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極薄規格高碳鋼生產工藝,具體涉及一種薄板坯連鑄連軋產線極薄規格高碳鋼斷面輪廓控制方法。
背景技術:
1、目前熱軋產線尚無熱軋65mn及以下鋼種極限薄規格≤1.25mm高碳鋼生產的記錄。
2、基于薄板坯連鑄連軋產線生產65mn高碳鋼,雖然規格已經下探至1.25mm,但存在多項生產技術問題導致≤1.25mm高碳鋼不具備批量穩定生產條件。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3、(1)65mn拉速狀態不穩定、中心線波動等因素,導致極限薄規格軋制狀態極不穩定,精軋軋爛風險高。
4、(2)鑄坯橫向溫差大、中心線波動大等因素,導致精軋成品斷面兩側高點,斷面楔形大,凸度小,1.25mm規格平均凸度不足5um,帶鋼成品質量判次率高,同時客戶試用效果不理想。
5、(3)帶鋼下線后邊部與中間冷卻速率不一致,造成帶鋼局部組織差異,導致帶鋼邊部起筋浪形嚴重。
6、因此,需要設計一種薄板坯連鑄連軋產線極薄規格高碳鋼斷面輪廓控制方法,以解決上述極限薄規格高碳鋼生產存在薄規格帶鋼凸度不足、精軋炸爛風險高、帶鋼成品質量判次率高的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1、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薄板坯連鑄連軋產線極薄規格高碳鋼斷面輪廓控制方法,根據前期極薄規格高碳鋼下探實驗驗證,規格越薄,過鋼區寬度方向上局部熱膨脹不均引起的凸度變化越明顯,導致薄規格帶鋼凸度不足,鋼卷產生亮帶不具備批量生產條件,單純通過溫差等工藝調整無法解決該問題,為此從原始輥形出發,提出薄規格高碳鋼專用輥形設計理念。
2、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薄板坯連鑄連軋產線極薄規格高碳鋼斷面輪廓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3、s1、局部熱凸度補償的精軋高碳鋼差異化輥形設計:精軋各機架安裝帶局部熱凸度補償的高碳鋼專用工作輥輥形,根據不同機架熱凸度大小進行差異化設計;
4、s2、大圓弧復合過渡倒角的變接觸支撐輥輥形設計:支撐輥輥形優化為變接觸倒角形式;
5、s3、全機架高速鋼軋輥在無頭軋制產線生產高碳帶鋼:精軋機架應用全機架高速鋼軋輥,同時匹配獨創的熱凸度補償高速鋼專用輥形;
6、s4、高碳帶鋼冷卻控制:通過層冷帶鋼組織均勻化控制、帶鋼下線緩冷優化、薄規格緩冷區位置選擇,實現鋼卷各區域均勻緩冷。
7、具體的是,所述步驟s1中的不同機架熱凸度大小進行差異化設計為f1-f5機架根據溫差帶寬度確定補償范圍,溫差帶寬度在50-200mm,局部熱凸度補償范圍在20-150um。
8、具體的是,所述步驟s2中的變接觸倒角形式為第一段為變接觸段,通過調節變接觸段長度和弧度來匹配不同機架支撐輥輥形的需求,根據不同機架工作輥設計,f1-f5機架變接觸段長度為30-220mm,凸度增加30-100um;第二段為倒角段,倒角錐度保持不變,同時改善帶鋼沿寬度方向的分布形狀。
9、具體的是,所述步驟s4中的層冷帶鋼組織均勻化控制為對1.5mm以下厚度規格層冷開最后一組冷卻水,使帶鋼橫向斷面溫度均勻性一致,同時通過調整水量大小控制層冷溫度≥620℃。
10、具體的是,所述步驟s4中的帶鋼下線緩冷優化為鋼卷卸卷至成品入庫時間長,鋼卷從1號步進梁運至成品庫需55min,極限薄規格高碳鋼生產時安裝1號步進梁可拆卸式緩冷罩。
11、具體的是,所述步驟s4中的薄規格緩冷區位置選擇為極限薄規格緩冷≤1.2mm緩冷,極限薄規格緩冷時間≥48小時,緩冷區放置為中間緩冷區第二層放置,保證上下左右區域均有鋼卷,鋼卷各區域均勻緩冷。
12、本發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3、本發明設計的薄板坯連鑄連軋產線極薄規格高碳鋼斷面輪廓控制方法,實現熱軋連鑄連軋產線65mn及以下牌號高碳鋼極限薄規格≤1.2mm帶鋼批量穩定生產,實現部分終端客戶減薄需求,節省酸洗、冷軋及退火費用,實現高碳鋼“以熱代冷”目的。
14、本發明設計的薄板坯連鑄連軋產線極薄規格高碳鋼斷面輪廓控制方法,解決高牌號65mn及以下鋼種生產薄規格拉速不穩定、斷面溫差大、中心線跑偏、精軋斷面翹邊、卷取等影響高碳成品鋼卷斷面輪廓的影響因素,實現≤1.2mm高碳鋼的終端客戶質量需求。
1.一種薄板坯連鑄連軋產線極薄規格高碳鋼斷面輪廓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薄板坯連鑄連軋產線極薄規格高碳鋼斷面輪廓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s1中的不同機架熱凸度大小進行差異化設計為f1-f5機架根據溫差帶寬度確定補償范圍,溫差帶寬度在50-200mm,局部熱凸度補償范圍在20-150um。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薄板坯連鑄連軋產線極薄規格高碳鋼斷面輪廓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s2中的變接觸倒角形式為第一段為變接觸段,通過調節變接觸段長度和弧度來匹配不同機架支撐輥輥形的需求,根據不同機架工作輥設計,f1-f5機架變接觸段長度為30-220mm,凸度增加30-100um;第二段為倒角段,倒角錐度保持不變,同時改善帶鋼沿寬度方向的分布形狀。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薄板坯連鑄連軋產線極薄規格高碳鋼斷面輪廓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s4中的層冷帶鋼組織均勻化控制為對1.5mm以下厚度規格層冷開最后一組冷卻水,使帶鋼橫向斷面溫度均勻性一致,同時通過調整水量大小控制層冷溫度≥620℃。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薄板坯連鑄連軋產線極薄規格高碳鋼斷面輪廓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s4中的帶鋼下線緩冷優化為鋼卷卸卷至成品入庫時間長,鋼卷從1號步進梁運至成品庫需55min,極限薄規格高碳鋼生產時安裝1號步進梁可拆卸式緩冷罩。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薄板坯連鑄連軋產線極薄規格高碳鋼斷面輪廓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s4中的薄規格緩冷區位置選擇為極限薄規格緩冷≤1.2mm緩冷,極限薄規格緩冷時間≥48小時,緩冷區放置為中間緩冷區第二層放置,保證上下左右區域均有鋼卷,鋼卷各區域均勻緩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