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術涉及汽車配件,具體為一種應用于汽車后輪罩內板的拉延切角機構。
背景技術:
1、輪轂蓋的作用是美觀,一些汽車沒有直接輪轂蓋,而另一些有輪轂蓋,輪輞和輪轂罩裝在車上后整體視覺效果不好。
2、在拉延切角機構領域中,如cn202321670700.2提供了一種汽車后輪罩內板的拉延切角裝置,涉及拉延切角裝置技術領域,包括工作臺、支撐架和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內部設有切角機構,所述支撐架的外側安裝有固定桿,所述固定桿的一端轉動連接有轉動塊,所述工作臺的頂部設有廢料倉,所述廢料倉的一側設有限位機構;然而拉延切角機構,固定桿和轉動塊是能夠將產品進行夾持運行,但僅能夠對于較為規則的產品進行設置,其產品加工多樣性不佳。
技術實現思路
1、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應用于汽車后輪罩內板的拉延切角機構,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2、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利用雙開槽上的輸出動力帶動絲桿組進行運行,這樣使得滑塊和連架運行到適合的距離位置,使得具備旋轉構造的電動交接座和端臂帶動鉸鏈運行構造的機械動力臂和機械夾具將產品進行適應性夾持,使得設備能夠根據加工的具體構造進行適應性調節,以提升設備的加工品質。
3、為實現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本實用新型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一種應用于汽車后輪罩內板的拉延切角機構,包括承載升降組件和切割成型機構,所述承載升降組件的內端上方設置有螺栓裝配的定位夾持機構,所述承載升降組件的外端上方設置有螺栓裝配的切割成型機構;
4、所述切割成型機構包含有端對架、頂基座、上氣缸、升降基座、電機基座、伺服電機和鋸盤,所述端對架螺栓連接在所述承載升降組件的外端上方,所述端對架的頂端設置有頂基座,所述頂基座的內底側設置有上氣缸輸出端的升降基座,所述升降基座的內端側設置有電機基座,且所述電機基座的一側設置有連接伺服電機輸出端的鋸盤。
5、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實施方式,所述鋸盤呈圓形刀狀構造,所述上氣缸與升降基座以電機基座的中軸線對稱分布。
6、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實施方式,所述承載升降組件包含有墊塊、承載臺、廢料盒、下氣缸、推棒、齒輪盒、傳動齒輪、擺動條和搭載架,所述墊塊的頂側設置有承載臺,且所述承載臺的內邊側設置有螺栓套接的廢料盒,所述廢料盒的上方設置有連接下氣缸輸出端的推棒。
7、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實施方式,所述推棒的頂側設置有齒輪盒,且所述齒輪盒的內邊側設置有傳動齒輪,所述傳動齒輪的輸出端設置有擺動條,且所述擺動條的外端設置有搭載架。
8、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實施方式,所述定位夾持機構包含有雙開槽、絲桿組、滑塊、連架、升降氣缸、軸承套架、電動旋轉座、端臂、機械動力臂和機械夾具,所述雙開槽螺栓連接在所述廢料盒的兩端上方,所述雙開槽上通過絲桿組螺紋連接有安裝連架的滑塊,所述連架的上方設置有連接升降氣缸輸出端的軸承套架。
9、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實施方式,所述軸承套架的內邊側設置有電動旋轉座,且所述電動旋轉座的輸出端邊側設置有端臂,所述端臂的一端內側設置有機械動力臂,且所述機械動力臂的輸出端設置有機械夾具。
10、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該應用于汽車后輪罩內板的拉延切角機構,利用雙開槽上的輸出動力帶動絲桿組進行運行,這樣使得滑塊和連架運行到適合的距離位置,使得具備旋轉構造的電動交接座和端臂帶動鉸鏈運行構造的機械動力臂和機械夾具將產品進行適應性夾持,使得設備能夠根據加工的具體構造進行適應性調節,以提升設備的加工品質。
1.一種應用于汽車后輪罩內板的拉延切角機構,包括承載升降組件(1)和切割成型機構(3),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載升降組件(1)的內端上方設置有螺栓裝配的定位夾持機構(2),所述承載升降組件(1)的外端上方設置有螺栓裝配的切割成型機構(3);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應用于汽車后輪罩內板的拉延切角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鋸盤(307)呈圓形刀狀構造,所述上氣缸(303)與升降基座(304)以電機基座(305)的中軸線對稱分布。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應用于汽車后輪罩內板的拉延切角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載升降組件(1)包含有墊塊(101)、承載臺(102)、廢料盒(103)、下氣缸(104)、推棒(105)、齒輪盒(106)、傳動齒輪(107)、擺動條(108)和搭載架(109),所述墊塊(101)的頂側設置有承載臺(102),且所述承載臺(102)的內邊側設置有螺栓套接的廢料盒(103),所述廢料盒(103)的上方設置有連接下氣缸(104)輸出端的推棒(105)。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應用于汽車后輪罩內板的拉延切角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棒(105)的頂側設置有齒輪盒(106),且所述齒輪盒(106)的內邊側設置有傳動齒輪(107),所述傳動齒輪(107)的輸出端設置有擺動條(108),且所述擺動條(108)的外端設置有搭載架(109)。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應用于汽車后輪罩內板的拉延切角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夾持機構(2)包含有雙開槽(201)、絲桿組(202)、滑塊(203)、連架(204)、升降氣缸(205)、軸承套架(206)、電動旋轉座(207)、端臂(208)、機械動力臂(209)和機械夾具(2010),所述雙開槽(201)螺栓連接在所述廢料盒(103)的兩端上方,所述雙開槽(201)上通過絲桿組(202)螺紋連接有安裝連架(204)的滑塊(203),所述連架(204)的上方設置有連接升降氣缸(205)輸出端的軸承套架(206)。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應用于汽車后輪罩內板的拉延切角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軸承套架(206)的內邊側設置有電動旋轉座(207),且所述電動旋轉座(207)的輸出端邊側設置有端臂(208),所述端臂(208)的一端內側設置有機械動力臂(209),且所述機械動力臂(209)的輸出端設置有機械夾具(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