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鉆孔用夾具,屬于工裝夾具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目前,在鉆床上鉆孔時,一般情況下,鉆頭應同時完成兩個運動;主運動,即鉆頭繞軸線的旋轉運動;輔助運動,即鉆頭沿著軸線方向對著工件的直線運動,對于在工件上鉆斜孔,目前都是通過調整鉆頭角度來實現加工,但這種鉆孔方式對于鉆床要求比較高,不適合一些小批量,多品種工件的低成本加工。
技術實現要素:
目的:為了克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鉆孔用夾具。
技術方案: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鉆孔用夾具,包括:底座、L形支承、第一機架、第二機架、導軌板、壓板、U形固定板、量角器,所述底座上設置有第一機架、第二機架,所述L形支承與第一機架通過轉軸相連接,所述導軌板一端與第二機架固定連接;所述導軌板內設置有通槽,通槽內移動設置有固定螺栓,固定螺栓與L形支承相連接;所述L形支承下端設置有壓板,壓板上設置有六角螺栓,L形支承上端設置導槽,導槽與U形固定板下端相插接,U形固定板上端設置有六角螺栓;所述第一機架上設置有量角器。
所述第一機架上的轉軸中心和固定螺栓與L形支承連接點中心的連線同L形支承的底邊相平行。
所述第一機架上轉軸中心上的垂線位置與量角器0°角位置線相一致。
作為優選方案,所述L形支承采用不銹鋼材質。
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鉆孔用夾具,通過調節L形支承與第一機架轉軸中心垂線之間的夾角,來實現L形支承上夾持的工件斜孔角度;斜孔角度可通過設置在第一機架上的量角器進行測量,從量避免了鉆頭角度的設置,只要鉆頭進行水平進程即可。本設計結構簡單,可快速對夾持工件的斜孔角度進行定位,簡單實用,成本低廉。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更進一步的說明。
如圖1所示,一種鉆孔用夾具,一種鉆孔用夾具,包括:底座1、L形支承2、第一機架3、第二機架4、導軌板5、壓板6、U形固定板7、量角器8,所述底座1上設置有第一機架3、第二機架4,所述L形支承2與第一機架3通過轉軸9相連接,所述導軌板5一端與第二機架4固定連接;所述導軌板5內設置有通槽10,通槽10內移動設置有固定螺栓11,固定螺栓11與L形支承2相連接;所述L形支承2下端設置有壓板6,壓板6上設置有六角螺栓12,L形支承2上端設置導槽13,導槽13與U形固定板7下端相插接,U形固定板7上端設置有六角螺栓12;所述第一機架3上設置有量角器8。
所述第一機架3上的轉軸9中心和固定螺栓11與L形支承2連接點中心的連線同L形支承2的底邊相平行。
所述第一機架3上轉軸9中心上的垂線位置與量角器0°角位置線相一致。
使用時,先將U形固定板取下,將工件放入L形支承上,再利用壓板上的六角螺栓對工件一端進行夾持,再將U形固定板下端插入L形支承的導槽內,可根據工件的尺寸來U形固定板的位置,再將工件另一端進行夾持。
工件夾持后,根據斜孔角度α對L形支承的角度進行調節,導軌板,再調節固定螺栓在通槽內的位置,根據量角器0°與L形支承底邊的夾角達到角度α后停止,擰緊固定螺栓,完成工件夾持。
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