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切削加工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切削工裝及其切削方法。
背景技術:
機油泵轉子兩端面厚度與臺階外徑的平行度和垂直度為0.02,以往車削加工為分序(車左端面、車右端面和臺階圓)裝夾加工,多次裝夾形位精度難保證,生產效率低,報廢率高、質量穩定性差。
除了機油轉子以外,其他的齒輪、齒圈等其他筒類、圈類、環類零件的切削加工,均是多次裝夾,然后進行各個工序的加工,多次裝夾一是定位精度有誤差,導致整個零件的精度受影響。
同時在一批零件的生產中,每個零件進行定位裝夾時,也會產生定位誤差,導致一批零件的加工精度范圍浮動大。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出一種多次裝夾均能保持相對精度誤差較小的切削工裝,且一次裝夾,能夠實現加工兩個端面、臺階面、以及倒角等工序,避免了多次裝夾產生的定位誤差,使得加工精度高,還提高了生產效率。具體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切削工裝,包括錐度軸、錐度脹套和活動定位組件,所述錐度脹套套在所述錐度軸上,所述活動定位組件卡在所述錐度軸和所述錐度脹套之間;
所述錐度軸包括第一錐度部和第二錐度部,所述第一錐度部和所述第二錐度部同軸線;
所述錐度脹套包括固定部和錐套部,所述固定部和所述錐套部固定連接,所述錐套部內壁為錐面,所述錐套部和所述第一錐度部配合,所述活動定位組件和所述第二錐度部接觸;
所述活動定位組件包括活動銷,所述活動銷一端穿過所述錐度脹套,所述活動銷另一端設有卡位凸起,所述卡位凸起和所述第二錐度部活動配合。
在實際使用時,需要將錐度軸和液壓機的輸出端固定連接,錐度脹套的固定部用三爪夾頭夾持住,控制液壓機伸縮,實現錐度軸的伸縮,由于錐度脹套被固定,所以錐度軸和錐度脹套內相對位移,錐套部和第一錐度部配合,軸向的相對位移,使得錐套部被徑向脹大或者徑向收縮,在對工件進行裝夾時,錐套部先處于收縮狀態,且活動銷伸出錐度脹套的外壁,工件套入錐套部,活動銷限制工件套入的最大距離,實現一批工件中,各個零件的裝夾誤差減小,錐套部徑向脹大,脹緊力作用在工件內壁上,實現對工件的夾緊。
進一步限定,所述卡位凸起為球面結構。
卡位凸起和第二錐度部的相對滑動更加順暢,避免彼此劃傷。
進一步限定,所述活動定位組件還包括彈性件,所述彈性件和所述活動銷配合,所述彈性件位于所述錐度脹套和所述錐度軸之間。
彈性件使得活動銷的處于壓緊狀態,定位時,活動銷的結構更加的可靠。
進一步限定,所述彈性件為彈簧,所述彈簧套在所述活動銷上,所述彈簧一端位移被所述卡位凸起限制,所述彈簧另一端位移被所述錐度脹套的內壁限制。
彈簧比較普通,成本低。
進一步限定,所述錐度脹套還包括中間部,所述錐套部和所述中間部均為徑向彈性結構,所述活動銷徑向穿過所述中間部,所述中間部內壁為柱面。
中間部的徑向位移比錐套部的小,故活動銷不會收到太大的彎折力。
進一步限定,所述中間部外周面為錐面,所述中間部靠近所述錐套部的一端直徑較大。
進一步限定,所述錐套部外周面和所述中間部外周面交界處為臺階結構,所述錐度脹套的臺階面處設有缺口。
方便對工件的端面及內孔倒角的工序的進行。能夠加工內孔的倒角工序,避免了重復裝夾,提高加工精度及加工效率。
進一步限定,所述錐套部徑向定位完成后,所述活動銷的端面在所述中間部的外周面以內。
避免活動銷的刀具的運動干涉。
進一步限定,所述第二錐部不止一個,在軸向方向上所述活動定位組件不止一個。
一種切削方法,
s1,根據工件的軸向尺寸選擇安裝活動定位組件;
s2,將工件套在所述錐套部;
s2,切削。
實現了相同內孔尺寸,不同軸向長度尺寸的工件的加工。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為:通過活動銷的設計,使得多次裝夾的相對誤差小,在一批的工件加工時,可以保證工件之間的每次裝夾都在固定的位置,然后對其進行切削加工,整個工件的精度提高,通過活動銷和錐度脹套的配合,在工件被脹緊時,活動銷在錐度脹套內,且未伸出錐度脹套的外壁,避免了端面加工費時的干涉,通過所述錐套部外周面和中間部外周面交界處為臺階結構,使得端面的加工更加的方便。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裝夾時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錐度脹套2的正視圖。
圖3為錐度脹套2的側視圖。
圖4為錐度軸1的結構示意圖。
圖5為加工示意圖。
如圖6為本發明2個定位組件3時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進行詳細闡述,以使本發明的優點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領域技術人員理解,從而對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做出更為清楚明確的界定。
如圖1所示,一種切削工裝,包括錐度軸1、錐度脹套2和活動定位組件3,所述錐度脹套2套在所述錐度軸1上,所述活動定位組件3卡在所述錐度軸1和所述錐度脹套2之間;
如圖4所示,所述錐度軸1包括第一錐度部11和第二錐度部12,所述第一錐度部11和所述第二錐度部12同軸線;
如圖2、圖3所示所述錐度脹套2包括固定部21和錐套部22,所述固定部21和所述錐套部22固定連接,所述錐套部22內壁為錐面,所述錐套部22和所述第一錐度部11配合,所述活動定位組件3和所述第二錐度部12接觸;
所述活動定位組件3包括活動銷31,所述活動銷31一端穿過所述錐度脹套2,所述活動銷31另一端設有卡位凸起311,所述卡位凸起311和所述第二錐度部12活動配合。
在實際使用時,需要將錐度軸1和液壓機5的輸出端固定連接,錐度脹套2的固定部21用三爪夾頭6夾持住,控制液壓機5伸縮,實現錐度軸1的伸縮,由于錐度脹套2被固定,所以錐度軸1和錐度脹套2內相對位移,錐套部22和第一錐度部11配合,軸向的相對位移,使得錐套部22被徑向脹大或者徑向收縮,在對工件4進行裝夾時,錐套部22先處于收縮狀態,且活動銷31伸出錐度脹套2的外壁,工件4套入錐套部22,活動銷31限制工件4套入的最大距離,實現一批工件4中,各個零件的裝夾誤差減小,錐套部22徑向脹大,脹緊力作用在工件4內壁上,實現對工件4的夾緊。
如圖1所示,所述卡位凸起311為球面結構。
卡位凸起311和第二錐度部12的相對滑動更加順暢,避免彼此劃傷。
如圖1所示,所述活動定位組件3還包括彈性件32,所述彈性件32和所述活動銷31配合,所述彈性件32位于所述錐度脹套2和所述錐度軸1之間。
彈性件32使得活動銷31的處于壓緊狀態,定位時,活動銷31的結構更加的可靠。
如圖1所示,所述彈性件32為彈簧,所述彈簧套在所述活動銷31上,所述彈簧一端位移被所述卡位凸起311限制,所述彈簧另一端位移被所述錐度脹套2的內壁限制。
彈簧比較普通,成本低。
如圖2、圖3所示,所述錐度脹套2還包括中間部23,所述錐套部22和所述中間部23均為徑向彈性結構,所述活動銷31徑向穿過所述中間部23,所述中間部23內壁為柱面。
中間部23的徑向位移比錐套部22的小,故活動銷31不會收到太大的彎折力。
如圖3所述,錐套部22的橫截面可以根據產品內孔進行對應設置,可以為圓形,扁形等。
如圖5所示,所述中間部23外周面為錐面,所述中間部23靠近所述錐套部22的一端直徑較大。
如圖1、圖2、圖3、圖5所示,所述錐套部22外周面和所述中間部23外周面交界處為臺階結構,所述錐度脹套2的臺階面處設有缺口8。方便對工件4的端面及內孔倒角的工序的進行,
如圖5所示,所示的裝夾狀態未完全夾持,需要進一步張開錐套部22,使得活動銷31末端不伸出外壁,最后夾緊完成,進行加工。
所述錐套部22徑向定位完成后,所述活動銷31的端面在所述中間部23的外周面以內。避免活動銷31的刀具的運動干涉。
如圖6所示,所述第二錐部12有2個,在軸向方向上所述活動定位組件3有2個。
如圖6所示,一種切削方法,
s1,根據工件4的軸向尺寸選擇安裝活動定位組件3;
s2,將工件4套在所述錐套部22;
s2,切削。
實現了相同內孔尺寸,不同軸向長度尺寸的工件4的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