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模具加工機械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具有快拆式斜滑塊結構的模具加工機械。
背景技術:
模具加工機械有車床、銑床、鉆床、坐標磨、光曲磨、無心磨、小平磨、大平磨、加工中心、電火花、慢絲、快絲、中絲、鋸床、內外圓磨床、激光打標機、鏜床。模具加工的過程中會使用鉆床對模具進行鉆孔等操作。
現有的鉆孔在使用的過程中工作效率不高,也不利于收集鉆孔時產生的廢料。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具有快拆式斜滑塊結構的模具加工機械,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具有快拆式斜滑塊結構的模具加工機械,包括工作臺,所述工作臺通過導線與電源插頭連接,所述工作臺的底部安裝有若干個支撐腳,所述工作臺的頂部安裝有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由顯示屏、控制按鈕、指示燈和PLC控制器組成,所述PLC控制器安裝在所述控制面板的內部,所述控制面板的一側安裝有第一帶式傳送帶,所述第一帶式傳送帶由電機、滾筒、支架、托輥、輸送帶和配重組成,所述輸送帶上安裝有安裝有模具擺放孔,所述模具擺放孔的一側安裝有紅外接收器,所述第一帶式傳送帶的一側安裝有第一支撐板,所述第一支撐板的一側安裝有第一電動推桿,所述第一電動推桿的一側安裝有固定塊,所述固定塊的底部安裝有紅外發射器,所述紅外發射器與所述紅外接收器通過信號連接,所述第一帶式傳送帶的另一側安裝有擋板,所述擋板的頂部安裝有電磁鐵,所述擋板的一側安裝有第二支撐板,所述第二支撐板的一側安裝有壓力傳感器,所述擋板的底部安裝有第二電動推桿,所述第二電動推桿的一側安裝有第二帶式傳送帶,所述擋板的正上方安裝有電鉆,所述電鉆的底部安裝有距離傳感器,所述電鉆的頂部安裝有第三電動推桿,所述第三電動推桿的頂部安裝有頂板,所述頂板通過第四電動推桿與所述工作臺連接。
進一步的,所述顯示屏、控制按鈕、第一電動推桿、第三電動推桿、電鉆、壓力傳感器、第二帶式傳送帶、電磁鐵、第一帶式傳送帶、第四電動推桿、第二電動推桿、距離傳感器、紅外接收器和紅外發射器均與PLC控制器電性連接。
進一步的,所述第一電動推桿、第三電動推桿、第四電動推桿和第二電動推桿均由驅動電機、減速齒輪、螺桿、螺母、導套、推桿、滑座、彈簧、外殼、渦輪和微動控制開關組成。
進一步的,所述擋板與工作臺通過鉸鏈活動連接。
進一步的,所述第二電動推桿與擋板通過螺栓活動連接。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該種具有快拆式斜滑塊結構的模具加工機械,將待加工模具擺放在模具擺放孔內,通過操控控制面板使PLC控制器控制第一帶式傳送帶運行,當紅外發射器發射的信號被紅外接收器接收后,PLC控制器控制第一帶式傳送帶停止運行,PLC控制器控制第一電動推桿運行,將待加工模具推到擋板上,當壓力傳感器感知到壓力時,PLC控制器控制第一電動推桿停止運行,恢復到原位置,同時控制電磁鐵、第三電動推桿和電鉆運行,電磁鐵可以將待加工模具更好的固定,同時也可以收集鉆孔時產生的廢料,防止廢料亂濺,污染工作環境,第三電動推桿帶動電鉆向下運行,對待加工模具進行鉆孔加工,當距離傳感器感知距離達到PLC控制器的預設值時,PLC控制器控制第三電動推桿向上運行,同時控制電磁鐵停止工作和第二電動推桿向下運行,使加工后的模具和廢料滑動到第二帶式傳送帶上傳輸出來,同時PLC控制器控制第一帶式傳送帶再次運行,當紅外發射器發射的信號再次被紅外接收器接收后,PLC控制器控制第二電動推桿恢復到原位置,該方式工作效率高,使用方便,同時也有利于收集廢料。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擋板局部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電鉆結構示意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的第一帶式傳送帶局部結構示意圖;
圖5是本實用新型的控制面板內部結構示意圖;
附圖標記中:1-工作臺;2-電源插頭;3-頂板;4-第一電動推桿;5-第二支撐板;6-第三電動推桿;7-電鉆;8-壓力傳感器;9-第二帶式傳送帶;10-支撐腳;11-模具擺放孔;12-擋板;13-電磁鐵;14-第一帶式傳送帶;15-固定塊;16-第一支撐板;17-第四電動推桿;18-控制面板;19-第二電動推桿;20-距離傳感器;21-紅外接收器;22-紅外發射器;23-PLC控制器。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請參閱圖1-3,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技術方案:一種具有快拆式斜滑塊結構的模具加工機械,包括工作臺1,工作臺1通過導線與電源插頭2連接,工作臺1的底部安裝有若干個支撐腳10,工作臺1的頂部安裝有控制面板18,控制面板18由顯示屏、控制按鈕、指示燈和PLC控制器23組成,PLC控制器23安裝在控制面板18的內部,控制面板18的一側安裝有第一帶式傳送帶14,第一帶式傳送帶14由電機、滾筒、支架、托輥、輸送帶和配重組成,輸送帶上安裝有安裝有模具擺放孔11,模具擺放孔11的一側安裝有紅外接收器21,第一帶式傳送帶14的一側安裝有第一支撐板16,第一支撐板16的一側安裝有第一電動推桿4,第一電動推桿4的一側安裝有固定塊15,固定塊15的底部安裝有紅外發射器22,紅外發射器22與紅外接收器21通過信號連接,第一帶式傳送帶14的另一側安裝有擋板12,擋板12的頂部安裝有電磁鐵13,擋板12的一側安裝有第二支撐板5,第二支撐板5的一側安裝有壓力傳感器8,擋板12的底部安裝有第二電動推桿19,第二電動推桿19的一側安裝有第二帶式傳送帶9,擋板12的正上方安裝有電鉆7,電鉆7的底部安裝有距離傳感器20,電鉆7的頂部安裝有第三電動推桿6,第三電動推桿6的頂部安裝有頂板3,頂板3通過第四電動推桿17與工作臺1連接。
進一步的,所述顯示屏、控制按鈕、第一電動推桿4、第三電動推桿6、電鉆7、壓力傳感器8、第二帶式傳送帶9、電磁鐵13、第一帶式傳送帶14、第四電動推桿17、第二電動推桿19、距離傳感器20、紅外接收器21和紅外發射器22均與PLC控制器23電性連接,便于信號的傳輸。
進一步的,所述第一電動推桿4、第三電動推桿6、第四電動推桿17和第二電動推桿19均由驅動電機、減速齒輪、螺桿、螺母、導套、推桿、滑座、彈簧、外殼、渦輪和微動控制開關組成,便于保證該模具加工機械的正常運行。
進一步的,所述擋板12與工作臺1通過鉸鏈活動連接,便于擋板12的轉動。
進一步的,所述第二電動推桿19與擋板12通過螺栓活動連接,便于拆卸。
工作原理:工作時,將待加工模具擺放在模具擺放孔11內,通過操控控制面板18使PLC控制器23控制第一帶式傳送帶14運行,當紅外發射器22發射的信號被紅外接收器21接收后,PLC控制器23控制第一帶式傳送帶14停止運行,PLC控制器23控制第一電動推桿4運行,將待加工模具推到擋板12上,當壓力傳感器8感知到壓力時,PLC控制器23控制第一電動推桿4停止運行,恢復到原位置,同時控制電磁鐵13、第三電動推桿6和電鉆7運行,電磁鐵13可以將待加工模具更好的固定,同時也可以收集鉆孔時產生的廢料,防止廢料亂濺,污染工作環境,第三電動推桿6帶動電鉆7向下運行,對待加工模具進行鉆孔加工,當距離傳感器20感知距離達到PLC控制器23的預設值時,PLC控制器23控制第三電動推桿6向上運行,同時控制電磁鐵13停止工作和第二電動推桿19向下運行,使加工后的模具和廢料滑動到第二帶式傳送帶9上傳輸出來,同時PLC控制器23控制第一帶式傳送帶14再次運行,當紅外發射器22發射的信號再次被紅外接收器21接收后,PLC控制器23控制第二電動推桿19恢復到原位置,該方式工作效率高,使用方便,同時也有利于收集廢料。
盡管已經示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況下可以對這些實施例進行多種變化、修改、替換和變型,本實用新型的范圍由所附權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