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精品无码国产在线播放,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新蒲金,国模无码大尺度一区二区三区,神马免费午夜福利剧场

一種用于連鑄結晶器的自動加渣機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3375173閱讀:355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一種用于連鑄結晶器的自動加渣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自動加渣機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用于連鑄結晶器的自動加渣機。
背景技術
連續鑄鋼一般都使用結晶器保護渣,通常結晶器保護渣中配4 20%的純氟,渣耗量為2. 5kg/t鋼左右。在生產過程中,由于工人處在氟濃度較高的環境中不僅有害健康,且人工加渣的隨機性大,渣層不勻,易造成卷渣等問題而影響鑄坯的表面和內在質量。故連鑄結晶器保護渣自動加渣技術已引起技術人員的高度關注。近年來,國外開發了不同型式的結晶器保護渣自動加渣機,其主要缺點是輸送管路長,彎頭和管道易磨損,保護渣堵塞管道和保護渣的粉碎率高;國內已公開的“板坯連鑄結晶器保護渣自動加入裝置“(CN 202549392A)專利技術,這種自動加渣裝置安裝在結晶器的側翼,不適合用于安裝空間小、多個結晶器并排排列的場合;另有“大斷面結晶器自動加渣裝置”(公開號CN202247962A)專利技術,這種裝置的渣斗在加渣機的寬度方向運動, 增加了加渣機的寬度,保護渣在加渣管的出口處自由下落,容易出現不均勻現象,這種加渣機的在高度方向不能變動,因此不適用于不同高度的結晶器;有“一種雙管自動加渣機”(申請號201110032085. 5)專利技術,該裝置通過凸輪盤實現位置補償,在凸輪盤長時間工作后比較容易卡住;該裝置的出料口可以實現寬度調節,但不能根據加料速度調節傾角,而物料撒下的均勻程度與加料速度、出料口傾角大小有關;同時由于粉末物料容易受潮,該裝置沒有加熱裝置,也缺少加渣過程中對物料攪拌的攪拌裝置。

發明內容
本發明旨在克服上述技術缺陷,提供一種結構緊湊和操作簡單的雙管自動加渣機;該加渣機能在工作區域內自動、連續、均勻地加渣,適用面廣。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該加渣機包括升降車架、加渣系統和控制系統;加渣系統安裝在升降車架的中部和前部,控制系統安裝在升降車架的后部。升降車架的結構是升降車架包括車架本體、升降機構和扶手;車架本體為矩形狀,車架本體的后部安裝有扶手,車架本體的前部設有第一行程開關、第二行程開關、第三行程開關和第四行程開關。升降機構的結構是第一連桿和第二連桿的一端對稱地鉸接在車架下平面前部的中心線兩側,第一連桿和第二連桿的另一端鉸接在前車輪架的兩端,第三連桿和第四連桿的一端對稱地鉸接在車架下平面后部的中心線兩側,第三連桿和第四連桿的另一端鉸接在后車輪架的兩端。第一車輪組和第二車輪組分別鉸接在前車輪架的兩端,第三車輪組和第四車輪組分別鉸接在后車輪架的兩端,前車輪架和后車輪架的中間對應地裝有正向絲桿支座和反向絲桿支座,絲桿與正向絲桿支座和反向絲桿支座螺紋聯接。加渣系統的結構是第三電機的輸出軸通過聯軸器與第三減速機的輸入軸聯接,第三減速機的第一輸出軸、第二輸出軸和第三輸出軸與各自對應的第一輸料管支撐盤、第二輸料管支撐盤和角位移傳感器聯接;第一輸料管支撐盤和第二輸料管支撐盤分別通過各自的支撐軸承安裝在第三減速機的上箱板上。第一輸料管后部和第二輸料管后部固定在各自對應的第一輸料管支撐盤和第二輸料管支撐盤上,在第一輸料管后部和第二輸料管后部通過各自管道與料斗的底部相通, 料斗固定在第四減速機上,第四減速機固定在第三減速機的上箱板上;第四電機與第四減速機聯接,第四減速機的輸出軸與攪拌器聯接。第一可調出料裝置和第二可調出料裝置通過各自的法蘭與對應的第一輸料管和第二輸料管的前端聯接,第一輸料螺旋桿裝入第一輸料管和第一可調出料裝置內,第一輸料螺旋桿的前端活動地安裝在第一可調出料裝置的端口,該端口為封閉式,第一輸料螺旋桿的后端與第一減速機聯接;第二輸料螺旋桿裝入第二輸料管和第二可調出料裝置內,第二輸料螺旋桿的前端活動地安裝在第二可調出料裝置的端口,該端口為封閉式,第二輸料螺旋桿的后端與第二減速機聯接;第一電機與第一減速機聯接,第二電機與第二減速機聯接;第一減速機和第二減速機安裝在各自對應的第一輸料管支撐盤和第二輸料管支撐盤上。第三減速機的下箱板左側固定有第一直線軸承和第二直線軸承,第一導軌穿過第一直線軸承和第二直線軸承,第一導軌的兩端固定在車架本體上;第三減速機的下箱板右側固定有第三直線軸承和第四直線軸承,第二導軌穿過第三直線軸承和第四直線軸承,第二導軌的兩端固定在車架本體上;第一導軌和第二導軌與車架本體的長邊平行,第一導軌和第二導軌對稱位于車架本體上;第五減速器固定在車架本體上,第五電機與第五減速器聯接,齒輪安裝在第五減速器的輸出軸上,齒輪與齒條嚙合,齒條固定在第三減速器的下箱板。控制系統為電控箱內裝有可編程控制器,移動觸摸屏和可編程控制器串口連接, 可編程控制器的數字輸出端口與第一變頻器、第二變頻器、第三變頻器、第四變頻器和加熱器的數字輸入端口分別電連接,可編程控制器的數字輸入端口與第一行程開關、第二行程開關、第三行程開關和第四行程開關分別電連接,可編程控制器的數字輸出端口與報警燈電連接,可編程控制器的模擬輸入端口與角位移傳感器電連接。可編程控制器的模擬輸出端口分別與第一變頻器、第二變頻器、第三變頻器和第四變頻器的模擬輸入端口電連接,第一變頻器、第二變頻器、第三變頻器和第四變頻器的電源端子分別與380V電源連接,第一變頻器、第二變頻器、第三變頻器和第四變頻器的連接電機的端子分別與第一電機、第二電機、第三電機和第五電機對應連接,第四電機由可編程控制器開關控制,報警燈固定在車架本體上。所述的第一行程開關位于第一輸料管的右側,第一行程開關和第一輸料管擺動輸出軸軸心的連線與第一導軌軸線的夾角為3 45°,第二行程開關位于第一輸料管的左側, 第二行程開關和第一輸料管擺動輸出軸軸心的連線與第一導軌軸線的夾角為0. 5^3° ;第四行程開關位于第二輸料管的左側,第四行程開關和第二輸料管擺動輸出軸軸心的連線與第二導軌軸線的夾角為3 45° ;第三行程開關位于第二輸料管的右側,第三行程開關和第二輸料管擺動輸出軸軸心的連線與第二導軌軸線的夾角為0. 5^3°。所述的第一車輪組、第二車輪組、第三車輪組和第四車輪組結構相同,均由車輪、輪軸和輪架組成,車輪活動地安裝在輪軸上,輪軸的兩端固定在輪架上,輪架鉸接在各自對應的前車輪架和后車輪架上。所述料斗的底部由上、下兩層底板組成,兩層底板間裝有加熱器,兩層底板的中心設有通孔,攪拌器的輸入軸通過通孔安裝在上層底板上。所述的第一可調出料裝置和第二可調出料裝置的結構相同緊貼左法蘭從左到右依次裝有2個完整環、15 30個缺口環、2個完整環和右法蘭,上連桿穿過左法蘭、遮料塊和右法蘭通過螺母鎖緊,下連桿穿過左法蘭和右法蘭通過螺母鎖緊;第一輸料螺旋桿和第二輸料螺旋桿均活動地安裝在各自的右法蘭內。所述的完整環和缺口環的內徑dl和外徑D2均相相同,一端為環狀凸臺,另一端為階梯通孔,所述階梯通孔的內徑d2與所述環狀凸臺Dl的外徑相同,缺口環是在完整環上開有缺口,缺口的寬度為缺口環外徑的1/6 1/5,所有缺口環的缺口構成出料口,以保證出料口的傾斜角度可調節范圍為2 20°。所述的遮料塊為一長方體,遮料塊的長度與4個完整環和15 30個缺口環的安裝長度相同,遮料塊的下曲面半徑與完整環的外圓半徑相同,遮料塊一端的兩側固定有定位支架。由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本發明具有以下積極效果,具體表現在
1、本發明的料斗設在第一輸料管、第二輸料管、第一減速機、第二減速機、第一電機、 第二電機、第三電機和第三減速機的上方,即料斗不在本裝置的寬度方向運動,而是前后運動,因此結構緊湊。2、本發明第一可調出料裝置和第二可調出料裝置的出料口的傾斜角度可調節范圍為2 20°,可分別保證各自出料口的輸出的粒狀物料分布均勻。3、本發明采用了移動觸摸屏、角位移傳感器、第一行程開關、第二行程開關、第三行程開關和第四行程開關等元件,操作時,操作人員可取下移動觸摸屏,在移動觸摸屏上設置矩形撒落區域的長度和加渣的速度兩個量就可以完成加渣的工作,通過移動觸摸屏能遠距離自動監測設備的運行情況,因此操作簡單和自動化程度高。4、本發明的料斗具有加熱、攪拌功能,能防止物料因受潮而結塊的情況,同時還能更好的保證輸料的均勻性。5、本發明中采用齒輪和齒條的平移補償裝置,解決了第一輸料管和第二輸料管擺動時的直線位移偏差,使加渣機的效果更好,工作更穩定。6、本發明具有體積小的特點,不僅適用于安裝空間大的場合,同時也適用于對安裝空間小的場合,且由于該設備通過轉動絲桿的手柄能在0 300mm范圍內調節車架本體的高度,因此還適用于對不同高度的結晶器進行加保護渣。因此,本發明不僅具有結構緊湊、加渣均勻、操作簡單、自動化程度高和適用面廣的特點,且適合對所有撒料區域長度在300 2500mm范圍,寬度在0 300mm范圍的大斷面結晶器自動、連續、均勻的投放保護渣。


圖1為本發明的一種結構示意視圖; 圖2為圖1的俯視示意圖;圖3為圖1的仰視示意圖4為圖2中的第一可調出料裝置14和第二可調出料裝置38的結構示意圖5為圖4中遮料塊49的結構示意圖6為圖4中的完整環M的結構示意圖7為圖6的剖視結構示意圖8為圖4中的缺口環52的結構示意圖9為圖8的剖視結構示意圖10為本發明的一種電控系統原理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發明作進一步描述,并非對保護范圍限制 實施例1
一種用于連鑄結晶器的自動加渣機。該加渣機包括升降車架、加渣系統和控制系統;加渣系統安裝在升降車架的中部和前部,控制系統安裝在升降車架的后部。升降車架的結構如圖1和圖2所示升降車架包括車架本體2、升降機構和扶手7 ; 車架本體2為矩形狀,車架本體2的上平面后部安裝有扶手7,車架本體2的上平面前部設有第一行程開關41、第二行程開關40、第三行程開關39和第四行程開關35。升降機構的結構如圖1和圖3所示第一連桿18和第二連桿45的一端對稱地鉸接在車架下平面前部的中心線兩側,第一連桿18和第二連桿45的另一端鉸接在前車輪架 17的兩端,第三連桿M和第四連桿46的一端對稱地鉸接在車架下平面后部的中心線兩側, 第三連桿M和第四連桿46的另一端鉸接在后車輪架沈的兩端。第一車輪組19和第二車輪組44分別鉸接在前車輪架17的兩端,第三車輪組25 和第四車輪組47分別鉸接在后車輪架沈的兩端,前車輪架17和后車輪架沈的中間對應地裝有正向絲桿支座和反向絲桿支座,絲桿1與正向絲桿支座和反向絲桿支座螺紋聯接。加渣系統的結構如圖1和圖2所示第三電機4的輸出軸通過聯軸器與第三減速機6的輸入軸聯接,第三減速機6的第一輸出軸、第二輸出軸和第三輸出軸與各自對應的第一輸料管支撐盤8、第二輸料管支撐盤30和角位移傳感器37聯接;第一輸料管支撐盤8和第二輸料管支撐盤30分別通過各自的支撐軸承安裝在第三減速機6的上箱板上。第一輸料管13后部和第二輸料管36后部固定在各自對應的第一輸料管支撐盤8 和第二輸料管支撐盤30上,在第一輸料管13后部和第二輸料管36后部通過各自管道與料斗12的底部相通,料斗12固定在第四減速機34上,第四減速機34固定在第三減速機6的上箱板上;第四電機43與第四減速機34聯接,第四減速機34的輸出軸與攪拌器聯接。第一可調出料裝置14和第二可調出料裝置38通過各自的法蘭與對應的第一輸料管13和第二輸料管36的前端聯接,第一輸料螺旋桿42裝入第一輸料管13和第一可調出料裝置14內,第一輸料螺旋桿42的前端活動地安裝在第一可調出料裝置14的端口,該端口為封閉式,第一輸料螺旋桿42的后端與第一減速機9聯接;第二輸料螺旋桿31裝入第二輸料管36和第二可調出料裝置38內,第二輸料螺旋桿31的前端活動地安裝在第二可調出料裝置38的端口,該端口為封閉式,第二輸料螺旋桿31的后端與第二減速機27聯接;第一電機11與第一減速機9聯接,第二電機四與第二減速機27聯接;第一減速機9和第二減速機27安裝在各自對應的第一輸料管支撐盤8和第二輸料管支撐盤30上。第三減速機6的下箱板左側固定有第一直線軸承5和第二直線軸承16,第一導軌 15穿過第一直線軸承5和第二直線軸承16,第一導軌15的兩端固定在車架本體2上;第三減速機6的下箱板右側固定有第三直線軸承觀和第四直線軸承32,第二導軌33穿過第三直線軸承觀和第四直線軸承32,第二導軌33的兩端固定在車架本體2上;第一導軌15和第二導軌33與車架本體2的長邊平行,第一導軌15和第二導軌33對稱位于車架本體2上; 第五減速器22固定在車架本體上,第五電機23與第五減速器22聯接,齒輪21安裝在第五減速器22的輸出軸上,齒輪21與齒條20嚙合,齒條20固定在第三減速器6的下箱板。控制系統如圖10所示電控箱3內裝有可編程控制器59,移動觸摸屏10與可編程控制器59串口連接,可編程控制器59的數字輸出端口與第一變頻器55、第二變頻器56、 第三變頻器57、第四變頻器58和加熱器的數字輸入端口分別電連接,可編程控制器59的數字輸入端口與第一行程開關41、第二行程開關40、第三行程開關39和第四行程開關35分別電連接,可編程控制器59的數字輸出端口與報警燈60電連接,可編程控制器59的模擬輸入端口與角位移傳感器37電連接。可編程控制器59的模擬輸出端口分別與第一變頻器55、第二變頻器56、第三變頻器57和第四變頻器58的模擬輸入端口電連接,第一變頻器55、第二變頻器56、第三變頻器 57和第四變頻器58的電源端子分別與380V電源連接,第一變頻器55、第二變頻器56、第三變頻器57和第四變頻器58的連接電機的端子分別與第一電機11、第二電機四、第三電機 4和第五電機23對應連接,第四電機43由可編程控制器59開關控制,報警燈60固定在車架本體2上。如圖2所示,第一行程開關41位于第一輸料管13的右側,第一行程開關41和第一輸料管13擺動輸出軸軸心的連線與第一導軌15軸線的夾角為3 15°,第二行程開關40 位于第一輸料管13的左側,第二行程開關40和第一輸料管13擺動輸出軸軸心的連線與第一導軌15軸線的夾角為0. 5^1° ;第四行程開關35位于第二輸料管36的左側,第四行程開關35和第二輸料管36擺動輸出軸軸心的連線與第二導軌33軸線的夾角為3 15° ;第三行程開關39位于第二輸料管36的右側,第三行程開關39和第二輸料管36擺動輸出軸軸心的連線與第二導軌33軸線的夾角為0.5 Γ。如圖3所示,第一車輪組19、第二車輪組44、第三車輪組25和第四車輪組47結構相同,均由車輪、輪軸和輪架組成,車輪活動地安裝在輪軸上,輪軸的兩端固定在輪架上,輪架鉸接在各自對應的前車輪架17和后車輪架沈上。本實施例所述料斗12的底部由上、下兩層底板組成,兩層底板間裝有加熱器,兩層底板的中心設有通孔,攪拌器的輸入軸通過通孔安裝在上層底板上。第一可調出料裝置14和第二可調出料裝置38的結構相同,如圖4所示,緊貼左法蘭48從左到右依次裝有2個完整環Μ、15 20個缺口環52、2個完整環M和右法蘭51,上連桿50穿過左法蘭48、遮料塊49和右法蘭51通過螺母鎖緊,下連桿53穿過左法蘭48和右法蘭51通過螺母鎖緊;第一輸料螺旋桿42和第二輸料螺旋桿31均活動地安裝在各自的右法蘭51內。如圖6、圖7、圖8和圖9所示,完整環M和缺口環52的內徑dl和外徑D2均相相同,一端為環狀凸臺,另一端為階梯通孔,所述階梯通孔的內徑d2與所述環狀凸臺Dl的外徑相同,缺口環52是在完整環M上開有缺口,缺口的寬度為缺口環52外徑的1/6 1/5,所有缺口環52的缺口構成出料口,以保證出料口的傾斜角度可調節范圍為2 20°。遮料塊49如圖5所示,為一長方體,遮料塊49的長度與4個完整環M和15 20 個缺口環52的安裝長度相同,遮料塊49的下曲面半徑與完整環M的外圓半徑相同,遮料塊49 一端的兩側固定有定位支架。實施例2
一種用于連鑄結晶器的自動加渣機。其中第一行程開關41和第一輸料管13擺動輸出軸軸心的連線與第一導軌15軸線的夾角為15 30°,第二行程開關40和第一輸料管13 擺動輸出軸軸心的連線與第一導軌15軸線的夾角為廣2° ;第四行程開關35和第二輸料管36擺動輸出軸軸心的連線與第二導軌33軸線的夾角為15 30°第三行程開關39和第二輸料管36擺動輸出軸軸心的連線與第二導軌33軸線的夾角為廣2° ;缺口環52為20 25 個。其余同實施例1。實施例3
一種用于連鑄結晶器的自動加渣機。其中第一行程開關41和第一輸料管13擺動輸出軸軸心的連線與第一導軌15軸線的夾角為3(Γ45°,第二行程開關40和第一輸料管13 擺動輸出軸軸心的連線與第一導軌15軸線的夾角為2 3° ;第四行程開關35和第二輸料管36擺動輸出軸軸心的連線與第二導軌33軸線的夾角為3(Γ45°第三行程開關39和第二輸料管36擺動輸出軸軸心的連線與第二導軌33軸線的夾角為2 3° ;缺口環52為25 30 個。其余同實施例1。本裝置具有以下積極效果,具體表現在
1、本裝置的料斗設在第一輸料管13、第二輸料管36、第一減速機9、第二減速機27、第一電機11、第二電機四、第三電機4和第三減速機6的上方,即料斗12不在本裝置的寬度方向運動,而是前后運動,因此結構緊湊。2、本裝置的第一可調出料裝置14和第二可調出料裝置38的出料口傾斜角度的可調節范圍為2 20°,可分別保證各自出料口的輸出的粒狀物料分布均勻。3、本裝置采用了移動觸摸屏10、角位移傳感器37、第一行程開關41、第二行程開關40、第三行程開關39和第四行程開關35等元件,操作時,操作人員可取下移動觸摸屏,在移動觸摸屏10上設置矩形撒落區域的長度和加渣的速度兩個量就可以完成加渣的工作, 通過移動觸摸屏10能遠距離自動監測設備的運行情況,因此操作簡單和自動化程度高。4、本裝置的料斗12具有加熱、攪拌功能,能防止物料因受潮而結塊的情況,同時還能更好的保證輸料的均勻性。5、本裝置中采用齒輪21和齒條20的平移補償裝置,解決了第一輸料管13和第二輸料管36擺動時的直線位移偏差,使加渣機的效果更好,工作更穩定。6、本裝置具有體積小的特點,不僅適用于安裝空間大的場合,同時也適用于對安裝空間小的場合,且由于該設備通過轉動絲桿1的手柄能在0 300mm范圍內調節車架本體2的高度,因此還適用于對不同高度的結晶器進行加保護渣。因此,本具體實施方式
不僅具有結構緊湊、加渣均勻、操作簡單、自動化程度高和適用面廣的特點,且適合對所有撒料區域長度在300 2500mm范圍,寬度在0 300mm范圍的大斷面結晶器自動、連續、均勻的投放保護渣。
權利要求
1. 一種用于連鑄結晶器的自動加渣機,其特征在于該加渣機包括升降車架、加渣系統和控制系統;加渣系統安裝在升降車架的中部和前部,控制系統安裝在升降車架的后部;升降車架的結構是升降車架包括車架本體O)、升降機構和扶手(7);車架本體(2) 為矩形狀,車架本體O)的上平面后部安裝有扶手(7),車架本體O)的上平面前部設有第一行程開關(41)、第二行程開關(40)、第三行程開關(39)和第四行程開關(35);升降機構的結構是第一連桿(18)和第二連桿0 的一端對稱地鉸接在車架下平面前部的中心線兩側,第一連桿(18)和第二連桿0 的另一端鉸接在前車輪架(17)的兩端,第三連桿04)和第四連桿06)的一端對稱地鉸接在車架下平面后部的中心線兩側,第三連桿04)和第四連桿06)的另一端鉸接在后車輪架06)的兩端;第一車輪組(19)和第二車輪組04)分別鉸接在前車輪架(17)的兩端,第三車輪組 (25)和第四車輪組07)分別鉸接在后車輪架06)的兩端,前車輪架(17)和后車輪架06) 的中間對應地裝有正向絲桿支座和反向絲桿支座,絲桿(1)與正向絲桿支座和反向絲桿支座螺紋聯接;加渣系統的結構是第三電機的輸出軸通過聯軸器與第三減速機(6)的輸入軸聯接,第三減速機(6)的第一輸出軸、第二輸出軸和第三輸出軸與各自對應的第一輸料管支撐盤(8)、第二輸料管支撐盤(30)和角位移傳感器(37)聯接;第一輸料管支撐盤(8)和第二輸料管支撐盤(30)分別通過各自的支撐軸承安裝在第三減速機(6)的上箱板上;第一輸料管(1 后部和第二輸料管(36)后部固定在各自對應的第一輸料管支撐盤 (8)和第二輸料管支撐盤(30)上,在第一輸料管(1 后部和第二輸料管(36)后部通過各自管道與料斗(12)的底部相通,料斗(12)固定在第四減速機(34)上,第四減速機(34)固定在第三減速機(6)的上箱板上;第四電機與第四減速機(34)聯接,第四減速機(34) 的輸出軸與攪拌器聯接;第一可調出料裝置(14)和第二可調出料裝置(38)通過各自的法蘭與對應的第一輸料管(1 和第二輸料管(36)的前端聯接,第一輸料螺旋桿0 裝入第一輸料管(13)和第一可調出料裝置(14)內,第一輸料螺旋桿0 的前端活動地安裝在第一可調出料裝置(14)的端口,第一輸料螺旋桿0 的后端與第一減速機(9)聯接;第二輸料螺旋桿(31)裝入第二輸料管(36)和第二可調出料裝置(38)內,第二輸料螺旋桿(31)的前端活動地安裝在第二可調出料裝置(38)的端口,第二輸料螺旋桿(31)的后端與第二減速機(XT)聯接; 第一電機(11)與第一減速機(9)聯接,第二電機09)與第二減速機(XT)聯接;第一減速機(9)和第二減速機(XT)安裝在各自對應的第一輸料管支撐盤(8)和第二輸料管支撐盤 (30)上;第三減速機(6)的下箱板左側固定有第一直線軸承( 和第二直線軸承(16),第一導軌(1 穿過第一直線軸承( 和第二直線軸承(16),第一導軌(1 的兩端固定在車架本體(2)上;第三減速機(6)的下箱板右側固定有第三直線軸承08)和第四直線軸承(32), 第二導軌(3 穿過第三直線軸承08)和第四直線軸承(32),第二導軌(3 的兩端固定在車架本體( 上;第一導軌(1 和第二導軌(3 與車架本體( 的長邊平行,第一導軌(15)和第二導軌(3 對稱位于車架本體( 上;第五減速器0 固定在車架本體上,第五電機與第五減速器0 聯接,齒輪安裝在第五減速器0 的輸出軸上,齒輪 (21)與齒條OO)嚙合,齒條OO)固定在第三減速器(6)的下箱板;控制系統為電控箱(3)內裝有可編程控制器(59),移動觸摸屏(10)與可編程控制器 (59)串口連接,可編程控制器(59)的數字輸出端口與第一變頻器(55)、第二變頻器(56)、 第三變頻器(57)、第四變頻器(58)和加熱器的數字輸入端口分別電連接,可編程控制器 (59)的數字輸入端口與第一行程開關Gl)、第二行程開關GO)、第三行程開關(39)和第四行程開關(3 分別電連接,可編程控制器(59)的數字輸出端口與報警燈(60)電連接,可編程控制器(59)的模擬輸入端口與角位移傳感器(37)電連接;可編程控制器(59)的模擬輸出端口分別與第一變頻器(55)、第二變頻器(56)、第三變頻器(57)和第四變頻器(58)的模擬輸入端口電連接,第一變頻器(55)、第二變頻器(56)、 第三變頻器(57)和第四變頻器(58)的電源端子分別與380V電源連接,第一變頻器(55)、 第二變頻器(56)、第三變頻器(57)和第四變頻器(58)的連接電機的端子分別與第一電機 (11)、第二電機( )、第三電機(4)和第五電機對應連接,第四電機由可編程控制器(59)開關控制,報警燈(60)固定在車架本體(2)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連鑄結晶器的自動加渣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行程開關Gl)位于第一輸料管(13)的右側,第一行程開關Gl)和第一輸料管(13)擺動輸出軸軸心的連線與第一導軌(15)軸線的夾角為3 45°,第二行程開關00)位于第一輸料管 (13)的左側,第二行程開關GO)和第一輸料管(1 擺動輸出軸軸心的連線與第一導軌 (15)軸線的夾角為0.5 3° ;第四行程開關(35)位于第二輸料管(36)的左側,第四行程開關(3 和第二輸料管(36)擺動輸出軸軸心的連線與第二導軌(3 軸線的夾角為3 45° ; 第三行程開關(39)位于第二輸料管(36)的右側,第三行程開關(39)和第二輸料管(36) 擺動輸出軸軸心的連線與第二導軌(33)軸線的夾角為0. 5^3°。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連鑄結晶器的自動加渣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車輪組(19)、第二車輪組(44)、第三車輪組0 和第四車輪組G7)結構相同,均由車輪、輪軸和輪架組成,車輪活動地安裝在輪軸上,輪軸的兩端固定在輪架上,輪架鉸接在各自對應的前車輪架(17)和后車輪架(26)上。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連鑄結晶器的自動加渣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料斗(12)的底部由上、下兩層底板組成,兩層底板間裝有加熱器,兩層底板的中心設有通孔,攪拌器的輸入軸通過通孔安裝在上層底板上。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連鑄結晶器的自動加渣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可調出料裝置(14)和第二可調出料裝置(38)的結構相同緊貼左法蘭G8)從左到右依次裝有 2個完整環(54)、15 30個缺口環(5幻、2個完整環(54)和右法蘭(51),上連桿(50)穿過左法蘭(48)、遮料塊09)和右法蘭(51)通過螺母鎖緊,下連桿(5 穿過左法蘭08)和右法蘭(51)通過螺母鎖緊;第一輸料螺旋桿0 和第二輸料螺旋桿(31)均活動地安裝在各自的右法蘭(51)內。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連鑄結晶器的自動加渣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完整環 (54)和缺口環(5 的內徑dl和外徑D2均相相同,一端為環狀凸臺,另一端為階梯通孔,所述階梯通孔的內徑d2與所述環狀凸臺Dl的外徑相同,缺口環(5 是在完整環(54)上開有缺口,缺口的寬度為缺口環(52)外徑的1/6 1/5。
7.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連鑄結晶器的自動加渣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遮料塊 (49)為一長方體,遮料塊G9)的長度與4個完整環(54)和15 30個缺口環(5 的安裝長度相同,遮料塊G9)的下曲面半徑與完整環(54)的外圓半徑相同,遮料塊G9) —端的兩側固定有定位支架。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于連鑄結晶器的自動加渣機。其技術方案是該裝置包括升降車架、加渣系統和控制系統。加渣系統是第三電機(4)通過第三減速機(6)的二根輸出軸驅動對應的第一和第二輸料管(13、36)在水平面內擺動;第一和第二電機(11、29)驅動對應的第一和第二輸料螺旋桿(42、31)轉動,使粒狀物料通過第一和第二可調出料裝置(14、38)輸出。第一和第二可調出料裝置(14、38)結構相同,緊貼左法蘭(48)從左到右依次裝有完整環(54)、缺口環(52)、完整環(54)和右法蘭(51)。第五電機(23)通過第五減速器(22)帶動齒輪(21)轉動,齒輪(21)與齒條(20)嚙合傳動實現加渣系統往復直線運動。本發明具有結構緊湊、加渣均勻、操作簡單、自動化程度高和適用面廣的特點。
文檔編號B22D11/108GK102363208SQ20111036234
公開日2012年2月29日 申請日期2011年11月16日 優先權日2011年11月16日
發明者楊文軍, 謝劍剛, 鄧江洪, 陳新元 申請人:武漢科技大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杨浦区| 华池县| 房产| 林芝县| 元氏县| 达尔| 邻水| 霍邱县| 特克斯县| 偃师市| 八宿县| 鄂托克旗| 淮阳县| 曲水县| 辛集市| 蓬莱市| 思茅市| 琼中| 营口市| 九江县| 蒙自县| 罗甸县| 塔城市| 彭水| 平凉市| 鄂温| 左云县| 宝应县| 永和县| 嫩江县| 邳州市| 泗阳县| 文化| 武安市| 新疆| 施甸县| 江北区| 桐柏县| 柘城县| 和龙市| 富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