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術涉及輪轂鑄造設備,具體為取防護塞機構。
背景技術:
1、隨著鋁合金輪轂制造自動化程度不斷提高,當前輪轂鑄造過程中的取塞工作大部分由取塞機完成。根據輪轂制造工藝,塞子形式主要有圓柱和圓錐兩大類。取塞機定位精度低,在取塞過程存在取塞偏問題,無法嚴格控制輪轂質量。更換輪轂型號時,需要人工調整設備,更換取塞裝置,影響生產效率。因此,解決上述問題的方法是研究出一種能夠替代取塞機設備成為該領域需要解決的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1、為了解決背景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取防護塞機構,當輪轂移動到指定位置后,定位機對其進行定位,定位完成后由一組協作機器人完成取塞工作,從而能夠實現自動取塞工作。
2、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3、取防護塞機構,包括:
4、基座;
5、協作機器人,設置于基座上,協作機器人的執行端設置有取塞夾爪;
6、定位機構,設置于基座上,用于輪轂的定位;
7、夾持機構,設置于基座上,用于輪轂的夾持固定。
8、進一步的,取塞夾爪包括夾爪氣缸,夾爪氣缸上設置有夾爪。
9、進一步的,夾爪上開設有u型槽。
10、進一步的,定位機構包括:
11、支架,設置于基座上;
12、側軌,設置于支架的上端,側軌的兩端設置有斜邊。
13、進一步的,側軌通過長孔與支架連接固定。
14、進一步的,夾持機構包括可相對轉動的第一夾臂和第二夾臂。
15、進一步的,第一夾臂上設置有第一齒輪,第二夾臂上設置有第二齒輪,第一齒輪和第二齒輪嚙合傳動。
16、進一步的,第一夾臂由夾持氣缸驅動。
17、進一步的,夾持氣缸、第一夾臂和第二夾臂設置于移動板上,移動板可滑動的設置于固定板上,移動板和固定板之間設置有調節螺栓。
18、進一步的,基座上設置有導向槽。
19、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20、(1)通過專門設計的協作機器人取塞子裝置,而且在不更換工裝的前提下,滿足多種規格的取塞子。通過機器人取塞子裝置,提高輪轂質量,極大的提高生產效率。
21、(2)當輪轂移動到指定位置后,定位機對其進行可靠的定位。定位完成后由一組協作機器人完成取塞工作,全程自動化運行。
22、(3)夾持機構和定位機構可調,能夠適用不同尺寸的輪轂。
1.取防護塞機構,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取防護塞機構,其特征在于,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取防護塞機構,其特征在于,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取防護塞機構,其特征在于,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取防護塞機構,其特征在于,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取防護塞機構,其特征在于,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取防護塞機構,其特征在于,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取防護塞機構,其特征在于,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取防護塞機構,其特征在于,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取防護塞機構,其特征在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