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熱芯盒模具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為一種熱芯盒模具,包括上模單體、下模單體和位于上模單體和下模單體之間的N個間模單體,N為整數且≥0,其特征在上模單體和/或下模單體的分型面上通過電鉆或者簡單的鉆床鉆制若干個垂直于分型面并貫通上模單體和/或下模單體的通氣孔;當≥1時,間模單體上下兩個分型面上鉆制若干個垂直于分型面并貫通間模單體的通氣孔。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不需要使用復雜的加工設備,只需最常用的電鉆或者簡單的鉆床。由于模具具有配合間隙,只要遵循本身的配合間隙,不需要過多計算尺寸,既可以在設計模具之初進行加工,也可以由現場人員操作簡單的設備,就能解決排氣不良的問題,且簡單,容易操作。
【專利說明】一種熱芯盒模具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模具,具體是一種具有良好排氣功能的熱芯盒模具。
【背景技術】[0002]現有的熱芯盒生產過程中,出現頻率最高的缺陷是由于金屬模具排氣不良,氣體在模具型腔上方內部殘留,造成芯盒成型有缺陷。為了解決這一問題,現有的解決辦法主要是采用在分型面上加工出排氣槽,或者在型腔內部安裝排氣塞。對于開設排氣槽,如果開槽厚度較大,會造成泄漏,開槽小,起不到排氣的效果,而且對于排氣槽的厚度、角度、寬度和間隔等形狀尺寸要求嚴格。對于使用排氣塞,模具制造時還需要另外購買或制造,而且安裝尺寸有要求,不可過深或過淺。不論是柱狀和網狀排氣塞,長時間使用,會造成排氣塞自身堵塞。需要頻繁的清理,影響生產效率。另外排氣塞需要安裝到型腔內部,如果零件細長或者不是平面的情況,安裝不方便。另外還有如鑲塊或者組合型間隙排氣等,如果模具沒有特定的結構,也不容易實施。
【發明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克服現上述熱芯盒模具存在的技術問題,提供一種實用、簡單、可有效排氣的熱芯盒模具,替代排氣槽設計和排氣塞設計,解決熱芯盒排氣不良的問題。
[0004]為實現該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技術方案是:這種熱芯盒模具,包括上模單體、下模單體和位于上模單體和下模單體之間的N個間模單體,N為整數且N ≥ 0,與現有技術不同的是在上模單體和/或下模單體的分型面I上通過電鉆或者簡單的鉆床鉆制若干個垂直于分型面I并貫通上模單體和/或下模單體的通氣孔2 ;當N≥I時,間模單體上下兩個分型面上鉆制若干個垂直于分型面并貫通間模單體的通氣孔。
[0005]進一步地,所述的通氣孔2的虛擬圓心沿著相似于熱芯盒模具型腔輪廓線3的外擴線4均勻分布,輪廓線3與外擴線4的間距為5-15mm,通氣孔2的直徑為2_10mm。
[0006]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不需要使用復雜的加工設備,只需最常用的電鉆或者簡單的鉆床。由于模具具有配合間隙,只要遵循本身的配合間隙,不需要過多計算尺寸,既可以在設計模具之初進行加工,也可以由現場人員操作簡單的設備,就能解決排氣不良的問題,且簡單,容易操作。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7]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08]參見圖1。將鑄造用砂、熱固性樹脂和催化劑混合成的砂料射入具有加熱裝置的上模單體芯盒中,加熱到180~250°C,使貼近芯盒表面的砂料受熱,只要砂芯的表層有5-10毫米結成硬殼即可自芯盒取出,中心部分的芯砂在余熱和硬化反應放出的熱量的作用下,可使余砂自行硬化形成上模單體。同樣的方式形成下模單體和間模單體。
[0009]上模單體型腔輪廓線3與形狀同上模單體型腔輪廓線3相似的虛擬外擴線4之間的距離為15mm,在垂直于上模單體分型面I上沿虛擬外擴線4用05mm鉆頭間隔30mm鉆共計30個通透的排氣孔2。
[0010]間模單體型腔輪廓線3與形狀同間模單體型腔輪廓線3相似的虛擬外擴線4之間的距離為15mm,在垂直于間模單體分型面I上沿虛擬外擴線4用05mm鉆頭間隔30mm鉆共計30個通透的排氣孔2。
[0011]下模單體無需鉆孔。
[0012]由于上模單體分型面與間模單體分型面之間存在間隙,間模單體分型面與下模單體分型面之間也存在間隙,由于氣體流動會尋找最近的出路,當進行澆注作業時,氣體會順著間隙通過最近的排氣孔2從模具排出,進而保證砂芯成形。
【權利要求】
1.一種熱芯盒模具,包括上模單體、下模單體和位于上模單體和下模單體之間的N個間模單體,N為整數,且N > O,其特征在于上模單體和/或下模單體的分型面(I)上通過電鉆或者簡單的鉆床鉆制若干個垂直于分型面(I)并貫通上模單體和/或下模單體的通氣孔(2);當N > I時,間模單體上下兩個分型面上鉆制若干個垂直于分型面并貫通間模單體的通氣孔。
2.權利要求1的一種熱芯盒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通氣孔(2)的虛擬圓心沿著相似于熱芯盒模具型腔輪廓線(3)的虛擬外擴線(4)均勻分布,輪廓線(3)與虛擬外擴線(4)的間距為通氣孔(2)的直徑為2_10mm。
【文檔編號】B22C7/06GK203459623SQ201320586586
【公開日】2014年3月5日 申請日期:2013年9月23日 優先權日:2013年9月23日
【發明者】崔武, 于越, 張洪杰 申請人:潘國勝