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術屬于機床設備,具體涉及一種機床底面噴淋去屑機構。
背景技術:
1、數控機床以其加工精度高和加工效率高而著稱,但在其加工過程中會產生很多切屑,對于這些切屑的清理,目前仍舊采用傳統的方法進行除屑,即讓切屑不斷堆積,機床操作員根據機床內積屑量,停機并進入機床內手動對切屑進行清理;清掃面廣同時清理不完全,再利用高壓風槍對其吹掃,使得切屑四處亂飛,既造成地面、機床的污染又具有安全隱患;
2、而現有的數控機床除屑裝置,除屑時仍需要操作員將機床周側堆積的切屑推入排屑槽中后通過螺桿自動將切屑排出,雖然相對傳統的清理方法有所改進,但是機床內部衛生狀況依然比較差,從而嚴重影響到機床的生產安全和生產效率,另外也增加了操作員的勞動量。
技術實現思路
1、針對現有技術所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機床底面噴淋去屑機構,在機床加工過程中進行沖屑清理,使機床的加工性能更優越。
2、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術方案:
3、一種機床底面噴淋去屑機構,包括切削液收集盤;
4、所述切削液收集盤設置在機床殼體的底部,并分設在切削工作臺的兩側,所述切削液收集盤的末端連接切削液過濾回收組件;
5、在所述切削液收集盤內設有環繞噴淋組件;
6、切削液收集盤,其包括中間板、分別連接于中間板左右兩端的引流板,兩所述引流板相對布置并與中間板構成u型結構,其中,兩所述引流板平行且間隔設置以形成切削工作臺的放置空間;
7、環繞噴淋組件,其包括l型導流管及噴嘴,所述l型導流管沿引流板的周向布置,所述l型導流管的進液口通過管路與切削液過濾回收組件連接,所述l型導流管上設有若干出液口,所述出液口朝向切削液收集盤內開設,且出液口連接噴嘴。
8、在本實用新型一個較佳實例中,所述引流板與水平面呈角度向下設置并延伸至切削液過濾回收組件。
9、在本實用新型一個較佳實例中,所述引流板的側邊緣以一定角度逐漸減小,其末端伸出機床殼體并連接有防護罩,所述防護罩一端與機床殼體固定,另一端與引流板末端齊平。
10、在本實用新型一個較佳實例中,所述l型導流管采用方管焊接而成,l型導流管一端封閉,另一端通過螺紋堵與管路的管接頭連接。
11、在本實用新型一個較佳實例中,所述噴嘴以螺紋連接的方式安裝在l型導流管的出液口上,所述出液口布置3-5個。
12、在本實用新型一個較佳實例中,所述噴嘴設置為可調扇形噴嘴。
13、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種機床底面噴淋去屑機構,能將機床加工過程中產生的切屑及切削液回收,通過環繞噴淋組件沖洗切削液收集盤,對切屑液收集盤內積留的切屑進行沖洗,并沿引流板導入切削液過濾回收組件內,回收利用;
14、本實用新型其利用流體將切屑導入切削液過濾回收組件內,同時該環繞噴淋組件實現大流量、多方位的沖屑,沖屑無死角、更高效,在機床加工過程中進行沖屑清理,使機床的加工性能更優越,提升操作員作業的舒適性。
1.一種機床底面噴淋去屑機構,其特征在于:包括切削液收集盤(1);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機床底面噴淋去屑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板(12)與水平面呈角度向下設置并延伸至切削液過濾回收組件(2)。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機床底面噴淋去屑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板(12)的側邊緣以一定角度逐漸減小,其末端伸出機床殼體并連接有防護罩(13),所述防護罩(13)一端與機床殼體固定,另一端與引流板(12)末端齊平。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機床底面噴淋去屑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l型導流管(31)采用方管焊接而成,l型導流管(31)一端封閉,另一端通過螺紋堵與管路的管接頭連接。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機床底面噴淋去屑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噴嘴(32)以螺紋連接的方式安裝在l型導流管(31)的出液口上,所述出液口布置3-5個。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機床底面噴淋去屑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噴嘴(32)設置為可調扇形噴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