用于驅動固定銷子12鎖固或解鎖待換刀。在實際應用中,在上述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步驟2前還包括步驟2’,當第一可移動刀座1上的空刀位與第二可移動刀座2上的待換刀位對應時,第五驅動裝置13驅動固定銷子12解鎖待換刀。在上述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步驟4后還包括步驟4’,當第二驅動裝置4驅動新刀位上的新刀沿著第一方向進入待換刀位上時,第五驅動裝置13驅動固定銷子12鎖固待換刀位上的新刀。

圖4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一種具有換刀裝置的機床的結構示意圖。結合圖1、圖2和圖3所示,本實施例的機床包括本實施例的換刀裝置100。所述換刀裝置100包括:第一可移動刀座1、第一驅動裝置3、第二驅動裝置4、第二可移動刀座2和第三驅動裝置5。第一可移動刀座1上對稱設置至少一新刀位和一空刀位,新刀位上設有新刀。第一驅動裝置3與第一可移動刀座1的幾何中心連接,用于驅動新刀位和空刀位繞第一驅動裝置3旋轉。第二驅動裝置4與第一驅動裝置3固定連接,第二驅動裝置4的驅動端與新刀位或空刀位對應,用于驅動新刀位上的新刀沿著第一方向移動。第二可移動刀座2上設置待換刀刀位,待換刀刀位上設有待換刀。第三驅動裝置5與第二可移動刀座2連接,第三驅動裝置5的驅動端與待換刀刀位對應,用于驅動待換刀刀位上的待換刀沿著與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移動。其中,第一可移動刀座1與第二可移動刀座2相向移動,第一可移動刀座1上的空刀位與第二可移動刀座2的待換刀刀位對應。

具體地,本實施例中所述的換刀裝置100可直接采用上述實施例提供的所述換刀裝置100,具體的實現結構可參見上述實施例中描述的相關內容,此處不再贅述。

進一步的,上述實用新型實施例中所述的機床還可以包括:床體110。床體110的相對兩側上均設有固定立柱111,兩個固定立柱111上裝可滑動履帶120。床體110上設有傳送帶130,傳送帶130與可滑動履帶120相交設置。第一可移動刀座1設置在可滑動履帶120上,第二可移動刀座2設置在傳送帶130上。當然,第一可移動刀座1和第二可移動刀座2在機床上可移動的具體實現也可以采用其他結構實現,例如,第一可移動刀座1和第二可移動刀座2設置滑軌,相應的,機床上設有與滑軌配合的滑道。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在此不作具體限定。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通過設置第一可移動刀座和第二可移動刀座,使得當第一可移動刀座與第二可移動刀座相向移動時,第一可移動刀座上的空刀位與第二可移動刀座上的待換刀位對應;通過在第一可移動刀座上設置用于驅動新刀位和空刀位旋轉的第一驅動裝置,及設置驅動端與空刀位或新刀位對應的第二驅動裝置,第二可移動刀座上設有驅動端與待換刀位對應的第三驅動裝置,使得當空刀位與待換刀位對應時,待換刀位上的待換刀在第三驅動裝置的驅動下進入空刀位上,第一驅動裝置驅動放有待換刀的空刀位與新刀位旋轉,新刀位與待換刀位對應,第二驅動裝置驅動新刀位上的新刀進入待換刀位上,從而當需要換刀時能夠實現及時自動換刀,方便快捷,提高了工作效率。

圖5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一種換刀方法的流程圖。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換刀方法應用于上述實用新型實施例中所述的換刀裝置。所述換刀方法具體步驟如下:

步驟1,第一可移動刀座與第二可移動刀座相向移動至第一預定位置;所述第一預定位置為第一可移動刀座的新刀位或空刀位與第二可移動刀座的待換刀刀位對應的位置;

在本實施例中,第四驅動裝置驅動第二可移動刀座向第一可移動刀座移動,以使第一可移動刀座的新刀位或空刀位與第二可移動刀座的待換刀刀位對應。

步驟2,第一驅動裝置驅動第一可移動刀座的新刀位和空刀位繞所述第一驅動裝置旋轉至第二預定位置;所述第二預定位置為第一可移動刀座的空刀位與第二可移動刀座的待換刀刀位對應的位置;

步驟3,第三驅動裝置驅動第二可移動刀座待換刀刀位上的待換刀沿著第一方向插入所述空刀位內;

步驟4,所述第一驅動裝置驅動第一可移動刀座的新刀位和空刀位繞所述第一驅動裝置旋轉至第三預定位置;所述第三預定位置為第一可移動刀座的新刀位與第二可移動刀座的待換刀刀位對應的位置;

步驟5,第二驅動裝置驅動第一可移動刀座新刀位上的新刀沿著與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插入所述待換刀刀位內;

步驟6,所述第一可移動刀座與所述第二可移動刀座復位。

在本實施例中,第四驅動裝置驅動第二可移動刀座向遠離第一可移動刀座移動,以恢復到工作位置。

具體地,本實施例中所述的換刀方法可直接應用于上述實施例提供的所述換刀裝置,具體的實現可參見上述實施例中描述的相關內容,此處不再贅述。

進一步的,在上述實用新型實施例中所述的步驟3之前還包括:

步驟3’,第五驅動裝置解鎖所述第二可移動刀座待換刀刀位上的待換刀。

在本實施例中,第二可移動刀座的待換刀刀位上設有固定銷子。在第三驅動裝置驅動第二可移動刀座待換刀刀位上的待換刀沿著第一方向插入所述空刀位內之前,所述固定銷子在第五驅動裝置的驅動下與第二可移動刀座待換刀刀位上的待換刀脫離,以解鎖待換刀。

進一步的,在上述實用新型實施例中所述的步驟5之前還包括:

步驟5’,所述第五驅動裝置鎖固所述第二可移動刀座待換刀刀位上的新刀。

在本實施例中,在第二驅動裝置驅動第一可移動刀座新刀位上的新刀沿著與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插入所述待換刀刀位內之后,所述固定銷子在第五驅動裝置的驅動下與第二可移動刀座待換刀刀位上的新刀鎖固,以固定新刀。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通過設置第一可移動刀座與第二可移動刀座相向移動,使第一可移動刀座上的空刀位與第二可移動刀座上的待換刀位對應。當空刀位與待換刀位對應時,待換刀位上的待換刀在第三驅動裝置的驅動下進入空刀位上,第一驅動裝置驅動放有待換刀的空刀位與新刀位旋轉,新刀位與待換刀位對應,第二驅動裝置驅動新刀位上的新刀進入待換刀位上,從而當需要換刀時能夠實現及時自動換刀,方便快捷,提高了工作效率。

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非對其限制;盡管參照前述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的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技術特征進行等同替換;而這些修改或者替換,并不使相應技術方案的本質脫離本實用新型各實施例技術方案的精神和范圍。

當前第1頁1 2 3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水富县| 达拉特旗| 娄底市| 扶风县| 浦县| 崇阳县| 山阴县| 元江| 灵武市| 奉贤区| 裕民县| 安达市| 喜德县| 巩留县| 寿阳县| 阜新市| 兰考县| 安乡县| 隆化县| 阿拉善右旗| 科技| 滦南县| 宽城| 交口县| 永城市| 龙陵县| 罗田县| 仁寿县| 镇雄县| 炎陵县| 大悟县| 蓬莱市| 浮梁县| 竹山县| 东辽县| 五常市| 建湖县| 马龙县| 新余市| 克拉玛依市| 安陆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