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銅管端口加工領域,特別涉及一種自動倒角機。
背景技術:
在冰箱兩器配套領域,常需要對蒸發器或回氣管的連接管進行倒角操作,而現有技術的加工方式通常是操作人員手拿銅管插到倒角機的刀具內進行倒角,此種加工方式費時費力、效率極低而且存在安全隱患。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而提供的一種具有省時省力、生產效率高的自動倒角機。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采取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自動倒角機,包括機架及依次安裝在所述機架上的頂料機構、固定機構及倒角機構,所述的頂料機構由設在所述機架上的導料槽及第一氣缸構成,與所述第一氣缸相連的是頂針,所述的頂針置于所述導料槽內;所述的固定機構包括第二氣缸,所述的第二氣缸通過安裝板固定在所述機架上,與所述第二氣缸相連的是上模,安裝在所述上模下方的是下模,在所述上模及下模的一端設有尼龍導套,所述的尼龍導套通過固定座固定在所述機架上;所述的倒角機構包括電機、倒角模和防護板,所述的倒角模安裝在所述電機上,所述的防護板安裝在所述機架上并把倒角機構與所述頂料機構、固定機構相隔離。
優選地,所述的上模是通過安裝四個導柱和導套與所述機架相連。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為:
本發明一種自動倒角機,通過頂料機構實現對銅管的氣缸推料送達倒角機構后實現自動倒角,整個機構對銅管的操作簡單、省力、安全送料,極大的提高生產效率及降低了勞動強度,適合冰箱兩器配套企業推廣使用。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a處局部放大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主視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發明俯視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見附圖1-4所示,一種自動倒角機,包括機架1及依次安裝在所述機架1上的頂料機構、固定機構及倒角機構,所述的頂料機構由設在所述機架1上的導料槽2及第一氣缸3構成,與所述第一氣缸3相連的是頂針4,所述的頂針4置于所述導料槽2內;所述的固定機構包括第二氣缸5,所述的第二氣缸5通過安裝板6固定在所述機架1上,與所述第二氣缸5相連的是上模7,安裝在所述上模7下方的是下模8,在所述上模7及下模8的一端設有尼龍導套9,所述的尼龍導套9通過固定座10固定在所述機架1上;所述的倒角機構包括電機11、倒角模12和防護板13,所述的倒角模12安裝在所述電機11上,所述的防護板13安裝在所述機架1上并把倒角機構與所述頂料機構、固定機構相隔離。
優選地,所述的上模7是通過安裝四個導柱14和導套15與所述機架1相連。
操作時,把待加工管組放置到頂料機構的導料槽2內,啟動第一氣缸3,第一氣缸3帶動與之相連的頂針4推動管組到固定機構位置時候,第二氣缸5帶動與之相連上模7將管組固定住,管組通過尼龍導套9到達倒角機構的倒角模12位置,此時啟動電機11完成對管組端口的倒角。為確保上模7與下模8之間的間距通能通過管組,在所述的上模7上通過安裝四個導柱14和導套15與所述機架1相連,用于支撐上模7。在銅管端口倒角過程中,管口切削的毛刺傷害到上料員工,本發明在設計的防護板13就是用于將倒角機構與所述頂料機構、固定機構相隔離。
本發明一種自動倒角機,整個機構對銅管的操作簡單、省力、安全送料,極大的提高生產效率及降低了勞動強度,適合冰箱兩器配套企業推廣使用。
以上所述,僅是對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非是對本發明做其他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專業的技術人員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術內容加以變更或改型為等同變化的等效實施例。但是,凡是未脫離本發明方案內容,依據本發明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做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與改型,仍屬于本發明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