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軸承的定心壓罩裝置,屬于軸承加工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現有的雙列圓錐軸承的密封罩壓合,都是靠手工放置密封罩到軸承上端或者是放到壓罩頭工裝內,放到軸承上端時由于是手工放置,密封罩中心與軸承的中心很難重合,這種方法在壓合過程中就會出現偏心現象,密封罩就不是在與軸承完全垂直的狀態下壓合,因此會出現毛邊現象,導致密封罩壓入后不合格;放到壓罩頭工裝內時,能保證壓罩頭工裝與密封罩完全同心,但是不能保證壓罩頭與軸承完全同心,也會出現偏心現象。
技術實現要素:
為解決現有技術存在的缺陷,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定心后再壓裝、提高壓裝質量和效率的雙列圓錐軸承自動定心密封罩壓合機。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雙列圓錐軸承自動定心密封罩壓合機,包括相對固定設置于臺面板上的兩個液壓缸,兩個定心壓罩裝置相對設置,且分別與兩個液壓缸連接,所述定心壓罩裝置下方設有臺面板高度調節裝置。
所述液壓缸兩端分別連接主支架板和液壓缸蓋,液壓缸一端對側的主支架板表面設有砣墊,所述液壓缸包括液壓缸體,液壓缸活塞桿 貫穿液壓缸體,所述液壓缸活塞桿上設有液壓缸活塞,液壓缸活塞滑動連接液壓缸體內壁,液壓缸活塞桿與砣墊滑動連接。
所述定心壓罩裝置包括壓罩頭和定心頭,所述壓罩頭通過直線軸承和定位盤連接液壓缸活塞桿,液壓缸活塞桿另一端連接氣缸堵。
所述定心頭通過鎖緊螺母與氣動活塞桿連接,氣動活塞桿外表面套設彈簧,氣動活塞桿另一端連接擋圈,擋圈連接氣動活塞,氣動活塞通過定位螺桿連接氣缸,所述氣動活塞、氣動活塞桿、彈簧、擋圈均位于液壓缸活塞桿內部。
所述臺面板高度調節裝置位于框架上,框架上設有軸承座,軸承座內有軸承,軸承的內部裝有絲杠,絲杠通過絲母連接臺面板,絲杠上設有鏈輪,張緊鏈輪與鏈輪通過鏈條連接,所述張緊鏈輪位于框架上部,張緊鏈輪上設有頂絲,花螺母位于張緊鏈輪上部。
所述定心壓罩裝置下方還設有軸承頂出裝置。
所述軸承頂出裝置包括頂出架,頂出架連接頂出氣缸,所述頂出氣缸位于框架上。
兩個所述液壓缸分別連接主支架板,拉桿兩端通過拉桿螺母固定在主支架板上。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過定心壓罩裝置,實現先定心再壓裝,取代了現有通過人工放置密封罩到軸承上,避免了放置位置誤差導致壓合后不合格情況的產生,同時完全避免了偏心造成的毛邊現象;本實用新型采用臥式兩面同時壓合,不用人工翻轉軸承,減小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和質量;設置臺面板高度調節裝置,通過調節, 使不同軸承的圓心與液壓缸的圓心重合,實現不同規格的軸承的生產。
附圖說明
本實用新型共有附圖2幅。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局部放大圖。
圖中附圖標記如下:1、液壓缸,1.1、液壓缸體,1.2、液壓缸活塞桿,1.3、液壓缸活塞,1.4、液壓缸蓋,2、拉桿螺母,3、拉桿,4、定心壓罩裝置,4.1、鎖緊螺母,4.2、壓罩頭,4.3、定心頭,4.4、定位盤,4.5、直線軸承,4.6、氣缸堵,4.7、氣動活塞,4.8、氣動活塞桿,4.9、擋圈,4.10、彈簧,4.11、定位螺桿,5、絲母,6、絲杠,7、鏈輪,8、軸承座,9、軸承,10、頂絲,11、張緊鏈輪,12、花螺母,13、頂出氣缸,14、框架,15、臺面板,16、頂出架,17、主支架板,18、砣墊。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1-2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說明:
雙列圓錐軸承自動定心密封罩壓合機,包括相對固定設置于臺面板15上的兩個液壓缸1,兩個定心壓罩裝置4相對設置,且分別與兩個液壓缸1連接,所述定心壓罩裝置4下方設有臺面板高度調節裝置。
所述液壓缸1兩端分別連接主支架板17和液壓缸蓋1.4,液壓缸1一端對側的主支架板17表面設有砣墊18,所述液壓缸1包括液 壓缸體1.1,液壓缸活塞桿1.2貫穿液壓缸體1.1,所述液壓缸活塞桿1.2上設有液壓缸活塞1.3,液壓缸活塞1.3滑動連接液壓缸體1.1內壁,液壓缸活塞桿1.2與砣墊18滑動連接。
所述定心壓罩裝置4包括壓罩頭4.2和定心頭4.3,所述壓罩頭4.2通過直線軸承4.5和定位盤4.4連接液壓缸活塞桿1.2,液壓缸活塞桿1.2另一端連接氣缸堵4.6。
所述定心頭4.3通過鎖緊螺母4.1與氣動活塞桿4.8連接,氣動活塞桿4.8外表面套設彈簧4.10,氣動活塞桿4.8另一端連接擋圈4.9,擋圈4.9連接氣動活塞4.7,氣動活塞4.7通過定位螺桿4.11連接氣缸,所述氣動活塞4.7、氣動活塞桿4.8、彈簧4.10、擋圈4.9均位于液壓缸活塞桿1.2內部。
所述臺面板高度調節裝置位于框架14上,框架14上設有軸承座8,軸承座8內有軸承9,軸承9的內部裝有絲杠6,絲杠6通過絲母5連接臺面板15,絲杠6上設有鏈輪7,張緊鏈輪11與鏈輪7通過鏈條連接,所述張緊鏈輪11位于框架14上部,張緊鏈輪11上設有頂絲10,花螺母12位于張緊鏈輪11上部。
所述定心壓罩裝置4下方還設有軸承頂出裝置。
所述軸承頂出裝置包括頂出架16,頂出架16連接頂出氣缸13,所述頂出氣缸13位于框架14上。
兩個所述液壓缸1分別連接主支架板17,拉桿3兩端通過拉桿螺母2固定在主支架板17上。
如圖1所示,框架14上有四個軸承座8,軸承座8內有軸承9, 軸承9的內部裝有絲杠6,絲杠6上有絲母5;框架14上還有一個張緊鏈輪11,張緊鏈輪11與四個絲杠6上的鏈輪7用鏈條連接,轉動鏈條可以調節臺面板的高度,這樣就能實現不同軸承的圓心與液壓缸的圓心重合,實現不同規格的軸承的生產。壓合完成后頂出氣缸伸出,頂出架隨之抬起將軸承頂出。
如圖2所示,在液壓缸的活塞桿內部又做了一個氣缸,氣缸為單作用氣缸,進氣時定心頭先伸出,然后再液壓缸整體伸出,實現壓罩的功能。
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變型,這些改進和變型也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