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鍛造模具,尤其涉及一種汽車凸輪軸鍛造模具及鍛造方法。
背景技術:
1、汽車凸輪軸是活塞發動機里的一個部件,它的作用是控制氣門的開啟和閉合動作,凸輪軸的主體是一根與氣缸組長度近似相同的圓柱形棒體,上面套有若干個凸輪,用于驅動氣門。
2、現有技術中,凸輪軸在制造過程中,一般采用鍛造的方式進行制造,通過將鋼坯燒紅,之后放置到鍛造模具中,通過上下模進行合模壓鑄成型,而在通過鍛造模具進行鍛造制造過程中,凸輪軸的取料一般都是工作人員操作鉗子將凸輪軸夾住取出,但在實際過程中,在壓鑄完畢后,會由于凸輪軸外壁與模腔壁貼合,鉗子不便對凸輪軸進行夾取,進而在取料時不便操作。
3、針對以上技術問題,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汽車凸輪軸鍛造模具及鍛造方法,本發明具有在下模內部設置有頂升機構,進而在完成壓鑄后,頂升機構可以自動將凸輪軸頂出,使得凸輪軸與模腔分離,便于工作人員對凸輪軸進行夾取等優點。
技術實現思路
1、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了一種汽車凸輪軸鍛造模具及鍛造方法,以解決現有技術中在通過鍛造模具進行鍛造制造過程中,壓鑄完畢后,會由于凸輪軸外壁與模腔壁貼合,鉗子不便對凸輪軸進行夾取,進而在取料時不便操作等技術問題,本發明具有在下模內部設置有頂升機構,進而在完成壓鑄后,頂升機構可以自動將凸輪軸頂出,使得凸輪軸與模腔分離,便于工作人員對凸輪軸進行夾取等優點。
2、本發明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汽車凸輪軸鍛造模具,包括上模座以及下模座,上模座的上方與下模座的下方均連接有用于與機床的工作臺進行安裝的模板,上模座與下模座相向的一面分別開設有模腔,上模座與下模座之間設置有導柱和導套進行限位,下模座的內部設置有用于將鍛壓成品頂出的頂升機構;
3、頂升機構包括頂出柱、插接槽和控制組件,頂出柱收縮設置在下模座的內部,下模座的內部開設有插接槽,且插接槽貫穿下模座的模腔的底部腔壁,插接槽的內部活動插接有頂出柱,且頂出柱的頂面與下模座的模腔底壁曲面平滑過渡形成完整的曲面,頂出柱的頂出通過控制組件進行控制。
4、進一步的,插接槽至少設置有兩個,且多個插接槽沿下模座的模腔長度方向均勻分布,頂出柱的外壁與插接槽的內壁貼合且滑動配合。
5、進一步的,控制組件包括連接桿、連接板、橫板、轉動柱、轉軸、卡塊、拖桿和轉動部,頂出柱位于插接槽內部一端的兩側分別固定設置有連接桿,插接槽的兩側分別開設有讓位槽,連接桿的另一端通過讓位槽延伸至下模座的兩側,連接桿位于下模座一側的一端固定設置有連接板,連接板的一側還固定設置有橫板,橫板的上方通過轉軸轉動設置有轉動柱,轉動柱的外圓周外壁設置有卡塊,卡塊與轉動柱設置為彈性伸縮連接,卡塊位于轉動柱外壁的部分設置為三角形,上模座兩側分別設置有與卡塊相配合的拖桿,轉動部用于控制轉動柱進行轉動。
6、進一步的,拖桿包括直桿和托板,直桿與上模座固定連接,托板固定設置在直桿底端朝向上模座方向一側的外壁,托板朝向上模座一側的端面與轉動柱的外側外壁貼合滑動配合,讓位槽的高度大于連接桿的高度,連接板與下模座相向面滑動配合,卡塊設置在轉動柱上與下模座相背的一面,卡塊位于轉動柱外部頂部的一端由轉動柱外壁朝向下方縱向延伸且同時在橫向方向朝向遠離轉動柱外壁方向進行延伸,卡塊位于轉動柱外部的上方一端為尖端且上方一端與轉動柱的外壁平滑過渡。
7、進一步的,轉動部包括限位柱、下楔塊、固定板、限位套和上楔塊,轉動柱的上方固定設置有限位柱且互相同心,限位柱的外壁固定設置有下楔塊,且下楔塊設置有多個,多個下楔塊環形陣列設置,下楔塊的一端設置有斜邊,下模座上端面與轉動柱對應位置固定設置有固定板,固定板設置為l形板,固定板的一端下端面固定設置有限位套,且限位套與轉動柱圓心同一豎軸線設置,限位柱與限位套插接配合,限位套的外壁固定設置有上楔塊,且上楔塊與下楔塊數量相同且均環形陣列設置,上楔塊與下楔塊相向設置,上楔塊朝向下楔塊方向的一端同樣設置為斜邊。
8、進一步的,轉軸處還安裝有扭簧,扭簧使得轉動柱與橫板實現彈性連接。
9、進一步的,轉動柱的內部開設有活動槽,活動槽開設在轉動柱一端的內部,活動槽的一側開設有延伸槽,活動槽內部橫向活動插接有活動板,活動板朝向延伸槽方向一側固定設置有卡塊,卡塊的三角部延伸至轉動柱的外部,活動板的另一側設置有彈簧。
10、一種汽車凸輪軸鍛造模具的鍛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1、步驟一:將上模座和下模座分別安裝在機床上,之后將燒紅的鋼坯通過鉗子的夾取放置到下模座的模腔內部;
12、步驟二:操控機床,使得上模座下移進行合模,上模座與下模座合模將鋼坯進行鍛壓;
13、步驟三:在上模座下移合模的同時,直桿和托板下移,當托板會隨著上模座的下移而下移,之后托板移動至轉動柱處時,托板的內側面會與轉動柱的外側面貼合,并且隨著托板的不斷下移,可以通過三角形設置的卡塊將卡塊向轉動柱內部擠壓,進而使得卡塊收縮至轉動柱的內部,而之后,在托板移動至卡塊的下方時,失去托板的擠壓后,卡塊彈出;
14、步驟四:在鍛壓完成后,上模座上移,同時由于托板移動至卡塊的下方,通過卡塊底部一端的阻擋,使得在上模座上移時,托板可以通過卡塊帶動橫板和連接板上移,進而帶動連接桿上移,使得連接桿帶動頂出柱上移將成品頂出;
15、步驟五:當成品隨著頂出柱頂出遠離模腔后,工作人員通過鉗子夾住成品,上模座繼續上移并使得轉動柱繼續上移,而后下楔塊與上楔塊接觸,上楔塊一端的斜邊與下楔塊一端的斜邊接觸,由于轉動柱與橫板轉動連接,進而隨著下楔塊的繼續橫移將下楔塊進行環形位移推動,使得轉動柱發生轉動,進而使得卡塊轉動至與托板分離的一側,進而失去對托板的限位,上模座復位;
16、步驟五:工作人員通過鉗子取出成品。
17、本發明具有以下優點:
18、本發明通過設置頂出機構,使得在每次完成鍛壓后,在上模座復位上移的過程中,均可通過上模座的上移帶動頂出柱上移,進而通過頂出柱將模腔內部的成品頂出,進而使得成品可以被舉升至下模座的上方,進而使得成品遠離下模腔,便于工作人員通過夾鉗將成品夾住取出,避免在壓鑄完畢后,會由于凸輪軸外壁與模腔壁貼合,鉗子不便對凸輪軸進行夾取,進而在取料時不便操作。
1.一種汽車凸輪軸鍛造模具,包括上模座(2)以及下模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座(2)的上方與下模座(1)的下方均連接有用于與機床的工作臺進行安裝的模板(3),所述上模座(2)與下模座(1)相向的一面分別開設有模腔(4),所述上模座(2)與下模座(1)之間設置有導柱(6)和導套(7)進行限位,所述下模座(1)的內部設置有用于將鍛壓成品頂出的頂升機構(5);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汽車凸輪軸鍛造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槽(502)至少設置有兩個,且多個所述插接槽(502)沿下模座(1)的模腔(4)長度方向均勻分布,所述頂出柱(501)的外壁與插接槽(502)的內壁貼合且滑動配合。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汽車凸輪軸鍛造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組件(503)包括連接桿(531)、連接板(532)、橫板(533)、轉動柱(534)、轉軸(535)、卡塊(536)、拖桿(537)和轉動部(538),所述頂出柱(501)位于插接槽(502)內部一端的兩側分別固定設置有連接桿(531),所述插接槽(502)的兩側分別開設有讓位槽(15),所述連接桿(531)的另一端通過讓位槽(15)延伸至下模座(1)的兩側,所述連接桿(531)位于下模座(1)一側的一端固定設置有連接板(532),所述連接板(532)的一側還固定設置有橫板(533),所述橫板(533)的上方通過轉軸(535)轉動設置有轉動柱(534),所述轉動柱(534)的外圓周外壁設置有卡塊(536),所述卡塊(536)與轉動柱(534)設置為彈性伸縮連接,所述卡塊(536)位于轉動柱(534)外壁的部分設置為三角形,所述上模座(2)兩側分別設置有與卡塊(536)相配合的拖桿(537),所述轉動部(538)用于控制轉動柱(534)進行轉動。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汽車凸輪軸鍛造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拖桿(537)包括直桿(5371)和托板(5372),所述直桿(5371)與上模座(2)固定連接,所述托板(5372)固定設置在直桿(5371)底端朝向上模座(2)方向一側的外壁,所述托板(5372)朝向上模座(2)一側的端面與轉動柱(534)的外側外壁貼合滑動配合,所述讓位槽的高度大于連接桿(531)的高度,所述連接板(532)與下模座(1)相向面滑動配合,所述卡塊(536)設置在轉動柱(534)上與下模座(1)相背的一面,所述卡塊(536)位于轉動柱(534)外部頂部的一端由轉動柱(534)外壁朝向下方縱向延伸且同時在橫向方向朝向遠離轉動柱(534)外壁方向進行延伸,所述卡塊(536)位于轉動柱(534)外部的上方一端為尖端且上方一端與轉動柱(534)的外壁平滑過渡。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汽車凸輪軸鍛造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轉動部(538)包括限位柱(5381)、下楔塊(5382)、固定板(5383)、限位套(5384)和上楔塊(5385),所述轉動柱(534)的上方固定設置有限位柱(5381)且互相同心,所述限位柱(5381)的外壁固定設置有下楔塊(5382),且下楔塊(5382)設置有多個,多個所述下楔塊(5382)環形陣列設置,所述下楔塊(5382)的一端設置有斜邊,所述下模座(1)上端面與轉動柱(534)對應位置固定設置有固定板(5383),所述固定板(5383)設置為l形板,所述固定板(5383)的一端下端面固定設置有限位套(5384),且限位套(5384)與轉動柱(534)圓心同一豎軸線設置,所述限位柱(5381)與限位套(5384)插接配合,所述限位套(5384)的外壁固定設置有上楔塊(5385),且上楔塊(5385)與下楔塊(5382)數量相同且均環形陣列設置,所述上楔塊(5385)與下楔塊(5382)相向設置,所述上楔塊(5385)朝向下楔塊(5382)方向的一端同樣設置為斜邊。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汽車凸輪軸鍛造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轉軸(535)處還安裝有扭簧(10),所述扭簧(10)使得轉動柱(534)與橫板(533)實現彈性連接。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一種汽車凸輪軸鍛造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轉動柱(534)的內部開設有活動槽(11),所述活動槽(11)開設在轉動柱(534)一端的內部,所述活動槽(11)的一側開設有延伸槽(12),所述活動槽(11)內部橫向活動插接有活動板(13),所述活動板(13)朝向延伸槽(12)方向一側固定設置有卡塊(536),所述卡塊(536)的三角部延伸至轉動柱(534)的外部,所述活動板(13)的另一側設置有彈簧(14)。
8.基于權利要求7所述的一種汽車凸輪軸鍛造模具的鍛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