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模具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汽車外橫梁的側修邊模具。
背景技術:
目前,隨著科技的發展,汽車得到了廣泛的普及,汽車車身的組件一般采用鈑金制成,一般需要經過落料,拉延,修邊,沖孔等工藝,其中修邊一般包括側修邊,汽車外橫梁在成型過程中,一般需要經過側修邊,從而將外橫梁進行側面修邊,為了提高生產效率,達到外橫梁的批量生產,因此亟需一種用于汽車外橫梁側修邊的模具。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克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汽車外橫梁的側修邊模具。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汽車外橫梁的側修邊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為凹模,所述下模為凸模,其特征在于,還包括至少一側修邊機構,所述側修邊機構包括第一連接塊、第二連接塊和第三連接塊,所述第一連接塊與所述下模固定連接,所述第二連接塊與所述第一連接塊為第一滑動連接,所述第三連接塊與所述第二連接塊為第二滑動連接,所述第一連接塊設有連接底板部和限位部,所述連接底板部用于與所述下模連接,所述限位部為一圓弧,所述第二連接塊設有導向滾輪,所述導向滾輪與所述圓弧滾動配合,所述第三連接塊與所述上模連接,所述第二連接塊連接有側修邊刀,所述側修邊刀的刀口為波浪型或者鋸齒形。
進一步地,所述第二連接塊還包括修邊連接板、第二彈簧和沖孔刀,所述第二彈簧穿設于所述修邊連接板上,所述沖孔刀穿設于所述修邊連接板。
進一步地,所述第一滑動連接的移動方向與所述第二滑動連接的移動方向的夾角為30度~60度。
進一步地,所述下模設有導向柱和導向板,所述導向板上設有第一導板和第二導板,所述第一導板與所述第二導板相垂直,所述上模設有與所述導向柱相配合的導套和與所述導向板相配合的導向凹槽,所述導向柱穿設于所述導套內。
進一步地,所述下模和上模的兩側面均設有用于起吊的鑄入型吊耳。
進一步地,所述下模設有廢料滑板,所述廢料滑板為一L型,所述L型的直角口朝向所述下模的內部。
進一步地,所述上模中間內部設有第一彈簧,用于彈性連接板料。
進一步地,所述導套通過臺階形的導套定位件固定,所述導套定位件的一端與所述上模轉動連接,所述導套定位件的另一端與所述導套卡接。
進一步地,所述導套定位件沿所述導套的周向設有圓周均布的3個。
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過在上模與下模之間設于側修邊機構,可以對拉延后的板料進行側修邊,結構簡單,大大提高了外橫梁的成型效率,從而提高企業的生產效率,降低企業的生產成本。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是本實用新型下模軸測圖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上模軸測圖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側修邊機構的結構示意圖之一。
圖4是本實用新型側修邊機構的結構示意圖之二。
圖中數字和字母所表示的相應部件的名稱:
1-下模;2-上模;11-廢料滑板;12、23-鑄入式吊耳;13-第一連接塊;14-板料定位塊;15-第一導板;16-第二導板;17-導向板;18-導向柱;100-凸模;21-側修邊機構;22-導套;24-導套定位件;25-導向凹槽;26-第一彈簧;131-連接底板部;132-限位部;211-第一導向連接板;212-第二連接塊;213-導向滾輪;214第三連接塊;31-側修邊刀;141-修邊連接板;142-第二彈簧;143-沖孔刀。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的內容做進一步的詳細說明:
為了達到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如圖所示,在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實施方式為:一種汽車外橫梁的側修邊模具,包括上模2和下模1,上模2為凹模,下模1為凸模100,下模內設有板料定位塊14,還包括四個側修邊機構21,側修邊機構21包括第一連接塊13、第二連接塊212和第三連接塊214,第一連接塊13與下模1固定連接,第二連接塊212與第一連接塊13為第一滑動連接,通過第一導向連接板211連接,連接時采用V型塊相滑動,第三連接塊214與第二連接塊212為第二滑動連接,第一連接塊13設有連接底板部131和限位部132,連接底板部131用于與下模1連接,限位部132為一圓弧,第二連接塊212設有導向滾輪213,導向滾輪213與圓弧滾動配合,第三連接塊214與上模2連接,第二連接塊212連接有側修邊刀31,側修邊刀31的刀口為波浪型或者鋸齒形,上模2中間內部設有第一彈簧26,用于彈性連接板料。
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過在上模與下模之間設于側修邊機構,可以對拉延后的板料進行側修邊,結構簡單,大大提高了外橫梁的成型效率,從而提高企業的生產效率,降低企業的生產成本。
在本實用新型的另一些實施方式中,為了達到沖孔的目的,第二連接塊212還包括修邊連接板141、第二彈簧142和沖孔刀143,第二彈簧142穿設于修邊連接板141上,沖孔刀143穿設于修邊連接板141。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可以在側修邊的同時對板料進行沖孔工藝。
在本實用新型的另一些實施方式中,為了達到滑動連接順暢的目的,第一滑動連接的移動方向與第二滑動連接的移動方向的夾角為30度~60度。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可以在側修邊時,采用較小的分力對板料進行修邊。
在本實用新型的另一些實施方式中,為了達到導向的目的,下模1設有導向柱18和導向板17,導向板17上設有第一導板15和第二導板16,第一導板15與第二導板16相垂直,上模2設有與導向柱18相配合的導套22和與導向板17相配合的導向凹槽25,導向柱18穿設于導套22內,下模1和上模2的兩側面均設有用于起吊的鑄入型吊耳12、23,導套22通過臺階形的導套定位件24固定,導套定位件24的一端與上模2轉動連接,導套定位件24的另一端與導套22卡接,導套定位件24沿導套22的周向設有圓周均布的3個。
在本實用新型的另一些實施方式中,為了達到廢料滑出的目的,下模1設有廢料滑板11,廢料滑板11為一L型,L型的直角口朝向下模1的內部。
上述實施例只為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構思及特點,其目的在于讓熟悉此項技術的人士能夠了解本實用新型的內容并加以實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凡根據本實用新型精神實質所作的等效變化或修飾,都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