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術涉及傳感器工裝,特別涉及一種傳感器的焊接工裝。
背景技術:
1、輪速傳感器是應用在汽車防抱死剎車系統中用于測量車輪轉速的傳感器,輪速傳感器的主要部分包括芯片和骨架,骨架是用于安裝芯片的固定結構。首先將芯片插入骨架的芯片槽,此時芯片的引腳與骨架的插片相互面接觸,然后對芯片引腳和骨架插片進行焊接,而在焊接時,芯片引腳和骨架插片之間需要緊密貼合方能保證焊接效果。
2、通常情況下,將安裝有芯片的骨架整體放入工裝仿形中,然后通過人工按壓的方式盡量保證芯片引腳和骨架插片之間貼合。但這種方式存在一些問題:1)芯片引腳和骨架插片之間仍存在間隙,這些間隙無法通過人工按壓而消除,從而造成二者之間焊接不牢固;2)工裝仿形無法調節,被注塑出來的骨架不可避免地存在尺寸誤差,因此將骨架放入工裝仿形后,骨架很可能會傾斜,以使后續的焊接產生風險;3)工裝仿形無法調節,在放入骨架時無法區分不同骨架,較易出現錯裝,降低加工效率;也就是說,部分規格型號不同但尺寸差距較小的骨架卻能夠被放入同一款工裝仿形;4)人手無法一次性按壓較多數量的骨架,焊接效率低。
技術實現思路
1、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決骨架的工裝仿形無法調節、且工裝仿形中的芯片引腳和骨架插片貼合程度不高導致焊接不良的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傳感器的焊接工裝,能夠提高傳感器芯片和骨架之間的焊接質量與焊接效率,并提高傳感器的整體加工效率。
2、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公開了一種傳感器的焊接工裝,所述傳感器包括骨架和芯片,所述骨架設有插片,所述芯片包括芯片引腳,所述芯片引腳與所述插片連接;所述焊接工裝包括:
3、工作臺,設有多個放置槽,每個所述放置槽用于容納所述骨架和所述芯片;
4、壓緊組件,以沿第一方向可移動的方式與所述工作臺連接,所述壓緊組件的面向所述工作臺的一側包括多個壓緊部,所述多個壓緊部與所述多個放置槽一一對應;
5、夾緊組件,以沿第二方向可移動的方式與所述工作臺嵌入連接,所述夾緊組件包括多個夾緊部,所述多個夾緊部與所述多個放置槽一一對應;
6、驅動組件,所述驅動組件能夠驅動所述壓緊組件沿所述第一方向運動,且能夠驅動所述夾緊組件沿所述第二方向運動,以使所述焊接工裝在鎖緊狀態和松開狀態之間切換;
7、在所述鎖緊狀態,所述多個壓緊部壓緊相貼合的所述芯片引腳和所述插片,所述骨架被相應的所述夾緊部夾緊;在所述松開狀態,所述多個壓緊部與相應的所述芯片引腳、所述插片相間隔,所述骨架與相應的所述夾緊部相間隔。
8、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壓緊組件能夠在驅動組件的驅動下對置于放置槽內的傳感器(即芯片和與芯片連接的骨架)進行第一方向上的壓緊,夾緊組件能夠在驅動組件的驅動下對置于放置槽內的骨架進行第二方向上的夾緊,以使整個焊接工裝處于鎖緊狀態。則此時,壓緊組件中的壓緊部能夠消除芯片引腳和骨架插片之間的間隙,保證芯片引腳和骨架插片之間焊接牢固,有效提高芯片引腳和骨架插片的焊接質量和效果。
9、另一方面,壓緊組件能夠在驅動組件的驅動下沿第一方向脫離置于放置槽內的傳感器(即芯片和與芯片連接的骨架),夾緊組件能夠在驅動組件的驅動下沿第二方向脫離置于放置槽內的傳感器,以使整個焊接工裝處于松開狀態。則此時,可以取出焊接后的芯片和骨架,或者,將另一批待焊接的芯片和骨架放入放置槽內,然后再次切換到上述鎖緊狀態以進行第二次焊接工作,消除傳統人工按壓焊接方式帶來的低質量、低效率的缺陷。
10、再一方面,采用傳統人工按壓僅能夠對最多三個傳感器進行焊接,而本技術焊接工裝的壓緊組件、夾緊組件能夠同時對多個放置槽(例如六個放置槽)中的傳感器進行同步壓緊和夾緊,進一步提高了焊接效率。
11、此外,傳統的工裝仿形則無法對放置槽進行第二方向上的調節,而當本技術實施例的夾緊組件從松開狀態向鎖緊狀態切換時,若其中一個或多個放置槽中的骨架不適配(例如錯裝成其他型號),則夾緊組件無法夾緊,因此可便于識別和區分不同型號的骨架,避免不同的骨架被裝入焊接工裝的現象,提高了加工效率。
12、同時,即使是同一型號的骨架,也會存在尺寸誤差,在傳統的工裝仿形中,骨架即便被放入了也容易出現傾斜,則在后續焊接中較易產生風險,本技術實施例的焊接工裝由于設置有夾緊組件,可以同時對多個骨架同步夾緊,保證多個骨架的放置無翹曲,保證多個骨架均在同一平面,提升了焊接穩定性和安全性。
13、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具體實施方式,所述壓緊組件還包括固定板,所述多個壓緊部設于所述固定板;所述驅動組件包括手柄,沿所述第二方向,所述手柄轉動連接于所述固定板的兩側;所述工作臺設有擋停部,所述擋停部與所述手柄相對應;其中,所述手柄能夠轉動至沿第一方向與擋停部相抵,且所述手柄轉動的過程中,所述手柄沿著所述擋停部的表面運動,直至所述手柄的一端沿所述第一方向位于所述擋停部下方并相抵,在此過程中,所述固定板被驅動沿所述第一方向朝向所述工作臺運動,直至所述固定板與所述工作臺相抵。
14、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具體實施方式,所述驅動組件還包括第一彈簧,所述第一彈簧的一端連接于所述工作臺,另一端連接于所述固定板,在所述鎖緊狀態,所述第一彈簧被所述固定板壓縮;所述手柄能夠脫離所述擋停部的底部,且所述第一彈簧能夠以沿所述第一方向遠離所述工作臺的方向回彈,以使所述壓緊組件切換至所述松開狀態。
15、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具體實施方式,所述壓緊組件還包括壓板,所述壓板可拆卸地嵌套于所述固定板,所述多個壓緊部凸設于所述壓板,所述壓板開設有多個貫穿槽,所述多個貫穿槽與所述多個放置槽一一對應,每個所述放置槽內的所述芯片引腳、所述插片能夠沿所述第一方向暴露于相應的所述貫穿槽。
16、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具體實施方式,每個所述壓緊部包括多個壓緊凸塊,所述多個壓緊凸塊設于所述壓板的沿所述第一方向面向所述工作臺的一側,所述多個壓緊凸塊與相連接的所述芯片引腳、所述插片一一對應。
17、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具體實施方式,所述壓緊組件還包括導向柱和導套,所述導向柱設于所述工作臺并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所述導套套設于所述導向柱;所述固定板開設有與所述導向柱對應的導向孔,所述固定板能夠沿所述導向柱、所述導套沿所述第一方向往復運動。
18、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具體實施方式,所述壓緊組件還包括限位部,所述限位部的一部分設于所述固定板,所述限位部的另一部分沿朝向所述工作臺的方向伸出;所述工作臺凸設有限位銷;在所述鎖緊狀態,所述限位部沿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限位銷相間隔,在所述松開狀態,所述限位部抵接于所述限位銷的沿所述第一方向的底部。
19、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具體實施方式,所述夾緊組件還包括導正部,所述導正部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且所述導正部的端部沿所述第二方向凸出所述工作臺,所述多個夾緊部間隔地設于所述導正部;相鄰的所述放置槽之間包括止擋壁,每個所述夾緊部和相應的所述止擋壁間隔設置,所述骨架位于所述夾緊部和所述止擋壁之間;所述手柄能夠驅動所述導正部的一部分沿第三方向運動,使所述夾緊部和所述止擋壁共同夾緊相應的所述骨架;所述第三方向平行于所述第二方向。
20、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具體實施方式,所述導正部包括導正塊,所述夾緊部包括夾緊塊,所述夾緊塊沿第一方向延伸,多個所述夾緊塊沿所述第二方向間隔設于所述導正塊。
21、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具體實施方式,所述工作臺設有通槽和多個容納槽;所述通槽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且沿所述第二方向貫穿所述工作臺,所述導正部的一部分嵌設于所述通槽,所述導正部的端部位于所述通槽外;所述多個容納槽沿所述第一方向貫穿所述工作臺,所述多個容納槽和所述多個夾緊部一一對應,每個所述夾緊部容納于相應的所述容納槽內。
22、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具體實施方式,所述通槽內設有凸臺,所述導正部的所述端部與所述凸臺之間能夠形成容納空間;所述驅動組件還包括第二彈簧,所述第二彈簧設于所述容納空間,所述第二彈簧的一端與所述導正部的所述端部連接,另一端與所述凸臺連接;在所述鎖緊狀態,所述第二彈簧被壓縮;所述手柄能夠脫離所述擋停部的底部,且所述第二彈簧能夠沿第四方向回彈,以使所述壓緊組件切換至所述松開狀態;所述第四方向與所述第三方向相反。
23、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具體實施方式,所述多個放置槽包括沿第五方向間隔設置的兩組,每組放置槽包括多個放置槽;每組放置槽對應有所述夾緊組件,兩個所述夾緊組件相對于所述第二方向相反設置。
24、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具體實施方式,所述驅動組件能夠驅動所述壓緊組件沿所述第一方向向下運動,且能夠驅動其中一個所述夾緊組件沿第三方向運動,并驅動其中另一個所述夾緊組件沿第四方向運動,以使相應每組放置槽中的所述芯片引腳、所述插片被相應的所述壓緊部壓緊,并被相應的所述夾緊部夾緊;
25、所述驅動組件能夠驅動所述壓緊組件沿所述第一方向向上運動,且能夠驅動其中一個所述夾緊組件沿第四方向運動,并驅動其中另一個所述夾緊組件沿第三方向運動,以使相應每組放置槽中的所述芯片引腳、所述插片與被相應的所述壓緊部和所述夾緊部相間隔;
26、所述第三方向、所述第四方向呈反向,所述第五方向與所述第三方向、所述第四方向相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